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幸生的“回头”与“别回头”___贺陆记大作在台出版

 

                  陆幸生的“回头”与“别回头”___贺陆记大作在台出版

 

 

 

           好友陆幸生的报告文学选《向前走,别回头》在台湾出版了。这一喜讯的首发原本是属于作者本人的,但一向谦虚低调的陆幸生,却把这殊荣给了我,就象几个月前受邀为他此书写序一样,推辞之后的我是欣然接受,“高调亮相” :因为这本书的出版就像当年闻黎明怂恿我出书一样,是我怂恿他的结果。(闻黎明、陆幸生和我都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32团的知青,分别在政治处和后勤部工作,彼此相识)所不同的是,我是“初出茅庐”写了一本书,而陆幸生是从事新闻记者三十余载,作品数百万字,享誉新闻界的“江湖老记”。起初,陆是不想“回头”的,说:过去了就过去了,不想再回头看。我说:你写了那么多篇报告文学,分散登载在各种报刊杂志,为什么不能用心整理一下,出个专集,对自己大半生新闻生涯是个总结,对自己经历的历史变革也是个交待。陆被劝说,动了凡心,“回过头来”精心挑选了31篇当年颇具社会反响,至今依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报告文学,集结出版,从而有了这本大作的问世。对此,他很高兴,我亦有成就感: 我们三个年青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知青,晚年惺惺相惜,互相帮助提携出书留史,不能不说是一段知青友谊的延续和佳话。

 

    陆幸生因为“回头”,回首人生而出了《向前走,别回头》的专集,相信他的“别回头”一语双关:过去的已然过去,那就在历史的积淀中大步向前走吧!向前走,别回头,与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一起向前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陆幸生:《  向前走,别回头》

 

                                               序:新聞界的獨行俠

                                                          劉湘(子蕴)

    接到陸幸生先生邀我為他即將出版的報告文學選《向前走,別回頭》寫序的電話後,著實吃了一驚,回覆說:「嚇出一身冷汗。」這絕不是誇大其詞,因為他是馳騁新聞界三十餘年,「據不完全統計」著文計300餘萬字之多,獲得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創作獎、編輯獎和上海長江韜奮獎的大陸資深名記者。而我乃是一直從事和文字不搭界的行政工作三十餘載,因為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回憶錄,有幸在台灣秀威資訊公司出版了一本名為《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書的業餘作者,怎有資格和膽量為他的書寫序?


    仔細想想,我又何嘗不是最有資格為他的書寫序的人?因為我「既認得昨日的他,也認識今天的他」(這是他對寫序者的要求):我是既看見過他青澀知青模樣瞭解他知青經歷,又知道他後來讀書拼博及至「成名成家」的心路歷程的人,讀了他很多文章,自詡讀懂了他的人,那麼按照我一貫的秉性和思維邏輯,為他寫序的重任當非我莫屬也!
    那麼我眼中的陸幸生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讀萬卷書積累豐厚的知識底蘊,行萬里路拓展視野思維,為其日後的新聞生涯奠定基礎

 
    與我們這代人的共同遭遇一樣,陸幸生也難逃厄運:原本瞄著讀大學正在號稱小清華的上海育才
中學讀初中的他,因為文革的突發而至,不得不輟學不得不被迫上山下鄉,這一去,大鋤一扛越十年。文革結束,一九七七年全國恢復高考,他以全團第七名(前六名都是高中生)總分的成績考入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成為十年文革結束後中國大陸第一批最有造詣的大學生之一。一九八二年大學畢業後,陸幸生回到上海開始從事職業文字工作,先後任上海青年報新聞部副主任,記者,上海作家協會萌芽雜誌編輯部主任兼詩歌散文組組長,一九八九年調入文匯報社,任《獨家採訪》專刊主編,主任記者。組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後,到新民週刊工作,任特稿部主任,高級記者。


    陸幸生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7年,他當選為上海作家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散文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2014年,續任第九屆理事會理事、副主任。


    可以說,陸幸生大半生都在新聞戰線打鬥拼博,他以個人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見解天馬行空般獨往獨來的另類作風,一竿子插到底尋根究底的求索精神和犀利幽默的筆鋒、飽含激情的文字,橫跨文學和新聞兩界,闖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陸幸生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用厚積薄發來形容並不為過:當年下鄉在兵團時,陸幸生用來對付突然的政治變故和身分落差的辦法,不是頹廢墮落怨天尤人,而是讀書。每次回上海探親,他都會帶滿滿一箱書,讀完了通過火車「零擔」托運回去,讓家裡再寄一批書來。別人說笑打鬧的時間他都用來讀書了。去年我曾有幸受邀到他的家中喝茶,上好的明前茶並沒有留下什麼印象,倒是他的書籍之多令我難忘,書房和客廳的兩架書架佔據了兩個大房間整整兩面牆,書的數量之多令人咋舌,至少數千本之多,獨自坐擁書城:哲學的、歷史的、人文的,地理的,古今中外,名人傳記……想想看,在這個浮躁的功利世界,還有幾人肯踏下心來讀書?而陸幸生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都交付給了書。這是他淵博知識的源泉。


    為了採訪同時也為了增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陸幸生的足跡遍及國內。先時他還說全國除西藏沒去過外,都去過了,但很快我就在他的《相送柴門》部落格上看到他的西藏遊記。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文人的最高境界,陸幸生做到了,切切實實做到了。讀萬卷書,為他奠定了深厚廣博的文化知識,行萬里路為他積累了豐厚的歷史資料和對這個世界的感性認識,加上作者敏銳的目光,清醒的頭腦,準確的判斷力,勤奮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職業責任感,使他在大陸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寫下了一篇篇真實又不失精彩的故事、事件、採訪手記、新聞報導,調查報告、議論文章和獨具特色的報告文學;出版了《穿越滄桑》、《世界是圓的─上海汽車工業30年》、《快速路網》等著作,並多次獲獎:他的《天下第一難》獲中國潮優秀報告文學創作獎,因責編《鯤鵬展翅》、《永遠是黎明》,同時獲得兩個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編輯獎;他個人曾獲得上海長江韜奮獎。在文學與新聞的「兩方」地域裡都獲得最高獎項的,滬上僅此一位。

 

      清高孤傲的外表,獨立思考的精神,特立獨行的作風,靈魂自由的「流浪者」

 
    陸幸生性格內向,不事張揚,不嗜茗飲,不尚清談,和他在一起,常有清寂之感─這是他業內前輩對他的評價。在我看來,這個評價是準確的。我曾經問過他:知道嗎,當年在兵團你給人的印象是清高孤傲,離群索居,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他苦笑笑說:其實那是內心恐懼,躲避紛擾,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相而已。是啊,想想看,當年頗俱優越感的上海幹部子弟,育才中學的高才生,一夜之間父母被打倒、被隔離、被關牛棚,自己被發配,這種巨大的落差,不是十幾歲學生娃能接受的了的。除了躲到書中去學習,去思考,去找答案,又能怎樣?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恐怕正是這種內心和精神上的孤獨,使得他在任何時侯都能夠遠離塵世的喧囂,冷眼旁觀,獨立思考。獨往獨來的作風又使得他能夠專注於用自己的心,來捕捉中國大地上隨時隨地發生的變化。性格使然的他坦率地說:這樣的捕捉,是在求證現代歷史,是在挖掘文明底蘊,是不允許讓他人來攪擾的。及至後來在他的記者生涯中,他始終「遵循自家原則」,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好在「社會轉型」,報社量才使用,他成為上海《文匯報》《獨家採訪》專欄的主編,這真是使陸幸生如魚得水,用他的話說,真有種「平生所願足矣」的感覺。於是他,獨自一人,飛到青海採訪退役的原子彈研製基地,飛到北京採訪向老百姓開放的天安門,飛到廈門海域採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通道掃雷,飛到金門對面的大嶝島「近望」對岸,飛到雲南前線登上最前沿陣地……寫出了一篇篇具有獨到新聞價值,經得起歷史檢驗,懾人心魄又引人深思的好作品。不信你就好好讀讀這本書,我敢說,無論是二十年還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他的觀點,他的思考,他的文字,絕無一點「陳舊」,更不「落伍」,讓你不佩服都不行。

 
    隨時捕捉新聞的嗅覺,獵人般明察秋毫的眼睛,敏銳的頭腦和判斷力,站在記者職業的最前沿

 
    陸幸生認為:中國在變化,記者的職責就是觀察和記錄這樣的變化。走中國、明背景、捉典型,訪細節,作為一名優秀的記者,自身的「雷達」必須每時每刻張開著,捕捉著,隨時隨地發現、抓住,及時準確地做出判斷,並在第一時間趕寫出來。他不僅是這樣認識也當真是這樣做的。


    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他發現並採寫〈1976‧保健醫生‧中南海游泳池〉的經過。
陸幸生的太太是上海瑞金醫院主任醫師,作為「醫生家屬」的他偶然的一次去醫院辦私事,又偶然的在某領導桌子上看到了一本《慶賀徐德隆教授從醫執教五十二周年》的小冊子,在隨手翻閱的過程中,又偶然的看到在毛澤東逝世後,在守靈的毛澤東醫療小組的成員中,不僅有徐德隆教授,還有後來在國外寫《毛澤東私人醫生》的李志綏……這幾個看似無關聯的偶然,卻讓政治嗅覺極其敏銳的陸幸生捕捉到了一個「無比巨大的新聞線索」。緊接著,一行「首先為毛澤東主席所患疾病作出了正確的診斷」的字樣映入陸的眼簾,職業敏感使他的神經一下子興奮起來,記者的習慣使他心跳加快,以致於「腦子裡」從來沒有這般強烈地洶湧著一個念頭,感到「這句話太重了」,「這具體的事實究竟是怎樣一回事」。他當即做出決定,一定要找到這位已退休賦閒在家的徐德隆教授。時間就是生命,他立即像拉滿弓弦的箭一樣,投入了工作中:找院領導要求採訪徐教授,說明採訪意圖,要求院方協助……幾經周折,他如願已償,不僅採訪到從不與記者接觸的徐教授,且為保證文章的真實可靠,稿件讓徐教授親自審閱核實。


   〈1976‧保健醫生.中南海游泳池〉文章在刊物上發表,立刻在國內外引起強烈震動,無論是刊物還是網站都全文轉載,因為這是國內外絕無僅有的獨家採訪文章,又是涉及毛澤東的,極為絕密的歷史資料。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我想陸幸生的愉悅心情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這樣的職業素質和作風一直伴隨著他的職業生涯。又如〈歷史不再是孤證〉中,涉及建國以後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為了求證這段重要歷史,陸幸生進行了艱難的調查,尋找追蹤一切線索,採訪相關人士、查閱當年報紙,甚至動用關係到海外尋找知情人……文章見報後,又引起一場震動,而作為當事人的陸幸生只淡淡的說「我求證鑒實了一段歷史,我很少有這樣高興」。

 

       會飛的心和一雙長腿,頑強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登上「事實真相」的至高點

 
    不知道陸幸生的吃苦精神是否應「歸功於」他下鄉務農十年,背井離鄉十四年的磨練,讓我想不明白的是,在絕大多數北方人眼裡最最嬌氣的上海男人,何以身體裡蘊藏著這麼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化劍為犁‧草原作證〉是他採訪中國大陸第一個核基地退役後的建設情況和清污情況的採訪紀實。到這樣有可能還有「核污染」,有可能會有高原反應的核研究基地去採訪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何況這並不是「命題」,而是陸幸生從《人民日報》上見到了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豆腐乾兒」後,憑著記者的敏感,已經「溜過去的眼睛終又溜了回來」,覺得這裡面大有「花頭」,自己的又一次獨自命題、獨家採訪經歷。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曾是軍事禁區,是40年前中國的一塊核研究基地,多位世界頂級的核子物理專家和一批專業研究人員、將軍和士兵,在這裡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攻克了原子彈氫彈的尖端科學技術難關,成功組裝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這片核子試驗基地退役了,這塊土地交給當地人民政府,成為當地人民休養生息的一片沃土,這中間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故,怎樣的清污和管理,怎樣才使基地的區域空氣、水、土壤、動植物等各種環境介質全部達標?並且於1993年6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並移交地方接收利用,成為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這中間到底發生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曲折和故事?陸幸生頭腦中帶著這一連串兒的為什麼,先後兩次登上祈連山南部高達3000米的青藏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強勁的高原風和缺氧狀態,還有自己並不瞭解的核基地污染危險,陸幸生是國內外第一位「甘願冒險甘願吃苦」的記者,來到了這塊從無人問津,也無法問津的土地。負責接待的一位當地領導說:「你是第一位國內來基地採訪的記者,你很勇敢啊!」這一句簡單的話語,飽含了多少讚歎和欽佩之情啊!


    在歷經周折後,稿件終於見諸報端,而這一段文字最能反映陸幸生的愉快心情:「1938年,王洛賓到此寫下了溫柔纏綿的情歌,而到了20年之後的1958年,這裡成為了科學家和軍事家研製原子彈的火與劍交並的基地,歷史就是如此這般奇特地連接和組合著。」「稿件見報,反映很好。我的心頭真是陽光燦爛。」


    寫到這裡,意猶未盡,這位在業內人士看來,聞到「某種氣息」即會像「狼一樣撲上去」的陸幸生,在冷峻外表的掩蓋下,內心的情感是非常熾熱而富於激情的,「愛」這個人類最崇高的情感,始終在他的心底燃燒或者說沸騰,我想這是他與一般寫「官樣文章」的記者們最本質的區別。他擅長寫風口浪尖上的大事件和有爭議的人物,但他的眼睛他的心,也卻始終關注著那些曾經的知青戰友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在他的筆端,對這些人賦予了無限的關愛悲憫和同情。他可以為了感恩,去零下17度的東北大慶,用三天時間打11個諮詢電話,行程2500公里,千辛萬苦的去尋找當初調他來團部的老領導,只為當面去說一聲謝謝;他可以在二十年前,用自己並不強大的聲音,為那些曾經在十幾歲「被統一驅趕著上山下鄉,在三十歲又歷盡曲折回到故鄉」且仍掙扎苦鬥著的戰友們疾呼和吶喊,不無自豪的告訴這個國家,在這個社會〈我們是很優秀的〉;他可以為一個因為錯綜複雜的原因,被強行拆散,一生兩岸阻隔的戀人及從不知生父是誰的普通工人「兩肋插刀」,滿懷悲憤同情,急切地幫助當事人去海峽的那邊去尋求幫助〈尋找父親〉;他的許多文章,在閱讀中間你會感覺到他內心情感的澎湃和熾熱,你會像我一樣,心常常在顫抖著或者禁不住淚流滿面……你會分不清你看到的到底是紀實的新聞作品還是文學作品。


    這就是我,他的兵團戰友眼中的陸幸生。和我一樣,他的生命中有著解不開的知青情節,我想用他為《三色土─旅美知青故事》所寫的評論文章〈異國血未冷〉中的一段文字來結束我的文章:

    「他們是知青群落裡記憶力最強的一部分人,無法忘卻歷史對真誠作過的嘲諷和戲弄」,「他們是很透徹的一群,又是很心急的一群」,「他們為追夢而來,憶夢是一種提醒。以往逆境的土地,生長著提供著意志的養料」,「他們是堅韌者,是應戰者,他們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一切鞭打著這一代人的脊梁,遞增著他們奮鬥的加速度,這是土插(下鄉)使然,更是洋插(出國打拼)的必然。」

    這一段文字中誰說沒有陸幸生的影子?沒有我的影子?沒有中國大陸一千七百萬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影子?

    但願我沒有辜負陸幸生的信任,沒有辜負他的書。
    是為序。

                                                2014年9月15日於北京

目錄

推薦序/劉湘
自序:  感谢缘分,感谢游走

輯一 青春回憶:自此光陰歸己有
高考是長夜後的燭光
畢業
走出光環
我們是很優秀的——紀念我們4 0歲和返滬1 0周年
星光,今夜依然
異國血未冷──休士頓知青的故事
「世貿」遭襲時,我在白宮前
七天七夜,從紐約回到中國
站在同一塊基石上的感念
只有一個翅膀的飛翔

輯二 台榭人生:蒼山負雪,浮生未歇
人生的舞臺
化劍為犁,草原作證——中國退役原子城採訪記
採訪天安門
歷史不再是「孤證」
走近巴金
1976年.保健醫生.中南海游泳池
重訪海南島汽車事件——雷宇採訪記
探訪深圳二奶村
暗訪廬山別墅
在尊嚴和酸楚之間——宗福先採訪記
落日之墓
袁庚:往前走 別回頭
重走胡志明小道
馬思聰去國返鄉路
瞬間芳華今猶在--訪言慧珠之子言清卿

輯三 故國周遭:三百年間同曉夢
大陸第一站
義薄雲天 著眼未來
金門廈門門對門 何時過來串串門——廈門灣掃雷紀實
尋找父親
陳潔如魂歸故土
半個世紀後的歸來

 

 

 

 






雨林 (2015-02-09 15:00:52)

子蕴姐, 这本书在哪里可以买到?

司马冰 (2015-02-10 05:03:11)

这序写得真好,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非常好,我认为任何另外一个人是写不出的。

天地一弘 (2015-02-11 08:31:44)

欣赏子蕴姐深邃的书序。

子蕴 (2015-02-11 13:43:14)

恐怕也得网购吧?就像我那本一样。我问清楚告诉你!我嘱咐他在博客上做个链接好吗?

子蕴 (2015-02-11 13:46:19)

很高兴你的肯定,子蕴姐可是第一次为别人写序啊,称赞的人不少,我真高兴啊。

子蕴 (2015-02-11 13:48:54)

你可是业内人士啊,所以你的称赞让我找不着北了,鞠躬致谢,我还得把你的肯定转给陆记,让他“没事儿偷着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