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是自己的拐杖

      庆幸自己拥有一本好书---《台湾校园散文》。这是三十年前我花两元五毛五分钱买的一本台湾校园散文集,由杨际岚选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录了杨牧、张晓风、林清玄、朱天心、张大春等名家学生时代写的散文,下篇则收录了十九篇当时台湾学生文学奖获奖散文,我最喜欢这本散文集里李惠绵的《拐杖》。

     《拐杖》的作者李惠绵是位残疾人,在她蹒跚学步的年纪时就已经患病。那时她才十个月大,刚会扶墙而立,站立的感觉对她来说太短暂了。做为一个小孩子学走路时所体验到的快乐,她都不曾体会。到了十二岁,她有了自己的拐杖。她的手掌必须紧握双拐才能使力前行,没有机会体验父母牵手走路的温馨,也不能与人携手同行。她只能自己持杖,自己走路。十二岁,应该还是在父母身边享受呵护的年龄,她却已独自咀嚼生命的悲欢离愁,独自离家北上求医了。

      拐杖就象她手臂的延长,支撑着她无力的双腿。她创造了连医生都惊叹的奇迹----不需终身坐轮椅,拐杖成为她形影相随的伴侣。靠着拐杖,作者一步步地艰难地走在知识的山道上,拼命地进取学习,想向命运争回一个公道。因为她有一双拐杖,山川名胜的游历,人事欢娱的享受,对她来说都是奢侈。应征工作时,在相同条件下选择,她永远是最先被淘汰的。然而,在一次次被拒绝里,她懂得命运的游戏不一定都按牌理出牌,真正使用拐杖的人,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她既然被拐杖限定了生命的航向,那么一定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她说:上天既然给了我一双拐杖,只要我不放手,就一定会有持杖行走的道路。

      作者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把握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这条持杖行走的道路上,她也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她将这种帮助称之为人生跑道上的接力捧。每一双手都曾经是扶持她的拐杖。就象那一来一往的潮水,冲来了无数的沙石贝壳,又卷走了一些。被席卷的沙石贝壳都象沙滩上的过客,而留下的沙石贝壳则象沙滩上伫足的旅客,也许过一些时日,再来一阵大浪,它们又被带回海里。沙滩永远热闹也永远孤独。假如沙滩是多少风雨冲蚀,多少沙石贝壳累积而成,我又何尝不是多少双拐杖的牵引,才造就这么一个亦喜亦悲的人生?

      特别是她决定接受一个男孩做她生命的拐杖。在教堂里,男孩偏头对她凝视,回答神父的问话:我愿意做她一生一世的丈夫,更愿做她生命里永远的拐杖。在上帝面前,作者流下感激的泪水。这样的回报,使她对人生际遇有了更谦卑更感恩的情怀。

      但是,作者也深信父子断崖的传说----在通过危耸的悬崖峭壁时,即使父子,不能相顾,亦不能相救。当所有的拐杖都远离时,所能凭持的,依然只有自己。正象她在文章中所列举的那样:有一天晚上,她在厨房洗碗,没留心地上的水渍,拐杖一滑,摔了下去。破碎的瓷碗割伤了手指,丈夫闻声赶来,见她又倒地又流血,焦急得不知所措,一直问:怎么扶你起来?,而作者一时疼痛难忍,悲从中来,躺在地上,放声哭泣,猛烈地捶打自己。最后逐渐冷静下来,才含着眼泪告诉丈夫如何助她站起来。当时,作者始终不能接受的事实,便是在她情急之时,丈夫束手无策的窘境。因为谁也没有比他更清楚作者的种种状况。然而,在那一刹那,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懂得如何帮助。丈夫对她的抱怨只闷闷地回答一句:用拐杖的人是你,又不是我!

      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只想说明一个道理:没有人能代替我们自己生活。

      我读完文章深深感受到心灵的震憾。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地,终究是要独自面对人生。作者的可贵之处就是她将使用拐杖的特殊经验推展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成就的精神拐杖,再回到每双行路世间的拐杖,阐明了千山独行的深刻喻义。李惠绵的《拐杖》这篇文章写得感人、真实,令人回味无穷,值得一读。






panda13 (2013-03-27 16:04:56)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雨林 (2013-03-28 10:39:37)

一本好书,可以让有心的读者得到巨大的帮助。谢谢写作和阅读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