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换一个人说更有说服力

 

2012年开始了。虽然说生活依然平静,但是我的内心还是万分焦急。
 
今年对女儿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无论准备得如何,她都要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年底必须完成申请大学的所有程序。虽然不能说进入理想大学就可以彻底改变人生,但是它一定是人的一生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是一个崭新生活的开端。
 
所有经历过这样一段历练的人都深有体会,懂得我在说什么。
 
可是,对于个性极强、又很敏感的女儿,我只能急在内心,却无法把急迫二字写在脸上。到时候压力过大,她给我来个破罐子破摔,那所有的努力不就前功尽弃了嘛。所以,讲究方式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寒假哥哥回家,督促和帮助她做了几套模拟题,出来的结果都不理想。坐下来和她谈,有时她讲出来的大道理比我们还多,梗得我又气又急。
 
“我的同学谁谁谁学习那么好,还说这门课特别难呢。”
“全班都考砸了,我还算分数高的呢。”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牌大学?我的物理老师就是社区大学毕业的,还不是照样教我们很好吗?”
“我以后又不要当工程师、科学家,为什么我一定要学好数理化?”
“我最痛恨美国历史。我的同学也痛恨美国历史。一定要考吗?”
“我不会上常春藤大学的。我看你们这些家长每天都把常春藤挂在嘴上,还对外人炫耀,就是为了满足你们的面子和虚荣心。”
“妈妈,是不是我考上了名牌大学你才爱我,我要是去麦当劳卖汉堡,你就不喜欢我了呢?”
“我的同学除了学习差点,其实她特别聪明。我看你从来不拿正眼看人家一眼。你这是歧视。”
。。。,。。。
 
她所有的振振有词,在我看来,都是为她日后考不出好的SAT成绩做着退路的借口。参考书买来很长时间了,却一页也没有翻开看;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模拟题,可是,她懒得做,却把兴趣放在聊天和摆弄照片上。好言相劝也好,软硬兼施也罢,旁征博引也好,循循善诱也罢,无论我把道理说得多透,我看她也是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一幅我行我素的姿态。
 
怎么办呢?有的时候我正的感觉黔驴技穷,无技可施。其实,我不求她能走进最好大学,但是我希望她能竭尽所能。记忆中儿子考大学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可是,同样的两个孩子,手心手背实在相差太远。
 
我把忧虑倾诉给一位好姐妹听,她在辅导教育孩子上自有一套办法。她想了一想说:“你把女儿带来我家一次。也许,旁人的劝慰她更能听得进去。”于是,昨晚上,我带着女儿走进朋友的家。
 
去之前,我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一位青少年辅导员,同时也是升学顾问。这样讲,主要让女儿在心理上能重视和尊重权威的建议。怕她紧张,我又补充说,这个阿姨你认识,她就是皮特的妈妈。
 
果然,我的这位姐妹很有一套教导的方法。
 
首先,她非常耐心。从女儿开始说话起,她一直认真倾听,并且不时点头表示肯定,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绕过会挫伤自尊心的话。比如惊叹地说:“哇,你真了不起,这个学期竟然选了七门主修课,还参加了那么多的课外活动。你真刻苦啊。你知道吗?许多学生很少把时间排得那么满的。不过,阿姨想告诉你说,你的AP课只有一门,太少了。你那么聪明,应该再上两门AP课才对。你看,阿姨给你计划一下,这样行不行。。。”
 
其次,不评判女儿的朋友。她说:“其实,正常的孩子,聪明和不聪明并没有特别的区分。只是每个孩子各自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所以最终选择的人生目标就不一样。比如黑人喜欢运动,所以他们更关注体育,墨西哥人认为简单、快乐就好,所以很安于现状。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我们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我们更看重学业。你看许多的中国家庭,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钱拿出来让孩子上最好的大学,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想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你看看你身边的朋友,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是不是家庭教育程度比较高一些的?”
 
朋友不愧理工科毕业,她利用从网上下载的一系列可信数据,一项一项让女儿懂得,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异、师资力量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学科目的多少,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升学和前途。
 
朋友独特的引导方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让女儿的表情慢慢变得严肃起来。我和朋友知道,良性的沟通方式,正在一点点打开女儿求知若渴的心门。女儿拿出纸和笔,开始一项一项把学业计划写在纸上,并信心满满地准备一步一步去认真执行。
 
一个多小时以后,我开车和女儿回家。路上,女儿抱着朋友送给她的复习资料一言不发。快走到家门口时,她突然冒出一句话:“阿姨告诉我的话,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对我说过?”
 
我噎个半死。我告诉女儿,从她上十年级起我几乎天天在她耳边说,让她抓紧时间。“可是你明明没有说,要不然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我想起在我读书的时候,父母亲一再提醒我要抬头挺胸,不要驼背,而我几乎置若罔闻,根本听不进去。有一次,一位学长不经意地说了句:“一个漂漂亮亮的女孩,驼着背像个老太太,一点精神气都没有,实在可惜。”
 
就这么一句话,我立刻挺直了腰板,挺胸做人。看来,有一些道理,换一个人说更有说服力。
 
朋友告诉我说,其实她的孩子也把她的话当耳边风。我对她说:“把她带我这里来试一试吧。”
 





老随 (2012-01-12 01:05:32)

最后一年虽说是关键要冲刺,但是对家长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放松。外界的压力已经山大,家里如果再不能缓冲,孩子会很孤立无助吧?

我承认我是个牧羊人,不会策马扬鞭。wink

红花 (2012-01-12 01:27:54)

说的有道理。。可是平时孩子就太放松,这最后一年再不抓紧,就太晚了。

百草园 (2012-01-12 03:48:15)

红花这里写的事情,估计所有的家长都有同感。孩子天天听我们唠叨,早烦了,而且由于是给自己的孩子讲道理,我们一般不会很婉转的引导。

红花 (2012-01-12 16:17:27)

对呀,有时候挫伤自尊心的话冲口而出:“就像你这样吊儿郎当的,你进大学我倒立着走。” 你看看,多气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