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讲故事文学

 

         莫言的讲故事文学

                                                                           抱峰

 

一,海外文轩网刊出的刘英依旧女士前年的旧作《大器晚成终有时》,是挺大器的文章。说加拿大有位77岁老妪得了文学布克国际奖,评委作评:“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的事。”这一干干净净的文学评论,仿佛要把人送上生命探索的旅程,久久难忘。

如今爱丽丝·门罗82岁了,竟然得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刘英依旧自嘲,当时是怎样地“慧眼识珠”呀!

我在读了《大器晚成终有时》后却胡乱冒出个跟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东一榔头本一杠子的家伙们,政治风向标们,你们可好?”

不伦不类,好像对人有仇。

其实仇倒说不上,只是对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记忆犹新。当时评委赞赏莫言如何描写中国人的猪圈生活,揭露、攻击社会阴暗面,嘲讽中国人的人性如何地丑陋猥琐。

如此的颁奖词实为贬损。贬损了莫言,中国人跟着吃了掛落。

二,莫言是有尊严的,心里像扎根针,却用针在肉算盘上拔拉小九九:反正我“失掉身上的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于是做几回报告,故意不向评委的引导上靠,信誓旦旦地说我在“讲故事”,结果,弄个钵满瓢流,打道回府!

是呀,被钦定的伟大的文化旗手鲁迅都没得到那奖,还有人为了那奖拿痒痒挠在心上挠,与此相反,一颗金蛋飘洋过海在日本列岛上空转一圈、不偏不倚砸落在莫言头上,(2013年又在日本列岛空转一圈)该是多么大的幸事!一时间高密老居的墙皮土被抢抠下来包入彩绸供奉在书架上,成为展示文化品味的珍藏。

莫言先生非常有骨气:你评委爱怎么给我扣帽子就怎么扣,反正我不上套,我照样在小说里讲故事!“哼,跟中国人逗?啃脚后跟去吧!”

气得众评委嘎巴嘴!

三,小说是讲故事的命题如同抛出一只沾着泥土的布鞋,一声呼啸一声呐喊,足可以摧毁诺贝尔文学奖官员字斟句酌构筑的圣殿。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舆内许多看客对莫言的话信以为真,似乎写小说就要讲亲临故事,并有艺术理论支撑:本来么,艺术源于生活么。莫言熟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功底雄厚,基座泛红闪亮。

——这样,莫言先讲自己的故事,再讲爹妈的故事,三叔二大爷的故事,乡里乡亲的故事,写出不少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青睐有加)小说中甚至用了真实人物的名字。这完全符合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在小说里写生活原形;写原形大约是小说的最高境界。时至今日还有人制造噱头,称在朝鲜山上喊“向我开炮”的某某某还活着,从不居功自傲。至于《红楼梦》,某些红学大家还在猫腰撅耻研究书中人物掌故、与当时社会的某些对应。有人言之凿凿:艺术源于生活,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么。注意:中国特色!

四,果真如此吗?

首先,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荒芜和后来惩罚性的杂草疯长就是反证。其次,“艺术源于生活”的内涵和外延并非规律性的概念,不具有特殊的排它性。法律和道德也来源于生活,假如统通像艺术源于生活这样表述显然是荒唐的。

中外美学大家、文学大家没一个说艺术源于生活的。刘勰不是,托尔斯泰不是。刘勰说,文章产生的过程是道—心—言—文。《安娜·卡列妮娜》成书仅仅是托翁听到一个卧轨贵妇人的消息勾连出来的宏篇故事,属于白日梦型。《红楼梦》写的是梦,疯疯傻傻的梦,是以生活为素材升华的感悟和感情,也可称为白日梦文学。

小说、尤其长篇小说的故事多为似有似无,可能有未必无的类梦故事。生活有条专用渠道通向艺术,经典小说中写的故事都是从作家开凿的生活渠道里提取的;作家头脑的储藏也有一条专用渠道,里边盛着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情;能否发掘出小说故事,就看作家的能力了。生活通向艺术的专用渠道,即生活悟情才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源泉问题绝非机械唯物主义了解得那么简单。否则凡有生活基础的人都可能是小说家了。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开凿专用渠道的能力。

写小说可以直接从作者掌握的故事入手,如莫言。假如故事不够用还可以编造,逐步迈向“艺术高于生活”的境地。但这样的创作方法只能处于小说摹写故事的初学阶段。

五,创作长篇小说是按艺术规律艰苦劳作的过程,破茧求生的过程,洗心革面的过程。作家往往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一条是美学自省,一条是美学实践。

人们可以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类的话,因为他们不是从事艺术创作的。进入真正的艺术创作千万别信那一套。

莫言能够从容应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官员,却逃不过艺术规律。莫言的讲故事,讲来讲去踩到了文学流俗的泥坑,依靠“丰乳肥臀”的花活支撑门面;由于热衷揭露人的阴暗面,处理不好美与丑的关系,呈自由落体运动在所难免。

偏离艺术规律难成大器。不改弦更张大器难成。中国文学正在蜕变,必将与世界比肩。

一个草根评说莫言的最暗文学、猪圈文学,这回又借机来个讲故事文学,可是,谁愿意自揭家丑呀!可是,外人一个劲儿地揭,自己人总不该装糊涂!

爱丽丝·门罗女士,你看如何?

她笑了。在大洋彼岸,加拿大。

 

             2013/10/16

 






融融 (2013-10-16 22:53:45)

故事可以没有艺术,小说一定有艺术。

抱峰 (2013-10-17 05:14:11)

哇,融融说得精彩!对,小说讲故事讲出艺术来!讲出美来!讲出人性美来!

殊途同归,不同的表述大意相同.

问安!

若敏 (2013-10-18 22:49:55)

谢谢分享!

予微 (2013-10-19 03:47:51)

“生活通向艺术的专用渠道,即生活悟情才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源泉问题绝非机械唯物主义了解得那么简单。否则凡有生活基础的人都可能是小说家了。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开凿专用渠道的能力。”

说得好!能说会道的不少,码字的也多,可成家的,还是要有点天赋,有点感悟。

岩子 (2013-10-19 08:43:37)

俺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从读者的角度说,有些诺贝尔作家俺很看得进去,喜欢。有些俺看不太进去,没法儿喜欢。

费明 (2013-10-20 04:34:32)

闲书,周有光的儿子只可以看nonfiction 小说。还是有人喜欢看非虚构小说的。


虚构小说可以成为艺术精品,非虚构小说在艺术圣殿里也有一席之地。


上世纪20年代就有不少人提倡写普罗大众疾苦,提倡作家到民间去,到乡下去。40年代延安文艺界的知识分子争写农民,现在的农民莫言写农民。其实农民不看小说,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农民写出来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为争取诺奖的。莫言早期作品,比如《白狗秋千架》,写得很不错;后来为马跃然量身定做的小说,很难读下去。莫言的小说不是nonfiction,不是源于生活,而是魔幻穿越的虚构,是瞄准诺奖的纯fiction

抱峰 (2013-12-02 12:15:40)

诺奖被国际准政客把持。在他们看来,糟蹋中国人的才有资格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