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日记(67):终于不爬格子了

 

199x年三月x

 

实验终于正式开始了。 今天定了第一组十只兔子及兔饲料,放在了实验室。我每天负责给动物喂食 和水,并清理动物室。

 

199x年六月x

 

实验进行的很顺利,一组一组完成了,程序刺激的心电记录纸已经有一口袋了;病理,生化,以及电子显微镜标本都已送走了。

 

 

199x年七月x

 

各种数据都回来了,我从早到晚的开始分析资料了。

 

199x年七月x

 

临床的资料也已经快齐了。造影用的电影胶片,都是负片,不能用做幻灯。我得把所要的片段剪下来,送到影像室,翻拍成正片,才能用在幻灯上。

 

我天天泡在一堆文献,病历,心电图,影片,病理 等等资料里,终于结果出来了,我可以写了。

 

199x年九月x

 

以前大家写文章都是用20x20稿纸,400字一页,写点东西的确挺累的。一旦教授改过之后,就得重新腾抄一遍。若是文章被多改几次,写文章就有点力气活的意思了。

 

再有那些钢笔字漂亮的就无形中加分,拿到一篇稿子若是通篇漂亮的钢笔字,自然赏心悦目,教授或编辑们自然愿意看,也愿意改这样的文章。若是你的字很差,即使文章很好,多少也失去些印象分。

 

我这人挺喜欢写,写的还挺快,但字迹潦草有时候别人都认不出来是什么字。为了克服钢笔字潦草的缺陷,一般我写完文章后就找那些钢笔字好的重新抄写一遍。我妻子钢笔字写的很好看,尽管是女性,但字体逎劲有力,颇有功底,所以一般都是妻子帮我抄写文稿。

 

科里最近建了机房,机房里有一台286,一台386 还有台四通的彩带打印机器,也可用来打字。计算机挺娇贵,特意为机房安装了空调,有专人负责,管理挺严,要上机必须受训。不过新事物需要时间被大家接受,用计算机来写文章的人还是不多。

 

199x年十月x

 

我决定用计算机来写论文,这样不仅弥补了我钢笔字潦草的缺陷,还易于修改。可是我对计算机很不熟悉,打字太慢,根本就不能完成打字任务。如果请打字室的打字员,那人家可是当工作干,什么时候能打完可就由不得我了。

 

这时候妻子说她们科里也有一台386,用的人不多,有时候有人玩玩游戏,但晚上肯定没人用了。于是妻子就担起了为我打字的任务。 我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文献和资料里,一只笔不停的写。写好的部分妻子拿到科里晚上加夜班拼命的打。她也只会拼音,所以进度不是很快。然后我修改打完的稿子,纠正错误。完成一部份后交给教授修改,然后很快在电脑上再修改。

 

计算机真是太棒了,我今后再也不用爬格子了,再也不必烦恼自己的钢笔字差了。说实话,这关键时刻能不计报酬,白天黑夜拼死拼活帮我的,恐怕也只有自己的妻子了。

 

 

199x年十一月x

 

两个月过去了,文章写的差不多了,我感觉曙光就在前面了,心里越来越踏实了。

 

今天妻子突然失魂落魄的回来说,她那台386不知怎的进了病毒,放我论文的那张五寸软盘怎么也打不开了,换了一台计算机还是打不开,有人说软盘上的东西可能全都丢了。

 

 

我一听头“轰“的一声就大了,所有的东西都在那张软盘上,我可没有备份啊!有些改过的草稿都找不到了,这可怎么办呀?






周小哭 (2014-05-21 23:50:23)

一口气把你的作品补读了一遍。对这句挺有感触的“说实话,这关键时刻能不计报酬,白天黑夜拼死拼活帮我的,恐怕也只有自己的妻子了。

我博士论文的程序是在老公他们实验室的机房里调通的。那时为了多几天探亲,只能把论文带到老公的学校做。可是人家机房也挤,大家都是快半夜才回宿舍,我于是就在后半夜去上机,边用边说机器辛苦了。多年以后,当参加老公那个院士导师的生日聚会,被质疑我不是“嫡系”弟子没资格出钱凑份子时,我只好承认自己的论文其实出自他们的机房。

那些艰苦的岁月,回忆起来那么地难忘。

姜尼 (2014-05-22 00:41:54)

那个年代很艰苦,很难忘!

杏子花开 (2014-05-24 14:09:08)

小哭,那个“只好承认自己的论文其实出自他们的机房”之说很可爱!

你们真是优秀!!

杏子花开 (2014-05-24 14:09:56)

更加理解夫妇的相互帮助和扶持!

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博士论文。你们了不起!

周小哭 (2014-05-24 14:39:49)

杏子,我真的觉得自己很优秀,不过那是从前。现在我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幸运,不但幸运于那些不可多得的机会,还有幸运于上天(上帝)赐予的一些特长和天资,更有那种远强过常人的毅力和坚持。当我回归家庭,全力以赴地带孩子时,希望孩子们不但拥有我身上的优点,最好还拥有爸爸的优秀,并且还能没有我们的缺点。这时起,我一次次地碰壁,也开始一次次地明白,每一个人都是个那么地与众不同的个体,他们在生来之初就已如此。不管这些不同在上帝的眼中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可是在我的眼中,真是的非常地令我震撼。我也从中慢慢地才明白,因材施教到底意味着什么,而教育者的智慧应该在哪里(不是你带领孩子走到哪个高度,而是孩子因你提高了多少高度;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如何教会孩子那么做)。

尽管我目前仍在这条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但是我真的越来越明白,所有的“优秀”,都不是哭着喊着要来的,也不是完全靠自身的努力挣来的,其实基本上都是天生就带来的。只不过,有些是可以被开发的,而有些则不能。好歹,留给我们教育者的空间其实也并不小,所以,我们还有大把努力的余地:)

姜尼 (2014-05-24 16:42:03)

小哭的确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