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的热门职业

 

朋友家的孩子们打算学医的不少,在美国医生、牙医、药剂师都是热门职业,投资高回报也高,自然有吸引力,于是,重视教育的华裔家庭第二代里,学医或者相关专业的子女不少。

 

 不由得想起文革时的一首打油诗,说的是当时吃香的工作,做那几种工作的男人因紧俏而成为姑娘们的首选,这几种工作为:四个轮子,一把刀,白大褂,红旗飘。

 

四个轮子指的是司机,文革时期资源溃乏,交通工具普遍落后,在那个年代,开车的司机因手里掌握着源和技术,自然颇受青睐;一把刀指的是卖肉的,这里卖的是猪肉、牛羊肉、鸡鸭等副食品,不包括卖其它,卖春也叫卖肉,可这一把刀不是皮条客或者老鸨,不牵扯妇女问题,所以,不要就此展开想象,思维范围稍微规范一点,一把刀就单纯卖肉,文明点的说法叫卖副食品的。

 

 文革期间,凡物资均凭票供应,经常一户人家月供一斤肉,一家老少七八口子,一个月才一斤肉,还不够塞牙缝的。那时人们,食品紧俏,营养不良,每天都要跟饥饿做斗争,寻找食物来源就自然纳入人们生活的意识日程,大人孩子做梦都想吃顿好的,在这种时刻,卖肉的一把刀的优越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一把刀,叭叭叭地剁,分配着有限的资源,把大的切成成小的,把整的卸成零的,把肥的瘦的区别对待,手下抖一抖,刀子歪一歪,一天下来,就给自己闹出个半斤八两,还不包括槽头杂骨下脚料,下班收拾了柜台下面的袋子回家去,老婆笑孩子乐,槽头杂骨杂碎往锅里一扔,烧炉子加水再放上一块生姜一个大萝卜,满院子就都是骨头炖萝卜汤的香味了,别人家见天的红薯干子煮稀饭配大头菜吃得直哇酸水的时候,他家却满嘴流油,怎不让人羡慕得眼通红?于是,这一把刀的职业就成了人心所向的好工作,那时候,说起谁谁谁家子女在副食店卖肉,旁边听的人无不咂嘴、挑眉、抚掌、顿足,或心向往之,或羡慕嫉妒恨。

 

记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爸爸他们单位有一大姑娘,三十多岁了才找对象。说起这姑娘,挺可怜的,先是上山下乡,在农村一干就是七八年,老大不小了才顶职回城,工作稳定下来考虑找个对象成家吧,这就小三十了,成困难户了。同事朋友都帮忙满世界找啊,介绍了一大堆候选人,有学校老师,部队干部,单位技术员,店员等等,最后,大姑娘的对象定下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对方竟然是菜场卖肉的小刀手!大家都不明白啊,那么多候选人,为什么找个卖肉的?大姑娘回答:实惠!到我这年纪了,就考虑实惠了!后来,大姑娘果然嫁了卖肉的,过了些年,菜场解散,卖肉的失业了,回家筹集了点钱,自己开了个熟食店,当起了个体户,确实实惠!

 

 

再说这白大褂吧,指的就是医生这职业,从各种角度看,医生这活真好,公理上讲,医生这职业受人尊敬,因为治病救人,自然积善行德,妙手回春也好,起死回生也罢,挽救的都是生命,去除的都是病痛,自然是高尚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利于人民的。

 

私利而言,医生这职业虽然也辛苦劳累,但毕竟跟真苦的工作还是有巨大区别的。真苦活比如耪大地,风吹日晒雨林,一个汗珠摔八瓣,或者建筑工地搬砖头,风餐露宿,闹不好手断腿折,那才是真苦,没处躲没处藏的苦,呼天抢地的苦。医生的工作环境多半是风吹不到,雨打不到的,也没什么毒害危险。 

 

说辛苦劳累,哪个工作不辛苦劳累,就是贪官也辛苦劳累啊,政坛上勾心斗角,心力交瘁就不要说了,没事倒腾,把国家的财产或者别人的财产往自己家也帐户倒腾也挺辛苦的啊,也要劳心劳力的,还得担惊受怕,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腐化堕落,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很需要消耗脑力、体力乃至精-----力的事情,多辛苦啊,没看见那些个长们大把吃各种丸子,还保不住晚上神经衰弱、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心虚肾亏。所以说,活着都不容易,相比之下,这白大褂还是相对较轻松安逸的职业。

 

与其它工种相比,医生的工资待遇一直挺高。记得小时候,我们同学里有父母都医生的,上他们家玩,第一感觉是这家日子好过,窗明几净不说,物资也相对丰富,用的吃的都不缺,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比起普通人家来说,那是强太多。记得当时我的同学经常能给我们点稀奇古怪的东西吃,比如:山西大枣,河北的香榧子,那些东西在南京很少见,问同学哪里来的,同学说是她父母的病人送的,想必是她父母治好了病人的病,人家表示感谢的谢礼。

 

说起这谢礼,又让我想起我小时的事,我在上小学之前有个毛病,大约那时身体还没发育好,所以,我的关节韧带有点问题,我的左右胳膊肘关节动不动就脱臼,稍微一用力,扔个石子的劲就能脱臼了,所以,我小时,左右胳膊衣服上均缝着红布条,上面用毛笔沾巨黑墨汁醒目地写着:小心胳膊!警告任何妄图拉我胳膊的人,眼睛睁大点,这胳膊不能碰!仗着这两红布条和一双动不动就掉的胳膊,我得以为非作歹,在表兄弟姐妹中,在邻居小孩群里横着趟,没人敢欺负。

 

尽管小心谨慎,但毕竟是孩子,经常一不留神,胳膊还是掉了。我妈有一表哥,我叫表舅的,是市医院的骨科大夫,擅长跌打损伤各种疑难杂症,接骨复位更是不在话下。表舅有一小摩托,那时代有摩托的可真不简单,由此可见,我表舅多牛了。我虽常掉胳膊,但全家都习以为常,并处之泰然,为什么呢?我们家有骨科大夫,而我们家的骨科大夫有摩托车,并随传随到,所以,我那胳膊掉得理直气壮的。

 

每当我在外面玩得兴高彩烈,忘乎所以的时候,我的胳膊就出差错了,而每当我晃荡着两只不听使唤的胳膊回家汇报:姥爷,姥姥,我胳膊又掉啦!我姥爷二话不说,拿了拐棍就奔我们家街对面的牛奶站去了,那时通讯不发达,只有牛奶站有部老式电话,街坊邻居几十年了,牛奶站人都认识我们家人,一看我姥爷去了,不在早晚喝牛奶的点上,准知道是来打电话的。姥爷拨了电话给表舅:“你那什么,你来一趟吧!”表舅那边一听就心领神会:““啊?胖子(我小时外号叫胖子)的胳膊又脱臼啦?我这就到!”不出十分种的功夫,我表舅的摩托车就停我们家院门口了。

 

表舅来了,拿过我的胳膊,不是分分钟,而是秒秒钟就给复原了,往往是他让我分散注意力:“胖子,你看树上一大喜鹊。”我转头的功夫,胳膊就自如了。

 

通常表舅会留下来吃饭,跟我姥爷姥姥舅舅们聊天,为招待表舅,我姥爷姥姥总是要做几个好菜,或者上附近一副食品店买点不要票的肉食,如火腿肠、卤猪肝之类的下酒菜款待表舅,吃饱喝足,表舅就又骑上摩托走了。姥爷总感叹一番,说当大夫多好啊,多神气啊,对吃香啊,吃五谷杂粮的,谁都卯不准生病不是?生病就得看大夫,所以大夫总有人求。

 

至于大夫需要不需要求人,没细问过,据观察,中国大夫是要求人的,但中国大夫是收红包的,收入就少不了,钱多起来,凡是求人的事情拿钱买服务就不用求人了。据我所知,美国大夫是不收红包的,好象也无须求人,因为美国医生属于高薪阶层,收入高,美国服务行业又很发达,医生高收入,自然能获得好服务,就成了只有别人求他们,他们无须求别人的好职业,难怪美国医学院打破脑袋都难挤进去呢!

 

四种曾经热门的职业里,红旗飘指的是军人,文革里军人因其政治面貌而极其吃香了一阵,四个兜的军官更是神气了一段时间。当数以万计的红卫兵小将们完成了文工武卫被当枪使的历史使命之后,他们也象被嚼过的槟榔一样,带着残留的红色被唾弃掉了,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了他们无法回避的选择。谁都知道上山下乡不是人干的事,苦不堪言,然而,滚滚大潮势不可挡,席卷每个适龄青年,在那个年代,除了上山下乡,只有极少的几条出路供青年们选择,这就是:参军、病退、顶职。

 

病退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顶职则是以父母失业为代价的职业转移,比较下来,参军是最合算的,粥少僧多,有限的机会应对于庞大的需求,参军竞争之激烈非常人能想象,更何况,当时极其有限的招兵名额,多半还让有路子的部队内部子弟瓜分了,留给平民百姓的机会所剩无几。

 

物以稀为贵,这就有了红旗飘的神话。

 

记得七十年代中旬,文革还没结束,我妈在南京一中学当老师,班主任,一次,逢北京某部队在南京招通讯小兵,闻讯,我妈他们那个学校立刻群情激昂,人声鼎沸,个个跃跃欲试。因为,当时我妈带的那个班即将毕业,毕业后学生们的出路大都是上山下乡,到附近郊区改造,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顶职、内招进工厂,相比之下,参军无疑是更好的出路,更何况是到部队当通讯兵,据说还要被保送上大学,当工农兵大学生呢!

 

结果,我妈那个班选送了四名同学报名,初选那个严格,比考飞机驾驶员还厉害。我妈班上只有一名学生合格,跟其它班上的几位同学进入复试,我妈担心学生落选,着急上火,想方设法,巧的是当时部队负责招兵的军人里有一人竟然是我妈的老乡,一聊下来,这位干部的老家跟我外公的老家村靠着村,好象还熟悉我外公的传奇(我外公在他老家是传奇人物),这样下来,情况就不同了,结果,我妈妈赶紧利用老乡关系走后门,最后,两个候选人里选一个,我妈妈的学生被选上了:老乡真给使劲了!

 

学生入伍了,全家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对我妈妈感激涕零啊,这学生家三个女儿,年龄一个挨一个差不多大,假如这学生能参军,顶职的名额可以让给其他姐妹,这样的话,姐妹三人就都不用下乡了。后来,很多年后,我在南京某公共场合曾遇到这个学生的妹妹,聊起往事,还千恩万谢呢!她姐姐本来或许是要下乡的,因参军命运转折,在北京某部队当通讯兵,提干,上大学,结婚,生孩子,生活事业一帆风顺,当时据说已经是上校参谋。

 

文革时四种热门职业经过几十的发展演变,到目前为止,因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四个轮子早已经沦为cheap labour,运输的还在跑,但已经无人羡慕,当城市人口纷纷拥有私家车的时候,开车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生活技能,会开车如同会下面条一样寻常了,司机这种职业就当然再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羡慕四个轮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一把刀呢?物资极大丰富的年代里,剁肉的小刀手,也已从受人追捧的高台上跌落到超级市场后库配菜间的砧板下,现如今在中国,有正式城市户口的人怕没几个会干这工作,在后厨剁肉的大都是农民工和合同工了吧?红旗飘好象也褪去了往日的光环,裁军、改制,种种改革使得曾经的耀眼日渐平淡,终于从人为夸张的状态回归正常;只有白大褂,仍然保持着往日的骄傲和荣耀,地位不降反升,日子依然好过,因为,还是那句老话,人吃五谷杂粮的,哪能不生病?尤其现如今的中国人,除了五谷杂粮,还吃其它的,有毒的或者无毒的,能吃的或者不能吃的,正宗的或者假冒伪劣的,原装基因的或者转基因的,得病的越来越多,医生永远有饭吃。

 

 

 

 






春阳 (2012-10-28 22:03:08)

老林深刻啊。我也见过你这种爱掉膀子的, 不过都是找我妈。

抱峰 (2012-10-28 22:04:35)

有价值的文字。有趣。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0-28 22:08:05)

文革时,一把刀卖肉的最吃香,又是工人阶级,医生也要找他(她)走后门!嘻嘻!

木桐白云 (2012-10-28 22:27:34)

说那过去的事本身就带有喜剧色彩,何况……呵呵,让大家在回味里感受进步吧。

邱俊伟 (2012-10-28 23:25:23)

四个轮子,一把刀,白大褂,红旗飘。

那时真有意思,读起来很有滋味,很喜欢。

 

雨林 (2012-10-29 00:58:19)

做医生的,也有许多心酸啊。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1:29:59)

对吧,广大人民为多吃点肉,都使劲跟一把刀们套近乎,指望他们刀下留情,给点肥的。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1:31:34)

你家老太太就永远是白大褂吃香的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1:32:06)

这不给文轩增加气氛嘛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1:33:11)

到了咱这年纪,一不留神就回忆了。想起来就偷着笑一笑。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1:34:01)

我再苦思冥想一下,看还记得什么好玩的拿来娱乐一下大家。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1:35:10)

我们外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把辛酸拿来说说,我准备着面巾纸呢!

海云 (2012-10-29 01:46:22)

我就喜欢读你这种忒长的文章,记得第一次读你一篇长文章,我就想这人肯定特能侃,一件事到她笔下,稀里哗啦可以写这么长!赫赫,服了你了。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1:54:19)

今天荒了地里的活,神经病似的自己跟自己一聊就聊出这效果。

天地一弘 (2012-10-29 03:01:02)

这荒地里播种,果实都出来了,那个荒芜的年代,也有有趣的故事儿。

林玫phoenix (2012-10-29 03:33:59)

在任何年代,我们都心存希望。苦中作乐,况且孩子的眼里永远是鲜花。

铃铛 (2012-10-29 04:06:37)

没错,那年头要是谁家有个大夫,那一大家子都扬眉吐气的。我还记得我高考前我的4位叔伯婶婶都聚到了我家坐满了一屋子,央求我爸爸让我学医,把我吓得啊,心说天灵开地灵开求求你们放了我吧,我爸想了许久还是没同意,我还记得他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咱家也就剩这孩子可能考进医学院,可你们知道她有多粗心吗,听说医生把棉球落在伤口里的吧,她会把剪子缝在病人肚子里!” 

若慧 (2012-10-29 11:41:19)

总结的真好!实话实说。

天婴 (2012-10-29 14:13:07)

哈哈,虽然没有经历过文革,但是,小的时候倒是想过当个修手表的技师,觉得人人都得戴表,有饭碗也不需要下苦力,还鼓捣了东西。

林玫phoenix (2012-10-29 21:16:14)

你家老爷子一定听到了你的心声

林玫phoenix (2012-10-29 21:17:44)

多么单纯的愿望啊,就跟我赛地,我小时爱吃巧克力,发誓长大了当个做巧克力的食品厂工人,就可以天天吃巧克力了。

林玫phoenix (2012-10-29 21:18:31)

咱们差不多大吧,你有小时的故事拿来讲讲如何?

铃铛 (2012-10-30 00:51:43)

哈,我第一个理想是当卖冰棍的!

何音 (2012-11-01 10:22:57)

我没经历过,但好象知道,文革中最热门的职业应是造反头子,差不多类似于当下的快男、偶像,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老随 (2012-11-04 08:14:19)

我小时候是瘦子,胳膊也常脱臼。

林玫phoenix (2012-11-04 15:27:29)

造反头子是组织职务,不是职业。比如你是钢厂工人,这是你的职业,然后你在钢厂拉一个队伍,你当头儿,名称为:钢厂红卫团,你团长,团长是造反头子,但你的职业是工人。其实那时候造反头子并不很多,没文学影视作品描述的多,普通人 还过普通人的生活。

林玫phoenix (2012-11-04 15:28:08)

张大了不知不觉就好了,我估计是我们小时候营养不良的结果。

林静 (2012-11-04 20:12:32)

我小时候想当纺织女工,工人阶级不说,还有可能长到八级工。干别的工种很少有女人长到八级的。或者就去果脯厂。那时候我心目中最好吃的莫过果脯了。

林玫phoenix (2012-11-08 15:18:37)

我LG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山民,自己自足,有腊肉钝山笋吃就成了,结果风马牛不相及,当理想遇到现实啊-----

cyn6120 (2012-11-11 13:04:03)

没想到林玫也是南京老乡哦!真是太巧了!你说得故事都听说过,的确如此!天地如此之小,问候老乡!而且你说得红旗飘确实是八十年代初很招人爱的职业,我的过去一位女同事在那个年代因为嫁了红旗飘的丈夫,如今夫贵妻荣,先生现在已经是大军区的政委了.......,你说日子能差吗?

若梅 (2012-11-30 10:25:40)

总结的太经典了。我是从文革时期过来的,我家邻居有个司机还有个商店砍肉的,那两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解放军和医生就更好了。现在确实变了。不过,医生还是很吃香的,尤其是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