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往事,我一直不曾提起,因为不想让人觉得要与名人拉关系。几天前,再次去了新港海滩,在那里参观了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海边巨宅,想起老先生与我的这段短暂的缘份......老先生已作古,可是他可能随便不经意的一件事,在他的一生中微不足道,却是我一生中的转折点,仅写下这段如烟往事,以纪念生命中的一个刻痕。)
人与人之间是有缘份的,有的缘份可以持续很久,延续一生甚至还可以延续到下一代;有的缘份可能只有短短的一霎那,可能只是一个难忘的微笑,或者一个怦然心动的对眸,或者是一个不经意的伸手一扶,但却会在你和他人的生命里留下很深的印记。无论缘份的长短,如果在一个人的生命里刻下了痕迹,那么,这样的缘份就值得铭记,值得想起,值得回味!
八十年代的中后期,我有幸带领一个来自美国的旅游团,说是团有些夸张,因为只有六个人,英文科的老翻译告诉我这是个豪华团,他们要去游三峡,普通团那时大约只需要缴纳两千美金游三峡,林德的团需要付三倍的价钱。那一年我刚二十出头,第一次带这样的豪华团队,对于“豪华”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认识。而且那一年我正准备出国留学,考了托福、申请了大学,只是还缺一点手续没完成,其中一个手续就是申请的大学要求的美国担保人签字的担保书。
我父亲已写信给我在台湾的伯父,希望伯父能援手相助,但那时中国大陆与台湾的通信都需要经过香港转,一个来回就是好几个月。
我们那时把带团做翻译叫做“上任务”,我从北京国际机场接了六位美国来的客人,北京游玩之后去了西安,然后很快就乘飞机抵达武汉,从武汉上船了之后,才有点明白豪华的意思!一艘游船服务人员两百多位,却只有两个美国来的团,我这个团六位客人,还有一个团只有五位客人。也就是说两百多人服务这十一位客人。
我的六位团员中,其中两位来自德克萨斯州,五十岁左右的姐妹俩,都是农庄主,到处乱买东西,好像不要钱一样,看什么都好,憨厚纯朴友好。一位我曾经提过来自波士顿年逾八十的老太太贝蒂,从没结过婚,旅程中我和她做伴的多,飞机和小船,座位基本上都是我和她并排坐,我们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有三位,据他们自己说都是表兄妹,一位叫苏珊,来自英国伦敦,一位叫南希,来自纽约,两个人都差不多六十岁上下,苏珊稳重端庄,南溪时尚俏皮。还有一位七十多岁老先生,他说他的名字叫阿尔弗莱德,常被他的两位表妹调侃,是个幽默的美国老头儿。我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子跟着六个老先生老太太后面,常被他们说:“黛妃呀,跟着我们这些老朽多没劲儿呀,要么去找个王子真的做黛妃,要么去大学读书去!”我本姓戴,介绍自己的时候,便会玩笑性质地说可以叫我“DAI”,音与黛妃的爱称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就戏称我为黛妃。我说我读大学了,马上还准备去美国继续读呢!他们这才放过我。阿尔弗莱德老先生半真半假地对我说:“到美国需要帮助尽管找我!”他身边的两位表妹都对我挤眼睛,说:“你一定要去找他,他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就当大家讲笑而已。
一路游玩,一路我和他们六位都相处愉快,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上海。那时我有位大学的好友在上海的宾馆里任职,每次我去上海,她都会来探望我。跟好友谈起我申请美国大学的事情,那时还缺个担保人,她脑子转得比我快:你团里找个人担保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说那怎么行,那是违反外事纪律的!哈哈,那个年代脑筋还比较禁锢。但幸亏她提醒,问问又何妨?我就想起阿尔弗莱德对我说他可以帮任何忙的说法,那天晚上在上海的酒店里,就拨了个电话到他的房间,我开门见山地问:“你能做我的美国担保人吗?”他立刻说:“Of Course! (当然了!)”接着他就问我需要他做什么,我说学校有份担保书需要担保人签字,他让我拿过去他房间,他马上可以签字。就那样,我的好友等在我的房间里,五分钟而已,我就拿到了老先生的亲笔签字的担保书。
送他们六位去虹桥机场的路上,他们把各自的家庭地址给我,每个人的家庭地址都是门牌号码加街道名再是城市或城镇和州的名字,唯有他给我的地址没有门牌号码,我说你这地址怎么不一样,没有号码呢?邮递员能送到你家吗?你圣诞节收不到我的卡可别怪我哦!他的两个表妹又在旁边开玩笑似地说:“你什么都不用写,就写他的名字,他也能收得到的!”
送走了六位美国客人,回去我就开始着手办护照和签证,签证时还需要美国担保人的税单,我又写信给他,他很快寄来了前一年的税单复印件,看着上面并不令人吃惊的年收入和职业一栏填写的职业赛手,似乎一切都没太大的新奇。
我一直以为他的两位表妹喜欢讲笑或者开玩笑,直到我进了美国领事馆签证,才知道老先生是鼎鼎有名的。
签证官看我送进去的材料,问旁边的另一个签证官:“这是那个范德比尔特先生吗?”另一位签证官看了看材料,说:“应该是他!”,然后两个人同时看向我:“你是如何认识范德比尔特先生的?”我把做他们翻译的事情大概说了一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的,然后就“啪啪啪”几个图章,告诉我签到证了,可以去美国了!我那时才知道那个名字原来有那么大的威力。
待续
雨林 (2014-08-27 14:36:34) |
哇, Vanderbilt!想请海云也会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家族和他们的慈善事业呢。我只是知道离我们这里不远有一个著名的Vanderbilt 大学。 |
天地一弘 (2014-08-27 14:42:56) |
无懈可击的缘分。 |
海云 (2014-08-27 17:14:06) |
我会大致提一下,不过那些在网上也能搜到,我还是主要说说我和他有限的交汇点吧。 |
温连军 (2014-08-27 17:15:04) |
愿你好运相随。 |
海云 (2014-08-27 17:16:23) |
很短暂但是影响了我一生。 |
海云 (2014-08-27 17:18:32) |
感恩。 |
暗香 (2014-08-27 17:21:53) |
啥好事都让你赶上啦,xmjdh |
海云 (2014-08-27 17:27:38) |
上帝的眷顾。 |
梅子 (2014-08-27 21:52:06) |
生命中的贵人!上帝安排的! |
海云 (2014-08-27 23:33:04) |
确实是贵人。 |
春山如笑 (2014-08-28 03:43:24) |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天注定, 你是有福之人. |
鐡手 (2014-08-28 05:20:09) |
黛妃啊!我猜:也应该是你的纯朴、友善、热情、责任心缩小了你与富豪之间的心理距离。珍惜这段缘分! |
Amoy (2014-08-28 10:09:15) |
有缘的人总会遇上! |
海云 (2014-08-28 13:20:06) |
我也是觉得缘深缘浅都是注定的。 |
海云 (2014-08-28 13:21:27) |
年轻,或者说比较傻,呵呵,看到你得奖了,祝贺! |
海云 (2014-08-28 13:23:31) |
很多人即使遇上也是擦肩而过,有些人却可以在你的生命中留下很深的痕迹。 |
慕溪 (2014-08-28 17:52:53) |
wow, 是那个CNN名主播的妈妈家族的人吗?太有缘分和福气了 |
海云 (2014-08-28 18:23:57) |
呵呵,看来你也知道那个名主持的家庭背景。 |
慕溪 (2014-08-28 19:51:33) |
嘻嘻,知道,他是不靠家里的钱的富N代的光辉榜样啊 |
鐡手 (2014-08-28 23:52:29) |
嗯,不能这样谦虚自己年轻、傻,海云你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这应该是内涵朴素本质的自然流露,所以朋友多。我们才欣赏到《我与范德比尔特先生的一段短暂的缘份 (上)》,期待你的精彩后续…… ^_^ |
林玫phoenix (2014-08-29 00:13:33) |
好人遇到好人了,绝对缘分,相互看着順眼。我个人经历:凡是真正高貴的大人物,性情里其实很純真。而年青的海云也是純真的小女孩,惺惺相惜啊。 |
海云 (2014-08-29 00:51:05) |
我那段时期也不晓得怎么搞的,接二连三碰到好几位贵人,他是一位,后来到了夏威夷,又遇到五十年代的夏威夷小姐,还有卡特前总统的胞弟.......后来从美国回国,在黄山又碰到中国的国家主席,也有段故事至今也是没写过,怕别人说...... |
海伦 (2014-08-29 02:03:44) |
好故事要分享给俺们听啊,期待下一篇。别忘了给竹子浇水 |
捷润 (2014-08-29 03:13:25) |
不得了的人物。他那个大学还挺难进的。 |
春阳 (2014-08-29 03:46:49) |
缘分。 运气真好,哈哈。 |
慕溪 (2014-08-29 05:06:09) |
继续写!名人回忆录,让俺们开开眼界 |
呢喃 (2014-08-29 07:54:58) |
饶有趣味,接续! |
海云 (2014-08-29 12:27:00) |
有关夏威夷小姐的文,请见:再回首 三 陪伴传奇人物 |
海云 (2014-08-29 12:32:43) |
浇的浇的,但似乎只有一株有生命迹象,另两株叶子呈枯黄状,气息奄奄,着急。 |
海云 (2014-08-29 12:36:18) |
是,我儿子接到他们的录取通知单,还特地去参观,他们提供来回机票,孩子很喜欢,不过最后还是去了别的大学。 |
海云 (2014-08-29 12:40:48) |
我也觉得有的时候我有点好运气。 |
海云 (2014-08-29 12:42:27) |
等我有空接着写。 |
海伦 (2014-08-29 15:46:45) |
它们生命力强,只要浇水,另两株叶子呈枯黄状的,它们的竹根,明年也会长新芽竹. |
刘瑛依旧 (2014-09-01 14:43:08) |
有关担保这段故事,跟当年写《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有点儿相似。那个年代出国,找经济担保人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坎儿。你的运气真好! |
予微 (2014-09-04 03:36:20) |
缘分,机会,还是要有内力的人才抓得住呢。奇缘。 |
海云 (2014-09-04 11:43:34) |
你说的那本书是小说,我写的是纪实随笔文,哈哈,性质就不一样了,不过,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也算有代表性。我辈中人很多出国之后都得到西方世界的人的爱心和援手。 |
海云 (2014-09-04 11:50:31) |
当年的我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段奇缘,慢慢的,岁月让我意识到了。 |
杏子花开 (2014-09-17 14:51:38) |
范德比尔特先生,我不熟悉。 但是对您说的“后来从美国回国,在黄山又碰到中国的国家主席”一事特别感兴趣。哪天有空也写写吧。期待…… |
杏子花开 (2014-09-17 14:52:51) |
我们只是在国内的电视上经常见到国家领导人。您懂的。 很好奇见到真人的那个故事! |
海云 (2014-09-17 15:18:17) |
呵呵,一直不敢写,主要还是怕政见不同的人有异议。曾经就有人指着我家里的照片上的领导人,咬牙切齿。呵呵,当然不是针对我而是针对领导人。所以,虽说这段故事挺有趣的,我还是犹豫再三,而且总有那么几个人把我写的文字和说的话拔高了看既上纲又上线来对待,弄得我更加谨慎,不敢随意下笔。 或许等他百年之后再写,或许等我想通了之后再说,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