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vs流浪女

 

信仰孕育思想;思想塑造品格;品格确立目标;目标带动人生。

 

BWCHINESE中文网曾连续刊登两篇纪实报道:《中国“神童”在美国为何成为流浪汉》和《美国流浪少女为何能进哈佛?》单看标题,就能品味出两者之间鲜明的对比。

 

金融危机的重压下,处处隐藏着投资陷阱。相比较其他高风险投资,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更热衷于教育投资,送子女出国留学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剑桥、牛津、哈佛……这些海外知名大学的金字招牌吸引众多时代的弄潮儿趋之若鹜。

几年苦读,换来一纸镀金文凭,迥别于国内学府出身的“土八路”,再回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入到“海龟”行列。白领、高薪、房子车子票子……诸般美梦似乎唾手可得,抑或有更好的契机,可以留在西方世界。每年高出国内几十倍的收入,奋斗数年,全家移民,从此彻底摆脱第三世界国家的小康,过上花园洋房飞机游艇的布尔乔亚生活……

不止是中国新兴贵族热衷此道,还有为数众多的工薪阶层。他们原本收入就不高,为了应付高昂的留学费用,拼死拼活,甚至不择手段地捞金,带着罗曼蒂克的憧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

金光灿灿的“海龟”们,前途一片锦绣光明,为人父母的脸上也有光彩。光宗耀祖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在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

留学大潮冲击着中国的教育体制,甚至连基础教育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而变得陈腐落伍。

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从大学降到高中,从高中又降到初中。大批祖国的花骨朵,社会主义接班人,被送往国外,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留学生涯,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再教育。

于是乎,各种出人预料,却又情理之中的故事纷至沓来……

 

一个在中国读书时出类拔萃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习优异成绩骄人,老师和同学都称他为“神童”。父母对这样有出息的儿子自然满心欢喜,也期待他能有更好的前途。

2001年,这名学子在中国提前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父母为了使孩子能更上一层楼,鼓励他到美国读书。这名学子顺利进入位于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虽然在中国学习好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名牌大学,但光会学习并不是美国大学衡量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位中国学子在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与导师的关系紧张,结果影响了学业。本来在2005年就可以取得的学位,可是拖了一年他还没有拿到。这还不算,由于与导师关系进一步恶化,2006年他被学校除名。

这名年纪轻轻的学子离开学校后,立刻失去生活来源,没有合法工作身份,根本找不到正式工作。无奈之下,他开始流浪街头,加入到洛杉矶的流浪汉大军。

在此期间,这名中国学子对隐瞒了父母发生的一切事故,相隔万里之遥的父母还一相情愿地以为孩子在美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什么出现这种望子成龙反成虫的悲剧?暂不论出国留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学识还是学历,很多90后的小留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还没形成独立成熟的个性,对世界懵懵懂懂。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的呵护,被“遣送”到陌生的社会环境,想不迷失都很难。

加上目前国内的教育陷入一个怪圈:过去强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基本上只剩下“智”——分数至上。严重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校园,根本没有帮助这些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没经历过如何挫折的“小皇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社会舆论评价国内的90后,多冠以:过分自我、缺乏公益心、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传统道德观念淡漠、没有感恩之心……诸如此类的指责,铺天盖地压在这些稚嫩的幼苗头上,未免有失公道。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启蒙老师的价值取向是弯曲的,如何教育子女走正路?把这些在娇纵溺爱中长大,从未离开温床的幼苗,突然放在一个陌生复杂的环境中,任凭其独自面对学习的挫折和生活的挑战,他们能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可否认,西方社会总体来说,文明程度确实比较发达。但是人类社会真有文明程度高到一方净土的境界吗?在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依然会藏污纳垢!如果留学生自身过于稚嫩,还不具备最基本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面对花花世界的诱惑,是茁壮成长还是半路夭折,哪个概率更大?

 

笔者此文无意谴责望子成龙的父母,只是善意提醒:不要对思想幼稚的孩子过于放心。他们的生命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关怀和正确指导以及家庭温暖。

出国留学,从父母的角度看,肯定是为了孩子好。从孩子的角度看呢?他们真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用努力学习取得的成绩报答父母,还是更愿意满足自己对外面精彩世界的好奇心?如果是后者,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很可能把自己的孩子推到一个危险地带。

在送孩子出国之前,为人父母的也许应该自我省察:你们能抵挡花花世界的诱惑吗?如果你们尚且不能,凭什么对孩子的自制力有这么大的信心?

放任自流的结果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被世界的罪恶裹挟,堕落沉沦。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美国媒体曾披露,一名16岁的中国少女赴美后,经受不住各种诱惑,追求美国那些令人颓废的生活方式,逐渐对学业失去兴趣。当物质上不能满足,父母无力供其挥霍时,她在不良分子的教唆下沦落风尘。

另一种结果看起来比较积极。孩子很争气,学习很努力,父母人前人后扬眉吐气。但事实真的这么乐观吗?镀金的“海龟”真能给父母带来终生愉悦吗?

不争的事实是,学识渊博只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绝不能代表整个人的生命素质,忽略健康人格的培养,只能产生高学历低素质的文化怪胎。

一则新闻报道,80高龄的老妈妈拾荒为生,她留洋的儿子一分钱的赡养费不付。还不说明问题吗?

有一句老话:“千里做官为的吃穿”,这就是势利的追求学问、应用学问的经典写照。厚黑学自古以来在官场商横行无阻,如今已被“宝马教授”、“四千万教授”之流带进神圣的学术殿堂,正在污染着莘莘学子的心灵。

努力取得学历——不择手段地捞金——挥霍物质上的丰盛——精神依然空虚——寻求刺激——陷入罪恶,如此可怕的链接不是笔者凭空想象,而是真实地存在于现实当中。如果你不相信,想想曾经发生的“星二代”打人事件。

红歌飞扬的父母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表达了送儿子出国的初衷:是要他“学业有成,报效祖国”(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不知道他们把13岁儿子送出国门时,是否考虑过:西方社会的文明核心和掺杂其中的堕落文化,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哪种更容易接受?

将来学成回国之后,他还能会融入中国社会吗?不能融入中国社会,谈何报效祖国?难怪留学两年的宝贝儿子也只能通过暴力的方式“为国效力”了。据闻,这孩子因涉嫌轮奸被刑拘,这次,他的星爸星妈还能像上次一样替他摆平吗?全社会在关注。

(美国每年约有260万名12岁至14岁的青少年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美国司法部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城市高中学生中,约有45%的学生曾受到抢劫、殴打或恐吓。全美加入青少年帮派的中小学生总数约有66万,12岁至19岁的中学生中平均有10%的人曾持枪上学。)

 

同中国的这些“小皇帝”相比,美国姑娘默里的不幸身世快赶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了。

由于父母都染上了毒瘾,默里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从此,默里流落街头。但是年轻的默里并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就此消沉。在17岁那年,她决定回到学校继续读书。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通过默里的奋斗历程,能感受到她身上优秀的特质:

首先,她懂得感恩,即使遭遇最恶劣的环境,默里依然保留一份纯真的感恩。这就是默里能够克服种种障碍,积极进取的动力,也是她的快乐源泉。

“在人的一生中,感恩应是一个人首要的特质,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感恩的心从我记事时起就深含在我的内心。我能有今天,我感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能得到幸福的真谛。

尽管她的父母是如此的不称职,是如此的堕落,默里至今仍深爱着他们,没有丝毫怨恨苦毒。

反过头来看看,当驻美总领馆人员找到那位沦为流浪汉的中国“神童”,问到为什么不给父母打电话时,他只是冷淡地回答:我不想我父母。”

同为人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上,是什么造成如此悬殊的反差?这值得中国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如果一个人连父母的感恩之心都荡然无存,倒是为这位“神童”和导师之间的关系短时间内趋于恶化添加了注脚。

谈起童年遭受的磨难,默里同样心存感激。当回答记者提出“你曾经睡在街上,流浪,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可怜?”默里回答:“我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总是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驱赶困扰自己的不良情绪,是默里的另一个优秀品质。

有时候,残酷的现实容易让人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自暴自弃,但是默里没有以此为借口随波逐流。虽然生活的打击也会让默里抱怨,但她不会沉溺在自怨自艾中顾影自怜。短暂的抱怨过后,她会想方设法振作精神,继续上路。

没有任何打击能阻挡默里向着目标前进,因为她尊重做人的权利,信守对自己的承诺——努力奋进,绝不向命运低头!信守诺言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重。

“痛苦是感知的唯一来源。”艰苦的生存环境,不仅塑造了默里坚强的意志,也让她在无眠的寒夜学会思考。“不论环境如何,我都有自己的选择。当我住在大街上时,我在思考人生的价值,我知道当我克服每天遭遇的这些障碍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我迈向自己的目标。”

 

默里现在取得的成绩,除了个人的优秀品质和艰苦奋斗外,美国社会中的核心文明也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西方文明的基础是基督教文化,其核心就是“自由平等博爱”。

在这样宽松的社会环境下,人文关怀随处可见,就看接受帮助的社会个体是否能用纯净的心灵智慧,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了。

在美国社会,“英雄莫问出处”。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能彰显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由去选择爱或被爱。

当记者问及“小小的孩子是从哪里获得力量的呢?”默里如此回答:“是爱!尽管父母染上毒瘾,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我的叔叔就向教父一样,他十分关心我。学校的同学对我也很关心,他们成为我最好的朋友。”

有亲人同学的关爱,同时,社会也没有弃绝默里这样的弱势群体。只要你肯通过艰苦奋斗,证明自己追求美好的决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会伸出援助之手,用切实的物质金钱帮助,激励你奋发向上。

流浪街头的丑小鸭一夜变成高等学府的美丽天鹅,在基督信仰占主流的国家绝非遥不可及的童话。愿与上帝的无私大爱能创造奇迹!

谈及今后的打算,默里说:“我的人生之路走到今天,下一步是要为更多的人服务,我愿意去帮助他人,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这是我的人生目标,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人生追求,重要的是这种追求是来自你的内心。我会记住妈妈曾同我说的一句话,生活并不会停留在那等候每一个人,你的生活永远都不会晚,生活之路就在你的面前、你的脚下。”

 

人类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每个人都担当着自己的角色。这就是文化使命,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部分缺乏责任心的人,用黑色喜剧中的冷幽默调侃人生,长此以往,恐怕一头扎进悲剧尚不自知。如果世界上多几个踏实勤奋的默里,少几个天上人间的“神童”,会不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缤纷绚丽,而不是惨淡灰暗?

默里的经历,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强勇敢的心,逆境中奋发,自尊自爱自重、不被命运辖制,恶劣环境中依然保留一份真挚高尚的情操……诸多美德于一身的默里,带给这个世界的灰色地带一抹人性的阳光。

人生无常,没有人能一帆风顺,面对突然而来的打击,是用消极颓废的态度,屈膝于多舛的命运?还是奋起抗争,决不低头?当理想离现实越来越远时,是追求进取,还是放弃努力,随波逐流?切身感受了冷暖人情,是无奈的感叹世态炎凉,还是心怀感恩,用确实的行动回报社会、改变社会?

现实是残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人生道路上,如一道道考题,选择逃避,还是迎头赶上?希望“神童”和流浪女的故事能带给你启发。

亲爱的读者朋友,认真对待生活吧,这是上帝赐给人类珍贵的礼物。尽上自己的本分,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也许你会因为能力有限而遭到世界的冷嘲热讽,但是请别忘记,萤火之光尽管微弱,在漆黑的夜晚仍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外星孤儿 (2013-04-19 07:10:17)

太有才了,写的真好,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论述自己的观点。写这种文章最难也最见功底了,功力不凡呀。

火树 (2013-04-19 10:12:58)

太捧了,我会骄傲滴。

是两个事件反差巨大,不能不令人深思。

外星孤儿 (2013-04-19 10:18:34)

值得骄傲。大学新闻专业,每个班也就能出一两个会写评论的,其他的体裁容易多了,写出像样的评论不容易。

火树 (2013-04-19 10:32:33)

酱紫呀,那我以后就骄傲吧。

我属于半文盲,倒是喜欢就事论事。

 

天地一弘 (2013-04-19 12:26:31)

认真地对待生活, 上帝爱万物。

火树 (2013-04-19 12:44:10)

AMEN

海云 (2013-04-19 16:10:47)

写的好。

飘尘永魂 (2013-04-19 22:12:10)

飘尘永魂 (2013-04-19 22:16:00)

神童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也很正常。国外年轻人在街头流浪,洗车甚至露宿街头,也许只是一时的生活理念,与智力无必然联系。改变了再去名校读书,也很自然。跟国内不一样。

予微 (2013-04-19 23:38:33)

难得读到的好评论!

火树 (2013-04-20 01:56:04)

谢谢老师鼓励。

火树 (2013-04-20 01:57:19)

所以,知识和能力不一定成正比。

火树 (2013-04-20 01:58:53)

谢谢鼓励。

林静 (2013-04-20 05:16:53)

这两个例子都是很特殊的个例,不知道能不能从中推出共性来。如果仔细找你也一定能找出相反的两个例子:中国孩子出国得了大奖(钢琴比赛经常有),西方教授的孩子吸毒成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流落街头一段时间并不代表失败,也许他能体会一下人生,诞生了一个新的自我。上哈佛和流浪街头一定是功和失败的两个极端?

火树 (2013-04-20 06:46:29)

每种文化都隐含个例,并不影响主体所展示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