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学休学后 十 进退间成长

 进两步退一步

女儿从大学休学回来,我一直坚持写这个系列文章,不仅是记录女儿回来的生活点滴,也是帮助我自己理清思路的一种方式,写作不可能离开生活,文字早已成了我的生活方式的构架。

好在女儿知道我在写她,有时愿意听一点我写她的内容,有时却是不耐烦挥挥手,说她不想听,她也知道我的生活离不开文字的记载和疏导。

正如她用她的绘画记录她的心情和生活。她有一本类似日记本的绘画本,她常在上面画,心情低落时她会画,看见什么有感触时也会画,比如,她曾经看见我们家老狗苟延残喘的最后的日子,她就画了狗狗衰老和曾经鲜活的样子,来述说她对生命的感悟。在她最难受的那段时间里,我看她的画的主题都是“empty”(空),我想那也是她当时的心情写照。

文学与绘画都是艺术,形式不一样,可却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通的。所以,我和女儿在某种程度上讲,有种相互欣赏和理解。但是,我们毕竟是两代人,从小生活成长的环境都相差很远,加上我们俩都很敏感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我们母女俩矛盾也不少,一旦觉得对方触犯了自己,冷战互不低头的时候也有。不像我们家的爸爸,一旦与女儿有矛盾,他会立刻不管三七二十一,道歉为第一,哄的女儿开心。就他这一手,我和女儿都败在他面前,看似我们母女总占上风,其实是他总是掌控全局。

女儿有一次在我的朋友聚会时听说当年我大学毕业,想开一间餐厅,可她爸爸不太同意,造成我的大厨梦至今没有成真,狠批她爸爸“control freak”(控制狂)

最近她工作钱赚的不少,一般这种事情我不大过问,可爸爸比较琐碎,每次都忍不住问她赚了多少钱,而且还帮她累计数字,到了一定时候就催促她去银行存起来,有一次,她上班去了,把钱包落在家里,爸爸看见,忍不住就数了一下里面的钞票,觉得少了一两百块,见到女儿就忍不住问了一下,因为担心她拿去用在不该用的地方,女儿觉得侵犯了她的隐私,一下子就发了脾气,转身把没有放在钱包里的一两百块钱,摔在爸爸面前,同时把门也摔得震天响……

我说爸爸是咎由自取,谁让他管那么多呢!好在爸爸不在意,第二天父女俩又搂在一起了。这样的脾气对我也发过一次,但我真是无辜的,所以她不睬我我也不理睬她,直到她认错,我和女儿可是足足冷淡了一个星期呢。

话说有天我在家门口的花盆边,发现一个小包包,是那种类似旅行用装洗刷用品的手袋,打开来看见有一个很精致的小盒子,还有一卷起来的烟叶,我不知道是谁的,但猜到有可能是女儿的,就敲她的房门,想问她,她正在睡觉,而我也正在家等客人,就随手放进了厨房的一个橱柜里,等她起来,我忘了这事儿。当晚,我和先生参加教会的聚会,也忘了跟先生提这件事。

在我们聚会时,女儿电话来,她打给她爸爸,一般这种事她不大找我,只见他爸爸一脸迷惑,不停地解释,但是女儿一个电话接一个,我一听知道她是找不到那个小包包,发急了。我接过电话,告诉她我们正在开会,等回家后会把包包还给她。她一下子焦虑症就发作了,有点歇斯底里,认定我是故意而为不想还给她,说我们把她的私人用品占了,一时间口不择言,我让她冷静一下,挂断了她的电话。她不停地打来,直到我说包包在厨房里,她翻出那个小包包为止,却推翻了我们回家好好谈谈的协定。

那天,我也很生气,因为她伤人的语言和完全不能自控的情绪,我觉得这与她的抑郁症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是她的个性和行为的问题,所以,我说等她冷静下来,我们需要好好谈谈,怎样控制自己的焦虑?怎样避免把一件小事情扩大成一桩大事件?

那晚我们回到家,她已经冷静了,但拒绝谈话,第二天对我视而不见,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此。女儿的爸爸这个时候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化解这种紧张的氛围,反而有意把我和女儿有可能相处的时间和机会尽量避开,比如,在大家相安没事时,我有时是送女儿上班的,但这会儿,他天天提早下班回来送女儿,这样我想找个与女儿谈心的机会都没有。直到我的耐心也用完了,对他一番埋怨,他才知道促使女儿认错。其实,我更看重的是要跟女儿好好交流,当然,认错是第一步,女儿能认错,也让我看到她的成长,虽说认错的时候还是有attitude, 但随即就与我冰释前嫌了。但我也看到,同样是女儿发脾气,与爸爸的关系没有任何损伤,可与妈妈的关系就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修补好,这绝对与我们母女俩都比较敏感是有关系的,爸爸的木从某种角度讲也真是上帝的礼物(gifted)。

回过头来想儿子在家的十八年,我与他也有过不在同一个层面的时候,争执也不可避免,可从来没有像与女儿这样难过过,当然,儿子从不会口不择言,不会对父母大不敬,即使有了异议,也马上愿意相互交流,摆事实讲道理,只要被说服,他会立刻认错道歉,也有过一次他始终不认错,后来我发现是我的错,我向他道歉时,儿子立刻就会过来拥抱我说没事了。他不像他爸爸那么木,但也不像他妈妈那么敏感。每个人都不同吧!

女儿虽说休学在家时不时出点状况,但我还是看到她在进步,在进两步退一步的进退之间慢慢地成长,一点点学习生存之道,学习与人相处,学习建立自信,学习认识自己……

待续  


女儿大学休学后 十一 共同成长

 

这个系列从头读:


女儿大学休学后 一

            






天地一弘 (2017-08-19 03:08:07)

有时似乎也理解,个性偏执的人(有时可能也有病态,只是没有被医学定义)和人和睦相处的可能性需要慢慢磨合,也可能终生都无法磨合得很好,如今我们家公公去世后,我家婆婆和小姑子(曾经也是轻度抑郁症)完全会从自己观点和利益出发,制造很多矛盾和问题,根本无法相处,那心态完全是扭曲的,如今我们以回避来面对,毕竟都是成人了,不是谁教育谁的问题,在她们而言,认为我绝对对,你绝对错,所以,没办法在一个层面共存了。

这也就是中国心理学家武志红写《巨婴国》的原因,也因为《巨婴国》触动了中国国人历史和文化中更多的问题,所以,被下架了,书是一本好书。

林玫phoenix (2017-08-22 00:52:54)

我觉得父母应该事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要一个坚持主张,一个和稀泥,让孩子觉得有机可乘,她就会得过且过,你的方法是对的,但要跟孩子爸爸统一,小孩可会看大人反应,一旦觉得有机会,她就会乘机争取她的权利,欺软怕硬,假如她明白你们两个想法一致,她就会收敛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