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的糟粕

前一段,上初中的女儿和我聊天提到她看过的一个电视剧,名字很特别,叫《十三个原因为什么》(Thirteen reasons why)。当时,女儿说这剧有强奸、自杀的场景,看着挺不舒服的。我那时没有全心全意地和女儿聊天,这剧就像夏天的风,呼啦啦地刮过去,耳朵里轰鸣了下,就只剩下寂静的闷热了,我没往心里去。

 

直到有天开车听广播,提到这个剧在高中学生中很流行且讨论热烈,而家长则是忧心忡忡,认为此剧诱导孩子自杀,在家长强烈要求下,此剧现在在片头提示观众有些画面很血腥、暴力,英国甚至规定不许18岁以下未成年者单独看。而我们附近的一个高中,这学期竟然有三个孩子自杀身亡。凡此种种,震惊之余,让我这个当娘的突然想起我家的初中生都看过的这部剧啦!

 

意识的电闪雷鸣中,定定神,赶紧去找女儿聊天,亡羊补牢,恶补。

 

尽量随意地提起这剧,问女儿她同学都看过吗?女儿答:“很多同学都看过。”我再问:“那你觉得有人看了这个会自杀吗?”女儿想想,答:“我不觉得。”我接着说:“那你陪我再看一遍吧?”女儿这下想都不想说:“这个剧我不会和你一起看。”女儿一直很有耐心地陪我看一部她推荐的很长的电视连续剧,一集一集地陪我看。这么被她斩钉截铁地拒绝,我很意外。我问:“为什么?”她答:“这部剧有很多地方一起看会很不舒服。”

 

无论多大的雷雨,我自己打着伞看吧!

 

前几天终于看完了这十三集写美国高中生生活,在美国颇受争议的剧。连带着还看了原作者、编辑、导演、发行人、主要演员谈为什么拍这部剧,拍摄时的感受是什么。

 

不能说我喜欢、欣赏这个剧,因为实在是讲了一个很残酷、真实的故事,一个花一样的女孩,汉娜,在高中各种凌霸下惨烈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只能说我认为这部剧拍得非常好,对青春期的孩子会有正面的教育、引导意义,这也是编创人员一再强调的。

 

和我一个在美国中学老师发信要求家长看这部剧的闺蜜感受相同,其实,除了被强奸,汉娜经历的那些她认为刻骨铭心的友情背叛、当众羞辱、被人跟踪等等,在大人眼里真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儿。但是,在一个正在成长发育的、寻求友情、渴望被接纳、被爱的青春期孩子眼里,这些就是天大的事了。而那些酗酒后失控的强奸、车祸,更是犹如笼罩在孩子头顶的乌云,黑压压的,经久不散,最后碾碎了这朵即将盛开的花。

 

这部剧,真实地反映了美国文化最糟粕的一面:强势的体育文化里对强奸的视而不见;看似严格的禁酒禁毒法令里无处不在的青少年酗酒、吸毒和酒驾;学校里在高科技社交媒体助力下的凌霸。

 

我们住在美国的腹地,地处南方,是美国体育特别盛行的地方。两个孩子从小踢球,跟着球队比赛、训练,让我们对美国强势的体育文化很有体会。就像华人亚裔家庭拼学习、拼成绩一样,美国有很多热衷体育的家长对孩子的体育活动那也是全力以赴、砸锅卖铁地往里投钱的。我家孩子就踢个足球,带孩子参加训练、比赛,一年四季我们都忙得筋疲力尽、顾此失彼的。可是,很多球队里的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不止参加一项体育运动,而是两项、三项!而且,不是一般的玩玩、练练,而是参加俱乐部、请私人教练的练法, 就想华人家长忙着送孩子上各种补习、才艺班一样。这些美国家长也不是只专注于孩子的天赋、兴趣,而是早早就有推孩子拿大学奖学金的功利之心的。

 

这种体育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体育好的孩子在学校一般都是特别受欢迎、受瞩目的。能代表学校在校队里打球、踢球,能成为“啦啦队”的一员,是初中、高中孩子特别荣耀的身份。体育好的男孩子,会有很多女孩关注和喜欢;“啦啦队”的女孩子,会特别注意打扮,是男孩子瞩目、心仪的对象,也是其他女孩子羡慕嫉妒的目标。就像剧中描写的贾斯汀(Justin)、布汝耶斯(Bryce)和扎克(Zack),这几个校篮球队的男孩子,成帮结伙的,自我感觉特别好,做些出格羞辱他人的事,好像都不会在意受到惩罚,照样是学校广播里为学校争光,在教室过道、球场上、爬梯上大受同学欢迎的学生。这种文化氛围成就了某些体育好的男孩、女孩为所欲为的性格,就像剧中的布汝耶斯(Bryce)在最后一集里被真心爱汉娜的克雷(Clay)质问他是不是强奸了汉娜,Bryce居然很无耻地说学校的女孩都希望被他上!

 

美国大学统计有20%的女生在大学期间被性侵,其中很多都是熟人。CNN有部记录片《Hunting Ground》就是揭露大学女生被性侵、强奸的,很多名校都榜上有名,不少是学校的体育“明星”犯案。就像剧中所描述的,很多都是熟人给女孩子的饮料里下药,或是趁女孩子喝醉了,有时是人事不省时作案。事后,就是女孩子有勇气去告了,学校常常处理很不力,采取视而不见,借口证据不足而袒护这些为学校效力的体育“明星”。正如剧创人员所说,这些强奸犯在一次得手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后,经常是一犯再犯,受害女生不止一个。朋友的女儿上大学,妈妈一再强调的是参加爬梯一定要自己倒饮料,自始至终自己拿着自己的杯子,就是怕女儿受到这种“熟人”同学的伤害。

 

和这种体育文化里的糟粕相辅相成的就是未成年孩子的酗酒、吸毒。按照美国法律,孩子21岁前饮酒都是违法的。可是,很少有孩子在大学里21岁之前没喝过酒的。很多如果家长不注意,中学的孩子就偷偷喝酒了。像剧中孩子趁家长不在,在家里开爬梯,那是大肆喝酒,不是一般的啤酒,而是和烈酒掺着喝。中学的孩子去同学家参加爬梯,家长一定要确认对方家里有成人在场,就是这样,你都不能保证对方家长是否在意孩子喝酒,是否监督孩子。我儿子上大学后,就有一次送酒精中毒的室友去急诊室的经历。同事的女儿也是大学新生,有次闲聊问她女儿在大学开心吗?同事答:“她今年过得挺不易,室友醉酒后从行驶的车上掉下去,脑损伤三天后去世。”

 

我不知道这种酗酒文化根源在哪里。是孩子们因为21岁前不能喝而好奇和叛逆吗?在中国,没有这种限制饮酒的法律,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会被长辈用筷子沾了酒尝尝,可是也没有中学、大学的孩子狂饮啊。

 

汉娜是个转学生,漂亮、开朗、聪慧。在新的学校,她渴望友情和接纳,也小心翼翼地渴望爱情。然而,当她以为的好友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忠诚于友情,当好友之间有了爱情,青春期的她觉得自己的天塌了一个角落;当她发现那个喜欢摄影的男生跟踪、偷拍她,其实只是另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心里喜欢汉娜,不知道如何表白,用了这样让人起疑的方式,而在被拒绝后,用社交网络公开照片的凌霸行为报复汉娜,汉娜的天空又坍塌了一个角落;那个亚裔体育明星扎克,其实是另一个喜欢汉娜却不知道如何表白的青春期男孩。当那个学生会主席、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侮辱汉娜后,目睹了这一切的扎克跑回来安慰汉娜,想表白他的爱意,一句话说错,被已经心神受创的汉娜误会。扎克在被汉娜当着同学的面斥责而恼羞成怒的报复,其实都是很孩子气的做法,但是,在汉娜眼里她的天空失落了又一块;对汉娜伤害最大的是她目睹朋友被强奸、自己被强奸,以及几个体育“明星”恶意地拍摄她“走光”的照片然后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称她为“荡妇”的凌霸。至此,汉娜的天空几乎完全沦陷,她抱着对人性最后一点期望去找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

 

而《十三个原因为什么》里的成人,无论是爱孩子的家长们,也算关心学生的老师们,完全不了解孩子的世界发生了多少沉重、沉痛的事情!很多小的事情,如果有家长、老师,任何关心理解孩子的成人指点和引导,孩子们就不会从小错发展到大错,孩子们也许就能接受一些伤害是成长中的不成熟造成的。那些不理解、不知情,隔靴搔痒的泛泛教育和关心根本就没有触及孩子的心灵。剧情最震撼我的,不是那些被家长诟病的强奸和血淋淋的自杀场景,而是一方面孩子痛苦不堪,一方面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一无所知!

 

其实,我认为汉娜在生活中的原型就是当年触动美国学校和社会的自杀少女菲比。菲比是个转学生,被嫉妒她和高年级体育“明星”约会的几个女生利用社交媒体疯狂凌霸,被称作“荡妇”。因为她死的时候只有十五岁,和她发生性关系的男孩以强奸罪被起诉(美国法律是不允许和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的)。正是因为菲比的死,美国社会开始正视学校的凌霸,但是,正如这部剧中所表现的,学校的措施远远不够,更多的时候是为自己开脱责任。

 

心情沉重地看完剧,我依然不知道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有效地和他们沟通,如何关心才能避免汉娜、菲比这样的悲剧?也许,下一个演播季我们能从续集里找到答案?也许,答案需要每个家长自己去找?

 

我不大知道现在中国的初中、高中是什么情况,但是从孩子球队家长,尤其是妈妈那里,从朋友上了大学的孩子那里,我了解到美国的初中对很多青春期的女孩子来说,是个非常不愉快的经历。不止一个人对我说,初中是她的梦魇!原因就是青春期的女孩子会拉帮结派,今天和你好,明天把你排除在外。对男孩子的兴趣让她们又容易受伤害和嫉妒。最后是,受欢迎的女孩、不受欢迎的女孩,都不容易有个快乐的初中经历。2004年的美国电影《Mean Girls》就是对此一个很好的诠释。这让我当时决定让女儿转学去这个初中时犹豫再三,生怕我们的这个决定让女儿经历痛苦。还好我的女儿比较顺利地经历了转学,有了新的朋友,没有情绪上的大波动。这也说明,不是每个女孩都一定会不愉快地渡过初中,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敏感、在意别人的接纳和友情。

 

抓住一切机会接近孩子,接近孩子的朋友,你就能够看到孩子世界的一角。很多时候,在给孩子当司机,载着孩子和他们的朋友去看电影、去聚会的路上,听他们这些小男生、小女生聊天,你会知道很多事情。比如,从女儿的好友和她的聊天里,我就听到了类似剧中的情形。女儿好友新近交了男朋友,男朋友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女孩)就嫉妒女儿的好友尽管这个男孩明确地对他的好朋友说他们只是普通朋友……。事后,我对女儿说,这不是和剧中的情形有几分相似吗?很多时候,不动声色的引导孩子更能接受一些。我看了剧之后,和女儿讨论一些场景时就评论过那个被同学传来传去汉娜“走光”的照片。我说,如果这事儿发生了,其实汉娜不应该觉得羞耻,应该觉得羞耻的是恶意拍照片的人。一个人得多猥琐才会去拍别人、自己同学走光的照片?!这样的人,才应该被鄙视。

 

每个家长都应该特别关注孩子经过这个特别的生命时期。我的孩子还在成长,不知道她的高中会遇到什么情形。作为家长,只能跟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地学习、调整。我自己的体会是要做孩子的朋友,不要凡事指责,不理解、看不惯的也要先了解了再发表意见,让孩子能够尽量敞开了和你说话,要为孩子留一个大门,一个通道,一个随时可以回家倾诉的退路,一个可以回家疗伤的信任。跟孩子一起听歌、看电视,发表你的意见,孩子可能当时不屑,事后你会发现他们有时也会听进去一些。潜移默化,是一点一滴的积累;陪伴成长,是每时每刻的追随。

 

暴风雨过后,才会见彩虹。愿在家长的关爱和陪伴下,每个孩子都能见到属于他/她自己的彩虹!

 






海云 (2017-07-10 17:04:18)

有在线观看链接吗?

西山 (2017-07-10 17:47:03)

我家有Netflix。但是国内好像几乎可以同步看,不知道怎么看,也许香台知道?

林玫phoenix (2017-07-11 01:27:09)

我家老大也提起过这剧,评论是:一点兴趣都没有,里面的人物类似脑残。中学里孩子们就根据各自特点爱好开始分拨,喜欢体育的跟喜欢科学的基本不搭,上gift班的,数学、计算机club的跟考试老得C的也没有多少交集,因为选课不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个年龄基本就开始了,到了高中各自更忙了,更少交流。我家老大因为喜欢戏剧,参加高中演出公司,跟不同类型学生还有交流,但也就是限于学校范围,业余生活的社交圈子都是她那批好学生,男女都有,全部知根知底,相互之间都是健康的交流沟通和影响,也就避免了危险。不过我还是经常提醒她,小心使得万年船。

西山 (2017-07-11 22:37:40)

你家女儿看来要继承您老人家的艺术天赋啦。Kiss

海云 (2017-07-12 17:31:27)

我在看这部电视剧,快看完了,这种所谓的凌霸,在中国的中学里也有,我相信一直都存在,所以,我倒不认为是美国文化的糟粕。悲剧的形成,与个体的性格也有关系,我更加觉得是人性的问题。

西山 (2017-07-12 22:00:06)

我对中国的大学、中学生活已经很不了解了,不敢妄言。但是,我觉得体育“明星”被崇拜、这样喝酒包括吸毒,中国的中学里应该还没有这种程度吧?是有很多人性共通的地方,那些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别扭、欲语还休的羞涩,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