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副刊:今夏海归文学热(访谈:陈瑞琳,融融,施雨,张翎)

今夏海归文学热
文/新民晚报副刊
2006年09月06日,星期三
 

新民晚报副刊 8月25日

今年暑假,北京长春成都广州和上海都邀请了海外的作家回国开会。这在中国文学界是创纪录的。海外作家同时回国,以文学热抵挡暑热,有趣,有信息。人们不是说,文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越来越不景气吗?人们不是说,名作家的小说也没有多少读者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海外作家不约而同地回来了呢?是“巧合”,还是人们在生活安定之后不约而同地考虑到精神的需求?

世界性新文类

◆陈瑞琳

如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北美大陆新移民文学的兴起算起,已超过20个春秋。而轰轰烈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过才30年,再看台湾60年代的留学生文学的浪潮,也仅仅滚动了10年。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呼唤海外文学研究的成熟期的到来。

将海外华文写作阵容分为几块版图:海外华文作家常常被学术界分为四大块,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海峡为第一大块,东南亚诸国的华文文学为第二大板块,澳洲华文文学为第三大块,北美华文文学为第四大块(欧洲等地的华文文学还只是星星之火,未能形成阵容)。在这里,北美的华文文坛越来越成为海外文学的重地,原因是变化快,作家层出不穷,又来自深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创作的成就也就格外地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今天的海外文学,是中国文学越过国境,版块被冲散后的重新组合,是世界性的一种新文类。

大陆当年在各大学兴起的“港台文学”课程建立的作家框架,一直延伸至今,以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作家为主,“乡土作家”为辅,报刊杂志依然以发表他们的作品为海外文学的代表,以此主导海外文坛的研究方向。这种情况显然隐藏着极大的偏颇和误区,因为很多来自台湾的“现代”作家,近20年来在海外并无大的创作成就,影响力日渐式微,即使仍有零星作品问世,表现的主题也已不能激动人心,所以已不能再作为当今海外文学的主要代表。

相关链接

家住美国休斯敦的评论家陈瑞琳一直关注着北美文坛,对新移民作家如数家珍,是最早把大陆开放以后移民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的开拓者。去年底,美国轻舟出版社出版了她和女作家融融共同主编的《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和点评》,引起了海外研究华文学文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此书收集了46位新移民作家的短篇小说和纪实故事,其中有登上北美大学讲台的哈金、北岛、苏炜、朱琦、李彦、陈劲松(晓鲁)、凌波、弈秦、黄骏雄、沈宁等,有在海外传媒工作的王瑞芸、黄运基、陈瑞琳、融融、吕红、宣树铮、孙博、诺克、曾宁等,还有学有专长的程宝林、少君、施雨、刘慧琴、老姚、瞎子、鲁鸣、张翎、陈谦、范迁、曾晓文、张天润、沙石、巫一毛、孟悟,等等。陈瑞琳为其中23位作家写了点评。去年10月,纽约华人集中的法拉盛图书馆和美加多个华文文学团体联合举办了“新移民文学”研讨会和新书发布会。邀请了大陆方面多位教授和美国研究华文文学的学者,新老移民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之后,《一代飞鸿》进入了加州贝克莱大学的课堂,进入了哈佛、斯坦福等大学的图书馆,被纽约、温哥华、洛杉矶等华人集中的图书馆收藏,西雅图图书馆还为此书举办了读书会。

不为生存而写作

◆融融

“新移民文学”指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移居海外的作家用华文创作的作品。近二三十年来,几十万以大陆为背景的留学生在海外定居后产生一大批令人瞩目的华文作家。新移民作家的显著特点是,不为生存而写作。不为发表,不为出版,不为金钱。很多作家是在出国八年十年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和宽裕的休闲时间以后开始写作的。写作的自由,多元的风格,思想的独立和超脱。在北美的文学舞台上,在各个州的文学交流场合和地方报纸上,在覆盖北美的几家中文大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和《侨报》上,在一些大学的课堂上,时常能看到他们的文章、发言和身影。然而,大陆读者对这些作家并不熟悉。大部分作家恐怕听都没有听到过。即便知名作家,也未必熟悉他们的作品,更未必了解他们的新近创作。一直到这两年,特别是纽约的《一代飞鸿》文学研讨会之后,新移民引起了国内文学界的注意。

编辑出版《一代飞鸿》是我去年回国时得到的启发。当时,我访问了不少省市的文艺出版社、作协和大学中文系,他们对海外文学,比较集中于几个著名的港台作家,对于海外的整体面貌了解甚少。尤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陆作家在海外的创作成就更是距离遥远,十分陌生。很多中文系想开这方面的课,想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大陆作家的文学创作研究,却苦于拿不出教材,苦于缺乏宏观的了解和评价,只好作罢。这不是他们的错,是我们在海外的作家零敲碎打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团体力量的结果。

《一代飞鸿》这本书本来是为大陆图书市场准备的,这是一本海外作家经历了生活动荡和颠簸,从苦难中走出来获得重生的文学作品集。一个人童年时代的心理历程影响终身。这种影响表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是读者所熟悉和能够产生共鸣的。同时,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营养,这些作家无论从心理到语言到生活方式,都呈现了东西方的复合结构。二十多年来,异国他乡的挑战和锤炼,让他们的心灵更加丰富,更加敏感,更加柔软,也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加超越。这种成长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便折射出不同于其他创作群体的光彩,展露了一片可以孕育无限生命力的文学地表。《一代飞鸿》旨在抛砖引玉,打开一个独特的窗口,寄希望于今后有系列介绍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海外新移民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理论研究著述问世。

相关链接

融融,美国女作家。出国十年以后开始写作,已经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进入出版界以后,她奔波于太平洋两岸,牵线搭桥,除了在美国出版移民作家的文学作品,同时向大陆的报刊杂志和出版社推荐海外作者。

方块字与原乡情结

◆施雨

对于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来说,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外语成了他们日常的口语与书面语,但汉语作为母语,毕竟是最贴心、最娴熟、也最自然的表达方式。在漫长的移民生涯中,乡愁难免,故乡是土地、是心灵,方块字是曲折修长的栈道,在海外云山雾海的漂泊中,以此抵达情感的家园。

新移民客居他乡,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规范法律等时时感到陌生、尴尬与困惑,无法轻易认同和归化,其中更多的原因是中国人的原乡情结。入境是瞬间的行为,移民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连根拔起的移地、移根,接着是移心、移情、移文化。用文字记录下在原乡与异乡文化之中的挣扎、冲突、挫折、修复、存活……这就诞生了移民文学。

近二十年来,北美新移民作家的笔触已经涉猎很广,从最初的思亲、苦闷,到现在的从边缘到主流的变迁,我们用方块字如实记录着点点滴滴……展示了新移民作家们对故乡故人、至爱亲朋温暖诚挚的诉说,以及智慧洒脱的人生态度与情感风貌。最近几年,新移民作家不但走出了悠长的乡愁,还把清醒、冷峻的目光投向西方主流社会,展示了全方位的探索、适应和融入。

相关链接

六年前一个初冬的周末,在美国新泽西州,施雨与几个热爱文学、热爱方块字的朋友聚集到一起,以文会友,交流写作心得,自发地组织了一个海外文学创作社团——文心社。这个非牟利性的纯文学社团,从最初的14人发展到今天的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丹麦、新加坡、英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地的300多名成员,堪称目前北美,甚至海外规模最大、创作最活跃、活动最频繁的民间文学社团之一。文心社没有任何外来资助,完全靠社员的支持,不定期举办作品讨论会和文学讲座等文学活动,曾邀众多背景不同、文风迥异的作家学者演讲,深受文学爱好者们的喜爱。文心社成员勤于笔耕,作品集出版丰富、文章见报率极高。在中文网站和美国中文报刊上开设有园地,文心社还与美国和中国大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他们向海内外读者介绍社员的作品。社员作品也散见于当地华文报刊杂志。美国轻舟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一代飞鸿》新移民小说集,其中一半以上的作家与文心社有关。今年暑假,文心社北京分社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文心”笔会,邀请海内外的文心作者相聚一堂,把文学“吵”得“热火朝天”。

请给我们时间

◆张翎

海外和国内作家彼此了解不够,需要加强交流和沟通。移民海外,像是一棵大树连根拔起植入另外一块新的土地,会产生很多激烈的反应。和大多数移民作家一样,我的创作时间并不长,没超过十年。移民的前十年,要为生存而求学、工作,在温饱解决以后才开始写作。一方面不希望一生喜爱的文学沦为谋生手段;另一方面觉得连根拔起树,露在泥土表面的根须太敏感,需要时间的积淀,才真正领悟异国文化的精髓。新移民作家与国内的专业作家相比,作品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请给我们时间,相信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我们的作品就有分量了。对“新移民作家”的身份“又爱又恨”,觉得这个概念可以作为一个标签被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但也限制了对作家个体的认识。严歌苓等人的创作与这个身份并没有多少关系,我们要挣脱这件“金缕玉衣”,创作必须更加成熟。

相关链接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现定居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在一家医院主管听力诊所。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中短篇小说集《尘世》等。曾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1998-2000),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2003)。中篇小说《羊》进入中国小说家学会2003年度排行榜。






海云 (2012-12-26 01:10:34)

谢谢融融介绍几位海外作家。

呢喃 (2012-12-26 09:33:34)

谢谢介绍,为四位海外作家骄傲!

天地一弘 (2012-12-26 12:38:22)

谢谢介绍,为海外作家骄傲!

渺渺 (2012-12-26 13:58:55)

谢谢融融介绍,喜欢看这方面的文章!

雨林 (2012-12-26 15:06:00)

在网上读到杨恒均先生在腾讯大讲堂的演讲, 印象深刻。 不知融融是否可以介绍一些他的写作情况?谢谢。

融融 (2012-12-26 22:08:17)

雨林,我不认识杨恒钧,但是有朋友与他很熟,要不要我牵线搭桥?

融融 (2012-12-26 22:11:24)
  1. 多谢楼上各位的鼓励,还要多多努力。
  2. 一代飞鸿已经买不到了,我们这里收集一些,等文轩电子书店开张,向大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