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可有个地方一直想去却也一直没去过,那就是圆明园。
也记不清第一次在电视或是照片上看到的圆明园,印象中是那种西洋建筑的巨大石块横七竖八地歪到断裂在地上,很有一种悲凉的气势。
小的时候学历史,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那段都读过,圆明园也是必提的,都成了了中华民族近代史的耻辱柱,就像鸦片战争后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样,令人觉得国弱被欺的屈辱。
一次次的北京行,总被这样那样的理由把这个会令人想起不愉快的历史的废墟推开,似乎总给自己下次去北京一个理由。这次在北京,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正午,带着从教堂沐浴过的清新,独自一人来到圆明园,凭吊我心中的那段历史里的见证。
买了张连票,从南门进入,满园的菊花盛开,柳丝在风中轻舞,仿佛回到江南,心情为之一振。走了一段才发现,圆明园公园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我时间有限,看来买连票是个错误,我根本没有时间把整个园区走遍,问清我想看的火烧圆明园遗址是靠近东门,便直奔东门方向而去。
残桥垂柳
秋菊盛开
园中游人
徜徉在圆明园废墟上,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阴郁,一百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大火却烧了三天三夜昼夜不熄,染红了天际。
雨果曾写道: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我想起不论是在巴黎的龙浮宫还是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都看到的数量不少的中国古董,那些古董中,绝大多数都是他们强盗行为的得利!
对于我,两个小时的穿园而过,十分钟的废墟静默,凭吊了我心目中念想很久的一个地方,我的思绪也在这短短的周日午后穿越两百年的时空,为着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深深地叹息。
坐在出租车上,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听一位北京学者刘苏同的讲座,他曾经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赴美留学偶尔的机会住进了耶鲁神学院,后来成为了一名牧者,我就是听了他的那场讲座决志信主的,他的那场讲座的主题就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与上帝对中国的祝福!
秋天的北京,金黄的树叶随秋风起舞,圆明园的一切落在了身后。首都北京的车水马龙很快就取代了我从历史长河里带出来的零落的心境。
天佑中国!God Bless China!
待续 朝圣中戏…北京日记八
梅子 (2013-10-27 11:19:07) |
今年我重新仔细地看过圆明园遗址及其介绍的资料,那个西洋建筑被毁后的遗迹只占整个圆明园的很小一部分,因其钢筋水泥的结构无法腐朽而留下了遗迹,那些砖木结构建筑与诸多宝物都不见了踪迹。 落后挨打,强盗有理,这也许就是世道? |
杏子花开 (2013-10-27 12:30:51) |
曾带孩子参观了圆明园。走了好远的路才感叹它不愧曾是“万园之园”,只是辉煌的历史如今已哭诉在残垣断壁的堆砌中。 |
天地一弘 (2013-10-27 13:37:39) |
去年接儿子的时候,时间很宽松,于是一个人去了圆明园,看着那一段历史,想着那一段屈辱,国要真正富有,才能常驻世界。 |
梅子 (2013-10-27 13:56:28) |
这两天网络不畅,不是留言贴不上,就是点击重了。 |
西山 (2013-10-29 12:09:54) |
水法那儿是我们中学跑步必经之路,还曾在那儿野餐过。虽然离我父母家很近,出国后再也没进去过。海云的图和文勾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
若敏 (2013-10-30 03:17:11) |
我是1985年大学最后一年时去过,感觉非常悲凉和落寞,那时,是二月,几乎没有人。 |
予微 (2013-10-30 04:24:29) |
我也是1985年去的圆明园,没有别的游人,只有一片荒凉。(我还爬上去了,真是皮得很!) |
追梦 (2013-10-30 09:23:48) |
在清华的八年经常去那儿。。。 「叹秋」 叶落清华人寂寞。 心猿意马守书桌。 圆明孤雀宅疏柳。 水木呆鱼恋断荷。 德智体全堪正统 数基理至甚繁多 重阳五度成虚耗, 师转生医又启锣。 |
海云 (2013-10-30 13:33:10) |
感谢各位点评。秋天去圆明园,很有味道。 |
Amoy (2013-11-22 09:09:26) |
我想从圆明园游玩出来,看过了大水法,作为一个中国人谁都无法不涌起“爱我中华”,“落后要挨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