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济沧海》(68)圣母升天烛光夜,上帝居所音乐节

 


八月十五日是法国的公众假期,圣母玛利亚在这天完成了凡世间的使命,在天使的簇拥下升入天堂跟耶稣团聚。圣母升天是罗马天主教重要节日,今年适逢大赦年(见注释),朝圣信徒格外多,法国中南部小城勒普伊是朝圣路径起点,庆典气氛比圣诞节还要隆重。

照例圣母升天前夜举行烛光大游行,小城早早就车辆限行,主要路口有大卡车封索,持枪士兵来回巡逻,前不久发生在马赛的卡车恐怖事件让法国对大型公众活动不敢掉以轻心,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情绪。一队身穿白袍的宗教骑士高举十字架走在队伍前列,游行者人手一根蜡烛,上罩方纸筒,既是歌篇又当灯罩增加亮度,蜡烛灯像一条蜿蜒游动的火龙,大家边走边唱圣母赞美诗,气氛非常热诚。
 
 
游行终点是大教堂,俯瞰小城的大教堂建在很陡的山坡上,黑压压的人群伴着明亮的烛灯从宽大的台阶向下铺到路上,圣母玛利亚雕像被供在教堂入口,人们需仰视才能看见。老城街道装了扩音器,游行队伍站定后礼拜开始了,唱诗班水平极高,我虽然不熟悉天主教弥撒仪式,但可以跟着优美旋律一起唱歌,音乐是神的语言,这是个难忘的夜晚。


小城一年一度的“上帝居所音乐节”(La Chaise Dieu)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今年是第50届,十天内一共举行35场音乐会,地点是本地的几个古老教堂。仔细研究节目单,音乐节包括各个时期的古典音乐,不常上演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占有一定比重,比如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经文歌(Motet)和多声部无伴奏合唱(Capella),但那些作曲者的法国或意大利名字就不熟悉了,以巴赫、亨德尔、威瓦尔第为代表的巴洛克音乐仍然是重头戏,也有少量古典时期海顿、莫扎特,及浪漫时期门德尔松、马勒、瓦格纳、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


我和老公在大教堂听了一场音乐会,曲目是蒙特威尔第的宗教声乐经典《对圣母的晚祷》(Vêpres à la Vierge, Monteverdi),合唱团有三十来人,其中有五六个童声高音,乐队包括钢片琴和诸多古乐器,有七个独唱领唱。它属于文艺复兴晚期作品,一共有十四段,每一段之间好像没什么关系,演出中合唱团不断变换位置,独唱领唱时而两个人,时而六个人,一度一个男高音独唱退到后台造成一问一答的远距离效果。音乐非常优美,指挥、唱诗班、独唱和乐队表演都很投入,震撼地把人对神的敬畏和赞美表现出来。合唱团里有两位熟人,他们谈起这次演出都眉飞色舞,说这个曲目是宗教唱诗的极品,演唱经历绝妙无比。九十分钟的演出我只熟悉前三分钟,内行享受门道,我只是外行看热闹。听音乐和读古诗一样,掌握些基本知识有助于理解,要想真正欣赏它,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形中去理解。


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是意大利作曲家,这部《对圣母的晚祷》发表于1610年,当时他在意大利北部的曼图亚(Mantua)做宫廷乐师,在偏狭的小城他很不开心,正在寻找跳槽的机会。他写下这部宗教声乐作品,带着它悄悄地去了罗马,试图把作品呈献给教皇,以此征求梵蒂冈神学院的位置,可以想象他在这部作品上所下的功夫,遗憾的是他没有见到教皇,也没有得到梵蒂冈的位置。作品却在威尼斯得到发表,比较开放的威尼斯有高人慧眼识才,这座繁荣的城市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蒙特威尔第在威尼斯一住三十年直到去世,墓地在一座普通的教堂里。
 
 
“晚祷”(Vesper)是修士和神职人员黄昏开始的祈祷仪式,罗马天主教宗教仪式严格程式化,晚祷的程序大概是这样的:
- 开场白:”神啊!我们请求你的帮助,主啊!请快来拯救我,荣耀属于圣父圣子圣灵,从过去到现在直到永远,阿门,阿里路亚”,(拉丁语原文:Deus, in adiutorium meum intende, Domine, ad adiuvandum me festina ………Amen,Alleluia)
- 唱指定的圣歌(Hymn)
- 唱指定的赞美诗(Psalmody)
- 读一段圣经
- 对答背诵
- 唱圣母颂歌(Magnificat)
- 朗声祈祷
- 对圣体的祝福
 
 
Monteverdi的作品完全按照晚祷的程式创作的,我所熟悉的头三分钟是那段开场白,有些段落写了不止一段,比如圣母颂歌(Magnificat)有两段,也许他的原意是让唱诗者可以自己选择取舍,但现在通常整部演出。这部作品在当时有很强的政治倾向,十七世纪罗马天主教受到新教(Protestance)的挑战,新教主张简化宗教程序,返朴归真到圣经的本意,当时的教皇保罗五世坚决反对宗教改革,Monteverdi是保守派,他的这部程式上中规中矩的作品明确地表明了他的宗教立场。尽管程式符合传统,但在创作上Monteverdi 首创了很多乐理技巧,他是音乐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过渡到巴洛克时期承前启后的巨匠。
 
 
文艺复兴时期是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那个时期的建筑华丽对称,细节精准到了极致,同样的特性也反映到音乐上,多声部复杂对位,我外行的理解为数学的优美精致。《对圣母的晚祷》有十个声部,想象每个声部为一根丝带,十根不同颜色的丝带交织重叠,像万花筒一样编织出不同的图案,难怪合唱团的熟人说演出其乐无穷呢。英国著名指挥 John Elliot Gardiner说这部作品十四段是不能拆开来表演的,那样就破坏了整体的对称性。


我上网看了不少这个曲目的视频片段,最好看的是John Elliot Gardiner指挥英国蒙特威尔第合唱团在法国凡尔赛宫的演出。现在我对这部作品有了粗浅的了解,希望能有机会再去音乐会听一遍,肯定感觉和第一次大不相同。

2016年8月28日于法国乡下。
 
注释:2016年天使报喜日(Annuciation)和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正好是同一天(三月二十五日),这样的年头是罗马天主教特例大赦年(Extraordinary Jubilee),信徒在大赦年朝圣忏悔,罪过可以得到赦免,过世后在炼狱(purgatory)的洗罪过程得以加速或免去,可以尽快进入天堂,这是大赦年的特权(Indul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