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王安忆文学之夜

2014年8月德国《华商报》

 

 

                       中德文学对话

                 

                     柏林王安忆文学之夜

                              

 

                     

 

725日傍晚柏林小雨淅沥,夜色朦胧,为古色古香的中国柏林文化中心营造了一份文学氛围,慕名而来的中德文学爱好者、汉学家、学者、学生早已座无虚席,敬候从中国来访的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女士。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王安忆是为数不多的最耀眼、最明亮的几颗星星之一。文化中心陈建阳主任首先向在座的中德读者这样评价和介绍王安忆。清雅淡妆的王安忆,信步登上“现代文学讲座与王安忆作品朗读会”的讲台上,眼前的王安忆,哪有60岁人的样貌,白衬衣、深色长裙,外罩深色夹克衫,直发挽起,平底软鞋,挎着一个深色时髦的长带书包,左手食指和无名指上各戴一枚戒指,犹如一个清纯文弱的女生一般,透着时尚和书卷气,上海口音的“今天我第一次来到这里”,读者热烈的掌声涌起,她把读者自然地带入文学殿堂的美妙情绪里。

 

她从书包里掏出她的两本书著作《长恨歌》和《启蒙时代》放在讲坛上,显然它们是今天的重头戏。她说,中国有两位文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定居在法国的高行健和中国大陆作家莫言,高行健是个杂家,莫言的家乡在山东高密,地道的乡村作家,我是城市作家,我与莫言都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作家,至今有30年持续性写作,我们的写作领域不同,乡村题材赋予浪漫色彩,城市弄堂狭窄,生活单调,具体现实,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关系,缠绵悱恻,是细节的升华和挣扎,结局并不被人高兴。我出生于南京,1岁时随母亲来到上海,籍贯是福建,我父亲却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上海只有400年的历史,以前是个小渔村,于是我感到根源的模糊,我因找不到我的来源而困惑。

 

接下来的古筝独奏《梅花三弄》为王安忆的《长恨歌》的作品介绍是个很好的背景铺垫。王安忆被视为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作家,2000年她以《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蜚声中外。

 

《长恨歌》用一支细腻而绚烂的笔,把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和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上海交织起来。从上海里弄走出来的主人公-“上海小姐的第三名王琦瑶,从平凡中学生变成李主任的“金丝雀”,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她又成为普通百姓。历尽沧海桑田的她,内心的感情潮水也从未平息。她对情与爱的追求,她的成败,在小说中依次展开。王安忆用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琐碎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这部作品也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王安忆首先选择了《长恨歌》的开篇朗读,没有情节、对话,是整段整段地写实白描大上海的弄堂文化。在繁华大上海的背后,杂乱无章的弄堂,新派旧派之间差异,流言蜚语,老爷先生、太太小姐与贫民百姓、妓女开同样的窗却出自不同的门,形象生动地展示大上海繁荣之下弄堂小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

 

而《启蒙时代》是一部知青历史。是自2003年小说《桃之夭夭》后王安忆最新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王安忆用20多万字的笔墨、以精细而锐利的手术刀,解剖和描述了1967年至1968年底两年间,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成长。在这部小说中,王安忆笔下的这几个年轻人狂热迷恋马克思艰深的著作和语言,他们的精神思想在磨难中坎坷地成长。王安忆选择了最后一段父子对话的朗读,完全的人物对话,不难看出是关于家乡、革命、青春、叛逆、剥削、民众等深层次的探讨和灵魂拯救命题。

 

在德文翻译朗读时段,她时而冥想聆听,时而陷入小说的情节世界里好似不能自拔,时而深沉思考,激灵地又翻过神儿的样子。专业德文女翻译的朗诵表情生动,抑扬顿挫,更显德文的美感。

 

最后读者提问题的环节,场面更加热烈、幽默,饶有趣味,让人难忘。

 

“您来自大上海,那您怎么评价上海男人?”她说,我没资格来谈,没有什么标准来评价,我认识的上海男人却是模范丈夫,很优秀,也是被北方人嘲笑的对象,他们对女性的温柔体贴,做饭炒菜,织毛衣无所不能,甚至在公交车上保护自己的女人;而上海女人更是没得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令读者开怀大笑。

 

“现在社会转型,快餐文化盛行,生活节奏太快,读者似乎没有时间阅读,您是否有转型的准备?”她坚毅地说,记得我看过卓别林的无声电影《舞台灯光》,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有个发展的过程,我想各有各的时代风采之处。

 

“您的小说为什么叫《长恨歌》这样的名字?”她说,那是旧诗新用,《长恨歌》是白居易的长诗,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大爱大恨,是一部历史悲剧,用白居易的诗来讽刺我作品中的人物,而我作品中的小人物只有埋怨、忧愁,微不足道的感情,甚至只留下一声叹息而已。

 

母亲不鼓励我写作!”,当有人提到她出身文学世家,母亲茹志鹃也是作家时,她脱口说道,那时父亲被打成右派,60年代写作在中国很危险,我小学5年级,唯一的安慰就是写作,母亲对我的唯一评价就是我写得太多了,母亲是个非常挑剔的人,如果自己的作品不能写到以前的水平就停笔不写了。

 

“顾彬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已经死了,对此你怎么看?”她说,顾彬对中国当代小说界提出的批评有其道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泛滥是有原因的,背后的推动,出版社超过真正写作能力,过渡、大量地生产,导致写作不合格,作者写作量能够减少到1%就好了。

 

王安忆身兼作家和教授,读者很关心她是如何安排写作与上课的时间。她解释说,我每天用半天时间写作,已经很少了,需要遏制,其他时间做总结成为教学上的材料,其实我大部分时间比较清闲,清闲才是作家最好的写作状态。

 

最后一位德国记者认为,汉语很优美,学起来也很难,听了您的作品朗读让我回忆起上海的弄堂,好像闻到了上海的味道,质量好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精心打磨,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而不是麦当劳快餐垃圾食品那样粗糙。

 

有人说《小鲍庄》写了她熟悉的淮北生活,那是寻根文化,其实她寻找的是空间上的根,正如文学评论家梁永安所言:“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王安忆属于那种很难“追踪”的作家。她的小说题材山重水复,永远看不清她的下一个里程。”王安忆三十年持续写作,笔耕不辍,创作量已达五六百万字,已发表小说二十二部、散文集十一本、论文集十三本。


衷心地期望王安忆写出更多令读者喜欢的有分量的好作品。一场中德文化人关于文学欣赏的对话,加深了中德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受到中德读者的欢迎和好评,真诚地感谢柏林文化中心的精心安排,同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

 

 





 呢喃文/图

 

 

 






司马冰 (2014-08-05 09:49:06)

大家风范,有文化有修养,骨子里的。

梅子 (2014-08-05 11:33:33)

谢谢呢喃分享,记得读过王安忆的书,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夕林 (2014-08-05 13:02:33)

读过长恨歌,觉得她的文字功底深。不过,有点过分玩文字的感觉。故事简单,人物模糊不清,也许是受抽象派艺术或者意识流派的影响吧。也可能我没有完全看懂她的东西。

谢谢呢喃报道!

海云 (2014-08-05 13:57:26)

还记得她当年美丽的模样。

蝉衣草 (2014-08-05 17:46:31)

一个很有深度,大气的上海作家,谢谢介绍!

Amoy (2014-08-06 01:44:20)

读过她的小说,还挺喜欢

春山如笑 (2014-08-06 06:17:21)

长恨歌只看了一半, 谢谢呢喃介绍.

呢喃 (2014-08-06 19:18:01)

得天独厚的家庭文学之熏陶,加上后天的勤耕不辍,三十年持续写作,不出成绩都难。

呢喃 (2014-08-06 19:27:29)

读书会的当晚有个朋友在微信里留下与你一样的看法,我没有读全这本书,但是看过电影。印象中有抽象,意识流的痕迹。

呢喃 (2014-08-06 19:39:45)

见面以后真的有些失望,不是因为她的才华,毕竟60岁的年纪了,有些瘦弱,不苟言笑,抑郁,矜持,许多感触说不清楚。

呢喃 (2014-08-06 19:45:07)

她的文学滋养深厚,写作才华令人称道,笔耕不辍地坚守阵地值得学习。

阿朵 (2014-08-06 19:48:08)

德国文坛蛮活跃的,能请到这么多知名作家,真不错。

呢喃 (2014-08-06 19:48:51)

她的小说还是在国内时读过,记得<小城之恋>是我读她的小说中的第一本。

呢喃 (2014-08-06 19:50:40)

可以看看她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呢喃 (2014-08-06 19:54:24)

其实这几年文学活动比较少,她也是第一次到柏林来开读书会。我比较赞赏她的悠闲写作状态。

海云 (2014-08-06 20:10:02)

其实见所谓的名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种失望的感觉,因为是我们把他们想象成那个样子,他们其实也是普通人。

很希望你能写一些见到她真实的感觉以及那种失望的感觉,我觉得很有代表性。

林玫phoenix (2014-08-07 01:12:37)

有些作家作品比本人更有魅力

Amoy (2014-08-07 01:40:36)

你的这些感受通过照片也觉察到一些,都六十了,在我心中还是她年轻时的模样。

呢喃 (2014-08-07 06:46:09)

在头脑中挥之不去的年轻时的样貌。

呢喃 (2014-08-07 06:50:10)

是的,也很想听听你对此的介绍和认识。

呢喃 (2014-08-07 12:12:14)

她自己说只写纯文学的作品,相比严歌苓等作家,她的作品很少被拍成电影,令人敬佩!

呢喃 (2014-08-07 12:14:32)

可是我们从来不会把他们当作具体的普通人,已经理想化的与现实的差异拉开距离,不忍相信眼前的事实。我注意到她手上两枚戒指。。。。。

杏子花开 (2014-08-11 12:21:54)

大家都谈王安忆,但我想问的是弹古筝者何人?Smile

呢喃 (2014-08-12 19:16:50)

是柏林的一位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