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中学——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在德国这个联邦制国家说起德国教育,有一个词汇恐怕不能不提及,Kulturhoheit—— 文教主权。也就是说,如何办学校搞教育是联邦各州自家的事,联邦政府无此权限。然而,十六个州十六套教育体系,未免太五花八门了一点。为了避免七零八落,散沙一盘,法律规定,各州文教部部长不定期地联席会议,彼此间配套接轨,协调有无。因此,尽管其复杂和独立,联邦德国的教育体系,依然不失之整体性和系统性。

总体上来看,德国的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如下五大阶段:一,幼儿园阶段(3岁起,非强制性)。二,小学阶段(4年)。三,中学阶段(59年不等)。四,职校(3年)或高校阶段(4年以上不等)。五,高学历或深造阶段。一般来说,德国的小孩六岁入学,四年之后分流定向。之后,或5年制的普通中学,或6年制的实科中学,或8-9年的文理中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教育,本书围绕展现的中心话题。


德国的孩子如何小升初?

如此之多的中学种类,何去何从?也就是说,德国的孩子如何小升初呢?

一般说来,主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成绩优劣、兴趣走向以及家庭背景,由学校推荐,家长决定。倘若一个小学生,语文、数学、常识三门主课均在中等程度以上,那么学校就十有八九给他一份去文理中学就读的推荐书。如果该学生三门主课均在中等程度以下,学校就会推荐他去普通中学就读。如果他介于两者之间,偏理而不爱文,那他就很可能被推荐到实 科中学那里去了。

每年二月中旬到二月底期间,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在其父母的陪同下,带着四年级上半学期的成绩单,小学校长的推荐书,以及入学申请,到附近的或自己中意的学校去 报名,或文理中学,或实科中学,或普通中学。在这份签属着小学校长大名,学生家长人手一份的推荐书上,写有如下文字和内容:

 

尊敬的家长:

根据小学法第十六条,学校必须为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推荐一个适读的中学类型。该推荐意见的主要依据是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及其学习态度。只有那些勤勉好学,成绩优良,语文、算数、常识三门主课均达到3分以上,其余功课成绩皆不低于3分的学生,方可得到实科中学或文理中学的推荐。

根据我们长年的跟踪观察,以及您孩子四年以来的学习成绩和总体发展情况,经过全体任课教师慎重酝酌,我们建议您的孩子最好到如下中学试读

 

□  普通中学           □ 实科中学          □ 文理中学


······


如果在普通中学前面的那个方框里打了个叉,则表明该学生被推荐的去向是普通中学。

德国的普通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9年级结束之后,每周四天在企业学徒,一天在职校念书,三年之后考试出徒,成为一名电工、厨子、泥瓦匠或售货员等等。当然,你也可以两条腿走路,给自己多一条出路,9年级后,再继续努力上一年——10年级毕业。10年级的毕业文凭则意味着:一,获取了上高中的资格。二,获取了相当于实科中学毕业的中等毕业文凭(Mittlere Reife)。 后者意味着,可以进职专,相当于我国的中等专科学校。前者意味着,下一个目标是Abitur——高中毕业文凭。在德国,高中文凭亦即高等学府的入学资格证书。

近些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持的历届国际中学生评估中,德国学生不是名落孙山,便是蛰居中游,全国上下受惊匪小,引发起一场偌大的社会讨论。诸多专家学者对现存教育体制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批评或置疑。譬如小学阶段之后即分流定向,难免造成“十岁定终身”,一锤定乾坤的弊端,致使一些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子女或成熟较晚的孩子,过早地失去读大学的机会。再譬如非全日制教学,对于那些父母没有时间没有文化,请不起家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弊大于利。由此,进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譬如,将半日制改作全日制。再譬如,取缔普通中学,将其合并入实科中学成为新实科中学。甚或索性将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合一为综合性中学。

如前所述,如果某个孩子接受能力较弱,反应较慢,他可以选择普通中学就读。倘若这个孩子在普通中学也吃不消,跟不上趟,那他还可以退而求其次,到教学进度更慢,教学对象为弱智儿童残疾少年 的特殊学校去就读。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起初选择了普通中学,但他后来发现自己在这里“吃不饱”,老师也认为他各方面都很出色,那他完全有希望,有可能再 转入实科中学。同理,一个在实科中学成绩优秀,出类拔萃的孩子,是绝对不会丧失去文理中学或职业高中读书的机会的。

简而言之,德国的教育体系,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立交桥,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个人,无论从哪里起步,只要肯努力自己愿意,皆有机会抵达理想的终点。

 

德国也有“重点中学”

在德国的中学里,最受我们中国人青睐的莫过于文理中学了。

文理中学,亦称人文中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叶。一个名叫威廉·封·洪堡的普鲁士教育家、哲学家、语言学家——研究型大学和文理中学之父的理想产物:实施精英教育,提升国家实力,开辟一个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人文校园,培养既有思辨能力又有审美意识、多才多艺、身心和谐的社会精英。

二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文理中学的办学宗旨几乎未变,洪堡的人文教育理念渗透德国各个校园:学会学习(das Lernen lernen),成为博识多学的全能人才 (universale Bildung) 。现代人将洪堡的教育理念具体为如下五种能力:一,独立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二,综合知识能力,其中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判断能力、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方式方法能力,即把握和运用学习技巧的能力;四,交际能力,此处指演说能力和思辨能力;五,团队与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需要,文理中学也由最初的人文中学逐渐分化成今天以拉丁文和希腊文为重点的古典语言文理中学,以英语、拉丁语或法语为重点的现代语言文理中学,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重点的自然科学文理中学,以及偏重于艺术或体育的文体文理中学。

就某种程度而言,德国的文理中学相当于我国的重点中学。

不过,德国人并非像我们中国人那样非文理中学不可。在这里,手工业者、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 福利保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八小时之外,优哉游哉,全部时间归个人所有,不光自家的事情不用花钱雇人,还有剩余精力可挣外快。加之他们参加工作时间早,到头来,退休金并不比白领职员少到哪儿去。我曾经有位上司,一位营养师专科学校女校长,就殷切希望她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手工匠。还有一位女文友,说:“一个盖瓦工比一个剑桥大学教授要性感得多了”。虽然是些半真半假的玩笑话,但它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无论什么职业,只要做得精到,都会发家致富、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高考分是这样打出来的

或许已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德国没有中考!是的。不仅如此,德国也没有高考。确 切地说,没有类似中国那样覆盖各个省市自治区、“三天决定四年”的全国统考,高中毕业证便是他们通往大学的资格证书。在这里,高中毕业成绩,相当于国内的 高考成绩,但非一次性的,而是对最后两学年或三学年(因州而异)所有考试成绩的综合。那么,他们是怎样综合,如何打分的呢?

德国文理中学拥有一套系统严明,细致到家的考评机制。从出题、监考、阅卷到考试形式、考试频率、考试时间,从评分标准、计分方法到各科考试成绩之间的轻重比例等等,皆有典有则,有章可循。譬如考试计分一项:公式、比例、加减乘除、参照分数等等。对我来说,无异于一道繁琐复杂的数学题。为了求得一个客观而公正的全面评价,德国人不厌其烦地把每个学生过去一学期或一学年中,大大小小所有考试得分 — 笔头的、口头的、实践的;期中的、期末的、平时的 — 累积在一起,然后,再按规定比例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期中或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1/3,平时成绩或曰阶段成绩占总成绩的占2/3。简而言之,我们在期中或期末成绩单上所看到的分数,是某个学生过去一学期或一学年间各项考核成绩的总和。换句话也就是说,这个分数是多元的,非偶然的,它是综合该学生过去一学期或一学年成长纪录之后的总评。

高中毕业考评与期末考评的计分原则大同小异,只是最后的毕业成绩不是一学期,而是11—13年级整个高中三年考试成绩的总和。即:毕业成绩=基础课+重点课+专题论文+毕业考试,各占比重分别为1 : 2 : 3 : 4。 再确切一点儿: 最后的毕业总成绩 = 基础课考试积分x 1 + 重点课考试积分x 2 +专题论文得分x 3 + 毕业考试成绩x 4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毕业考试所占比重虽然最大,是总成绩的2/5,但却没有大到“一份考卷定终身”,决定学生“生死存亡”的惟一制因。

 

德国的老师不好当

与中国学生相比,德国学生的日子着实好过得多了。既没有那么多课时,也没有多少家庭作业,更没人逼你学这学那。即使有人想逼,恐他也没有“胆量”。譬如,我所在的莱茵兰-法 尔茨州,其《学校法》就有明确规定,教师不得给学生布置偏题怪题,过多过繁的家庭作业;假期和周末禁止布置家庭作业;星期一不得安排考试(其缘由显而易 见,以防学生周末备考不得休息)。家庭作业的督检方式,或由老师课堂统一讲评,或抽查批阅,或口头提问,或笔头测试。而笔头测试时间低年级不得超过15分钟,高年级不得超过30分钟。

与中国教师相比,德国教师的日子看上去也好过得多了:一个班只有20来个孩子,既不必准备那么多的课外习题,也不须批改那么多的家庭作业。然而,德国教师的日子比中国教师的日子究竟好过到什么程度?

在德国,至少在莱因兰-法尔茨州是这样,文理中学教师每周规定授课时间为24小时,每人负责(至少)两门功课的教学,语文兼社会学,拉丁文兼历史,数学兼物理,英文兼体育,等等等等,从五年级到十三年级,纵横不分,哪里需要哪里去。不言而喻,德国的教师必须具备两个“看家”本领,换句话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学习两门主专业,除此之外,还得通过两个国家考试。通常来说,文理中学教师的学历,一般专业要求9个学期,音乐专业10个学期,美术专业11个学期,然后是第一次国家考试。之后,要先做满24个月的见习教师,然后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成为文理中学的正式教师。

小学、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宽松一些,7个学期,也是两次国家考试,其见习期也不那么长,18个月。小学教师每周工作定额为25小时,也就是说,每天平均授课5学 时。曾经在某小学蹲点了一周,发现做小学教师一点儿也不轻松。他们不仅面对着一群无拘无束,性格迥异的孩子,而且还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语文,算数,外 语,音乐,体育,宗教,常识,从一年级一口气教到四年级。谈起德国的小学教师时,一位文理中学教师一边摇头,一边不无敬意地说:“那可不是一份什么人都能 胜任得了的工作。



小注 此文系笔者为《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2011年,时代文艺出版社)所写的一个前言






木桐白云 (2013-04-11 22:40:37)

在这里,手工业者、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 福利保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八小时之外,优哉游哉,全部时间归个人所有,不光自家的事情不用花钱雇人,还有剩余精力可挣外快。加之他们参加工作时间早,到头来,退休金并不比白领职员少到哪儿去。


这是很关键的地方,没有这个做保障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刘瑛依旧 (2013-04-12 21:15:46)

再读一遍,温故知新。

杏子花开 (2013-04-14 10:12:27)

怪不得觉得内容有些熟悉。原来是《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我看过这本书。对我们了解德国基础教育帮助很大。谢谢!

 

岩子 (2013-04-16 19:22:49)

谢谢杏子老师来访,向你学习。

岩子 (2013-04-16 19:26:55)

呵呵,主要是为了接应老来天真。俺自己也趁机重温了一遍。

这次电脑中毒,损失了好多文件。 Cry

岩子 (2013-04-16 19:35:37)

记得20多年前还在国内时,家里来了2个安装水管的管道工,一听大学教师的月工资也不过他们一个月2次红包的数量,登时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一点儿羡慕之心也没有了。

老来天真 (2013-04-25 14:11:44)

谢谢岩子的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