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哲宏教授《大龄未婚女爱情心理学》课程面向社会投标方案

 

一、投标对象:

 

1,公司: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大型私营企业、高等院校。

 

2,婚恋公司;婚姻咨询公司;心理咨询公司;

 

 

 

二、适宜人群:

 

以上单位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高情感需求的大龄未婚女。

 

 

 

三、课程主要内容:

 

一)、引言:

 

大龄未婚女(以下简称“大女”),从概念上是指中国择偶市场上那些高颜值、高收入、高学历、高情感需求的待嫁大龄女。网络上俗称“剩女”。越是优秀的女人,越是有可能被“剩”下来。这是由进化而来的择偶规律决定的。从概念上说没有“剩男”。在西方社会不存在剩女问题。所谓“剩女问题”是惟婚姻至上的中国传统社会所制造的一种社会心理恐惧症,本是一个假问题。但在中国,剩女真的“剩不起”。

 

大女问题的实质不是待嫁而是待爱。熊哲宏创立的“爱情的模块理论”是解决大女尽快获得爱情的有效理论和有力指南。

 

(二)、大女的心理困境:

 

1,“大女的焦虑”:越是想嫁,就越是嫁不出去;而越是嫁不出去,就越是爱不起来(有的最终失却爱情能力)。

 

2,“大女的悖论”:意识上(口头上)追求爱情,无意识里却要的是婚姻(无意识地用婚姻标准衡量男人);由于无意识的婚姻观支配她的行为,致使她很难在“爱情”的意义上爱男人。

 

(三)、大女的个体心理差异:

 

1,认知上的偏差:

 

1)不善于用“积极错觉”评价男人;(2)容易“幻想破灭”——不善于不断调整自己对理想化男人的期望;(3)习惯于对自己的“不爱”(没有男友)提供过于理性化的辩护。(4)爱情可有可无;(5)对婚姻的消极评论;(6)混淆“爱情”与“友谊”,或夸大闺蜜的作用。

 

2,情感上的误区:

 

1),无形夸大“初恋”的后效应;(2),走不出失恋或情感受挫的阴影:“我对男人总是爱不起来”;(3)总是用固化的情感模式对待后男友;(4)对男人过分地“性抑制”;(5)过分看重男人的“承诺”或无限期拉长这种“承诺”;

 

3,天性(Nature)和性格(Character)上的某种欠缺:

 

1)大女爱情中的依恋类型;(2)不安全型、高回避亲密型的女性:忧虑被弃、疏远冷漠;(3)高焦虑型的女性:爱的行为消极,为一己私利;(4)年龄越大,对男人的偏见越多;(5)单亲家庭(母女)原生爱情模式的不利影响。

 

(四)、大女爱情特有的心理机制:

 

1,意识层面上以为在追求爱情;无意识上却要的是婚姻,并用婚姻的标准要求男人;

 

2,由于大女自身的高收入,在其无意识中反而有可能更加看重男人的经济资源:

 

与所谓“结构性资源缺乏假设”——女性自身个人资源的多少,对她的婚姻择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高收入女性对高收入男性表现出比一般女性更强的偏好!

 

3,由于大女人格上的高自尊、高自信,往往会使她们高估自身的“配偶价值”。

 

(五)、如何尽快走出单身(让爱情尽快降临):

 

1,“单身”的实质不是你没有嫁人,而是你没有爱情;走出单身的前提不是嫁出去,而是先爱起来(人们主要是因为爱情而结婚)!

 

2,中国人先天地缺少“爱情基因”。在“中华集体无意识”中,我们所秉承或贮存的,都是婚姻的概念,而没有爱情概念。(比如有一种信条:“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3运用“爱情的模块理论”,渐渐学会把“爱情”与“婚姻”从功能上区分开来:

 

1)爱情的功能:为幸福而幸福

 

爱情的基本功能或主要功能定位于幸福,而且是为幸福而幸福

 

第一,爱情是心理上的情感效应。第二,爱情是由信念所主导的情感。第三,爱情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爱情是过程——你对因爱情而激发的幸福体验本身就是一切!第四,真正的爱情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五,真正的爱情只能是一见钟情。第六,爱情是无私的,婚姻则是自私的。

 

2)婚姻的功能:为繁衍而繁衍

 

婚姻的基本功能或主要功能是繁衍,甚至是为繁衍而繁衍”——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传宗接代

 

第一,婚姻是人类被动接受的契约制度。婚姻所意味的是制度、体制、习俗、习惯、法律和文化传承。

 

第二,婚姻不是爱情的必然结果。爱情与婚姻并不构成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爱情并不是导致婚姻的原因。

 

第三,婚姻使爱情平庸。

 

(六)、大女中的“小三恋”(“情妇恋”):(注:根据需要适度讲授)

 

1,“小三恋”(西方社会称“情妇”[Mistress])是一种客观而必然的典型爱情现象。只要有婚姻,就会有情妇。

 

2小三与道德无关。正如婚外恋与道德无关一样。小三是人类婚姻制度的必然伴随物。没什么理由可对它进行道德谴责的。

 

3,小三恋的进化心理机制:男人偏爱年轻女人,而女人又偏爱成熟男人。

 

4,小三角色扮演的内在心理冲突:对“有主的”男人,既想向他们走近以获得他们的爱情,又明知这种爱没有结果——事实上你很难嫁给他——而望而却步。

 

5情妇要的是为爱而爱的纯粹爱情,而不是对男人“占有”的婚姻;“妻子”与“情妇”,不过是扮演不同角色的两种女人。

 

6,所谓“劝退”小三也好,惩罚小三也罢,实质上都是对小三的爱情权力和爱情自由的粗暴践踏无端剥夺。

 

7要是人们都能够尊重小三,理解小三,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多些爱情!要把小三恋当成一种客观的爱情类型予以宽容地对待。小三是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整个社会的同情。

 

 

 

四、教材与参考书:

 

1,熊哲宏:《围城内外:西方经典爱情小说中的进化心理学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熊哲宏:《心理学大师的爱情与爱情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熊哲宏:《我爱故我在——西方文学大师的爱情与爱情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熊哲宏:《爱情如何尽快降临你的心间——爱情心理学随笔》,中国法制出版社,印刷中。

 

5熊哲宏:《我惊鸿一瞥的是爱本身——熊哲宏文学自传》,中国法制出版社,印刷中。

 

6,熊哲宏:《禁果的诱惑——50西方经典爱情小说心理学鉴赏》(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印刷中。

 

7,熊哲宏:《兽性与美感之间的界限——50部西方经典爱情小说心理学鉴赏》(第二卷),中国法制出版上,印刷中。

 

8熊哲宏:长篇小说《凭灵魂生育》,美国南方出版社,20173月。

 

9熊哲宏:长篇小说《情殇1977》,美国南方出版社,201611月。

 

10熊哲宏:中短篇小说集《空空舞台上的爱情彩排》,美国南方出版社,201610月。

 

11熊哲宏:《翩然入梦的女人》,中篇小说,《鸭绿江》2012年第1期下半月刊。

 

12熊哲宏:长篇小说《非占有的爱情》,美国南方出版社,印刷中。

 

 

 

五、授课时数:

 

根据招标单位的需要实时调整。

 

以小时计: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

 

以天计:1 天;2天;3

 

 

 

 

 

附录:熊哲宏教授简介

 

熊哲宏,男,恢复高考首届77级本科生,获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认定为校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享受学校津贴),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000年被评为校“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享受学校特殊津贴)。先后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理事,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爱情心理学、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亲子关系心理学、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

 

熊哲宏出版的著作

 

P1010216一、爱情心理学著作:

 

1,《围城内外:西方经典爱情小说中的进化心理学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我爱故我在——西方文学大师的爱情与爱情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心理学大师的爱情与爱情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爱情如何尽快降临你的心间——爱情心理学随笔》,中国法制出版社,印刷中。

 

5,《我惊鸿一瞥的是爱本身——熊哲宏文学自传》,中国法制出版社,印刷中。

 

6,《禁果的诱惑——50西方经典爱情小说心理学鉴赏》(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印刷中。

 

7,《兽性与美感之间的界限——50部西方经典爱情小说心理学鉴赏》(第二卷),中国法制出版社,印刷中。

 

 

 

二、爱情心理学论文:

 

1,《柏拉图的〈会饮〉与“柏拉图式的爱情”》(载《中华读书报》200812123);

 

2,《菲奇诺〈柏拉图“会饮”的评论〉与“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由来》(载《中华读书报》2008319);

 

3,《论性、爱情与婚姻的功能独立性——关于柏拉图〈会饮〉的模块心理学解读》(载《心理研究》2008年第1期)。

 

4,《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圈套》,《中华读书报》2011720

 

5,《“爱欲的奥秘”:柏拉图〈会饮〉的背景故事》,《中华读书报》2011112

 

6,《“诙谐模仿”: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批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三、爱情小说:

 

1,长篇小说《凭灵魂生育》,美国南方出版社,20173月。

 

2,长篇小说《情殇1977》,美国南方出版社,201611月。

 

3,中短篇小说集《空空舞台上的爱情彩排》,美国南方出版社,201610月。

 

4,《翩然入梦的女人》,中篇小说,《鸭绿江》2012年第1期下半月刊。

 

5,长篇小说《非占有的爱情》,美国南方出版社,印刷中。

 

 

 

四、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研究著作

 

1《心灵深处的王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年。

 

2,《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与丁芳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3,《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

 

4,《皮亚杰哲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可能性与必然性》,皮亚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心理学解释的形式之多样性》,皮亚杰著,载《皮亚杰文集》第五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研究论文

 

1、《模块论、模拟论与理论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三大解释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9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5期)

 

2、《儿童“领域特殊”发展与“领域普遍”发展的统一——整合当代模块论与皮亚杰理论》,12000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6期)

 

3、《当代“天赋论”对儿童研究方法学的挑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2年第10期)

 

4、《儿童发展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的动力论》,《心理科学》2002年第4期。

 

5、《论联结主义范式对儿童发展的解释的理论优势与限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6、《评联结主义网络模型对“经典皮亚杰任务”的模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期。

 

    7、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与信息封闭——关于“儿童认知模块性”研究的理论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8、《国外人类先天“数字模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7年第3期。

 

9、《先天数字模块与后天文化资源的相互作用论》,《心理科学》2006年第5期。

 

 

 

六、西方心理学著作

 

1,《西方心理学大师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008年再版。

 

2,《心理学大师的失误启示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你不知晓的20世纪最杰出心理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如何成为心理咨询师——来自咨询与治疗大师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5,《管理心理学大师的人格魅力与创新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认知科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心理模块观: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与刘永琴合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

 

 

 

七、心理学翻译著作:

 

1,《超心理学》,里米·乔温著,合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2,《超心理学:关于PSI的科学》,卡罗·纳什著,载《中国人体科学》1991——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Buss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心理学》,杜威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5《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4版)》,Buss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

 

6,《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著,载《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

 

7,《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著,载《弗洛伊德文集》第9卷,九州出版社,2014年。

 

 

 

熊哲宏微信公众号“闲行自吟”

 

    

 

账号名称   闲行自吟

 

微信号     LovePsy-Socra

 

介绍   发表爱情心理学著作和文章;发表爱情小说;发表心理学科普读物。

 

 

 

熊哲宏新浪微博:@ 熊哲宏 ( weibo.com/u/1905850612

 

 

 

通讯地址: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0062

 

 

 

电子信箱:zhxiong@psy.ecnu.edu.cn

 

 

 

附加说明:

 

1,本“课程主要内容”,我们还需要在运营公司的指导下,重新包装,进一步转换成市场化的通俗语言。

 

2另外我们还设计了如下四门课程:

 

1)、《婚姻的和谐幸福与危机应对——夫妻关系心理学》

 

2)、《男人想要女人,女人想要男人——两性差异爱情心理学》

 

3)、《爱情如何尽快降临你的心间——恋爱的艺术与技巧》

 

4)、《为快乐而快乐的性福——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