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电影“芳华”观后感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观电影“芳华”有感


文/姜尼


这些日子电影“芳华”在网上炒的如火如荼,各种评论铺天盖地,笔者平日很少看电影,却也禁不住如此评论浪潮,就在网上找来电影认认真真地看了两遍。


电影描述的是上世纪70至90年代间一个部队文工团的故事,女主人公何小萍和男主人公在那个年代痛失青春芳华,后来一个成了精神病人,另一个成了生存艰难的残废军人。电影在回忆那个年代,把主人公的命运归咎于那个年代。网上很多评论说作者是在歌颂那个时代,笔者还真没看出来,当然原作者和导演都生活在那个年代,不乏对旧日时光的怀恋,但批判的成分可能更大一些。电影拍的非常好,人美,景美,背景起伏跌宕,尤其加入了对越反击战的镜头,颇摄人心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


那个时代自然有那个时代的问题和局限性,看过电影之后,笔者觉得男女主人公痛失青春芳华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他们自己在关键时刻的选择。


先看女主人公,何小萍有一个被劳改的父亲,为了划清界限,母亲带着她改嫁,而且她还用了继父的姓,档案里“父亲一栏被刘峰填成“革干”,而且自己也被成功招入部队文工团,可见父亲的问题并没有对她造成实质性影响。


在部队对何小萍造成极度负面影响的第一个事件就是“偷军装照相”事件。何小萍刚入伍暂时没有得到军装,但她非常想照一张军装照寄回家里,于是在没有征得舍友同意的情况下,拿了别人的军装照相。事件本身并不大,但由于舍友不同意造成的影响不小。其实何小萍完全可以等自己的军装发下来之后去照相;或者先向舍友借衣服,如果被拒绝,那么这事就不能办。既然已经拿了,当事后舍友问起,就当承认并道歉,征得他人谅解,但她竟然矢口否认。虽然笔者感觉女主人公挺可伶,怎么觉得似乎也有些品质问题。


另一个决定女主人公命运的事件就是“演出装病”事件。文工团在高原慰问演出时主角突然受伤不能继续演出,于是领导让曾演B角的何小萍顶替救场。由于何小萍对文工团成见很深,拒绝登场。在领导命令必须执行的情况下,她竟然调换体温计装高烧企图蒙混过关,不想被军医识破,最后被逐出文工团,最后上前线,命运急转直下。笔者认为在这个事件中女主人公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可以闹情绪但是必须服从命令,因为是军人。作弊不服从命令,若是在战场其后果可能会以逃兵论处。只不过发生在文工团,所有人都忽视了她犯错误的严重性。


再说男主人公刘峰,初期可谓顺风顺水,一直是学雷锋标兵,有“雷又锋”的美誉,多次立功受奖。在受伤不能继续跳舞的情况下,部队决定派刘峰出去学习,出来马上就是正连级干部。这是个非常好的进步机会但被刘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原因是他想呆在文工团,因为他喜欢文工团的林丁丁,尽管他这时只能在文工团打杂儿。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峰的格局很小,但更为致命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林丁丁并没有喜欢他的意思。在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刘峰情不自禁地拥抱了林丁丁,不想被人撞见,女方告他“耍流氓”,于是刘峰的命运瞬间急转而下,直至痛失芳华。在这个事件里所有人都在谴责林丁丁,太绝情害苦了刘峰。但是我们静下来想想,男女之事必须两情相悦的,女孩没那意思,你就抱人家,别说是那个年代,就放在如此开放的今天也可以告你个“性骚扰”,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刘峰的命运转折好像并不太冤。


时代还是那个时代,有美好也有遗憾,都不可改变,但美好的芳华痛失若是自己的原因,也不必非得牵扯那个时代。






漂流的船 (2018-01-02 21:20:04)

刚刚看了电影,内心很不平静,因为我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也曾在大型文工团参加“沂蒙颂”的演出,对那个年代的音乐耳熟能详。冯小刚是聪明的,对那个年代既不歌颂也不批判,只有对青春的怀恋,我猜,严歌苓的本意也是这样的。那个年代,人的命运并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何况如果自己任性选择错了的话。其实,这些能参军的都是幸运者,都是家里有门路的,比下放到农村的要好一百倍。

杏子花开 (2018-02-02 01:59:15)

看了《芳华》之后,那首《绒花》不知被我听了多少遍……

孩子说:再好的歌曲也禁不住单曲循环。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