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英生活体验(一)

华博网的博主白凡在我的博文《报复婆婆》一文后留言说希望我多写写关于生活中东 西方文化冲突方面的故事。我仔细地想了想,其实还真没有什么显著的 值得记下 的冲突。象在《报复婆婆》一文里提到的一些饮食习惯那也不是只有东西方才有的差 别,就是在中国南北方的饮食也有很多的不同。记得俺的一个 舅妈是北方人,喜 欢吃面,饭也只喜欢吃干的。夏天大多数时候舅舅吃的是白稀饭和咸菜肉末,舅妈 是煎饼辣椒酱卷生大蒜或是馒头大白菜之类的。他们两 人常互相嬉虐:这样的东 西怎能下咽?有一次舅妈的侄女来访,在饭桌上大家打趣说要给她介绍个南方男 孩,她不乐意地说:还是咱东北男孩靠谱。

结婚十几年,认为生活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个体的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习惯,倒不是种 族文化的差别。和英国人生活越久越觉得人都是一样的,很多冲突都是因 为不了 解经过偏见的想象而导致的。比如说当你看到一个白人插队,你就会认为这是个体现象。如果你看到是一个中国人插队,你也许就会联系到中国人的群体,认为这是 中国人的行为习惯。这就是一种偏见。认识一个外嫁英国的中国女人,毫无疑问她是个善良温柔很聪明的女人,有着我崇拜的中国大多数女人所有的一种坚韧的性 格。偶然地看到她的博客,她在博客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拔高英式文化,也就是极力地保存我们在 国内被西方电 影洗脑的那一套:人人拥有童话式的房子,大大的花园,房间一年四季鲜花飘香, 精致点心茶具辉映的下午茶,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等等等 等。咳咳咳咳!这样描 述也没错,问题是并不是人人都这样也不是时时都这样。事实上在生活的压力下,大部分普通的英国人 (中产阶级中的中年人)贷款 要还,小孩小,整天忙忙碌碌,一年到头没几天下午茶那样的事儿。倒是教堂会有一些类似的活动去吸引顾客。至于鲜花嘛一 般都是生日,节假日再买上一两扎,跟中国 普通人没什么差别,甚至情调还不及 国内。当然,博克都是虚幻的,在博克里完美自己,扮演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转移对现实生活失望和不满的途径。

这提示了我,作为一个生活在西方的中国人有必要如实地介绍这里的一切,以提醒国内一些盲目崇拜西方的,不顾一切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父母,冷静客观地看待世界:哪里都不是静土。

下面就来说说我跟英国人交往的体验。

一.傲慢与偏见。

要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途径其实是看所在国家的名著或它的写实连续剧。名著往往是作者真情实感的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其实就是他或她所处环境的真实 写照。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就是其中一部,体现了英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有些人说作者的深度广度不够,其实是阅读的智慧不够,我很赞同这样的评 论:“她的作品如同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百度)。跳过期间爱情的通俗描述,班纳太太代表了很大部分英国人的特性,虽 然作者所处19世纪30年代,但本质底蕴的东西是经过世世代代沉淀而成的,也是很难改变的,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你会遇到 许多班纳太太这样势利的人,而这样的人的存在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英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个虚伪的等级森严的社会。本世纪九十年代播出的一个英国的BBC情景喜 剧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剧中描述一个叫Hyacinth Bucket 非常痴迷于上流社会的完美形象和礼仪的自我为中心的浮夸、势利的女人,拼命地不断寻找机会往社会阶梯上爬。她生活的所有意义就是给邻居,朋友和重要的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极力隐瞒劳动阶层的出生背景,对自己贫困的姐妹黛西和罗斯,还有满身图腾的妹夫和年老行动不便的父亲感到尴尬和丢人,极力避免他们。她所说 的著名的一句话就是:“理查德,你知道,我爱我的家人,但没有理由为什么我应该在光天化日之下承认他们!”。呵呵呵呵!听起来也象某些中国人吧?人的这种 共性大于你的想象。

除了这种keeping up appearances 的表现外,还有就是那种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一旦有了偏见,便无法作出公正的判断。」(After a pairs of person has the prejudice, then is unable fairly to judge the matter the result.)这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是很微妙的,若不是跟英国人朝夕相处你还体会不深。一般受过教育的英国人的个性比较A型,表面都是客客气气,绅士风 度,但一转头没准就给你翻个白眼,心里嘀咕:“Those bloody foreigners!”在许多事情上作出的判断是歧视和有偏见的。举些生活中的例子吧。上次我儿子生日邀请一位中国女士的儿子来参加,因为她不开车,我 们说好了去接她儿子,她和先生(英国人)一会走过去。结果直到生日结束他们都没过来,打电话给她,她说:“我们正想出门呢。”可邀请上很清楚地注明了 party的时间的,显然是个借口。我先生摇摇头,冒出了一句:“Chinese!”虽然也觉得对她不满,但这话将整个中国人都扯上了,我当即很不高兴地 说:“Her husband is a bloody English!”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一种调侃,那就清楚地告诉你玩笑调侃中往往传达了许多真实的信息。看见街上那些从头蒙到脚的穆斯林穿着打扮,英国人私 下里戏称为星球大战里的Star Vader或邮筒。经常听到有人说:既然那么想过着自己的生活跑来英国干什么,应该回到阿拉伯国家 去!在非洲独立运动期间,居住在非洲的许多印度人跑到了英国,在英国还没来得投票制止之前,大街小巷已充满了印度难民。象我婆婆这样善良的很多英国人伸出 了热情之手,捐钱捐物,但私下却不满地说:为什么那么多印度人跑到英国来?而不是回到印度去?哈哈哈!若果你看到和善如同春风帮助你的英国人认为他们爱你 如家人,非常欢迎你的到来,请三思。

如果你在英国几十年还没听到过类似的话,那证明你还没有真正纳入主流社会。(待续)

 






雨林 (2012-12-16 12:41:09)

谢谢月弯儿这样详细的介绍。我们对英国文化的粗浅了解通常也只是来自戏剧电影小说中。 非常珍惜你身临其境的感受。

期待看Downton Abbey的新剧集,好奇英国贵族的那个群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如何迎接新的社会的变迁。

渺渺 (2012-12-16 13:45:52)

对英国文化知之很少,很喜欢月弯儿的介绍,等待续集!多谢!

月弯儿 (2012-12-16 19:29:23)

谢谢雨林和渺渺的鼓励,我会力求真实地反映。

百草园 (2012-12-20 00:59:36)

呵呵,同感同感,整个社会也许有一定区别,可每个国家都有上中下的人群。

月弯儿 (2012-12-20 22:16:38)

是这样的。上流社会肯定很容易入流,我是说当自己也属上流才行。水往逆向走的现象可能要有很大的动力,比如你突然成了某国领袖。想来胡志明在伦敦唐人街干大厨时,大概没英国人爱答理他吧? 祝圣诞快乐!

上海阿立 (2013-05-07 13:33:11)

感谢月弯儿这样的介绍. 对此我深有同感. 记得20 年前在英国生活的经历, 与文中描写的很相似. 感受到英国人的虚伪 和排外.大学英国同事常问外国人的一句话是"住多长时间, 何时回国" . 来美国后,很少听到这样亲切的"问侯". 美国是移国家, 情况好一些.

 

月弯儿 (2013-05-27 00:36:55)
谢谢阿立!美国好像种族隔离更严重?我曾经看到整个区都是黑人的,商店里、饭店里清一色的黑人。当时还以为在非洲呢。有空也请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