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移民到我家 |
文/融融 |
2011年03月04日,星期五 |
中國南方,特別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在我離開大陸之前,餃子是不上檯面的。就像北方的蒜泥大蔥和四川的麻辣火鍋,上海人碰都不去碰。裹在麵皮裡的肉餡,用水煮熟,在上海叫餛飩。餛飩皮薄餡多,還有鮮湯陪伴,極其美味。上海人還吃鮮嫩的魚皮餃子和透明的水晶蝦餃,只要看一眼,或者嚐一口,就把餃子比下去了。俗話說,文如其人,我說,菜如其人。餃子始於中原一帶,其憨厚敦實的模樣和性質,也與北方人相似。 我是到美國以後,在北京朋友家裡吃上餃子的。看著他們揉麵擀皮、切菜剁肉,不忙不慌,井井有條,就像我們包餛飩一樣,喜氣洋洋。聽說,韭菜雞蛋餃子最好吃,對於我來說,再好吃的餃子也比不過上海的薺菜餛飩。要說好吃的餃子,幾年吃下來,最好吃的不在餡兒,而是餃子皮。請客的是一位來美國講學的中國教授,我留學時期的隔壁鄰居。只見她一邊揉麵、一邊給我講家世。母親是妓女,她是私生女。家裡很窮,逢年過節,母親從垃圾裡撿來的老菜皮,甚至包心菜的硬芯子都切碎了,用做餃子餡。她說,不管什麼餡,母親做的餃子都好吃。我嚐了她的包心菜豬肉餡餃子,真的好吃,吃過不忘。很久以來,我一直以為那頓難忘的餃子是因為悲慘的背景故事。後來,當我學會了包餃子,才後悔不迭,怎麼沒向她學一手呢? 餃子,就這樣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遺憾,掛在屋梁上。特別到了冬天,很多餃子的故事浮上心頭。「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餃子,否則耳朵會被凍掉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和古代象徵財富的元寶形狀很相似。」「辭舊迎新之際,一家人團圓吃餃子。」「餃子餡裡頭可以包進去各種各樣的吉祥含義。結婚的時候,包上花生和栗子,就寓意早生貴子。」「愛情就像一盤餃子,外表普通,裡邊內容卻十分豐富。」「愛是皮,真心是餡,味道好壞,只有品嚐的人才知道。」我相信,鄰居給愛犬取名時,一定也有很多關於餃子的故事。餃子確實是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身在海外,怎麼能不與餃子接上聯繫? 今年我下了決心,一定要在春節之前,把餃子皮的訣竅學會。我給當地的華人協會主席宮江清發電子郵件,說要辦一個餃子宴,請把會包餃子的朋友都請來,我提供餃子餡。第一個到我家的是在大學教中文的程斌老師,東北人。她把包餃子當作中華文化教給學生。我把麵粉交給她,拿起錄像機,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拍下來。程斌揉麵用溫水,醒麵時要加蓋,醒二十分鐘。我沒想到,她的麵那麼小,如同鵪鶉蛋的蛋黃尺寸,卻能擀出三倍直徑的餃子皮。她包餃子的方式也與我不同,先成四角,然後在外側打折,可以包容很多餡兒。這一天,來了二十多個客人,把我準備的四種餃子餡全部用完。大家一邊做一邊討論:餃子皮到底用軟麵是硬麵?醒麵該醒多久?餃子皮兒應該擀多大、多薄?如何包餃子才能既快又餡多?餃子在鍋裡浮起來之後,應該加幾次冷水?如何不讓熟餃子粘在一起?總之,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鍋又一鍋的餃子端上桌,不同的餡兒,不同的皮兒,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大小,我一個一個地嘗試,終於學到了餃子的祕密,心花怒放。 俗話說,熟能生巧。如今,中國餃子移民長住我家,三天兩頭上檯面。皮薄如紙,輕輕一吹,能夠飄起來。餡多皮小,一口一個,餛飩怎麼比得上?為了答謝華人協會,我做了芝麻核桃仁甜餃,請他們大快朵頤。 |
融融 (2012-02-11 03:38:58) |
洋记者采访我的文章里贴的饺子皮是写这篇时照的。我现在的水品还要高一点,不是吹的。“)) |
木桐白云 (2012-02-11 06:10:58) |
饺子皮也不是越薄越好,还是得带点厚度的,也许是我的牙锋利?呵呵! |
牧童歌谣 (2012-02-11 16:18:37) |
我也是喜欢吃有劲,有嚼头的饺子皮。呵呵,积习不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