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连载:《文革岁月》之“卖货郎”

 

卖货郎

 

文革后期我的另一个不能不说的有趣经历是到王府井东安市场卖文具。东安市场是现在王府井东风市场的前身。那时候东安市场没有现在东风市场这样现代这样气派,格局同现在也不一样,但是有浓浓的北京风情。一个一个隔断分开,有卖北京小吃的:奶油炸糕、灌肠、油茶,有卖北京特产的:山楂糕、糖葫芦、糖炒栗子,还有卖工艺品:泥人、脸谱、风筝,空竹等等,当然也卖服装、鞋、布料、文具等等。虽然刚经历了文革破四旧冲击,许多老北京传统色彩的东西淡化了不少,可是在我眼里还是蛮有意思的。而我和我的同学就在这个特殊时期接受了这个特殊任务,卖文具。现在想起来我还不明白,那些职工到哪儿去了?干嘛让我们卖货?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卖文具的大背景是全国范围的革命大串联正在如火如荼,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全国各地的学生涌向北京。除了等待毛主席能在天安门接见检阅红卫兵,到各大学看大字报外,大部分大中学生也为看看首都北京什么样子,开开眼界,反正他们都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吃住乘车都不用花钱。那时候所有的宣传用品都是毛主席林彪照片和八个样板戏剧照,笔记本的插图和文具盒盖上也不外乎是这些。只有一种印有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剧照的笔记本和文具盒大受欢迎,供不应求。早晨商店一开门,大批的学生就蜂拥而入进来了,没有人排队,就那样里三层外三层的挤在柜台前,手里举着钱大声的吵嚷,而我们就马上进入紧张状态,一边收钱一边卖货,忙的满头大汗,好在一般半天多就断货了,我们得以喘一口气,进入正常卖货状态。那也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候,各省市来的学生会好奇的问这问那,而我们也好奇的问他们的生活,就好像我们都是好朋友,老同学似的,一点不感到生疏。我最喜欢和边远山区的学生聊天,他们特别淳朴,连能和我们聊聊天都感到荣幸,认为首都的学生了不起,盲目的崇拜我们。为此我还闹了个笑话:返校以后,有一天我们接到一封湖南山里学生的一封信,信封上注明收信人是北京女十二中在东风市场卖文具的学生。然后又描述收信人的长相特点等,直到说戴着兰色的套袖(那时候时兴像产业工人干活时一样戴套袖。)大家才知道收信人是我。我记得阿胖毫不留情地批评我说:“你他妈是不是太多情了,到哪儿都惹事。你干脆给人留个姓名,省的大伙儿跟着猜迷语。”信的内容是欢迎我到他的家乡(忘记具体地址了),美丽的大山里看看,希望我们能互相通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当然没有回信,第一我连发信人是谁都搞不清楚,第二我怕阿胖把我吃了!!


左边第二是阿胖,第三是我






雨林 (2012-12-06 11:55:00)

这里的阿胖, 是男孩子吧? 嘿嘿。

铃铛 (2012-12-06 12:58:08)

子蕴姐的故事真好看!!!你不仅漂亮性格又好,所以是到哪儿都要惹事儿的,当几天售货员就把人家买书的搞得神不守舍,还记得上次的军训也把人家排长整得都要结巴了:)

呢喃 (2012-12-06 15:16:44)

故事虽然是文化大革命灰色一片的记忆,但是处处留有真情,生动的亮点吸引人读下去。

子蕴 (2012-12-07 00:40:08)

这回雨林可错了,俺是女校呀,咋会有男孩子?阿胖是我同班好友,特别可爱的一个女生。

子蕴 (2012-12-07 00:43:57)

我也觉自己性格不错,没心没肺的乐天派,若不如此,子蕴姐早“瓦它”了(上海话)。阿胖家也被抄,但她也没有就此沉沦,后来她去了云南兵团。

子蕴 (2012-12-07 00:46:54)

说的好!我生活的时代虽是灰色的,但苦中作乐也很开心的,后面还有“逗”事,千万别走开,我接着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