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殿堂里的沉思者(十九)阅读的批判和批判的阅读

这是个饶有兴趣的话题。很久以来,对于参考文献的作用就一直存在着悖论,争论不休。我以为,既然有争论,则必然各有道理,因此,在参考文献对科研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主流意识下,也应该听听反对的意见,从不同的侧面来认识问题。

实际上,在科研中,获取信息仅是一个方面,而且相对而言,仅仅是一个并不很重要的方面,重要的是如何从你获得的信息中提取你需要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你才找到了科研的感觉,才有了科研的魂。从这个角度认识问题,则这个话题就更有吸引力了。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阅读的批判、如何阅读以及批判地阅读。

何为阅读的批判?阅读的批判就是试图对阅读价值的否定,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固有的科学知识对科研的负面影响。反对阅读文献的科学家们的主要观点就是认为研究文献会禁锢或束缚研究者的思想,导致阅读者将研究简单化,简单地仿效文献作者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或设计实验。因此,反对者们认为文献是人们科研创新或获取新知识的天敌。他们认为,当一种新的知识系统或理论框架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新的系统或框架尚须修修补补和充填新的内容,只有这时,阅读参考文献才是需要的、才有价值。因为这时研究者必须通过详细阅读文献才能准确了解这些研究的进展状况,才能做到修补和完善。而一旦研究的对象超出了原有知识框架或欲推翻原来知识体系的时候,文献就只有起到阻碍作用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两种证据,一是历史上许多有重大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并没有阅读过这一领域内的任何文献,甚至也没有受过任何良好的研究训练。二是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有过良好的教育背景,却属于“跨行业”的发明创造,而这一部分人的成功也应归因于他们是“外行人”,是头脑里没有任何限制或束缚的结果。

应该说,这种阅读的批判不无道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贝弗里奇在五十年前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作《科学研究的艺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他曾引用过不少案例和名人的至理名言。如一个名叫米尔斯的牧羊人没有受过任何科研的训练却发现了许多科学家都未能做到的一种防止澳大利亚羊群发作肉蝇病的方法。如凯特林曾参与发现把四乙铅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抗震剂,并改进了卡车和公共汽车用的柴油机,可他却说:“阅读传统教科书会使人墨守成规,而摆脱陈规则和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一样困难。”肖伯纳曾说过一句警语:“读书使人迂腐”。贝尔纳也曾经妙语连珠:“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事实上,这种现象远比贝弗里奇描述得要复杂和凄美。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枉”,与拜伦的“要有独到之见必须多思少读”有异曲同工之妙。综观科学研究的历史,也不难找出许多印证上述两种反对阅读理由的科学发明的故事。但是,即使如此,也难以简单地接受这种观点。因为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虽然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对创造性的思维有负面的影响,但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对科学研究的借鉴和正面影响却要比其负面作用大得多。人们丝毫不怀疑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建立在托勒密、第谷、哥白尼、开普勒、加俐略、惠更思以及胡克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早在他读书求学的时候,他就成了这些大师们的忠实粉丝,并在阅读大师们的著作时作了大量的笔记,也曾直言不讳地称这些人都是他的老师。其家喻户晓的名言“我之所以看得比别人更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这种观点的直陈。至于科学历史上另一伟人爱因斯坦就更不用说了。无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还是相对论都是建立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爱因斯坦是科学研究史上集思广益的典范。他不仅对当代物理学许多研究方向和动态有相当准确的了解,而且对每一领域都有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正是在这样的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造就了科学史上举世无双的爱因斯坦。

由此可见,科学研究是一种高级的人类精神文明活动,其影响因素众多,不可一概而论,也不能以偏盖全,以次充主。但不管怎么说,就阅读文献而言,虽然对科研的影响有不同的观点,但主流还是清楚的,因此,我以为,谈到阅读的时候,问题并不在要不要阅读上,而是在怎么个阅读法?

应该说,如何阅读纯属个人经验问题,且各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常不乏高见。无论谁的经验,你都不必拒绝,耐心读下去,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获益匪浅。尽管如此,我认为集中起来系统全面介绍一些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仍然是必要和有益的,既能使初学者很快上路,又能对富于经验者有所启发。冯友兰是个大学问家,他谈阅读时有四条经验,这就是一要精其选二要解其言,三要知其意,四要明其理本人的阅读经验就是要一精、二博、三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四要有归类和记录、五要勤思考。且让我一一分述。

所谓精就是选读,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上要精,二是点上要精。所谓面上精就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参考文献必须精选之后再去阅读。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开篇就讨论了阅读文献的问题,他引用了1952年版本的《世界科学杂志一览》的资料,说明当时世界上已有五万多种期刊。来源于《乌利奇国际期刊指南》的资料也显示,1960年全世界的科技期刊是59961种,而到了1995年则增长至147000种。如都以月刊且每期发表三十篇论文推算,全世界每天大约就有一万多篇的科学论文发表。人生苦短,对于人生来说,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先秦圣贤之一庄周曾发过这样的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两千多年之后,这种“知”和“生”的“涯”之间的关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面对每天就有上万篇论文产生的世界,你该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去完成这么宏大的阅读计划?如何完成“知”的积累?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研究者面对如此快速的文献产生速度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原因。

面上精选有三种方法可寻,一是依据专业和具体研究方向斟选阅读文献;二是依据权威杂志斟选阅读文献;三是依据权威作者斟选阅读文献。三种方法各有偏重,也各有利弊。一般说来,第一种方法最普通但也最常用,是一种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方法,多用于对新知识、新技术或新发现的求证或在现有知识框架下作修补或填新的研究,所牵扯的文献多是权威的专科杂志或一些影响因子在中上等的老字号杂志,构成了科学研究的主体对象、主要方法和总体意识。依据权威杂志斟选阅读文献的方法多是指象《自然》、《科学》或《细胞》这样顶尖级的杂志,其涉及的研究内容多属于完全创新或某一学科最新的动态。而依据权威作者斟选阅读文献的方法则属于一种中性的方法,不管是稳扎稳打还是极具新意都可采用。

既然依据自己的专业和具体研究方向来斟选阅读文献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方法,那就重点来说说这种方法。采用此法时通常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重视主题词的选用,二是最好采取由近及远之法,三是读综述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由近及远之法通常又称之为“滚雪球”之法,则由最新的文献开始阅读,再根据涉及到的文献追踪下去,于是,“雪球”越滚越大,脉络越来越清,问题也就越来越明。使用主题词是检索文献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对其概念的解释繁多,故对于主题词一词的理解和把握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对于从事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研究的人来说,不妨先检索一下美国的《医学生物学主题词检索大全》,以便对常用的主题词的标准化有所了解,使用起来则更加准确和方便。我的经验是对一般主题词的标准化有所了解之后,最主要的是要掌握主题词的选择与搭配、主题词和主题副词的搭配以及主题词的排列顺序以及词头词尾的变化。这是一种纯经验的总结,上升不到理论层面,也不一定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要先动起来,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掌握规律。我认为最理想的主题词选择是检索的结果其文献的数量在10200篇之间,太多和太少都不好。多了仍然解决不了精读的问题,太少则信息量不够。不管太多和太少都必须修改主题词,进行二次检索。如主题词的选择和检索结果都很理想,则可再结合“滚雪球”法或著者法继续检索,直到满足需要为止。对于陌生的领域或新开的课题,我最喜欢的方法则是找一篇最近的文献综述,再根据文献所涉及的信息量扩大检索范围,如此,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可以最快的速度对检索的领域达到梗概的了解。有时,一篇综述尚达不到这种效果,可找三至五篇来读,从不同角度来认识问题,往往能得到更全面的印象,只不过所花时间稍微多点而已,但仍不失为一种快捷之路。

所谓点上精则是精读,可落实到一篇文章、一个学派、一种观点甚至一个具体学者。一般地说,经过上述选读之法,你手里会有挑选出来的二三十篇文章,这时,你要再从中筛选一到两篇,坐下来认真读、仔细读,要舍得花些时间和精力,把作者的选题意图、研究背景、选题角度、设计路线、实验方法、资料处理、讨论过程、结论要点以及预设问题逐一彻底搞清楚,整明白,然后再相对快速地阅读其它文献。世上无论什么事都有快捷之法,都应鼓励方法得当多快好省,惟有这件事不可,相反,要提倡愚笨之法,且越愚笨越呆板其效果越好。不管是给学生上课还是教育孩子,在论及精读之时,我都提倡下点死力气,坚决反对小聪明、走捷径。我甚至要求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背下来再说,无论是读书还是做研究,倘若能背下来几十篇精选文章或彻底理解和掌握几十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你的境界会一下子拔高一个层次,一下子就会成为这一领域里的高手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一种看起来笨实际上是精明、看起来是慢是远实际上是快是近的方法和手段。“欲速则不达”是一种辩证思想,用在这里最为贴切。

在谈到精读的时候,死记硬背是一种方法,随时的标记与眉批也是一种方法。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眉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故古人多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又有“心中书不可少,案头书不可多”经验传世,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学评批的文化传统。实际上,读书评批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流传至今的四大名著都是以评批本留世的,这就是脂砚斋点评的《红楼梦》、金圣叹点批的《水浒传》、毛宗岗点评的《三国演义》以及李卓吾点评的《西游记》。不仅如此,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如王国维、胡适、鲁迅等也大都有眉批点评的治学经验和方法,其中以毛泽东最为典型。不论是读书还是阅读文件,毛最喜欢采用眉批和圈阅之法。据说他年轻求学时曾读过一本蔡源培翻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十多万字,他的眉批就有一万多字。不仅眉批,书中尽是圈、点、杠,还使用了不同笔墨,足见其用功之深。读书做学问是如此,做科学研究亦是如此。来美国之前,读书的用具很少,除了简单原始的钢笔、铅笔及原珠笔之外,基本没什么读书用具,且数量又少。因为纸的缘故,钢笔不太适于眉批,铅笔又易掉色,虽然圆珠笔也不贵,但很难达到随手取用,因此,始终没有养成读书眉批的习惯。来到美国后,最喜欢美国品种齐全花色各异的学习用具,笔不用说了,书签、书帖、留言条,应有尽有,信手拈来,非常方便。特别是荧光笔(Marker Pen),各种颜色、各种造型,更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曾经专门搜集过这些读书用品,见到奇特的、好玩的或感兴趣的都会尽量买回来,带回国去送给读书的晚辈们,既是个小礼物,又可以督促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近几年回去,发现这些东西国内也应有尽有了,才渐渐停止了这种搜集。有是有了,问题是要学会用。我曾在公车上看到一个读文献的学生,手里拿着一支荧光笔,一边读一边画重点,读一句画一句,读到最后,一页纸全被她画满了。我看了,心里很好笑,荧光笔本是为了强调重点才用的,全是重点还有什么重点?还画它作什么?即使你认为自己画的都是重点,那也得换换颜色哪,多用几种颜色,以区别重点、重点的重点、最最重点,都用一个颜色,岂不把自己的心里画成了一锅粥?因此,建议大家在精读时要学会荧光笔的使用方法。要知道,领会重点的前提是要对其基本观点有深刻的认识,要融会贯通,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在文本的阐述中碰撞出激情来,不管是认同还是反对,你才能找出问题的结点所在、重点所在,此时,再配合眉批,记下你的感受和观点,逐渐便能形成一种受益匪浅的阅读经历。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了人生追求的三种意境,后人研究他的人生三意境时又把它拓展开去,谓之读书三境。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曰: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为己,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过程,讲的是一种个人气质和魅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自古以来,读书人一直把占有知识视为一种人品的高尚、人格的升华,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对于读书“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何为“为人”而读书?则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而是要“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本来,读王国维老先生的人生三种意境是一种很美的享受,没想到这一挪移挪得人索然无味。这种读书的三种意境说来也算剖析的颇有道理,可就是不入耳,听起来多少有点矫情。让我来说读书三意境可没那么高尚,但一定会实用得多。何为读书三意境(在这里尤其强调科研的读书)?就是消化(即理解)、吸纳(就是经过鉴别吸取对自己有用的养分)和释出。读书三境与生命的代谢不同。吸收养分对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存和繁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生命必须保留养分,排除渣滓。而读书则不同,读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愉悦自己、充实自己,而是为了重塑一个文本阐述的观点或命题,因此,在吸收养分之后,它留下的则是糟粕,排出的却是精华,这种精华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创造、一种升华,只有这时,你才算完成了读书三境的完美过程。

为了这一过程的完美,因此,精读还应该提倡一种习惯,就是要学会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与眉批不同,眉批是一种有感而发,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是一种瞬间的感悟。这种感悟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讲究的是随意而发,但内涵却不够充分,不能说明完整的思想或观念。而读书笔记却能弥补眉批的这种不足。读书笔记不仅能帮助准确地理解文本的观点,而且可以训练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还能提高读者的写作能力,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基础训练。

说到写读书笔记,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写、写什么?读书笔记无怪乎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摘录,二是归纳整理,三是心得,四是评论,最后是总结,写出自己的观点。严格说来,读书笔记只能算一种原始粗糙的随想记录,也讲究随意性、触发性,并非慎思严密的创作过程,因此,大可不必拘泥。比如说摘录,碰到自己喜爱或感兴趣的片段,不论是论述还是观点,也不管认同与否,都可随手摘录下来。要知道,摘录是一种记忆的弥补或延伸。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而且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须要短期内不断地加强刺激,而随手记录下来即能不断流览,达此目的。如此日积月累,知识便越积越多,厚积勃发,效果十分明显。整理归纳的目的是要分类,以便于记忆,便于应用,对于科学研究尤其适用。不同观点的分歧所在,同一观点的不同阐述,通过摘录和整理,便可迅速在大脑里留下清晰的轮廓,对构建课题的整体概念非常有用。至于心得和评论,我也不认为长篇大论就好,贵在有感而发,三言两语即可,不必经过严密思考和推论。我特别看中自己的瞬时思想,这里有闪光的东西,随手记录下来,可淘出宝贝。可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就有可能把这种宝贵的东西筛选掉。我极力宣传文理科是相通的,反对把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分割开来。但文理科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有着各自学科的特点,这就是区别之一。对于文科来说,对阅读文本推敲的越仔细,收获也许就越大,可对于自然科学研究,不适当时候的不适当推敲就是杀伤力极大的遏制。对于科研来说,不是不要慎密,不是不要推敲,难就难在如何掌握什么时候该慎密,什么时候该推敲,不该推敲的时候推敲不行,该推敲的时候不推敲也不行。这种火候的掌握即是经验,又是悟性,不教不行,可有时候教却又是教不来的。至于用总结的形式写读书笔记则是一种特殊的训练,象命题作文,又象秘书写发言稿,虽不经常动用,却得要挤牙膏。不过,这种牙膏还是要经常挤挤的,挤多了自然就顺畅了,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针对课题参考文献的阅读是如此,至于了解一个学派、一种观点甚至一个学者都是一个道理,你首先要挑选他们的代表作来精读,彻底搞清楚他们的主要论述和基本观点,然后再扩大阅读,全面认识了解他们的风格特点甚至细微的个体差别。这就是先要有粗线条大轮廓然后再要有细描绘细观察细咀嚼细品味、先有骨架后有血肉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讲完了精读,下面该谈谈博览的问题了。精和博之间的关系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来都没有过统一的观点。苏东坡是词赋大家,学识渊博,他也有一套为古今文人称颂的读书之法,称之为“八面受敌法”。何为“八面受敌法”?实质上这是一种挪移之术,借用“孙子兵法”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说明读书之道。以此推知,苏试的治学之道是推崇精读。明王廷相在《慎言,潜心篇》中谈博与精之间的关系,谓曰:“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也认为精比博更重要。清代张之洞谓阅读有三贵之说,即贵博、贵精、贵通。我认为他至少把博与精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李泽厚是位著名的美学家,曾做过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据说他的治学之道是博览和精读兼顾,博中取精。鉴于他的经验,有人代为总结,谓之“博览与精读是辩证的统一”,博是精的基础,精能为博创造条件,博离开了精就会变成杂,精离开了博就会变成孤。这讲的都是读书做学问,是一种文人做学问的方法。那博与精在自然科学家的眼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爱因斯坦谈阅读经验,倡导“总、分、合”三步读书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重点地逐页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和综合归纳,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三步法也是博与精的辩证统一,只不过他的博与精是针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献而言的,“总”就是博览,“分”与“合”就是精读。杨振宁的读书法称之为“渗透”法,他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知识就象链条,专业就是链条中的一环。在熟悉的知识链条一环之外,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此说来,所谓“渗透”法也是一种立足于精向博扩展的读书方法,只不过杨先生采用了一种直陈的叙述方法,把博与精具体形象化了。而我认为,在科学研究中,博与精不存在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都重要,只不过有位置与缓急之分。就位置而言,先有精,后有博;精是基础,博是拔高;精是初学,博是成熟;精是钻头,钻下去就能出水喷油,博是勘探,帮助你选址,告诉你在哪儿钻才能出水喷油。 就缓急而言,精是急进,四年就能读个大学,五年就能出个博士。而博则是慢功,要想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就得用温火慢慢去煨,这一煨,花费的则是整个人生的心血。科学发展到了今天早已呈现了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分工越来越细,二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层次越来越深。现在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纵横交错的时期,一方面,那些学科内经过嬗变的概念正显示出一些奇特的现象,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被困于狭小的陷阱里苦苦挣扎。一种难堪的局面就是我们的事业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造就着千千万万个知识面非常狭窄的研究专家,而当代科学大发现的调查统计又显示学科之间的渗透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因此,许多科学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博学和一专多能的重要,不断呼吁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合作。鉴于这种大的趋势,一个要想成为顶尖级科学家的研究者,就必须精心打造自己的博学基础,否则,则很难站到科学的宝塔尖上去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以上谈的是博学的必要。既然必要又重要,就有多花费些口舌讨论讨论的价值。如何才能达到博?毫无疑问,这里也有方法学的问题。一般而言,顾名思意,博学就要多学,只要多花功夫多读书就能达到。这种说法虽然没错,但忽视了方法的重要。一般来说,博览有两种方法,一是随意性、跳跃式阅读,没有计划和安排,碰到有兴趣的就拿过来读,读后也少有思考和分析。这种阅读方法应该称之为愉悦性阅读,满足的是阅读享受。另一种则是计划性阅读,按步就班,阅读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显然,如果把博览作为一种训练的话,则后一种阅读方法应作为首选。杨振宁教授所说的“渗透”法的阅读方法就是这种训练。“渗透”法虽然很形象,但我更愿意把这种阅读称为“水波”式阅读法,意则是以自己的专业或研究课题作为投石入水的那一点,作为水波中心,然后不断向相关的、临近的或感兴趣的领域扩展渗透,激起的水纹一波波放大,向外荡漾,直至无限。表面看起来,“水波”式阅读法和“渗透”式阅读法没什么区别,实际上两者具有很大的不同。“水波”式阅读强调两点,一是对自己专业的突出和强调,试想,一石入水的动静岂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所能媲美?一石激起千层浪,声觉、视觉、感觉什么都有了,而“渗透”,摸摸不着,听听不到,看又看不见,只能凭猜测和想象,两者岂能同日而语?因此,这么一强调就能大大减少博览的盲目性;二是“渗透”具有方向性,一般的渗透只会向一个方向进行,既向低势的方向进行,而“水波”式则没有方向性,可向任何方向进行。在科研中,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般的知识渗透多是以已有的知识或熟悉的经验作为指导,而这一点恰恰对创新是最大的抑制。无数意外的惊天发现都说明了科学的突破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方向或突破点,“水波”式阅读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思想束缚,极其可能地解放思想。天文学向物理学渗透、物理学向化学渗透、化学向生物学渗透,生物学向医学渗透,医学又向天文地理学渗透,谁知道下一个渗透会向哪个方向、会在哪两个学科之间?谁又会知道下一个大发现不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结果?

说到博读的时候,还有两个问题值得一提,一是多读些专题综述或回顾的文章,如果再有多余精力,甚至还可以自己动笔写点综述或回顾,虽然花的时间精力多了些,可对把博变成精十分有用。二是要注意多读点某一专题或研究方向的发展史,最好找些大师级的专家教授的传记来读读,对了解学科的发展和怎样做研究帮助很大。这些成功经验不仅可以鼓励你向大师们看齐,激起科研道路上奋发图强勇于攀登的精神面貌,其中许多科研故事还可以给你借鉴和思考,拓展你的思路,启发你的灵感,好处多多。总之一句话,多读些这方面的书籍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实际上,这些经验同样可以用在精读上,这对课题的理解和思考,往往能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把陷入僵局的课题从山穷水尽的境地带入路逥峰转、柳暗花明的天地。

谈过精与博的问题之后,下面简单谈谈阅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阅读要提出问题,抓住重点,只有明确目的下的阅读行为才能提高效率,这一点尤其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带有明确针对性的阅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宏观角度的目的性。所谓宏观角度下的阅读主要涉及阅读主题的确定,无论科研课题的设定、寻找论战的依据还是针对特定领域的增知,都是这种阅读的前提设置。这种设置最明确的形式就是具体问题的提出,然后围绕问题检索文献,再根据需要确定由精到博的阅读范围及数量,如上所述。这种阅读的另一方面是微观角度的目的性。当确定精读的文献之后,读一篇文献同样需要设定目的性,只有设定了这种目的性,你才能在文章中读出你需要的东西。无论是欣赏式阅读还是目的性阅读,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则同一篇文章,各人读来会有不同感受、不同的启迪或不同的收获。对于欣赏性阅读来说,这也许无关紧要,相反,众人不一才是文学或艺术欣赏的追求和精髓,也只有这样,阅读才有意义。但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来说,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和紧紧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是成功阅读的关键。这就是必须设定阅读目的的缘由。

在阅读中,即使设定了阅读的目的,达到目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记得读中学时,有位班主任老师在教室后面办了个“学习园地”,贴了副对联,叫做“奇文共欣赏,疑义共与析”。这位班主任老师是位化学老师,却对课外阅读有独特的眼光和欣赏,曾是我的崇拜对象。那时,每读到好文章,他总是帮我们分析欣赏,从写作手法到文章结构、从文字的评品到意境的挖掘。他既不是语文老师,就不必受语文教学规范的束缚,分析起来,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角度和效果,令人惊叹不已,至今难以忘怀。现在谈科技文献的阅读理解,不由又想起了这位老师,他给我的影响就是阅读要不拘一格,分析要独辟溪径,欣赏要意境深远。应该承认,从本质上来说,文科的阅读理解与理科的阅读理解在精义上是一致的。但从表面上看起来,至少在阅读的初始阶段,这两种阅读却大有不同。文科的欣赏讲究的是飘逸,理科的欣赏则注重于实在。可这种简单的分类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阅读水平的提高,在更深的层次上,欣赏角度就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会相互交叉、叠加甚或取代,这时文科的欣赏往往反而要落在实处,而理科的欣赏却又要飘逸起来。不如此,则无以在各自的领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因此,谈理科阅读,开始时一定要讲究忠实于原意,只有把每一个阅读文本的实质把握准了,一篇篇读下去,才能拓宽视野,在更大的范围上站高一个层次,充分发挥想象的天赋去把握研究客体的内在规律。

如是说,如何才能在读一篇参考文献时能更准确更迅速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呢?我以为抓住这么三点很重要:一是要明确研究背景,二是要抓住结论,三是要理解方法和结论的逻辑一致性。实际上,理解一篇文章最根本的就是理解结论,结论读明白了也就知道作者都干了些什么。在一篇文章中,通常在三处会谈到结论,这就是文题、引言和讨论的结尾。因此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往往会在文题的阅读上多花点功夫,要一字字地咀嚼体味。了解研究背景的好处是帮助你理解如何选题以及选题的合理性,要了解此点可重点阅读引言介绍。至于对方法和结论的逻辑一致性的理解对初学者可能有点难度,尤其是没做过实验的研究生,尚不能体会实验方法对实验结果的重要和影响,亦不能从实验方法上感知研究思路的启迪和开拓,故而也很难通过实验方法的细节对研究价值进行评判和借鉴。不管怎么说,你必须明白,即使你现在不能从这方面得到更多的获益,也要知道通过实验方法和结论逻辑统一性的研判,可以锻炼提高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审视阅读文本的价值。

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还包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对研究客体的因果性和目的性的认识和了解。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深奥,但也十分有趣,一旦深入研究,有所体悟,则必对研究大有裨益。什么是研究客体的因果性和目的性?就是各自学科的内在的特点和规律性。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各学科之间都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特点,都有各学科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各学科中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而一但跨越这种概念或试图用一种更高形式的思维方式去融合不同学科的隔阂,寻找一种内在的联系,便会引起激烈的争辩,其结果往往都会不欢而散。比如说物理学和生物学是两个看起来彼此完全不同、相距甚远的领域,而物理现象完全由因果关系所决定,生物现象则由目的所决定,曾经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和学科特点。因此,在物理现象的研究中,人们往往习惯于因果关系的探讨方法,而不会用目的论的方式去研究它的规律。比如说研究加速度的问题,人们只会从力的大小、方向或瞬时的运动状态去寻找这种现象的因果关系,而不会去追究这种现象的目的。恰恰相反,目的的概念对于生物学研究所起的作用之大,有其历史见证,无可争辩。开普勒怀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来研究眼睛的功能,认为眼睛之所以能看清楚不同距离的物体,毫无置疑地存在着视力调节的结构和功能,他虽然没有揭开这种调节之谜,但他的预言却被一百五十年后的研究所证实。而哈维也正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究心脏瓣膜和静脉瓣膜所处位置的目的时,才发现血液循环理论的,从而在科学史上留下了重墨之笔。

对人类而言,生命现象远比物理想象复杂,很多时候根本不必去问存在的原因,只要去问存在的目的既能引领我们到达彼岸。正是这种目的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才引领生命科学走到今天的辉煌。当然,这种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再讨论生命科学领域内的概念时,纯目的论已不再独领风骚。而物理现象研究中传统的因果作用论也不再适宜今天的物理学框架。许多物理学大师们早已把这种单纯因果作用论的物理现象研究方法拓展开去,其中最著名的尝试当数“哥本哈根派”的旗手波尔和量子力学之父薛定谔的思维特点和研究方法。为了试图回答关于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些哲学问题,波尔创立了“互补原理”。其中心思想是:任何事物都有不同侧面的属性和表现形式,对于同一研究对象,承认它的一个侧面往往会以不得不放弃另一侧面作为代价,从这个意义上它们之间是相斥的。但从另一方面,那些不得不放弃的方面却又不可以废除,因为在适当的条件或从另一侧面研究问题时,它们还有应用价值,在这种意义上二者又是互补的。可以这么说,波尔的互补原理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次思想方法上的革命,是对一直主导物理学研究的因果性概念的突破和发展。当然,这也是物质属性多元性的本质所决定的。薛定谔以一个波涵数方程奠定了量子力学的波动力学理论,从而荣获了193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只要提起薛定谔,没人不知他的“猫论”,就如同提起苏轼就没人不知他的《赤壁赋》、提起秦观就没人不知道他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样。薛定谔的猫只是一个假设实验,但它却颠覆了物理现象研究中传统的因果作用的概念,对物质世界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从而把量子理论从微观领域带到了宏观领域。

随着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目的论再也不能对生命现象作出完美的解释,而且,伴随着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工程学甚至天文学不断向生命科学的渗透,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今天,人们对繁杂的生命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至少包涵了如下的倾向和特点:一,生命现象中蕴涵着各种关系或因素的相互作用或依存,因此,无论用哪种单一的概念(因果性或目的性)来解释研究领域内的现象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挑战;二,由于多因素的综合而使生命现象呈现出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表象,无论哪一专门研究都只能窥其冰山一角,不得全貌。因此,对应这种现象的描述也呈现一定的困难。但当相互联系的各种因素的集合体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变数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被扑捉,事物的本质和形式也才有可能加以更全面的描述;三,即使事物的形式在某一点被固定时才能被彻底认识,综合因素作用下的事物形式的动态变化则更是难以理解的层次,这也是许多实验即使设计得再复杂、再完美也只能从某一极小的角度窥其只鳞片爪的印象的现实。这时候,传统的研究概念就必须打破,就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引入现代统计学或数学中波涵数的概念来进行生命现象的动态追踪。毫无疑问,如果研究中能通过阅读来增加这种对学科领域的认识,则研究必定就会站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而这种个人素养的造诣也不是一日之寒,需要付出毕生的心血。

至于阅读要有归类和记录的经验,在前面谈精读和博读时都有所触及。实际上,读书笔记就是这种经验的表述。应该说,这条经验既适应于精读又适应于博读,但在这里只想再强调一下此经验在博读中的重要,尤其适用于那种既不是愉悦性的阅读又不是针对性很强的目的性阅读的一种阅读,姑且先把它称之为增知性阅读。在科研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既不是压力很大的特殊时期(例如抢时间发文章,送审基金的期限临近等),又不愿意彻底放松自己,这种时候,我很愿意随手拿一本杂志读读。每当这时候,我最喜欢读的就是象《自然》、《科学》这样的杂志,尤其是一些信息、评论、书评或科普栏目,更是这种阅读心境下的最佳选择,既随意阅读,又可获得很多最新的动态。有时候,见朋友长期在很大的压力下工作,身心俱疲,我也会劝他们放松一下,换换脑子,读一些不需用脑太多的文章。对于这种阅读来说,归类和记录十分重要。讲是归类和记录,实际上应该说是记录和归类,因为时间上有先后,总是先有记录,然后才谈得上归类。谁都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脑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用笔代脑实在是不得不传授的经验。我清楚,也许这些话年轻人不爱听,因为,年轻人的记忆力好。我也认为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力很惊人,小时候背的那些古诗词,长篇大论的,什么《长恨歌》、《琵琶行》啦,直到今天还能朗朗上口,倒背如流。谁知四十岁一过,这脑子就象换了个人,想记点东西,那是千难万难。因此,动手代脑就成为一种值得推荐的治学方法。无论是读书的精彩之笔,还是突发奇想的灵光一现,随手记录下来,实在是奇功一件,长期坚持,必然会大放异彩,万万不可小觑。不过,光记录下来还不行,还要经常随手翻阅,回顾回顾。回顾回顾还不够,还要整理归类。整理归类也还不够,还要勤于思考,下面我们还会接着谈阅读思考的问题。走到这一步,才算是完成了一条龙服务的阅读全过程。这里讲的经常回顾、整理归类不过是将零星的知识系统化的一种手段,以便于理解和记忆,真正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要知道,读书并不是目的,掌握知识才是目的。否则,乱七八糟的一笔糊涂帐,便辜负了过去花去的时光,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精力。由于我写过一本有关孩子教育的书,很多朋友都向我讨教育子经。在介绍自己的经验时,我总是对他们说两句话:一是从小抓起;二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大众话题,许多人都有谈不完的经验,一本书一本书地介绍。可要我现在来说,两句话都多,只须五个字:养成好习惯。事情看起来很复杂,实际就那么简单。因为你要想把自己的影响施加于孩子,就必须从小做起,让他(她)习惯于接受你的影响。而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会收益终身。教育是如此,读书更是如此。

下面来谈谈阅读思考的问题。孔圣人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真是言简意骇,一语中的。牛顿说:“如果我对世界有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别的,只是由于我辛勤而耐久的思考所致。”爱因斯坦也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依靠这个办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思考就是一个标准,标志着独立和成熟,至于能走多远,就看善于不善于思考,能否持之以恒。正如爱因斯坦的另外一番表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无独有偶,贝弗里奇也对独立思考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何辨别有希望的线索,是研究艺术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其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根据主宰当时的观念去判断佐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这种潜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大发现的根须,顺藤摸瓜,就可以牵出一个金娃娃来!

如此说,独立思考的意义已不言而喻,也就有价值去探讨和分享对思考的理解和经验。有人建议要把阅读和思考分成两个过程。之所以要分,是因为这两个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阅读的作用是理解文本、吸纳知识,并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思。而思考的功用是加工整理吸收的知识,则属于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因此,阅读有时具有一种催眠作用,而思考绝对不会。阅读要考虑到时效性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而思考则不必强调这种连贯性,零星点滴时间都可以利用。应该说,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但仍有不少局限。首先,说阅读不需花费很大精力有时又具有催眠作用是因为没有区分愉悦性阅读和目的性阅读。对于目的性阅读而言,其花费的精力未必就比思考少。我阅读专业性文章时也容易犯困,但那绝不是这种阅读不需耗费过多精力,相反,这种时候多半是精力不够,不能进入文本角色。因此。我在进行专业性阅读时必须集中精力,否则,效果极差。其次,把阅读和思考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也不严谨。实际上,思考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联想思考,瞬时激发,想象丰富。这种思考几乎是与阅读同步进行的,边读边想,情绪激昂,思绪飘逸。这种状态下往往会产生自己都感意外的突发奇想,灵感似乎也特别衷情于这种思考,往往不期而致。这也是我在前面的讨论中为什么提倡和鼓励大家阅读时要养成眉批和笔记的习惯,其目的就是为了捕获这种瞬时即逝的思想火花。另一种思考是分析思考,集中一点,长期凝思。这种思考的特点需要运用更多的逻辑思维程序,不论是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还是寻求新的突破,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所谓苦思瞑想形容的就是这种状态。这种思考虽然辛苦,但收获也大,是一个人稳扎稳打成长提高的过程。所谓长考必有所获,无论是领悟还是突破,必能带来惊喜。前面所提的建议把阅读和思考分成两个阶段的观点,所涉及的思考大概就属于这种类型。

独立思考是阅读中最活跃、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一个成功的阅读,必然是一个充满积极思考的过程,不如此,则无以获取阅读的精神满足。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独立思考可以铸就独立的个性、特殊的魅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独立思考是一把通向大科学家的钥匙,既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又可以勘测新的宝藏。因此,具备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就成为了一把标尺来衡量一个研究人员究竟能否具备一个独立人格、独特风格的科学大家的基本素质。无数科学前辈以自己的成功启迪后人,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走上科研道路的年轻人,也把独立思考视作努力攀登必不可少的工具。无一不是在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因此,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无论怎么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都不过份。一言以蔽之,在科研中,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独特的风格,科学家也就没有了特殊的魅力,研究也就无法开拓创新,从而也就没有了科学家的任何出路和前途。

既然这么说,那究竟何为独立人格或独特的风格呢?首先,所谓独立人格就是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有追求、有思想、有判断、有见地,绝不人云亦云、阿諛奉承、左右逢源、唯唯诺诺。用陈云的话说:“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如果说科学研究与其它行业有什么区别的话,这就是其中之一。在其它任何群体,魅力也许会表现为一种亲合力,在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而科研不行。科研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境界,就在于一种质疑、好奇、探究、执着的偏好与性格,就在于那种在科学面前营造出的特殊氛围、环境和秉性。只所以中国现在还出不了大的科学家,不仅在于科研的基础强弱和硬件的多少,更重要的就是缺少产生这种大科学家的环境和共识。一切以利益为重,沽名钓誉,人心浮躁,怎么能坐下来搞科研?怎么可能出大科学家?其次,独特的科研风格就是在独立思考下开辟出来的一条攀登道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做事方法和行为规范。具有这种风格的科学家绝不会为时兴的潮流所左右,也绝不会因为权势和利益而放弃自己的道路和阵地。

既然独立思考在科学研究中这么重要,就要在跨入这个行业之始就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好的习惯如何才能养成?经验是有,却不复杂,主要是有心,多做。大脑是个很奇特的器官,象一块磨石,磨得越多,刀就越快。思考也是一个训练过程,开始时会很迟钝,但用久了,就会逐渐变得敏锐起来。我相信这是有物质基础的。成千上万的脑细胞,突触交叉,密如蛛网,闲下来的时候,干吗要无端地发生联系,耗费能量?长期如此,突触间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少,偶尔启动,也少不了生涩,效率低下。相反,经常使用,突触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多,信息传递也会越来越快。这时,所有细胞的潜能全被调动起来,只要启动,信息瞬间便能传遍整个大脑。全部的灯都亮了,所有的路都通了,联想丰富,触类旁通,火花闪耀,畅通无阻。想想,这将是一幅多么壮观的工作场面!记住,什么事都是如此,贵在坚持,贵在从点滴开始,持之以恒,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是一阵子,一爆十寒。另一方面,训练起来也不必太着急,一步步来,从简单的开始,不断地向复杂形式过度。如果再有心,最好找些逻辑思维的书读读,里面会有不少的思维逻辑的训练方法。知识是一方面,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一种习惯,一种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习惯养成之后,思考就不再是勉强的过程,而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如水到渠成一般。那时,思考的效率将是一种炉火纯青的状态,你想没有独到的见地,想没有新的观点、新的发现、新的突破都不可能。那时的思维,必定象泉涌一般,那就是你收获季节的到来。

前面讨论了阅读的批判和如何阅读的问题,下面再谈谈批判的阅读。

批判的阅读是个讲不尽的话题,捉笔总有力所不逮、捉襟见肘之感。在阅读的批判中曾谈过部分学者对阅读的质疑,认为阅读会抑制或束缚创造性的思维,实际上,这是没有批判性阅读的概念之故。如果对批判性阅读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应用,则不仅能充分发挥阅读对科研的价值作用,而且会将其对创造性思维的抑制和束缚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批判性阅读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得不谈,也不得不认真地谈。

批判性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批判性阅读可以提高鉴别欣赏能力,防止上当受骗。这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作为文学和艺术的欣赏,还谈不上什么上当受骗,既然如此,只要达到愉悦的效果,也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可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情况就复杂得多,如果没有这种鉴别能力,势必会对科研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和损失。曾读过一篇有关“伪科学” 鉴别的文章,其中谈到科学家与“伪科学家”的一个原则上的区别,就是“伪科学家”总是喜欢在科学范围之外寻求“支持”,而真正的科学家却从来不屑如此。谈到“伪科学”,我很想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其实,就原意来说,“伪”并不具有贬意,只是相对于“真”来说的“假”。从这个角度来看,则大可不必对这个词那么嫉恨和反感,也不必对此兴师动众地问罪。因为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真”和“伪”或“假”从来就是孪生兄弟,不可能断然分开,随意取舍。没有哪个科学家不是在这种真和假的辩识中成长起来的。既然如此,对“伪科学”一词也就不宜使用“抵制、反对或取缔”之类的字眼,而应该用“分辨或识别”取而代之。事情很清楚,大义凛然地抵制或反对“伪科学”的同时,则必然会同时伤害真科学。所谓投鼠忌器是也。但在另一方面,近来世面上另一类的“伪科学”十分猖獗,这种“伪科学”并非科研中的错误,而是治学不严的产物,或是没有接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一厢痴情,更甚者还有一群招摇撞骗之徒。于是,许多严肃的科学家们纷纷揭杆而起,对“伪科学”进行讨伐,上述对“真”“伪”科学的区分就是其中的一篇。首先,我并不反对对这种“伪科学”的讨伐,但有些观点还是要阐述。我以为,这种区分至少有两处不妥:一是所谓“真正的科学家从来不屑于在科学范围之外寻求‘支持’”只不过是一种偏见。真正的科学家为什么不去“科学范围之外寻求支持”?是不屑一顾还是能力不够?为什么一个所谓的“真正的科学家”不能把科学普及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过去常说,“凡是科学不去占领的地方,封建迷信就必然会去占领”。现在不是同样可以说:凡是科学不去占领的地方,“伪科学”就必然会去占领?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根本没有看到象凡尔纳、戴森、霍金这样集科学家与科普作家于一身的科学大师们的努力,他们的科普作品不仅把寻求科学的理解和支持带到了科学范围之外,而且也是对“伪科学”最具威胁的挑战和最有成效的讨伐。要知道,十篇摇唇鼓舌的讨伐檄文也赶不上一篇优秀的科普作品,不论是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霍金的《时间简史》还是戴森的《宇宙波澜》都曾经一度占领了畅销书的榜首,激起了多少年轻人对科学的向往和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粉丝遍天下,他们的影响也遍天下。其二,实际上,大部分的“伪科学”,或者说对科学危害最大的“伪科学”并不在科学的范围之外,而是在科学的范围之内。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史上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的“舍恩事件”就是典型的例证。舍恩年轻“有为”,时年三十二岁就已发表了九十多篇论文,其中最令人不可思义的是仅在零一至零二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在被学界认为是高不可攀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八篇论文,其势头酷似国内娱乐界某些红极一时的小品演员,央视的春晚变成了自家的菜园地,想吃茄子黄瓜随便。我还曾经气愤不过:即使演技再高也不至于如此啊,连个公平竞争都不要了,咋就不学学科学界的论文发表呢?谁的学术水平高就发表谁的,谁也甭想永远霸着。没逞想《科学》杂志象春晚一样腐败,罢,罢,罢!就是这个凭着自己的聪明一度在科学界游刃有余的年轻人,曾被公认为科学的明日之星,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候选人。正当红极一时,不料东窗事发,其大部分论文被查证有欺骗行为,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可以这么说,这种事件虽然耸人听闻,却不足为怪,因为揭发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没暴露的问题谁知又有多少?同事们经常在一起发牢骚,咒骂现在发表出来的科技文献百分之九十是垃圾。至于这个比例是高是低,没见过统计资料,也没人愿意统计这种资料,若有,肯定是一个重磅炸弹,足以炸碎科学、震惊世界。可仔细想想,这种怀疑确实不无道理,每天上万篇的科学文献发表,都有那么高价值的话还了得?人类还会在那里为了一点石油而大打出手、争得头破血流吗?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就此否定了科学。当今经济衰退遍及世界,许多人都看好中国的发展势头,预测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更多的人并不赞同唱衰美国,理由不管现在美国如何,但只要美国雄劲的科技开发能力不衰,高科技的引擎就能保证美国领跑世界的地位不变。这种理由毋容置疑,谁都不能分辩,因为谁都知道,美国科学研究的能力是这个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都无可比拟的。如果说日本的科技领先中国二十年的话,但日本人要想晋升教授,没有留美的镀金招牌是绝不可能的。因此,无论在哪个实验室工作,周围都有日本人走马灯似的转,就是想渡这层金。由此可知美国的科研是什么水平,也由此可知科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要想持续地发展,没有科技研发作为后盾、作为动力是绝不可能的。因此,即使科学体系出现再多问题,科学都必须存在。不管经济衰没衰退,政府有没有钱,也不管科研的效率如何,美国向科研领域的投入,仍然一如既往,丝毫不减。鉴于这种状况,一个科研人员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以应付这种生存的残酷竞争,而阅读批判就是提高自己鉴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的一种手段。

批判性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反映在另一方面就是在质疑和思考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和突破。注意,这里所提倡的质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质疑。换句话说,这种质疑并非是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或新理论的质疑,那种质疑属于默顿在科学精神实质中所讨论的对任何科学发现的怀疑精神。他认为,任何科学研究中的进展和发现都必须接受科学同行的质疑检验,否则就不能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但这里所讨论的质疑却是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下对阅读文本中观点和方法的质疑,虽然都是质疑,却属于同一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认知阶段,属于科学质疑的原始或者开始阶段,其精神实质不在于对发现的检验,而是在寻求发现的突破点。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对波普尔传统的假说演绎体系进行了批判,认为波普尔的科研证伪学说过份强调了科研中的批判性思维,忽略了科研中的创造性思维,从而造成了科研思维中的混乱:避重就轻,本末倒置。他指出,科学家在科研中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创造性地生产新概念、新方法甚或新发现,而不是去验证什么新发现。应该承认,一个多世纪以来,波普尔的科学证伪学说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科学界正统的研究方法被普遍接受。曾经读过一篇访谈文章,介绍前苏联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伏肯斯坦教授对“伪科学”的抵制和反对。在访谈中,有一段教授与一个访问者的对话。访问者显然也是一名科学家,认定教授对他的文章发表了不适当的评审(教授认为他的文章是一篇伪科学)而找到了教授,要求解释和道歉,遭到了拒绝。“不,你必须证明我是错的!”访问者坚持说。教授答:“我已经给出了足够的科学论据。顺便再说一句,我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你错在哪里?科学工作并不适用于‘无罪推断’。”“这是什么意思?”访问者不明白,问。教授答:“司法的基本准则是无罪推断,被告人无需证明自己无罪,而检查官却要证明被告人有罪。科学和司法却恰好相反,科学工作里有个‘有罪推断’的准则,就是说,科学工作者永远需要证明他是对的,或者说,科学工作永远是假定科学工作者是‘有罪’的”。姑且不论这位教授对“伪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及对科研工作的描述是否准确得当,这段对话至少透露了一种观点:科学家必须随时证明自己是对的,但却没有义务去证明别人的错误。从这个角度看,这位教授在反对和抵制“伪科学”的同时,既部分违背了默顿的科学实质精神,又部分违背了波普尔的假说演绎体系,这就是默顿科学精神实质中的怀疑精神和波普尔假说演绎体系中的科学证伪学说。当然,不论是默顿的理论还是波普尔的学说,都不是什么绝对权威,象一字都不能更改的数学定律。相反,它们各自都有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赞同贝弗里奇对波普尔的批判的,但却又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赞同他的是强调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把创造性思维列为科研的首位。我觉得对科研来说,创造性思维怎么强调都不过份,但我又不同意他对批判性思维的观点。我认为他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有两方面不足。其一,他把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立起来了;其二是他没有认识到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内在一致性。实际上,这是一种概念的模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本构不成对立面的两个方面。构得上对立面的概念应该属于截然不同的属性,比如说阴和阳、长和短、方和圆等。而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根本不具备相反的属性,因此,在概念上就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正相反,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的属性,是贝弗里奇为了反对波普尔的观点才人为的强性把它们分离开来的。应该说,就概念的属性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不矛盾,而是一对并肩作战的战友。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开路先锋,没有批判性思维作为基础,很难想象创造性思维会有什么作为。因为现在的科学研究已很难再找到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了,现代科研几乎是百分之百地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这听起来很绝对,实际上距离真实情况并不远。试问:既然今天的科研必须建立在前人知识或工作的基础之上,没有批判的思维和眼光怎么去发展、去创新?因此,批判性阅读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为科研创新开辟了一条道路。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强调一下批判性阅读的前提条件。在这里,也为批判性阅读设置了两个前提条件,就是:其一,批判性阅读应该是一种具备了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科研活动,也就是说,批判性阅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鉴别或说赏鉴能力,否则,很难想象这种批判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其二,批判性阅读者应该建立起一种自信,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

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两个前提条件?道理很简单,你既然不知道什么是对,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是错?同理,你既没有经验,又不懂理论、不了解进展,你又能怀疑什么、批判什么?因此,这么说来,批判性阅读并不适应于初学者或没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者。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一生是了不起的,了不起在他什么时候都能对形势判断和把握得很准,制定的政策和策略也灵活多变,切中实际。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民族是个灾难,对他本人却是了不起的胜利。为了击败竞争者,他创造性地利用了红卫兵小将,如同国共之争中利用了农民一样。“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杯迷魂汤灌得多少年轻人激情澎湃、五体投地、热血沸腾、肝脑涂地,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亲人践踏在地。可以毫不怀疑地说,虽然时过境迁,新一代的年轻人仍然不会在这种赞语前无动于衷。为什么选择红卫兵来达到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是利用了年轻人的热情和无知。“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需要一种什么精神?大无畏的精神!他看准的一点就是:无知就能无畏。事实正是如此,你既不懂什么是社会主义,又不懂什么是封资修,你怎么去批判封资修?事情搞的一团糟可想而知,殊不知一团糟正是老人家需要的,所谓天下大乱乱了敌人是也。世上的事都是相通的,政治军事如此,科学研究也是如此,我之所以反对文理分开就是因为分开了人的思维就有了缺陷,就很难去理解那本来可以理解的行事准则和做事诀窍,人也就会变得木呆。请大家一定记住,科学史上那些让人崇敬的大科学家们之所以绝顶聪明,就是因为他们不是文理皆通,就是因为虽然表面上对文科知之不多,实际上却精通于文理相通的思维方式。

至于要坚信自己的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对于批判性阅读和科学研究来说同样重要。假如没有自己的主心骨,不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既谈不上什么阅读批判,也谈不上什么改革创新。如此,科研对他而言,就成了既无聊又无效的工作了。当然,我说的坚持并非是盲目的坚持,并非是偶然一次得到的观察想象和实验结果。如果你发现了你感到意外的实验结果或者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想法,经过反复多次的证实确定之后结果不变,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仍不能说服自己,你一定不要轻易放弃这些东西,这些就可能是有价值的发现,就可能是你孜孜追求、“众里寻它千百度”的宝藏。因此,坚持自己的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不仅是批判性阅读的前提,更是科研创新的前提。

讲到这里,对批判性阅读这一话题仍有言犹未尽之感。实际上,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叛经离道的行为,很象一匹烈马,驯服了,可以获得令人惊喜的生产力,训不好,还会伤人惹祸,甚至殃及无辜。因此,在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还应强调一个原则,就是谨慎和自然的原则。为什么要慎用,就是因为有人把它用多了、用过了、用乱了。应该在头脑里牢牢地树立一个概念,批判性阅读绝不是为了批判而阅读、为了否定而阅读甚至是为了挑刺而阅读,这也是为什么科学的怀疑精神其本身也值得质疑,也是为什么贝弗里奇反对过份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原因。其实,科学的怀疑精神不应该作为一种科学精神实质的原则提出来,把它专门提出来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夸大了这种作用。为什么这么说?一则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发现,不是检验,是证实,而不是证伪。二则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对错误理论或方法的自然淘汰过程,既然是自然的过程,就不应人为的描黑它、加重它,更不能夸大它。这样一来,很容易使人心存忌讳,扼杀创新精神。在对科学研究如此巨大的经济投入的今天,给无数研究人员戴上一顶“科学怀疑精神”的紧箍咒所造成的科研损失和经济损失,有谁算过这笔帐?实际上,无论批判性思维还是“科学怀疑精神”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成为科学创新的起点,又可以成为科研创新的杀手;既可以澄清科学发展中的混乱,为科学发展扫清道路,又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障碍,关键是看怎么运用,向任何一边的过份倾斜都会造成科学自身的伤害。

对于批判性阅读来说,质疑和批判同样存在着这种问题,没有这种质疑和批判,则科学就没有发展和创造,但为了批判而阅读,为了推翻而阅读,其结果就只能象文化大革命一样,造成混乱和倒退。因此,在提倡批判性阅读的同时,必须强调一下这个原则,必须在心里问问自己是为了什么?我为什么强调自然过程,因为自然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批判性阅读的自然过程就是阅读时质疑和评论自然而然产生的过程,心中没有对文本的看法和自己的经验体会,只是为了批判的质疑,就难免出错或不合时宜。同样,为了推翻别人的理论和方法的“怀疑精神”,总不免夹杂个人的情绪和感情,既不符合一般为人处世的原则,又与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格格不入。事实上,没有哪个科学家愿意去做证明别人错误的实验,即使有,不是压力驱使就是利益所致,要不,就只能用傻子和疯子来解释了。正如伏肯斯坦所说,“科学家永远只证明自己是对的,没有义务和责任去证明别人的错误”。因此,所谓的“科学怀疑精神”就逐渐演变成了部分学术权威仅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受进行的判断,违背了科研领域内独特的“真理绝大多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对科学的扼杀是在无形中悄悄进行的,大部分人都觉察不到,偶有一两案例爆光,外行人也是无不纷纷喝彩,庆幸科学又战胜了“伪妄”。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带给人们的兴奋还犹闻在耳,可有谁知道有关DNA的测序方法的演变,其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叙述的就是科学界里典型的少数人战胜多数人的案例。美国的史密斯教授(Hamilton O Smith)是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因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而荣获诺贝尔奖。早年的DNA测序是通过电泳跑胶、放射性标记、显影而后一点点读出来的,不仅步骤繁琐,而且要反复标记所测的位置,因此,效率极其低下。这种时候,史密斯教授站出来了,说这样不行,人类基因的长度象万里长城,而碱基对象一块块砖头,这么个测法何日才能测完?于是,他发明了一种“扫描”法,直接可以读出序列,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可当他向美国国家卫生院(NIH)申请科研经费时,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原因很简单: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用标记定位法进行基因的测序,突然跳出了个“扫描法”,而且还不需定位,岂不是异想天开?是他脑子进水了,还是全世界都错了?结果可想而知,史密斯没有得到资助。可老头子也倔,反复申请,于是,便反复遭拒,连NIH的主席也发了话:我们不能因为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能在他信口开河的情况下把钱给他。实际上,我也很钦佩NIH主席的这种风骨,可惜的是最终还是全世界都错了。当史密斯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向全世界公布自己独自完成了他的测序结果的论文时,全世界都震惊了。由此可知,这种扼杀也到不了赶尽杀绝的地步,总有一部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会顽强地表现出来,一但形成了气候,就谁也挡不住了。问题是,难道我们只有庆幸这种漏网之鱼带给人类的文明曙光?我们又该为改变这种状况做点什么?

说来也并不奇怪,总结出这种精神实质的默顿,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只是一个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是科学的社会问题,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也没有科学研究的切身体会。当然,能从一个角度反映科学的本质,提供些有参考价值的科学观念,已属难得,并不能苛求一个概念或一次总结就能囊括科学本质的所有方面,因此,又何必对他责备求全?更不用说这种所谓的精神实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其动态的演变过程,把它奉为半个世纪的经典已经登峰造极了,再奉为神明,不免就要逸笑大方。

有了这些铺陈,现在该来谈谈批判性阅读的方法了。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批判性阅读?虽然有这方面的正规教材,且大有夸夸其谈者,却仍然是一个个人经验问题。八股文的教育很难给人实用的东西。有一篇文章,题曰:“批判性阅读的策略”,见题心喜,可从头读了一遍,心中什么都没留下,你说可悲不可悲?可气不可气?再读一遍,那些字还是不过眼,即使过了也不往心里去。实际上并不是我笨,而是太啰嗦,那么个长篇大论,面面俱到,什么人受得了?它说的那些话要是都记住了我自己倒成了一个怪物。例如,文章开篇就要求你问问自己如下问题:“你正在阅读的东西的主题是什么?讨论了什么问题?就上面问题,作者得到了什么结论?让作者产生这些说法和想法的理由是什么?作者正在使用的是事实、理论还是信念?”不是这种说教的对与错,而是不合时宜,让人头大,无所适从。要我说,如果你也读了这篇文章,千万别照着去做,害人不浅!我的经验是,开始读的时候千万什么都别想,想多了,你连一页都读不下去。这里谈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应对考试别有经验,这里不谈。我的经验就是读书绝对不能先想,只是一味地读,读到胸中有了块垒,再来谈什么经验。这时候谈批判性阅读,我的经验就是先要读懂它,理解它;其次是珍惜初读的感受,记下它;然后要仔细推敲你的感受,找出异同;最后,如果有疑义,解释它。我认为,如果你能把这四步走好了,基本上就算是一个批判性阅读的高手了。有时,我更喜欢把这四点再简化,叫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我特别珍惜我的初读感觉。这种瞬间的直觉往往是你对事物最直接的把握和最深刻的认识,对科学研究来说弥足珍贵,不可丢失。不论是赞同还是质疑,只要你能凭着直觉抓住一点,就不要放手,紧紧抓牢,穷追猛打,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赞同,就要搞清楚赞同什么,赞同多少,部分还是全部。同理,质疑呢,也要搞清楚质疑什么,是理论还是方法,程度多少等等。我不赞成盲目相信,但也反对轻易随便地质疑,那样只会让你浮躁,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轻浮狂妄不好,但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也成不了事。有人会说你这不是白说,到底怎么着?让人无所适从。我说,事情的精彩就在这里,学问和窍门也在这里,这就是哲学上的一个“度”的问题,用孔圣人的话来说,叫做“中庸之道”。我认为,无论是人生还是做学问,活到真正理解这句话时才算活出了点味道、悟出了点真缔。

 

 






追梦 (2015-02-25 22:16:54)

看完了,很精彩。我曾在读红楼梦时做过眉批。网络时代信息铺天盖地,这大大地改变了以往的阅读习惯。如何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提炼出知识,如何归纳总结其精华是一种新的技能,没办法,时代在前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啊。

海云 (2015-02-26 22:01:28)

不愧是科学家,写的文章让我这种思维爱跳跃的人不断开小差,像当年上数理化课一样。Smile

默人 (2015-03-02 18:30:23)

追梦,好久不见,还以为你早已厌倦了我这种既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布”了呢。谢谢你的跟读和耐心。心里话,有好多次连我自己都没有再贴下去的勇气了,我怕自己是在浪费读者们的时间。

默人 (2015-03-02 18:32:39)

也谢谢海云的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