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歌与学雷锋

唱红歌与学雷锋

融融

北京的官方新闻说,唱红歌的发起人薄熙来被撤销了一切党内外职务,正在受到法律的审查。这个红二代提倡唱红歌时,曾经得到中央领导和很多百姓的支持。支持者不无道理,因为反对在中国搞资本主义。他们发现,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向后倒退,退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换言之,打了那么多仗,死了那么多人,全都是白费的折腾。人心涣散,唱红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走资本主义道路时人们的精神空白。

另一个填补精神空白的是学习雷锋。雷锋并不是为了救人而牺牲,或者创造了什么丰功伟绩。文革中,救人牺牲的几个都没有雷锋出名。雷锋是出事故而死的,留下了雷锋日记,里面都是学习毛主席语录的体会,比如:做一个永远不会生锈的螺丝钉,党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流传最广的是他的四季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毛泽东喜欢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怎么敢不跟进?马上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林彪的题词是:“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林彪最明白毛泽东的心意,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学习雷锋的真实核心。

读红书(毛主席语录),唱红歌,学雷锋,似乎是三件独立的事情,但是,拉开距离看,怎么就像三部曲呢?没人读红书,那就唱红歌吧!随着红歌势力的式微,那就学雷锋吧!其背后都离不开阶级斗争和神台上的毛泽东。今天提倡学雷锋,如何把他身上的阶级斗争仇恨洗干净?如何把他的所作所为与毛主席语录分开?难怪温总理要抬出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那个否定了阶级斗争和否定文革的历史文件,来对付薄熙来。难怪互联网上有人不买账,写贴说,我们觉得学雷锋的应该是共产党干部,我们老百姓用不着学雷锋,我们本来就是好人。






抱峰 (2012-04-11 10:55:00)

可爱的融融,这厢向你问好!!!

我知道这么一句话: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丧失政权就丧失一切。

--这才上马列主义的基本问题。

我正糊涂,得好好学学了。

我好像与你作长谈,而且谈兴正浓。

henrysong (2012-04-11 19:05:08)

要看是谁失去了一切,独裁暴君失去了一切的时候,就是普通老百姓获得了自由的时候。

融融 (2012-04-11 22:01:59)

 

你觉得这样的活动是出于官方的还是民间的?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啊!我觉得,与其学雷锋,不如把红宝书拿出来,再来一个学习毛选高潮。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

=====================================================================

 

黄亚洲长篇小说《雷锋》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黎华
2012年03月22日,星期四
 

《文艺报》,2012年03月21日 

  塑造英雄形象  弘扬雷锋精神
  长篇小说《雷锋》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  雷锋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关于他的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将这样一个人物塑造为新鲜饱满的艺术形象绝非易事。作家黄亚洲通过长篇新作《雷锋》,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尝试。3月20日,中国作协在京举行了长篇小说《雷锋》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和平,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等出席会议。数十位作家、评论家以及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学员参加研讨会。

  李冰在会上谈到,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用文学的形式反映雷锋的先进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人特别是青年,对雷锋精神已经不那么熟悉,甚至常常还有些怀疑,有些误解。雷锋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是雷锋精神,这是必须让全社会广为熟知的。

  李冰指出,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学应该用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去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的模范人物,用以净化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近年来,广大作家已经创作出一大批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乏英模题材的优秀作品,黄亚洲同志的长篇小说《雷锋》就是一个代表。这部作品用文学的形式生动展示了雷锋的不平凡历程,展示了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崇高精神和品格,再一次给人以教益和启迪。希望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回应社会的期盼和需要,更多地书写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正在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更多地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通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剧本等各种体裁,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

  张江谈到,作为一个对雷锋事迹比较熟悉的读者,长篇小说《雷锋》让他获得了新的感悟。他说,这部作品为我们阐述了“雷锋为什么是雷锋”,让我们了解到雷锋如此坚定、纯粹、执著,他的情感基础和思想起点是什么。沿着这个追问,作者不吝笔墨,用近五分之一的篇幅铺叙了“庚伢子”的苦难童年,由此引出一个“从苦伢子到好战士”的完整历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雷锋的鲜明个性和丰富情感,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完整的、有血有肉的雷锋,很好地平衡了文本的纪实性和文学性。他同时表示,辽宁拥有关于雷锋的丰富创作资源,但还呼唤着更多更精彩的文艺作品。希望作家艺术家们到辽宁来,到“雷锋”、“郭明义”中寻找灵感,用艺术的魅力,让人民的英雄回归人民、贴近人民。

  柳建伟、万伯翱、包明德、梁鸿鹰、施战军、何镇邦等评论家在会上先后发言。他们谈到,多年以来,对雷锋的了解和认识已经趋于固定化和概念化,民众也希望了解到一个更真切和生动的雷锋。长篇小说《雷锋》通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方法,鲜活地展现了雷锋短暂而真切的一生,赋予这位主人公更加感性可亲的人格,将雷锋的影响力渗透到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对雷锋的事迹耳熟能详,而作者依然能够发掘出新的角度,原因就在于作者更注重使人物“活”起来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变成雷锋作为年轻人的成长故事,以此来还原雷锋的文学生命。无论是这部作品,还是它所反映的雷锋精神本身,对文学工作者都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为了创作《雷锋》,几年里黄亚洲不但走访了雷锋当年居住和生活的许多地方,还找到了雷锋当年的战友和同村伙伴,与他们倾心交谈。黄亚洲说,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雷锋,雷锋精神归根到底就是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业精神、敬业精神,这些精神特质是穿越时空的,过一百年也照样蓬蓬勃勃。创作《雷锋》的目的,是要打开一扇门,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学而比较方便地接近雷锋,接触到这个名字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地感受雷锋或者接受雷锋。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作家就有所满足了。

  记者还在会上了解到,中国作协与人民日报社将开展第五次合作,联合组织“与雷锋同行”征文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文学工作者的踊跃参与和共同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征文作品,对全社会学雷锋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1、黄亚洲长篇小说《雷锋》研讨会在京举行

2、会场

3、李冰主持并讲话

4、作者黄亚洲

 

抱峰 (2012-04-12 02:20:23)

呜呼!我忽然得了雀蒙眼!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