留学的行囊:“失败”的经历打好包了吗?
11/05/2014
十一月四日凌晨,一位在美国排名第25位的公立高中就读的十一年级华裔学生,卧轨自杀了,年仅16岁。
九月二十四日,当许多学生还沉浸在新学年的兴奋中时,邻市17岁的华裔高中毕业生也选择了结束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有毒气体还连累了赶去救他的父亲。戴着SAT满分的光环,却没能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名校,只被加大圣地亚哥分校录取,是媒体报道的自杀原因。
去年五月,附近另一所在美国排名前 50 的公立高中也失去了一位全A的学生。她可以从高高的金门大桥跳下,却没有勇气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不如意。
在人们唏嘘感叹国内众多因高考失利而绝望的孩子时,很少有人想到,彼岸那看似自由的校园也远不是“轻松”的乐园。没在美国公立校区工作之前,我也曾被有些国内媒体的片面理解误导,以为美国高中课程简单,国内的中上游学生一定可以在这里出类拔萃。这十几年才发现美国的数学和科学也许不如国内课程深,但侧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强调交流合作,想学好并不容易。再加上从10年级起就要准备PSAT和SAT考试,课外活动,私立大学的推荐信等等,压力并不比国内高中的小。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下,掩盖着鲜有人知的现实:自杀是美国15到24岁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而相对美国总人口来讲,自杀只占第十一位。如果孩子远离家人来留学,对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有更高的挑战。每年都有留学生因不堪学业和生活压力而自杀,让人扼腕叹息,欲哭无泪。
2013年秋季,美国为31,889位中国学生签发了来美国读高中的签证,今年更是有增无减,是2005年的50倍。当铺天盖地的留学中介致力于如何用漂亮的成绩单和简历把孩子们送进高中或大学,当爱子心切的父母为他们打包最新款的手提电脑,充足的学费和时尚的衣着,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留学的行囊里,是否装备好过去“失败”的经历?
生活中,多少父母总有错觉,以为让孩子永远成功,才会走向更高的成就。过度保护,不让孩子经历任何失败,却忘记了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错失了通过失败和挫折来锻炼孩子的良机,以至于他们将来被扑面而来的失败打个措手不及。这个现象,哪个文化都存在,不分国籍。
比如美国的校际体育比赛上经常有家长在孩子输球时出言不逊,甚至曾有家长把自己的愤怒喧泻在Facebook上,威胁对方师生安全而引起警方干预。
我工作过的高中,时常有家长找到老师,要求改孩子的分数:“我是医学博士,大学里学的生化课多了去了!这道化学题这样解明明是对的,凭什么减半分?”原因就是那半分决定了那门课的成绩是A还是B。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孩子会产生错觉,“输” ,“失败” ,是多么不可接受!以为这就是生活,一切要完美。才有这么多学业出类拔萃的孩子”输”不起。
而现实呢?
考试可能发挥不正常;
倾心追求的人不一定喜欢自己...
美国再好的棒球队,在每年的赛季里能赢近60%的球赛已经是不得了的成绩,完美的“全赢”是不存在的。所以职业球员一定要习惯“输赢乃兵家常事”,不然这个工作会很痛苦。
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呢?
营销人员培训,要先学如何失败,因为90%以上的推销会被拒绝。
NASA 召宇航员,拒绝没记录失败经历的简历,因为太空中任何出乎意料的恶劣状况都极有可能出现,没经历过失败的人怎么知道如何在压力下镇定自若地处理?
各大名校都在“个人作文”或老师的推荐信上要求介绍申请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的经历和如何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因为过去的成绩再辉煌,都可能在任何的挫折面前不堪一击,都不如恒心和韧性更能预测你将来能走多远!
同样是加大圣地亚哥分校的录取通知,为什么给大多数学生带来的是兴奋和期待,而给篇头的学生带来的却是沮丧和绝望呢?为什么同样的挑战,不同的孩子和家庭会用截然相反的情绪和态度来面对呢?对“自杀”的研究表明,“看不到任何希望”(Hopelessness) 是最强的预测因素。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困境中永远都能看到“希望”呢?
这其中基因的因素肯定有:因为有些孩子天生较乐观,更容易充满希望;有些则遇事时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负面而绝望。除去基因,更值得家长关注的是影响情绪的心态。
斯坦福心理系教授 Dr. Carol Dweck 研究人对成败不同的态度二十多年,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书中总结:如果有“固定的心态”(fixed mindset) ,孩子自然地会把好成绩归结于“我很聪明”等概括化的固定因素,“成功”就成了用来证明自己多聪明,多出色的工具。”我嬴了,我比赛得奖了,我考了全班第一,爸妈会夸我爱我拥抱我,我是聪明的,我是好孩子!” 而孩子“成功” 与否,也理所当然地被看做为人父母的成绩单。
可这里最大的陷阱是,按这个逻辑,失败就会证明自己不聪明或不优秀,可以轻易把建立在成功上的自尊和自信打垮。如果“失败”都是对“自信”的威胁,那肯定就要千方百计去躲避任何可能“失败”的风险。
Dr. Carol Dweck 对几百名学生的经典教育实验就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 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表扬的是结果成功与否,他/她们慢慢就不敢接受任何挑战,只捡容易的去做,以求心理的安全,最终是连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题目都成绩下降;而常被表扬努力过程的孩子会知难而进,不但敢于接受挑战,而且不断进步,有超出能力所预测的表现。在他/她们眼里,困难再难,控制还是在自己手里,失败永不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所以才总会看到希望。
2010 年加州 Danville 市曾有一位8年级的女生,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却因一次代数不及格而自杀。她的母亲被采访时一口咬定:“It’s all that stupid F!”(都是那个F惹的祸!)每次讲座提到这个例子,都有在座父母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果孩子连一次不及格的代数成绩都承受不起,她如何能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挫折和失败呢?不是那个F,而是对F的心态害了她。如果把不及格当做对自己哪里需要更努力的提醒,怎么可能因此而走上绝路呢?
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比起孩子和家长如何看待这件事几乎微不足道,个人对事件的诠释才是决定应对方式的关键。如果把名校的拒绝信看成死亡的宣判,是自己“失败”的印证,那就很容易情绪低落甚至绝望。但如果把它看做自己“为鸡头而不为凤尾”的机会,那去加大圣地亚哥分校就是新里程的开始,而希望就会如野火燎原。
只是“拿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观念会让孩子不敢面对挑战,因为任何可能的失败都是对他/她们信心的威胁。而真正的“信心”不只是相信“自己能尽力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不论输赢,都会在这个过程里学到新的东西”。真正的“信心”不需要拿“成功”去保护,而应该用适当的“失败”经历来锤炼,因为如果孩子有了“成长的心态”做后盾,信心一定会在失败中越练越勇。
所以,孩子在身边成长的过程中,请千万别忘记让他/她们有机会经历失败,增强对挫折的免疫力。学习过“输”,将来才能“输得起”。那不论孩子选择去哪里的高中,大学里学什么专业,将来做什么工作,和谁生活在一起,我们做父母的都尽可放心:生活如何风云变幻,孩子都会从容面对。
梅子 (2014-11-06 12:23:58) |
这篇文章对哪里的孩子都有指导意义,我已经把她分享到我的家庭圈了,谢谢心桥。 |
天地一弘 (2014-11-06 16:23:40) |
谢谢心桥!学习了! |
心桥 (2014-11-06 18:56:44) |
感谢梅子姐的支持。跟读您的自转,很敬重您在人生中的百折不挠。那时候物质生活艰苦,“顽强”好像自然而然地成长。我们的下一代生活条件如此优越,如何去锻炼他们的勇气和挫折承受力却成为父母面临的功课。 |
心桥 (2014-11-06 19:00:16) |
谢谢一弘律师的反馈。去年自尽的女生在我工作生活的校区,对我震动很大。这几个星期又接二连三地发生类似事件,整个硅谷社区都在反省:我们的孩子们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
海云 (2014-11-07 09:02:23) |
我不认为自杀的孩子都是学业的压力!至少在我在Palo Alto居住的时期,那一年五个自杀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因为学业的压力!我倒是觉得是我们亚裔父母到了该重视青少年忧郁症的时候了!精神健康很重要!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孩子缺少社交的技能,没有知心的朋友,与父母又有沟通的隔阂,孤独容易造成人的忧郁,还有一种是身体缺少某种化学成分。精神疾病正如生理上的任何疾病一样,都需要治疗,而这点我们很容易忽略。 |
心桥 (2014-11-07 18:10:35) |
感谢海云的分享和对精神健康的重视。对自杀的研究确实证明70%以上的 suicide victims 有精神健康问题,其中抑郁占很大比例,比如 Mr. Robin Williams。这也是我为什么连续两年支持青少年的 mental health awareness essay contest,并做精神健康方面的讲座。但很多 victims 并没达到抑郁的病理状态。去年我们高中自杀的孩子的确没有任何抑郁症状,只是生活中连续几件小事不如意,让她看不到希望。我一直提醒家长: 没有精神疾病 (mental illness) 不等于有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孩子的挫折承受力和乐观的心态是最好的自杀疫苗。 |
红叶 (2014-11-09 03:04:35) |
我觉得不能把责任都推给社会,学校或者是教育之类的。压力、挫折、失败在任何 时候、任何地方,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为什么有人选择轻生而有人 选择活下去呢?也许有一种更深刻的原因存在。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家庭的因素。自 杀的念头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特别是青少年时代,但要付诸于行动,那得下多大 的决心。解决的方法也许很简单,父母只要有一个真心地爱他,关心他,给他温暖 和鼓励, 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觉得生无可恋而走上轻生的不归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