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四姐妹的故事

1906年,21岁的扬州女孩儿陆英嫁给了17岁的合肥人张武龄,两家人都是门当户对的大户人家。陆英的嫁妆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娘家人为了准备这些嫁妆花了十年时间。武龄的祖父张树声历任漕运总督、广西巡抚、江苏巡抚、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直至直隶总督,家有良田万亩、商铺无数。二人婚后共同生活十六年,陆英总共怀孕十四次,为张家留下四女五男九个孩子,其中四个女儿在前,五个兄弟在后。

 

陆英聪明能干,持家有方,她待人接物、理财和办事能力很强,将一个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为人和善,无论对长辈还是子女,包括孩子们的保姆,她都能很好地与他们相处并建立深厚的感情,当她1921年去世时,没有人不怀念她。武龄的日子过得比妻子悠闲。他的朋友说武龄是个内向的人,从小重听,又近视。他生于富贵之家,生活安逸,婚姻美满,过着平和的家庭生活。他性格闲适、温和,喜欢读书,毕生致力于一个理想:兴办一所自己的学校,让条件优秀的年轻女性能够免费接受到广博良好的教育。他的办学基金全部来自其祖父张树声给张家积累下的财富。张家从合肥迁往上海,又搬至苏州,父母尽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不仅让他们接受新式的大学教育,传统的国学基础也打得好。武龄身上具备的通情、达理、有志、同情,是他留给孩子们的最宝贵的遗产。

 

张家四个女儿分别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史称“合肥四姐妹”,其中大姐元和文静端庄,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二姐允和聪明伶俐,快言快语,充满活力;三姐兆和忠厚老实、聪明胆小;四妹聪慧乖觉,才思敏捷,学养深厚。她们长大成人后分别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著名作家沈从文、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HansH.Frankei)。四个女儿都经历了各自的人生苍桑,但她们都活过了92岁,都有着丰沛的人生。

 

叶圣陶曾在张武龄办的乐益女中教过书,他说:“(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回顾四姐妹的一生,有着属于各自的精彩。

 

大姐元和一登上舞台,就成了最快乐的人。她总是充满活力,开朗活泼,从容自在,但也不乏戒心。她最终嫁给一个演员,谁也不会觉得惊讶。她是家中老大,比弟妹都成熟些,也更老成持重。她是祖母的第一个孙子,最受祖母疼爱。十四岁那年,母亲陆英病逝,元和进入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学习,后转入南京的一所寄宿学校学习,大学毕业于上海的大夏大学。因与继母韦均一的关系不融洽,元和大学毕业后受以前乐益女校任教的老师凌海霞的邀请进入凌父亲在海门创办的学校任教导主任工作了四年。在离家近十年后,因妹妹充和在北平读书患病,元和到北平接小妹回家,并决定在家里留下来。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姐妹俩专心学习昆曲。元和参加了一些昆曲演出,期间与顾传玠关系紧密,并逐渐产生感情。他们因昆曲而结缘,从此命运相连。顾传玠为了自己的抱负,付出了很大的价,放弃自己已经被认定的天赋,一心想有所作为,但最终郁郁不得志。为了摆脱过去,他努力尝试过很多种工作,尽管都没有多少成绩可言。元和理解丈夫的苦衷,一直默默地支持他,在他去世多年后,元和对他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

 

因为四姐妹从小师从专业艺人学习昆曲,她们的一生都与这种极端精细的南方戏曲结缘。昆曲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是给艺术修养很高的人看的,剧作家常常在在剧本中展现他的才华,因此随处可见华丽的辞句和精彩的诗词,就算不用来演唱,剧本本身也可以跻身于文学经典之林。昆曲的细腻要靠“翻译”来体现,即用身段和旋律表达曲词和曲谱。顾传玠是元和在上海读大学时就挂头牌的昆曲演员,他表演的《太白醉酒》“十全十美,令人叫绝”,让元和为之陶醉。他“志气轩昂”的气质也深深地打动了元和。后来,顾传玠可能认为演员的生涯太过复杂,很容易染上不良嗜好,在资助人严惠宇的帮助下,离开了昆曲舞台,入读南京金陵大学学习农业专业。于19394月与元和结婚,婚后一心向上,想做出一翻事业,但最终尝试的事情没有一件成功,于19664月病逝于台湾。元和于2003年去世,终年96岁。

 

二姐允和,出生在1909年的夏季,因脐带绕颈差点没有哭出来就死掉,后来在信佛的老祖母的要求下,被接生的女佣喷了108袋水烟才缓过气来。虽然天生不足,长得瘦弱些,但个性鲜明,心直口快,从小就是活跃无比,直至年老,依然在86岁时在老伴的帮助下学习电脑打字,复刊家庭刊物《水》,最后出版《浪花集》。她是四姐妹中最为恋旧,是记忆力最好的,年过九旬对往事的回忆还很完整。她也是姐妹中最为任性的,直到母亲去世带给她极大冲击,才让她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她是四姐妹中最早结婚的,婚姻生活也相对幸福。她挑选的爱人周有光,有才学,为人耐心,颇有绅士风度,还有充分的能力来节制允和的任性。由于个性不安分,加之战乱时期,从1929年到1932年,允和先后在上海的中国公学、光华大学和杭州的之江大学学习,花了四年半时间,毕业于光华大学的历史系。允和当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的编辑,也在上海一所高中教过历史,后来由于“三反五反”的政治运动,下岗回家做了“家庭妇女”。但因为热爱昆曲,她义务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组的组长,后来又被选为社长,成为一个靠丈夫的收入生活的最平凡的人,也是一个最快乐的人。纵观自己的一生,允和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没有及早下岗,如果“文革”时还在工作,依她的脾性,“不是自杀就是被整死。“执著于世俗生活,喜欢娱乐消遣”的允和于20028月去世,终年93岁。

 

三姐兆和,因为嫁给了著名小说家沈从文,在四姐妹中最出名,沈从文那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的句子,是将兆和像女神一样来追求的。兆和也终因沈从文的“信写得好”最终嫁给了他。兆和的奶妈朱干干教导她为人不可贪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不要自怜,也不要显得可怜兮兮,希望她身体强健,个性刚强,无需多言。兆和从小不娇气,身体长得结实,皮肤黑黑,内心顽固,喜欢沉思。她是四姐妹中最朴素的,她远离奢侈浮华的事物和不劳而获的生活,更喜欢自力更生。与沈从文相比,婚姻生活让兆和更务实。而从小所受到的系统而良好的教育,也培养了她对正直操守的坚持和信念。她不像姐妹们那样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也不那么纤细文雅,她的出生排行让她有些微的压抑,但倔强的个性又使她从不将感受告诉别人,也不抱怨。她和沈从文生育两个男孩,她尽心照顾家庭,同时觉得女性都应该工作,需要独立。她在平实的家庭生活中时常将处于飘忽状态的小说家丈夫拉回现实。解放后,沈从文停止写作,精力放在研究古代漆器、丝绸图案、民间艺术方面,完成了一部多卷本的中国服饰史。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人生经历的完全不同,兆和主沈从文在精神上的追求有所不同,他们数次分居,但没有太多地影响他们的婚姻。19885月沈从文病逝,七年后,在整理出版老伴的遗稿时,兆和感慨没能更早地、真正地去理解沈从文。20032月,兆和去世,终年93岁。

 

四妹充和有着和三个姐姐不一样的童年。出生于19145月的充和,在她八个月大时就过继给了叔祖母带回合肥抚养,从小受到专门的私塾教育,吟诗填词,奠定了极好的国学功底。养祖母对充和疼爱有加,自任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大家闺秀的风范,悉心培养。16岁时,叔祖母去世,充和离开合肥回到苏州九如巷自己的家里,不过她仍然喜欢独处,也喜欢昆曲,只是不喜欢登台表演。她在父亲办的乐益女中上了一年学,于1934年考入北大,后因病退学。由于战事,她辗转昆明、呈贡,期间她向沈尹默学习书法,和朋友们吟唱昆曲。1947年,充和回到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和昆曲。同年通过姐夫沈从文与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相识,次年结婚。19491月随夫去往美国开始新生活。在美国,充和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世人评说她用诗词、书法、绘画、昆曲和旗袍抒写了她多姿多彩的生命历程,直到现在她还健康地活着,堪称“最后一代民国才女”。

 

以上阅读来源于金安平著,凌云岚 杨早译的《合肥四姐妹》。手捧好书,手不释卷,反复研读。作者金安平任教于耶鲁大学历史系,所著文章具有历史学者特有的严谨、详实、引注清晰的认真,因为是人物传记类文章,读来也轻松自然。很早以来就一直想了解合肥四姐妹的故事,读完后感悟颇深。四姐妹最终的命运因国事、时事的变化,经历丰富,坎坷传奇,也终因个人的性情、爱好和各自的婚姻生活各不相同,但因为从小所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同,对待生活和命运她们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们都健康地活到九十多岁,仅这一点就让许多人仰望。人生之路的长短无法预测,但拥有一颗平和、温暖的心很重要,不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按所希望的那样去生活,真好!

 

                                                                                                     O一三年三月十二日于厦门






木桐白云 (2013-03-12 11:09:53)

这四个人身上的故事太深厚,写一个长篇是足够的。

雨林 (2013-03-12 11:37:35)

每一个人的故事都足够写一个长篇呢。

hrb820 (2013-03-12 14:11:16)

大家闺秀

panda13 (2013-03-12 15:19:26)

谢谢介绍

玮仁 (2013-03-12 20:25:11)

值得好好研读。谢谢介绍。

呢喃 (2013-03-12 21:00:23)

此书一定好看!

若敏 (2013-03-14 01:06:33)

谢谢介绍,真是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