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教育现实—读《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直面教育现实——读《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本书除了由朱永新和钱文忠两位老师作序之外,作者熊炳奇老师还做了自序。熊老师对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梳理的同时给出了具体应对策略。

读这种书,仿佛午睡后起来洗把脸,清醒清醒。我是身在低层的人,而学者们类似于住在高层。住三四层的和住一百层的,视野不同,所看风景不同。整个阅读过程,我不时地跟着焦急,从内心发出慨叹:啊?原来是这个道理!哦,事实是这样的啊?该怎么办?嗯,这样尝试或许有改观。……

全书共八章,围绕八大方面的挑战以一篇篇独立的文章来展开:教育价值、教育公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教育改革、国际化。

下面谈谈书中令我颇有感悟的一些内容吧。

1.    自然·生活·教育

(本书64页)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95名乡村教师赴英国中小学考察,发现一所学校的校后有一片小树林,是孩子们户外学习的场所,是讲故事和认字的地方,有烧烤区,恰好有两位教师和几个孩子在烧烤,小朋友们热情邀请中国客人品尝。

把课堂搬进大自然。多么诗意!这一点,乡村孩子自在多了,泥土、田野、小树林、花草、河流……大自然的馈赠多着呢。而“圈养教育”的城市孩子就要依靠郊游春游秋游等游学来接触来完成了。

在校内,通常不许学生追逐打闹,下课休息期间,要求学生表现得乖。孩子的天性则难以释放。

记得李镇西老师的一篇博文表达的意见与熊老师的一致,说是留一片小树林给孩子们尽情玩耍,开心撒野。

没有生活教育,背诵再多经典,也难以让孩子有责任心、感恩意识。熊老师说:“我根本不相信,知识化技能化的经典诵读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此,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

2.    中小学是否需要设置学生干部?

(93页)国外中小学是没有学生干部的。

在班级,如果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一位同学被分配一二项具体事务,承担为班级服务的职责,共同管理集体,是否会好一点?任何职务的同学,一律平等。职务不论大小,只有分工不同。

梅贻琦先生的一句教育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为大家所熟知。梅先生的另一句话说大学“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也挺有意思的。

熊老师在牛津国际公学成都学校开学典礼上就见识了这一幕,校长Sinnett带头搬凳子,忙里忙外。

精英的原本定义是:杰出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平民意识。

3.    “洋高考”·大学教育

出国留学的数量以每年20%增幅在上涨。在多元化选择的时代,有的学生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学术本质是兴趣+想象力。我国中高考制度侧重考察学生学科卷面考试成绩,知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有的孩子不喜欢传统的这种方式,想尝试另一种的教育,故选择“洋高考”。每年约莫有16万大学生退学。退学原因肯定是多样的,或许是专业不满意,或许是家庭原因,或许是对大学不满意等等,其中有一部分是转而重新高考,参加国外的高考。身边朋友家小孩就有这样的例子。

(201页)在实行自由申请入学和自由转学制度的美国大学中,新生进校一年之后选择继续留下的比例是一项反映学生满意度、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

在美国,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才行。在哈佛,再大牌的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否则学校就不会聘请他。

国外大学大多给学生有完成不了的学习任务,感受到大学的充实与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新学期开学时,告诉这门课的要求,包括每节课事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撰写2到3篇课程论文。每次论文作业递交时间要准时,晚一天就要降一个等级。学生通过一门课得读10多本参考书,参加若干讨论会,像模像样撰写几篇论文。

国内大学满堂灌的比比皆是,师讲生听,期末考试及格即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已经“贬值”。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就要求每所高校必须重视教育质量,而不是回报给受教育者一纸文凭。

国内大学定位模糊,从事精英教育、职业教育,还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177页)我国要深入推进高考改革,目前比较适合的方式是以统一高考为基础实施大学自主招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不再实行按分数和志愿先后投档录取的集中录取制度,而是学校自主确定分数要求,达到分数要求的学生自主提出申请,大学独立自主招生。

(205页)如果实行其教育意义上的自主招生,一名考生可以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就迫使大学不得不重视教育质量,以优质的教育质量来吸引考生报考,赢得大学间的竞争,而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使大学改变现在的行政管理模式,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

去年,一位同学的女儿考入某大学,她想调换专业,结果未能如愿。她当时决心回家复读来年再考,可家长觉得不能冒险,毕竟高考蛮辛苦的。她算是听话的孩子,没有跳楼或采取其他过激行动,她听取了家长建议,准备熬个四年等大学毕业再跨专业考研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这点说来有些心酸。

如果设计了自由转学制度,可能会培养出更多更精更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的专业人才。

(185-186页)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在大学工作的教师似乎都有被家乡人请托的经历,但实质上,99%的没有核心权力的大学教工,是根本搞不定的。高校招生中少数的权钱交易败坏学校整体形象,给社会的感觉是任何学校的教工,都可以搞定招生。大学应该树立招生公信力,以免社会担忧公平问题。

4.    演讲和讲座,是否要用ppt?

(85页)熊老师在2011年4月受邀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明确被要求演讲时不要用ppt,以防不利于现场讨论。熊老师在他自己的讲座上原本就几乎不使用ppt的。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全盘否定。我觉得是因材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借助ppt的同步呈现有时是可以给予感官上的协同,帮助听众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未知领域。

5.    尊重原创

“国外学术界的规则是,谁第一次提出这一新观点,谁就是原创者,今后他人引用,必须注明出处,所有创造性的思想都是得到尊重的。”

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引用别人的观点,没关系,但是必须尊重原创,注明出处。

6.    迷惑之处

在本书中读到了“鲶鱼效应”和“以脚投票”,我不太明白。网查如下。

1)         鲶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目前,一些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2)         以脚投票:用脚投票一词来源于股市,要理解用脚投票一词得先明白什么是用手投票。在股份公司中,产权是明晰的,投资者以其投入资本的比重,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享有所有者权益;以其股权比重,通过公司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参与公司的重要决策,其中包括选择经理层,这就是所谓的“用手投票”。同时,投资者还拥有另一种选择权,即跑了,理都不理你的“用脚投票”———卖掉其持有的公司股票。现在通常用来比喻对某事的失望或抵触,从而选择离开或者放弃。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窗外是一百层高的楼群,我只住在三四层。

 

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此,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熊炳奇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天地一弘 (2013-09-07 02:17:16)

教育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谢谢杏子分享!

老来天真 (2013-09-07 08:19:46)

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此,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

赞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