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客官说了:“人家孔子可是不只是讲“礼”,还讲‘仁’的,《论语》中‘仁’字就提了一百多次,能说孔子不讲‘仁’么?”
而且,人家孔子也讲过“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好乐何?” (《论语·八佾》)。这不是在说孔子重“仁”而轻“礼”吗?
请客官莫急,我这买药的也帮孔子再找找他重“仁”、轻“礼”的地方: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道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局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译文:
宰我问孔子:“给父母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有三年时间不习礼仪,礼仪就必将废弃;三年时间不去演奏音乐,音乐就必将损毁。陈谷子吃完了新谷子又已经收获,打火用的燧木业已经用了一个轮回,丧期有一年就已经可以了。”孔子说:“父母死不到三年,就吃白米,穿锦缎衣服,你能安心吗?” 宰我说:“安心。”孔子又说:“你安心就照你说的去做吧!君子在服丧期间,即使吃美味也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也不会觉得快乐,住在家中也不会觉得舒适,所以不过这样的生活。现在你认为这种生活心安,那么你就去做吧!” 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真是不仁啊!儿女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服丧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难道不应该用三年的丧期这样的爱来回报父母么?”
孔子在这里是在讲什么?孔子是在讲“仁”吗?孔子为什么这样强调“三年之丧”?孔子在这里讲“礼”了没有?同时,孔子还提出的这个“爱”字包含了什么?
孔子在这里似乎更重“仁”,孔子不顾宰我提出的“礼必坏,乐必崩”,也要守这“三年之丧”。但是,“三年之丧”同样是“礼”,而且是一种大“礼”,即“父父、子子”。
这样,孔子所讲的意思就清楚和明白了:一些小“礼”可以坏、一些小“乐”可以崩,但 “父父、子子” 这样的大“礼”不可以坏、不可以崩;为了“父父、子子”这样的大“礼”,不可以“乐”、不可以“锦衣”、不可以“改燧火”、不可以……;“父父、子子” 这样的大“礼”才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守的。
所以说,孔子根本没有放弃“礼”,而是更加强调了守“父父、子子”这样的大“礼”,把这样的大“礼”尊为至上。如果不守“父父、子子”这样的大“礼”,孔子就会骂他“不仁”!
所以说,孔子的“仁”就是“礼”,就是像“三年之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大“礼”。如此,孔子的“仁”和“礼”就统一在了一起。孔子“克己复礼”也就是要复这样的大“礼”。孔子还把“三年之丧”这种捆绑后代手脚、扭曲生命的歪“礼”、邪说、邪理说成“爱”,说成“仁”;把养儿三年和服丧三年等同起来,把毁坏生命和培养生命画了个等号;更确切地说,孔子认为形式主义的 “礼”、扭曲生命的 “礼”比生命更重要。
因此,孔子说的:“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好乐何?”,是说:“失去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年之丧’这样的大“礼”、这样的‘仁’,而要一些别的小“礼”小“乐”干什么?”孔子在这里并没有放弃“礼”,而且,更加在强调了“礼”;所以,孔子从来也就没有放弃过“礼”。
孔子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礼”说成是“仁”的基石和根本,说成是修身立命的道和根本。让我们再重读一下孔子的剩言吧!再体会一下儒家思想的精髓吧!再来解读一下孔子的“仁”:
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颜渊》)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孔子的“仁”与“礼”,孰重孰轻?
各位客官,分出来了吗?
还是没有?没关系,那就用个天平来称一下:
一边放上孔子所有的“仁”;另一边放上“周礼”。
一边放上孔子所有的“仁”;另一边放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边放上孔子所有的“仁”;另一边放上孔子所要的二奶的级别:“仕”,再加上“禄”。
接下来我们再秤一称:
一边放上孔子的命;另一边放上“周礼”。
一边放上孔子的一生;另一边放上“克己复礼”。
一边放上“卑且贱”小人们的性命;另一边放上“周礼”。
一边放上“卑且贱”小人们的性命;另一边放上孔子所要的二奶的级别:“仕”,再加上“禄”。
一边放上“贫而乐”;另一边放上孔子所要的二奶的级别:“仕”,再加上“禄”。
一边放上“贫而乐”;另一边放上奴颜媚骨。
一边放上“贫而乐”;另一边放上“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请各位看官仔仔细细地替孔子称一称。
天地一弘 (2014-05-07 14:46:55) |
如此分析,精辟! |
温连军 (2014-05-08 09:18:43) |
谢谢,能够揭伤疤是一种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