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六)童言无忌

       朋友们,我欣喜的推荐给你们一篇书评,这篇书评是一个不足26岁的、我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小朋友小网友写的,之所以不称其为晚辈是因为他的与年令不相符的成熟,深刻,忧患意识以及才华横溢,他的书评让我惊讶:后生可畏!随后是欣喜,是感慨,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有这样有独立思考精神,有思想有见地的80后,我们还怕什么?

 

      我曾记得他对知青运动的一句评价: 其实世界上最荒谬的事情不是发生了最荒谬的事情,而是过了很多年之后仍然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荒谬的……而因为这句话我记住了他,并开始了忘年交,而且约定:不以长辈自居,要平等对话。

 

                                                            童言无忌

     子蕴女士:您好!

     看了几天您的书,忽然感觉一下子有太多的话想说,堵在了嘴里,像是许多人一起冲出门,反倒是一个也没冲出去,一时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呵呵。

 

     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您的书的,并且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写在这本书的空白部分。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不知道问什么,每当我看您的这本书或是您博客里的回忆性文章时,脑子里面就总是出现张爱玲的这句话,挥之不去;就像是看电视时那个永恒不变的台标一样,挥之不去。

 

     我说给您听的所有的话,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万望您多多包涵,您就权当作是童言无忌吧。因为毕竟,我离26岁生日还有三个多月——我是一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一个在班门耍斧子的小朋友。

 

     您总是说所谓“80后”的概念,这就像是称呼中国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一样,其实人家未必愿意被加上这样的头衔。不过之所以有所谓“80后”或是“90后”的概念,并且有人说现在出生只要相差2年,就会出现代沟。这一切是因为中国30年来的变化实在太巨大了,我们几十年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历程,真像是毛泽东的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样的疾驰真有点让人受不了,但是这就是“现状”,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这两个字来解释。

 

     但是我觉得所谓“50后”也好,“60后”也好,“70后”也好,“80后”也好,“90后”也好,虽然接受的教育、看的书、接受的资讯和社会资源完全不同(其实同代人也有天翻地覆的差别),但是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至少您那一代人的经历,您那一代人的感受和体验,我们愿意倾听,虽然谈不上感同身受,因为事非经过不知难,但是至少是我,还是能够体会您那一代人的艰辛,您那一代人的热火朝天,您那一代人的激情燃烧,您那一代人的无奈和无助,(第265页:“无怨无悔是知青回忆中最常见的词汇,但我知道,无奈才是最准确的描述,因为我们无权选择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宿命,我们只有认同并勇敢的走下去……”)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几零后,心里面都会有交集。在某个时刻,因为某一件事情,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们这一代人和您那一代人最大的不同之处,要我看是您那一代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我们都是单打独斗的独生子女。您在书中第31页说:“父母感情不好没人娇惯我们,我们就打的管小的,小的敬大的……非常懂事,从不给父母添麻烦。”还有第53页最后一段写您给弟弟洗衣服的故事,这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之中诞生的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没有兄弟姐妹,五伦对于我们是残缺的,因为其中的兄弟一伦不存在了,所以我们没有所谓“兄友弟恭”这种体验,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心理更加脆弱,基本上没有倾诉的对象,一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受不了了。我想这也是一种无奈吧,这是两代人之间最大的差别。

 

     您的这本书叫做《跨越文革的人生岁月》,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名字,您说您的这本书的原名也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那一段岁月,那一种情怀》,这个名字比现在这个名字好很多很多。其实您根本无须做大陆的龙应台,因为龙应台的思考水平也很有限,她有着细致入微的笔触,但是她的叙述并不完整,而且有明显的思想倾向性,对于历史现象不能进行独立而不偏颇的思考,也许这正好迎合了台湾的看客们。您只要做好您自己即可。

 

     其实想想看,作为一个作者,特别是经历了历史巨变的人,特别是自己又被牵扯到这种巨变的洪流之中,其写作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对于新中国从建国到今天这62年的历史,也许就是专业的历史学家,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因为受到时代的限制,也很难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地叙述这段历史。就像您在书的第212页中说的一段话:“特别是我又一直搞宣传工作,我看到的,听到的是否全部都是真实的呢?我该怎样评价我眼中的兵团和农场系统?这个问题大约得留待若干年后才能得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结论……”直白的说,整个建国以后的历史,都是这样,很难在当下得出一个确定无误且实事求是的结论和答案,其实对于所有的历史都是这样,很难在当下看得一清二楚,历史这东西需要用远视眼来看,因为往往是离得越远,看得越清楚。

 

     但是作为像您一样千百万被卷进历史洪流之中的人们,有太多太多的人都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忍耐着,就像您书中说的那些在文革、上山下乡之中有过惨痛经历的人们。清楚地记得书中117页的茵,和221页的蒋美华,还有130页里那个因为一句话而被打成反革命的煤矿工人,其实这三个人的经历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有过,而且极为类似,简直就仅仅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茵死时不足三十岁,不该凋谢的花朵但却凋谢了,真是“相视无言,唯有泪千行”,文革结束距今不超过40年,但是这些事和这些人,好像已经被淡忘了。

 

     如果说茵的经历是凄惨,那么蒋美华的经历真是让人感到惋惜和难过,您笔下的蒋美华真是为公到极致,您写的您自己的感受也很细腻,让人无限感动。面对蒋美华,还有80年代您借给人雨衣的故事,我发现人性是会变的,因为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今天都成为了大熊猫级别的人,和大熊猫级别的事,不能说没有,反正是很难遇到了,到了濒危的程度。我跟我父亲说了您借雨衣的事情,我父亲说那时的人就是很好,换到现在,根本不会有人去借给陌生人雨衣的——这个前提在今天不会有——所以也就不会有后来您和您丈夫打的赌以及那盒温馨的彩色铅笔。

 

     回到蒋美华,《凤凰大视野》专门出过一期专题节目,专门讲北大荒知青的故事,邀请了一些当年的知青重回北大荒(不知您看过没有?)——他们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说是生活和战斗的地方都还不够——那是一个让无数人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都无私奉献的地方。那个节目实在让人感触良多,《凤凰大视野》的纪录片还是比较客观和公正的。其中有一个人,我记得相当清楚,就是她去救山火(您书中也提到了救山火的经历),被火烧伤面部——那一代人为什么这么相似?——她很痛苦,在回城下火车的时候,人家见了她都说是麻风病人,都躲着她。她说之后很多年,别人给她介绍了很多对象,媒人都说这人多好多好,可是长相这一关实在过不去,结果一直没能结婚,她和她妈妈一起生活,唯一的慰藉和散心的方式是到外地旅游,她接受采访的时候相当痛苦……真是揭下一个伤疤给人看。

 

     还采访了一个男的,他说他当年上山下乡的日子和最后回北京的日子是同一天,中间却整整隔了10年,他说他在北京站整整愣了好几分钟,没有回过神来,整整10年?10年之后的同一天回来?

 

     又有一个男的,回城之后没有正式工作,一次同学聚会,要出很少的钱,挺大的人了还要管父母要,“被这么少的钱难住了。”男子汉大丈夫在镜头面前流眼泪,看了叫人心酸。——这几个段落让我一直难以忘记……

 

     整整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出奇的一致,像是军队里士兵走正步,出奇的整齐划一,第167页上面的一段话我个人认为可以作为您这本书的书眼:“我们这一代人,是思想最单纯最机械的人,对毛主席对党中央的信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第231页您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回答:“恐怕这还得归功于二十多年的红色教育……已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了!”同时还有70页写的大炼钢铁和消灭麻雀,这是历史和时代的伤痕?最令人难过的不是这段历史的荒谬,而是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这段历史了,忘记了它的荒谬。虽然它才过去了不到40年,我觉得共和国的这段历史和记录也应该是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值得人们去记住它,黑格尔说:“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而很不幸我们这个民族又是个患有选择性失忆的民族,自己品尝的珍馐美味往往记忆犹新,而亲口尝遍的苦果往往转身即忘。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书中第93页末到94页您写您的同学声嘶力竭地搞恶作剧,这看似是一个细节,但是这就是人性的可爱之处,不是吗?在今天看来很有些做作的忆苦思甜的表演被您的同学模仿,是啊,正值青葱岁月的人们,那一个个饱含青春激情的鲜活生命,哪里知道那么多阶级仇、民族恨的?这是一副强加给您那一代人的枷锁。

 

      第95页您写:“我要告诉孩子们的是,你们的父母曾经和共和国一起走过了多么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十七年……那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和留恋的美好幸福生活。”第97页你说:“我真是怀念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怀念那些老电影,怀念那些给我留下那么多美好精神财富的年代。”我的父亲与您有着同样的感受,他认为50年代和63年到66年以及80年代初是中国最好的时代,那时的人比较单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功利思想,那时人不讲钱。现在不同了,现在是人心大坏,人心坏掉了,人心坏掉的结果是对什么都不再相信了。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第98页您提到《甲午风云》这部电影,不知道隔过了这么多年往回看,您是否还认为李鸿章是狡诈武断的?清朝廷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政府吗?和电影《林则徐》一样,这部电影其实也是一部政治大于史实的电影。在看完他在1895年和伊藤博文的谈判记录之后,我认为李鸿章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当时中国是弱国,中国只能尽量避免与列强开战,徐图自强,他周旋于列强与积贫积弱的中国还有全国上上下下头脑不清的人们之间,尽量保护中国最后的根基,历史对李鸿章是不够公正的。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在第145页真有一个巨大的遗憾,就是您与家人的鸿雁传书没有保存下来,这真是一大遗憾,因为这已不只是您个人的财富,也是知青历史的原始材料,其实您真该把它保留下来,在适当的时候将之公之于众。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纪念吗?对于这段经历、这段青春的纪念和记忆。

 

     第226页您写的生活趣事,看得我笑出声来,那是一种沉重之中的轻松,您的丈夫D说话很有趣,是一个性格很豪爽的人,想起D对于您给孩子起的名字的一番评论,我现在都想笑。

 

     第250页写您在图书馆工作:“特别是亲手参与解禁‘封资修’的书,本身就预示着文化春天的到来,那种愉快的心情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贫乏而受到丝毫的影响。”我好羡慕您,像是亲手为一些久经禁锢的人松绑的感觉吧。

 

     您博客里面有七个字,叫做:“我向岁月争往昔”,我记得自己第一次登陆您的博客时被这七个字吓了一跳,怎么还有人敢于跟岁月讨价还价?之后这个名字就像是一大块不会融化的方糖,含在我的嘴里,时间愈久愈觉出这七个字的韵味和魅力。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么多的知青——整整一代人所共同拥有的名字,有很多人、很多事,对于别人来说,过去了就过去了,连雪泥鸿爪都没有留下;而您可以将它记录下来,仅仅作为一段纪念也好,作为一本精致的青春纪念册也好,至少留下了一段关于青春的难忘回忆。可以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我的青春曾经是这样度过的。”他们会为您感到骄傲。

 

     我记得您曾经跟我说过因为历史原因,造成您这一代人没有一技之长,我不这样认为,您的丰富经历、您所经历的历史巨变,这本身就是您的一技之长,不是吗?难以忘怀的是您的坚强和乐观,永远是艾青诗里面的那块礁石,永远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在书中我也看到了很多您脆弱的时候,满脸泪痕的时候,但是这些消极的情绪都被您一一克服了。这是我最佩服您的地方,也是我最自卑的地方,因为我好像永远也无法这样乐观,可能这是性格使然吧,呵呵。

 

     最后提一些小建议,您也当做是小朋友的童言无忌吧,如果再出书的话,只作为参考的参考。

 

     可能是由于博文的关系,文章与文章之间欠缺一些连贯性,您可以在这个方面下一些功夫;

 

     您完全可以把“哀乐低回的一九七六年”这一节写得更加具体一些,毕竟这一年非常重要。其他还有地方可以再充实充实;

     您与D的故事可以不必单列为一章,完全可以穿插在叙述之中,其实这样或许可以更加有韵味;

 

     有些地方的回忆稍显单薄,这也是受限于博文的缘故吧。您可以以这本书为基础、为“底本”,写出一本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的回忆录。

 

     真心的祝愿和希望您创作出新的更好的作品,因为她将是知青的青春纪念册。

 

 

                         祝好!

 

                                              小朋友 么辰






雨林 (2013-08-29 23:12:43)

好想能认识这个小朋友 么辰,你有他的博客吗?看笔名像是个男孩, 但愿没有猜错。

“最令人难过的不是这段历史的荒谬,而是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这段历史了,忘记了它的荒谬。”


梅子 (2013-08-31 04:57:46)

我也赞赏那句话,应该说非常经典。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后生可畏。

子蕴 (2013-08-31 12:29:56)

 我的小朋友名叫么辰,网名: kissmywounds 他现在开了微博,发博文少多了。他曾动员我也上微博,但是我没有更多精力。有了这样的年青人,我们可以后顾无忧了。

予微 (2013-08-31 16:29:34)

后生可畏,同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