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一点感悟

本来这两本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偏偏在我这里巧遇了。

 

办公室的小同事网购了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小同事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作者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之前,我正好在看诺贝尔得主莫言的《蛙》,蛙是青蛙的蛙,还是娃娃的娃,心里有了许多莫名想象。莫言的书,基本都说了一个灰暗的故事,灰暗的故事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喜欢阳光的故事,这是文字的积极意义,上升到文学的角度,也是文学的价值所在。

 

看完莫言的《蛙》,我依旧只是看到了故事灰暗,而且心情随着故事越来越糟。所谓人生有限,不看故事也罢,也或许,自我的境界没有达到莫言的高度。

 

至于莫言获奖,有时难免诺贝尔奖项不和中国开个玩笑,得奖的,未必是最好的,我一直这样想,看完莫言的故事,我更加这样想,尤其在中国这样鱼龙混珠的社会里。

 

金子可能变成石子,石子也可能变成金子,这在中国随时可能发生,中国人的打铁技术一流,别的技术有待商榷。

 

莫言由一个个美妙的娃娃开始,所谓美妙,不是美好,美好是生命的意义,美妙只是对生命的体会,开始美妙,可能结局并不美妙,每一个女人和娃娃都有一个刻在心里的故事,只是女人去了,娃娃也没有留下,娃娃留下,女人却没了踪影。

 

这是社会的灰暗,这样的故事发生了,我们听说了,却不能放大,莫言在《蛙》的故事里,把每一个女人、每一个娃娃都放大在一个背景里,背景是一道黑幕,于是娃娃和女人的性命也成了一道黑幕。

 

国家再文明,都会有阴影,社会再进步,都会有沙尘暴,随时袭击善良和不善良的人们。

 

性在莫言的笔下,如同撕裂的身体,被袭击着,娃娃被男人和女人制造,却少了生命的灵性,看生命的色彩,没有阳光,只有黑夜,黑夜里黑色的眼睛,多了一份期盼,只是一个个娃娃翻落在女人的身下,却没了女人喂养,或许中国母爱一直是扭曲的,于是造就了一个个荒唐的娃娃。

 

用耐心把《蛙》看完,随后用爱心把《霍乱时期的爱情》看完,很长时间,心情在故事和文学里跌宕起伏。故事和文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裁,即便后来莫言发表了很感人的得奖感言,也用母亲的故事感动国人的心灵,可是我却没有一丝感动,多了一份疲倦,疲倦不是困乏,是绝望。

 

人类是不能在绝望里生存的。

 

娃娃在莫言的故事里,最后化为一个个幽灵,飘荡在这个空洞的世界,来来去去,没了痕迹,这个世界有灵魂吗?我想,还是有的吧。

 

霍乱时期有一份至真至纯的爱情,即便爱情过了若干年之后,再去感悟,依旧激情澎湃,年少相遇,爱情激荡,即便错过,也在性爱世界里煎熬,人性里历练。那一段少年的偶遇,却成了终生的情感寄托。

 

爱情的幻影或许一直没有走开,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即便经过一生跌宕,一份细腻情感在多年以后,还是在我的心头放射异样的光芒,曲折的爱情很美妙,当彼此发现对年少情感的渴望构成黄昏里一抹最美丽的晚霞,我想,此刻的生命是美好的,也只有唯美的爱情带给我们生命回荡。

 

《霍乱时期的爱情》即便因为人性的张扬带来性爱的混乱,而至真情爱,还是在生命的一角放射微弱的光芒,而微弱的光,给明天的爱情带来希望。

 

这或许也是爱情和幸福的意义,也或许是灵魂的呼救,这是《霍乱时期的爱情》流传的意义,而蛙连人性微弱的光芒也失去了。

 

我不禁掩面叹息。

 

沉默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






雨林 (2013-10-30 00:32:24)

谢谢一弘介绍。好久都没有能够像你这样细致地读长篇小说了。惭愧。

天地一弘 (2013-10-30 00:52:02)

谢谢雨林!有时法律的生涯令我沉闷,于是拿一本小说来读,喜欢读书的感觉。

清扬 (2013-10-30 01:16:18)

对于莫言我看都没看,但是对于霍乱时期的爱情,我倒是有此书,还很喜欢呢,这本书值得收藏。个人觉得关于莫言,是属于有期限之类。

问好逸弘。

费明 (2013-10-30 02:29:05)

说得不错,没有壮的悲,让人喘不过气来。

喜欢看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但仅此一本,其他的书没有一本能看得下去的。

梅子 (2013-10-30 03:02:01)

人更需要正能量!

西歌 (2013-10-30 03:58:49)

美好的事物令人振奋和向往, 阴暗的东西让人颓废和绝望.

司马冰 (2013-10-30 04:17:59)

莫言的小说我读完也是很压抑,内心淤塞着乌七八糟的感觉,我思想没有深度,不喜欢看晦涩难懂的揭露黑暗的暴露丑陋的东西,任你怎么深刻我也不喜欢,不管他得什么奖,我也不想再看。

《霍乱时期的爱情》前不久我也刚看过,不管主人公走过多一半的人生,最后找到了真爱,并为了真爱抛弃一切世俗的东西,令人感动。

予微 (2013-10-30 04:41:06)

我也是,不喜欢,让人沉闷压抑不舒服的我就不看,管它得什么奖呢。

有时,觉得诺奖就是开个大玩笑。

anmy (2013-10-30 07:50:04)

很多人读了《蛙》会压抑,会不喜欢。这部作品,是对于压抑的人性的激荡,对于压抑的人性的一种冷峻的揭示。是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施行生育压制机制的反思。很沉痛的文,揉着盐和沙子。会让人感到疼。

追梦 (2013-10-30 09:07:35)

罢了,我还是不看吧。

天婴 (2013-10-30 21:47:06)

木有看过,不知为什么老读不下去莫老师的书,估计他写的东西离我太遥远?

春山如笑 (2013-10-31 04:20:35)

《蛙》我也没有读过,《丰乳肥臀》在图书馆借过,咋么也读不进去...

夕林 (2013-11-02 16:58:54)

试图读《檀香刑》和《丰乳肥臀》,都没有读完。总觉的莫言的人物没有真实性,故事也不吸引人。谢谢介绍。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16:30)

问好清扬!

看了两本书,于是不由自主地比较,比较可能是人性的陋习。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18:39)

谢谢!

开始看的是生死疲劳,鼓励自己看了许久,后来把《蛙》看完,于是不愿再莫言的小说中荒废时光了,有时间,可以看看自然的风景,如果自然还有风景的话。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19:42)

谢谢梅子姐!

是啊,人生苦短,多点正能量就多点生存的勇气和力量。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21:13)

谢谢西歌!

确实如此,文章也是如此,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还是看一些快乐的文字,有力量。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25:24)

谢谢司马姐姐!

是啊,尤其到了一定的年龄,心里有了一些对于人生岁月的感悟,更不愿看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看了以后,心里是沉沉的负担,不如多一份简单和快乐的生活。

《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后为了真爱走到一起,真的非常感人,有时想来,人生转了那么一大圈,又回归,不过此时的回归,心灵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28:51)

谢谢!

第一感觉真是觉得诺贝尔和中国开了一个玩笑,昨晚看周国平的《各自的朝圣路》,看到对于诸如之类的得奖的评价,包括诺贝尔奖,凡是含有功利和荣誉性质的得奖,或许都有一些操作和虚假。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32:40)

谢谢!

只是文笔太沉重,把丑恶宣扬到正常的心里无法承受时,于是就多了更多的凝重,这份凝重,让人无法呼吸。

终究不是我能喜欢的,于是放下吧。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33:08)

是啊,罢了,我于是放下了其余的书。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34:00)

我想也是,距离非常远,不要读了。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37:59)

我也有同感,好不容易读完了,感觉非常压抑。

天地一弘 (2013-11-05 00:39:06)

只是会讲故事,只是故事太荒诞,也可能道理很深刻,我不太懂,所以,不读了。

司马冰 (2013-11-05 01:01:17)

呵呵,问好一弘,我言辞有点“激烈”哈。其实在莫言获奖后,我“补课”看了莫言的一些长篇和短篇,我也在农村长大,我的眼睛里从未见到过莫言小说里那些极端的场景,莫言能看到或者他想得出来。作家与常人不同之处,就是他观察和思考的深刻洞察力,高度概括的能力以及独特的想象力。作家也有两种,一种喜欢歌颂光明,一种喜欢暴露黑暗,如果作家用他的洞察力和想象力用来暴露黑暗,那就让人感觉到令人窒息的沉重,我佩服莫言,但是我真不愿意让我很好的心情变得很沉重。

予微 (2013-11-05 04:12:10)

高行健的那几本书,我也是无法读下去。没有读,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

天地一弘 (2013-11-05 05:42:32)

是啊,凡事需要客观地看,只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莫言笔下的一些人、一些事,是存在的,只是作为小说家的莫言可能放大了洞察力和想象力,是我们常人无法洞察和想象的,莫言的故事,也可能是中国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必然。

天地一弘 (2013-11-05 05:46:05)

高的作品,我也没看过,看了莫言的蛙,一段时间,没写感受,写了,就当一些戏言。高和莫言的作品既然有市场,可能当下的中国很需要。只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捷润 (2013-11-19 15:39:58)

There is also a movie made from "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A good one. 莫言的蛙 is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