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文章

                          转载一篇文章

   高关中老师在做一项重要工程:为每个欧华作协成员写系列小传。

   高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个人故事,往往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环境。

   欧华作协成员来自海峡两岸,遍布欧洲各国。年龄跨度很大。生活经历不同。创作风格迥异。把个人经历记录下来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作为历史的一分子,我有幸被列入其中。

   以前,向来是我用文字夸赞别人,为别人树碑立传。现在,第一次反过来被别人“立传”称赞,不免感到脸红心跳,不好意思!

   高老师对我的介绍比较详实客观。尤其是对我们新成立的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做了宣传报道。特转载此文。以便让大家能更多地了解我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1cynp.html






海伦 (2014-03-23 23:02:35)

刘瑛真的是风采依旧。

梅子 (2014-03-23 23:48:57)

拜读了文章,看到了照片,欣赏了刘瑛的风采!

刘瑛依旧 (2014-03-24 14:28:36)

都是文友帮我拍的照片。把我美化了。其实,我哪有什么风采呀?

周小哭 (2014-03-24 17:12:51)

文字配上照片,刘瑛的形象如此鲜明,喜欢!!

刘瑛依旧 (2014-03-24 19:33:33)

谢谢梅子姐!

我本人没啥风采。但愿我的文章能多出些风采。

刘瑛依旧 (2014-03-24 19:37:38)

我早就把自己归到“资深豆腐渣”里去了。是文友们把我从豆腐渣堆里拉扯了出来。

能让你喜欢,真的很高兴!

夕林 (2014-03-24 19:55:27)

拜读过了!刘瑛不简单呀。

呢喃 (2014-03-25 08:46:14)

再读一遍再赞一次,风采的刘瑛依旧。

梦菲 (2014-03-26 11:05:24)

膜拜一下!这里大神好多呀!

刘瑛依旧 (2014-03-26 21:00:43)

谢谢夕林夸奖! “不简单” 其实就是简单。

刘瑛依旧 (2014-03-26 21:01:31)

是你在前面打头阵,我才敢尾随其后啊!

刘瑛依旧 (2014-03-26 21:02:38)

别人是大神,我仅仅是小巫。嘻嘻!

阿朵 (2014-03-27 05:37:00)

 我们公司把新浪封了,今天转过来,以便好好学习:-)

刘瑛是2011年加入欧华作协的会员,参加过雅典和柏林年会以及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世华作协大会。与协会的老前辈相比,会龄不算太长。可是她在德华文坛非常 活跃,知名度很高。她不仅勤于写作,而且热心公益,联合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引起了“作家网”的注意。

作家网与《人民文学》杂志联系密切,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中文作家网站之一,它以视频、图片、文字方式全方位地报道作家们的思想与活动。尤其是作家访谈视频栏 目备受海内外文学爱好者的关注。2013年11月29日,作家网邀请德华作家刘瑛,做了一集长约半小时的访谈节目。由作家网编导顾越采访,刘瑛作答,视频 非常精彩。消息传来,德华文学爱好者们一片欢腾,备受鼓舞。有人观看后甚至激动地说,太给力啦,这是我们大家得到的一份最精美、最实在、最高兴的圣诞礼 物。那么刘瑛到底做了哪些事,这样受到德华文学爱好者的推崇,乃至作家网的关注。下面就从头说起。

 

因为热爱 回归文学

刘瑛出生于江西南昌。父亲是教授级农业专家,醉心于科学研究;母亲为妇产科主任医师和腹腔科外科医生,医学精湛,有着崇高职业道德,古道热肠,乐于助人,是虔诚的佛教徒。

刘瑛回忆说:“爸爸妈妈学的是完全不同的专业:爸爸农学院,而妈妈是学医的。一个土里土气,一个洋里洋气。一个整天跑田埂,一个整天白大褂。一个拙嘴笨 舌,一个伶牙俐齿。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绊绊。妈妈时常笑称爸爸是“数禾兜”的,只因爸爸年轻时也搞过袁隆平似的水稻育苗,而且颇有成果。如果不是 后来服从组织安排,改搞辣椒种子育苗,说不定爸爸也会是袁隆平级的专家。”尽管专业、性格不同,但他们都工作勤奋、生活朴素、待人真诚,对孩子的成长影响 很大。

文化革命期间,全家迁到距南昌五六十公里的一个农场。北京来的国家干部下放在这里办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地方),上海来的知识青年在这里插队落户。那时就 连邓小平都作为走资派被流放南昌郊区。刘瑛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上小学。当时,读书无用论盛行,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她跟所有的子弟学校的学生一样,春季到 山上挖坑植树,夏季到田里插秧割禾,参加“双抢”。幸运的是,那时农场有一间图书室,堆放着很多旧书,门窗破烂,无人问津。而刘瑛却如获至宝,天天钻到那 里去看书,如饥似渴地把那间图书室的书全部通读了一遍,其中,有不少在当时属于“禁书”的文学名著。这段读书经历,培养了她对文学的爱好,也培养了她对读 书的嗜好。她小学毕业那一年,毛泽东去世,文革结束,教育开始走向正轨。初中毕业时,刘瑛参加全县统考,以第一名成绩考进当地省重点中学。在理科尖子班 时,刘瑛的文学功底开始显露出来,几乎每篇作文都被老师作为范文向同学们宣读,作文竞赛连连获奖。高考开始了,第一天,两门功课考得非常好,但那天晚上出 了状况,一个坏人窜到学生宿舍骚扰,吓得她们一夜没睡好,第二天考试受了影响。尽管如此,刘瑛还是考进了省重点大学江西师大。

说起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根源非浅。它原名中正大学,抗战期间于1940年创立于战时江西临时省会泰和县,深受蒋介石和蒋经国(当时在赣南)的重视,从校名 “中正”(中正是蒋介石的名,介石为字)即可以看出。蒋介石在抗战烽火连天中仍不忘办校,而所谓文革却让全国大学停课6年,对比真是强烈。原中正大学与国 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合称三中,是民国期间享誉全国的顶级学府之一。由于中正大学与蒋介石(中正)的渊源,1952年大陆院系调整时,被大卸八块, 瓜分殆尽。在南昌只留下师范部,后来发展为江西师范大学,校园就在原青山湖校区,校训现在恢复为建校之初的“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刘瑛学的是中文系。不仅功课好,而且文体出众,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样样精通,被选入校队、系队。体育比赛成绩突出。她又是文艺爱好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她的月琴弹奏达到独奏水准,还是学校舞蹈队独舞队员。那时,刘瑛已表现出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班长、团支书从小学一直当到大学毕业。

1985年,刘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本省一所师资培训大学,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文革期间,教师奇缺,很多教师学历不够,这时都要“回炉”学 习、提高,通过考试取得正规教师的资格。有意思的是,当年刘瑛上中学时的一位老师,如今来到该校培训,竟成了刘瑛的学生。

那时,刘瑛要上课、编教材、甚至编字典,仍然不忘挤出时间写文学作品。说起来,她的姻缘还是文学带来的呢!当时有位出版社主任给刘瑛牵线搭桥,认识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 一位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的高材生,当时在江西省政府工作,翻译作品连连出版,被誉为“青年翻译家”。这真是文学带来的缘分。两个喜欢文学的年轻人,很快走到一起,进入婚姻的殿堂。

1991年,刘瑛调到江西省唯一的财经类报社工作,在新闻部当了三年新闻记者,经常跑省市机关,各大企业,采访写稿。作品一篇篇见报,很有成就感。

1994年刘瑛来德团聚。她的先生已先期到德国,从事中德贸易。刘瑛来到后,一方面相夫教子,还要帮先生打理生意,处理公司业务,非常忙碌。即便是这样, 她还是不忘时常发些稿件给国内的媒体,介绍国外见闻。她在和德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很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别,积累下不少素材。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了,刘瑛也从公司的一些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对文学的热爱促使她又拿起笔来,进行创作。这次重点是写小说,她是中文科班,文学功底深 厚,作品一鸣惊人,很快就引起各大文学刊物的重视。中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发表于《中国作家》,中篇小说《马蒂娜与艾丽斯》发表于《青年作家》。在《十 月》杂志上也发表了中篇小说《不一样的太阳》。还有一部中篇小说《遭遇被保护》被收入《飞花轻梦》一书,2013年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外还 有大量散文随笔刊登于海内外中文报刊,如美国的《红杉林》和《侨报》。在德国的华文报纸上,刘瑛用笔名“刘瑛依旧”发表了不少文章,为旅德侨胞所熟知。她 的一部作品还被国内影视公司买下版权,准备拍成电影。刘瑛参与编辑的小说集《与西风共舞》在美国出版后又在中国出版,并被中国文学馆所收藏。刊登在第九届 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专刊上的论文《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功所带来的启示》,2013年底被香港《文综》杂志再次选登,由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出版。在新 浪博客上,刘瑛已发表220多篇文章,点击量达十几万人次,很多作品都引起海内外很大的反响。

刘瑛的作品也频频获奖,如2011年小说《莱茵河畔》荣获第九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情系“蛋黄蟹”》和《太仓,一个美丽的地方》分别获得2011年和2013年太仓杯优秀奖。

从商人到作家,刘瑛对中德文化的差异了解深刻,作品主要表现这方面的内容,在德国的华人文坛以清晰的特点独树一帜。刘瑛坦诚地告诉作家网,在德国,单靠写作是不能维持生活的。先要有经济基础,才能回归自己所喜欢的文学事业。

 

成立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

刘瑛不光积极写作,还热心于中德文化交流。她在德国的中学里开中文课,并促成当地学校与中国广州一家中学建立校级友好关系。两校的师生已成功进行互访。刘瑛还大力推动成立德华文学爱好者的联谊组织。她在作家网视频采访中介绍了成立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的情况。

刘瑛注意到,德国有不少华文写作爱好者和艺术家,可大多是散兵游勇,单打独斗。2010年《欧华导报》在法兰克福组织了一个读者、作者、编者联谊会,参加 者很踊跃。2011年德国《华商报》也在南德弗莱堡组织了类似的活动。两次活动刘瑛都参加了,认识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不少人希望建立一个网络和平台,以便 弘扬中华文化,共同做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刘瑛不仅是作家,还是办实事的好手,很有亲和力和凝聚力。说干就干,她挑头倡议,联络同道,带着大家,终于把这 件事办成了。

2012年2月11日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成立,这是德国第一个华人文学爱好者写作团体,大家选举刘瑛担任协会主席。协会作为德国第一个以 写作爱好者为群体的跨文化交流协会,是在德国正式注册的社团。聚集了不少德国各大中文报刊写作者和在德国生活的华文文学创作者。其目的是,以文会友,以艺 倾心,相互温暖,携手共进。志趣相投的人,集聚在一起,能够整合各种资源,取长补短,拧在一起,发挥大家的特长,共同做些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

许多文学爱好者从报纸上知道了“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在德成立”的消息,协会是“以写作爱好者为群体的团体欢迎您的加入”。我自己也是从报纸上得到消息的。 其实我早就在德华报纸上多次读到过刘瑛的文章,于是冒昧给她发了一个电子邮件,询问一下新协会的章程、条件。很快就收到了刘瑛的回音。她不仅鼓励我参加协 会,还告诉我,新浪网上有一个以德国作者为主体的“心心相印——欧华之桥”圈子。协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在这个圈子里。太好了,我就像找到一个海外华人文学爱 好者的家,感觉很温馨,也为海外华文文学的昌盛,作者队伍的日益壮大而高兴。

进入“心心相印——欧华之桥”圈子,一下子看到很多文章,重会了很多文友。以文会友,人以群分,在这个圈子里,就像找到了德华文学爱好者的大部队。

德国不少文学爱好者像我一样,参加了这个协会。如今协会已发展到30多人。

 

组织开展文学活动

在作家网的视频采访节目中,刘瑛详细介绍了协会成立一年多来的活动。重点作了两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心心相印,欧华之桥”网站,为圈内文友服务,也引起了 国内一些文友的注意。本圈子主要致力于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工作。为在欧洲的华人和国内一起在文学创作、出版书籍、作品翻译、影视音像、绘画展览、文艺演 出、旅游、讲座等方面设立一个交流平台。

另外一项就是促进会员们的文学创作活动。她说,2012年是德国首个“中国文化年”。为了配合这个活动,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组织会员,创作发表了《走近德 国》散文系列,试图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反映在德华人眼中的德国。会员大多数在德国学习和生活至少十年以上。他们行走于中德文化之间,对德国的观察和 感受,绝不是肤浅地走马观花,而有深层次的认识。

《走近德国》系列内容十分丰富。会员们写下《老猫旺空》、《这一个冬季的柏林》、《警察大叔缺钱了?》、《那一年,我接待了德国总理》、《漫谈德国的社保 制度》、《我在德国捡垃圾》、《德国房客》、《谁是小镇“美容师”》、《面包文化》、《我的留德经历》、《注重亲情的德国人》等等文章,内容很广泛,刘瑛 还为每篇文章写了导语。到目前为止,《走近德国》系列已经发表了20多篇作品,在德国的华媒、华语文学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这些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记 录,犹如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马赛克,一块一块地 “拼凑” 起来,那便是一个大概的德国——至少是我们旅德华人眼中的德国。

《走近德国》系列不仅受到华人读者的重视,也得到德国主流社会的关注。德国人也感兴趣、也想了解,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华人是怎样看待德国的。目前这个系列的文章,正在进行德译,准备与德国的出版社合作出版。

此外,协会还举办年会,以促进会员之间的相互认识、良性互动。2013年5月在德国南部美丽的博登湖举行了林道年会,是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的第二届年会, 也是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活动,到会20多人。会员们一起讨论了有关协会今后的活动安排或提出各项建议创意。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收到很好的效果。会上还 举行了文学讲座。与会者还畅游了美丽的林道小城。晚上,文友们举行了联欢活动,大家尽情欢乐。三天的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了德华文学爱好者 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了解。大家依依不舍,相约来年再见。

在作家网视频采访节目中,刘瑛还表达了协会与国内文学界加强联系和互动的想法。考虑下次开会时,有可能的话,也邀请国内作家和专家参加,这对于促进德华文学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刘瑛女儿当上了电视节目主持人

说到刘瑛,还要再补充一点。她的女儿是德国北莱茵州NRW.TV电视台《中国时间》(Die chinesische Stunde)栏目——《来看吧》的节目主持人之一。这个栏目的主旨是全面、系列、客观地报道中国,弘扬中华文明,让德国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这栏节 目与中国影视机构合作,在中国国内摄制并完成配音。自2010年8月18日开播,已播过数百期。旅游风光、美食养身、太极阴阳、武术功夫、平民生活……. 内容繁多,可圈可点。

如今,刘瑛女儿已积累了自己的一批“粉丝”。她们母女外出时,时不时冷不丁地会有人迎上来,问她女儿:你就是《中国时间》栏目的节目主持人吧?然后,兴致勃勃地讲他们所看到的节目,并请她女儿签名,表达他们对她女儿的喜爱之情。

刘瑛的女儿能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她自身的条件外,与刘瑛狠抓女儿的中文学习分不开。她的女儿六岁时随父母来到德国,当时发愁她不会德语。但孩子很快 就适应了新的语言环境。小学毕业时,在德语写作方面显露天赋,德语写作课屡得高分。但很快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孩子按德语思维说出的中文句子颠三倒四,常常 词不达意。更糟糕的是,即便在家,也不愿说中文。如此一来,当家长的又反过头来替孩子的中文着急。

那时,刘瑛居住的城市,还没有一所面对中国孩子的中文学校。她只能自己披挂上阵,当孩子的中文扫盲老师。孩子对这种强加在她头上的额外“负担” 很不理解,常常问:“为什么别人都在玩,我却要学中文?”跟妈妈争论,甚至反抗。刘瑛呢,只能战略上遵循“不争论”原则,战术上实行“摸着石头过河”、“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幸好,孩子还算听话,一路被强拉硬拽、威逼利诱着,把中文学到了规定水平。

中学毕业后,刘瑛没有像其他大多数家长那样,把孩子送到英美去深造,而是毫不犹豫地把她送到上海复旦大学,专修了半年中文。女儿最终通过了国家汉语语言水 平考试(HSK)。刘瑛坚信,中国的快速发展,必定会让中文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文肯定能有用武之地——这也是绝大多数海外中国家长们的共识。

如今,事实证明,刘瑛当初的坚持是对的。她女儿的两次成功求职,都与中文有着直接关系。第一次申请实习位置时,她很轻松地在众多求职者中拿到了唯一的位 置,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商业往来,需要懂中文的人才。第二次应聘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求具备流利的中德双母语能力,女儿再一次占了先 机。尽管她用中文主持节目的水平比不上中央电视台那些科班出身的节目主持人,但刘瑛知道,那台上一分钟流利的中文致辞,凝结了台下多少年的辛苦努力啊! ——中国老祖宗说得对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作家网采访刘瑛的视频节目,可点击

http://www.zuojiawang.com/html/tebietuijian/201311/19-5551.html

 

“心心相印,欧华之桥”网站,可点击

http://q.blog.sina.com.cn/nightingale

刘瑛依旧 (2014-03-27 21:27:39)

为什么要把新浪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