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和逆变器中的电感磁芯的探讨之一

 

电感的特点

电感最先被发现,半个世纪后,人们才发明变压器。但是在工业中,最先得到应用的却是变压器。电感和变压器都是由磁性材料如矽钢片铁氧体,和绕组组成,都具有,且只具有磁电转换功能,统称为磁性元件。这两个元件的制作、工作机理、工作方式和各自的应用大不相同。在开关电路里,电感在关断时送电,变压器在开启时供电。电感储能,变压器一点能量也不能储存。

 

 

 

为什么要探讨电感

所有的电功率转换装置里都有磁性元件,至少要有电感。

 

随着大功率,超大功率转换器的应用,传统的器件受到极大的挑战。

 

比如100马力电动机车,行驶1个小时,功耗为为735千瓦小时。10千瓦的充电器要充电73个小时。10% 的损耗,73千瓦小时,相当于一个家庭几天的用电量;如何提高效率是个头等大事。10千瓦的充电器,鞋盒子般大小;如何减小体积是第二件大事。

 

比如20000千瓦的风能逆变器,其效率只有20%,提高1%的效率,增加5%收益。改善风能逆变器磁性元件效益,大有可为。

 

在过去100多年里,磁性元件的材料、形状、体积有过很多改善,变压器的技术臻于成熟,研发几十、几百千瓦的变压器已经不是难题;但是区区几百瓦的电感的研发生产也有很难突破的瓶颈。问题出在功率增加,体积必然增加, 但是到了某一临界点后,电感体积增加,输出功率增长有限,损耗增幅迅速,效率极度下滑。

 

 

电感存在的一个技术问题

2002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Xueren Wang, Mark Tillack and S. S. Harilal发表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发生器永磁磁场分布的研究报告[1]。下图,黄色为热分布的第一梯度;咖啡色在四个内角处,为热分布的第二梯度;内角的拐点红热,为热分布的最高梯度。这是因为磁力线沿着最小路径分布趋势,路程较短的内拐角处聚集磁力线,高密度磁通产生热点。通常所说的磁饱和并不是均匀地发生在每一个磁小体,而是集中在曲率半径较小的拐点附近,即磁芯内角处。

 

1     永磁磁路的分析和模拟两维图

                                                            

在相同质材的铁氧磁体中,磁阻与磁路长度成正比。E磁芯内除了拐角部分的边腿、扼背、中心柱诸磁路长度均相同;唯有在拐角处,外圈路径比内圈路径长,因此外圈磁阻比内圈磁阻大。

                                   

磁通与磁阻成反比。磁力线在最小磁阻区域附近,即在内圈,尤其是内角处密集,磁通分布不均匀,减少了磁芯的利用率。近年研发的PQRMPlanner新型磁芯,外壁宽薄,提高了磁芯利用率的原因,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传统E磁芯内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3                 嵌入8个计算所得高磁阻等腰三角形后,该E 磁芯磁通均匀分布

如在E磁芯的拐角处嵌入由磁阻较高的磁性材料制作的等腰三角形如图3所示,内圈的磁阻增加后,与最外圈的磁阻相同。假设这样设计可使拐角内各磁路的磁阻相等,这就会使整个E 磁芯的各个磁环路的磁阻相同。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如此设计的磁芯,其内部的磁力线分布均匀,不再有热点。

具体设计公式及其证明从略。

 

一个实例是Coilcraft On Semiconductor设计的http://www.mouser.com/ds/2/308/MC34262-D-96837.pdf

p13显示的450瓦电感Coilcraft PT4220

Primary: 38 turns Litz wire, 1300 strands of #48 AWG,

Secondary: 3 turns of # 20 AWG

Core: Coilcraft PT4220, EE 42−20

Gap: 0.180 total for a primary inductance (LP) of 190 mH    (15.7% gap)

 

 

有经验的工程师在设计电感时,往往要留很大的冗余量,电感强度只取其最大值的1/3 1/4 这样,磁芯的体积往往加倍,线圈的损耗也要加倍。当电感的输出功率到400瓦,继续增加磁芯的体积,就会降低其效率。

 

小结:

  • 在高磁导率磁芯拐角处嵌入设计的低磁导率三角,可以均衡磁力线的分布,提高磁芯的利用率。

 

  • 从数学推导中可以证明这个方法有效。但工程上变压器的磁芯要用其他方法改善;在大规模生产中,磁力线均匀分布的电感设计也会不同。

 

  • 一个较为理想的电感不但要考虑磁力线的均匀分布,还要考虑质材、形状,窗口利用率,漏磁、涡流等等其他因素。这些将在下面一一论述。

 








司马冰 (2014-05-23 04:52:27)

深入浅出,讲得好,不过不是涉电专业的可能还是看不懂,或者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