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内涵顿悟》(〖神州漫旅〗系列之三)

《中华文化内涵自悟》(〖神州漫旅〗系列之三)
    (告示:深秋,这里偶有寒风在吹,也偶有凌雨在飞。如果说前面两篇〖神州漫旅〗的求异思维还没有充分展开的话,那么这一篇就显得更为邪乎了。故在此处奉请诸君子求同者千万勿入。……
    (随着对中华文化寻踪之漫旅,我们对周王朝所生出的文化,产生了一份特别的尊重。从这里起步,或许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中华这块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其前进的规律总是循着自己的文化在行事。尽管有时或左或右、或进或退,都始终不会离开中华文化这条中轴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是什么?中华文化的核心是 同化,这同化具有天文黑洞的魅力……)
    我以为,把天上、人间的秩序和奥秘,能够用形象的方式或符号表达出来的,就是所谓的“文”。所以,日月星辰为“天文”:观测天象而知世道兴衰;山川河流为“地文”:考察风水地脉而晓人事祸福;礼乐诗书为“人文”:教化礼义廉耻而规定正常生活。文者,经纬天地也,道德博睿也,慈惠爱民也。依这样的“文”去教育民众,“以文教化之”,“以文化之”,即“文化”。“化”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变)。“化”是操作,“化”是过程,化就是建立一系列的规定与细则。   
    对于一个人文的国度,自然强调文化的价值。君不见,中华优秀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铁定的制度,影响至今大约有三条:(1)祖宗崇拜;(2)帝王文君;(3)文化革命。祖宗崇拜可在《诗经》中查;帝王文君可在《周礼》中找;文化革命可在《诸子百家》中看到。制度管理到君,文化一直管到了基层。这可能是暗合天机,成为了中华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   
    祖宗崇拜是一种乡土文化,中华儿女向往认祖归宗;帝王文君是一种行为管理文化,层层监督,级级承担;文化革命是基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人早我变,与时俱进。
     一. 祖宗崇拜      
    周礼中的“祭祖”文化保留得彻底,这无疑是对卓越文化的肯定。你不见海外华人每年都要回家祭祖吗?希拉里读书读到了满清华人的长辫子,其实华人还有一条隐形的根。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培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他们永远丢不下祖宗崇拜这条根。     
    周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华(华者花也)。在周朝自己的传说中,有两位祖先与天帝有关:一是后稷,二是姬昌。后稷(意为粮官)是华夏民族农业的开创者,后稷属神话时代的人物;姬昌是中华历史上确有存在的、有父有母、有名有姓的人物,他为周人实实在在地做出了贡献。
    “履帝武敏(读母)歆,孜介孜止,载震载夙,时维后稷。”(录自《诗经·大·生民之什》)具有“感生神话”的特色。这是周人神化祖先、赞美祖先的祭祀文。在世界各民族的史诗当中,我们常常看到,将其自己的祖先归结为神,人类学上称之为神话时代。然而周人并不如此,仅仅讴歌了周文王一位能接受上帝指引。 在《诗经·大雅·皇矣》篇中,“帝谓文王”出现三次:(1)“帝谓文王:无然衅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2)“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3)“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非常现实,在历代周人的先祖中,能得到天帝面授机宜的只有文王一人。显然,我们在埃及、罗马早期文化当中没有见到类似的情形。
    中国人的祭祖文化决不是隔空喊话,而祭拜的是实实在在的祖人。我们的祖人能够庇护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在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大中华地域,及其世界各地的华人,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归宗认祖。在祖国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他们都将会不顾生死、全力以赴、英勇复命。这就是华人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也就是中华人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二. 帝王文君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所谓“帝王文君”者,“周”王朝之“礼”也,礼之于各级管理者也。帝者,神之号;王者,人之主,神授也;君者,受颁爵位者也。文,此处当动词用,即教化也,教化中层下属公、侯、伯、子、男爵而不逾矩也。“帝王文君”就是周礼,执行了几百年。直到秦汉之后,人才又可以装神,神又可以变成了人。 
    甲骨文中的“帝”字,其主体为“示”,祭祀也,代表“神”;另两叉代表阴阳。即所谓“帝”,在这个字形上分析可以说是“神”。按掌控着阴阳五行、主宰着四面八方,这个就称为“帝”。  
    “神、人有别”是周礼的第一要义。姬昌只称王,不称帝,史称“文王”。周人认为,“帝”超越于世间一切之上。其先祖姬昌乃唯一能够与神沟通,王权由神授。而后,“王”作人主,分封建制,颁赐爵位。属这一建制影响,中国几千年文明,始终都没有过政教合一,不能不说周朝建制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殷商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王”字,使用的频率极高。“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王之本义斧也,最高权力之象征。儒者言“以一贯三者为王”: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为“道”统而贯之。受天命而在大地上管理人间事的人,这个就是“王”;其管理程序便称作王道,王道系人道。    
    王权神授,君权王授,再后有大夫、士、庶人,这就是森严的等级秩序管理。不同功绩授予不的爵位,享受不同的尊重和待遇。生活起居及其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层层管理、监督不可逾越。逾越而超出规矩叫“逾矩”,必受惩罚。这就是“帝王文君”,这就是周礼。
    “礼”是一种“文饰”,就是要把天上、人间的事物的内在规则和秩序,用一套名称、相应的物器和行为规范予以体现出来。同时,“礼”也是一种“文化”的操作,所谓“严生于礼”。神、王礼之于君,王、君礼之于民。随着“周礼”的不断周密和完备,其“礼”的执行力度以及效果显而易见,周王朝享有了800年的国运。
    文王德高望重,在周人祭祖的诗篇中有“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是祖人姬昌的谥号,谥法乃周人的创造。谥法被周以后的各朝各代所沿用,俨然是“礼”之于位高权重领导人的一种约束。作为礼制及其道德规范,谥号在古人心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者,礼也;礼者,“礼”之于各级管理者,管理者再礼之于民众也。
    作为生活在周原这个地方的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对自己在天、地、人之中的位置非常清醒。一个局部地区的部族,能够一统神州大地,肯定是有其过人的智慧。周王朝实施了“帝王文君”,并“周而礼之”,以“王道”治国,为整个华夏做出了贡献。几千年过去了,看看当今的世界秩序,部族统一难道就有那么多的困难吗?   
    周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对于天上、人间的奥秘和秩序有着精明的理解:(1)人和神是分离的;(2)世间管理是分等级的。这两条根本认知的正确性,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明能够予以否定的迹象。   
    诚然,周王朝在中华有史第一次文化大革命之后,仍然还是走向了灭亡。我们这里不讲空洞的哲学道理,但也不可能做到详细分析,仅仅指出两条根本的原因:(1)家天下各阶层激烈分化的结果;(2)农牧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三. 文化革命   
    这次文化革命运动,是由士阶层发起的,从“君子与小人”的家庭辩论中揭开了帷幕。何谓君子,受勋爵人的大儿子;何谓小人,其他的子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出之于贵族阶层的感叹。士是最接近民众的阶层,在民众中有极高的影响力,充当了这次运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大儿子可以继承爵位成为贵族,其他儿子(大女儿、小女儿待定)都演化成了平民。在这个问题上,贵人认为很合理,小人觉得很不自在。贵人在家,趾高气扬;小人在家争争吵吵,当然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到春秋战国时期,内部矛盾升级到敌我矛盾,此乃周王朝文化的流弊。    
    再者,周王朝统治环境在于相对的平静和封闭。周者,密也,完备也;周者,农耕之代表义也。市场经济打破了沉寂,打破了封闭,打破了自给自足,社会需要交易,需要更为广泛的、更为严密的深层管理。这是需要,这是必然。压制商业文明必遭反弹效应,密不透风的周王朝走向了不归路。
    我们深刻地注意到,《黄帝内经》曾用市场经济概念,注解深奥的人体生命科学概念(“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就可想而知当时的市场经济概念已经在民众中普及了。原来制定的那一套“周礼”,显然已经成为了社会前进的阻力。   
    文化革命是各种各类文明的检阅。文化在革命中锤炼,文化革命产生了诸子百家。孔子创始了儒家;墨子的后人可能进入了道家与释家;老子创始了道家,影响了法家。从此,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内涵,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充满着敬意。      
    有人说,时间是条线,历史是个圈。我说历史是智慧,有人就是不理解。几千年来,硬是在那里绕圈子,重蹈覆辙,不能与时俱进,非要经过长期斗争、流血,才会不那么情愿地交出自己的权利。这是中华历史的悲剧。
    周朝“王道”的成与败,历历于中华儿女的记忆当中。随着对周王朝的全面思考,及其管理机制的深入研究,结合对现代商业文明、工业文明、海洋文化等的思索,中华文化将会更加深入影响我大中华的发展。
    四. 余遐散论   
    中国自秦(221——206BC)开始,最高统治者称作皇帝,自觉是天之子。但自汉朝行政三公九卿,受儒家思想约束;自隋(581——618AD)唐(618——907AD)开始执行三省六部,分权制衡;行政管理止于县一级。文化上,道家的“阴阳和谐”与儒家的“和而不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随着优秀文化的产生,当然也有糟粕浮出水面:(1)“偷装吹”文化:特别是装神、装圣、装面子,尤以读书人为甚。(2)“鞭尸”文化:毁城、断文,人过世了还不能盖棺定论。(3)仕途文化:读书做官,做官发财,发财光宗耀祖。糟粕文化,乃中华文化的流弊。
    (注解: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华”源于伏羲故土华胥国之名。“夏”源于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中华”,为中国与华夏的合称。“中国”为中土之国,即相对于东夷、西番、北狄、南蛮等地区而言的文明地区。近代中国正式以“中华”纳入国名。)

《商业文化深度探迷》(〖神州漫旅〗系列之四) 《中华文化内涵顿悟》(〖神州漫旅〗系列之三)
《中华文明源头我见》(〖神州漫旅〗系列之二) 《中华历史简文短叙》(〖神州漫旅〗系列之一)

 






木桐白云 (2012-11-10 23:43:17)

圆老辛苦。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10 23:55:32)

谢谢鼓励!谢谢!

邱俊伟 (2012-11-11 01:59:36)

圆老的这个系列越写越好了,佩服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读这样的文字,是有益处的。

真诚感谢!遥祝安好。

梅子 (2012-11-11 04:55:49)

反复阅读三次,很有收获。

感觉历史长河中,精华难继,糟粕难弃,呜呼!

呢喃 (2012-11-11 12:28:01)

时间是条线,历史是个圈。历史是智慧,受到启示,我一直还在思考中。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12 01:35:40)

写这一篇我感到有些吃力。我想不下去了,暂时放在这里,以后在思考吧!谢谢鼓励啊!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12 01:40:17)

这一篇我是从骨髓里挤出来的。国内名人很多,我这里有几个人愿意看它,我就已经有成就感了!谢谢梅子看三遍,还请多提宝贵意见啊!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12 01:47:35)

时间的确是条线,中国历史重演的确太严重了,所以老是转圆圈。其实中国有句老话:变则通,通则久。非得要流血才肯变,实在是罪人!谢谢呢喃!

天地一弘 (2012-11-12 10:41:31)

谢谢圆老!学习中华文化。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12 16:03:38)

我在做另类思维。可能有用?谢谢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