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桥头

等你,在桥头

作者:魅凝馨

我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她的网络昵称叫“二十二桥”,这会让我想到杜牧的那首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好奇的问过她,“你这名源于这首诗?”她只笑着说“此桥不是彼桥,这是秘密,不告诉你!”于是没有再问,也许这里面有着个人的隐私吧,但是一定与桥有关。我倒是蛮喜欢她这与桥有关的名字,习惯于这样称呼她,以至于都忽略了她的真名。不过,总是会想到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以及他所描述的美人,杜牧和那美人是不是也有一段在桥头的故事呢?

对于桥头,我的内心深处曾经留下过一点小小的阴影,这就是颐和园的玉带桥头。先说说这玉带桥,老百姓们都叫它“罗锅桥”。 玉带桥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是当年乾隆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玉带桥拱高而薄,形若玉带,弧形的线条十分流畅。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一轮透明的圆月,四周桥栏望柱倒影参差,在皱缎般的水面上浮动荡漾,景象十分动人。第一次目睹这座桥是在小学的一次春游,刚刚走到桥头,老师说:“同学们看到这座桥吗?过去皇上坐着轿子,抬轿子的人要把背弓得很深,很费劲地才能走过去,这桥上流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汗水。”我们站在桥头看不到桥那头,只看到高高拱起的桥面,老师做了一番思想教育后带着我们走上桥,我这幼小的心灵啊总是想着我们这是踩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往前走呢。此后每次来到颐和园,都会驻足桥头,想像着玉带桥上轿夫们弯腰哈背抬着轿子吃力行走的样子,心里仍旧不是滋味。

当然,也有关于桥头的美好记忆,那桥是外婆家村前的小桥,它承载了我童年无尽的快乐与幸福。那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三步半桥”,很小的桥,很短的路。我有个比我大12岁的小姨,她说在我要走还不会走的时候,她抱着我放到了桥头的桥墩上,以为我可以站住,结果掉了下来,把她吓个半死,还好,小孩子身体软,桥墩不是很高,我的小命才没有被丢掉。后来她说起这事的时候,还心有余悸。

这“三步半桥”下已经没有水,桥面和陆地基本持平,只是还保留着桥墩和桥栏。别看这小桥,那可是孩子们的乐园,每次从城里来看外婆,还没有走到桥头,就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尤其冬天,我小时候的冬天雪还是满多的,桥上挤满了孩子,因为桥面是那种青石板,厚厚的积雪被踩得平平的亮亮的滑滑的硬硬的,孩子们坐在自制的冰车上从桥的这一头滑向那一头,乐此不疲。到了夏天,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余晖洒向小桥,这个时候的桥最安静,孩子们去吃饭了,来往的人也少了很多……大约一个时辰的光景,桥头开始人头攒动,大人们搬着小板凳出来乘凉了,桥上打牌的、唱戏的、聊天的好不热闹,那些孩子们呢,照样玩着他们喜爱的游戏,直到被家长喊回家。我小时候,北京还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记得每年国庆节的当晚,天安门都要放礼花,“三步半桥”的桥头是最佳地点,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天安门上空燃放的礼花,小孩子嘛,都喜欢看礼花,蹦蹦跳跳欢欣鼓舞的。

其实孩子们在桥头玩耍以中午和临近傍晚的时候最多,原因是,这个村子住着一部分是农民,一部分是附近一个食品加工厂的的工人,孩子们一边玩一边等着各自的家长从地头从工厂回家,那时,我的外婆还在工厂上班,放假时,我就住到外婆家,于是也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但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不喜欢打打闹闹,我只是站在桥头乖乖的等着外婆的出现,然后拉着外婆的手一起回家,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温暖。

随着城建改造,大大小小的楼房拔地而起,这个时候我已经上高中,“三步半桥”那时候还在,只是国庆节再也看不到燃放的礼花了,对于村里的小孩子们来说真是件憾事。更遗憾的还在后面,因为这桥也不在了,村前盖了一片板房,成了商铺,我一直在想像,会不会有一家商户的脚下就是那青石板呢?现在村里的那些孩子们,再也体会不到在桥头一边玩一边等到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时那种兴奋的感觉了,那感觉是多么的幸福啊!人生能有几次是等你,在桥头呢?又有多少人有这样温暖的经历呢?而我的确是个幸运儿。

 

 

 






anmy (2014-01-10 09:27:01)

但愿那些古典的桥不会随着岁月的风烟消失殆尽……

魅凝馨 (2014-01-10 09:37:12)

嗯,说的是呢!谢谢您品读,问候~~~~~

Amoy (2014-01-10 15:47:17)

我也认识“二十二桥”,一个猫一样的女子,会西语,爱耳环,不过,好久没联系了。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人么?厦门鼓浪屿的菽庄花园里有四十四桥,你见过么?

魅凝馨 (2014-01-11 09:29:12)

是同一个人,我们一直有联系!

天地一弘 (2014-02-11 06:56:39)

相聚,在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