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王维

                                     《我读王维》

               --此篇随笔首发于3月6日世界日报副刊

      数九寒冬,读王维的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人一琴,幽幽绵长,诗意的听觉之美,竟然千年不绝。许多时候,在一缕风中听歌,在一点雨中感泪,也可在一首诗中感受音韵之美。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美感,如是。

      现代的都市人,很难感受到深林之幽寂静美,偶遇一些花草一棵小树,都会发呆痴想。如自己,得缘窗前有几棵树,便已感恩尘缘美好,时常爱不舍目近观凝视。

      喜欢王维的诗,是在青年之后的岁月。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杜甫,王维,各有其美。爱读王维,更多是人到中年,越发觉得王维诗中的佛禅意境之美。我极为赞同苏东坡的评定,他说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对诗书画皆善的王维来说是恰好之论。

      王维:名维,字摩诘,大唐山西人,曾官就尚书右丞相。他的名和字合念是维摩诘,维摩诘三字出典于「维摩诘说经」的佛典。

      王维倾心佛学,虽说是因受其母所影响,但他自身的慧性更是主因。他虽是宫庭诗人,却半官半隐,寄情山水,诗写禅念。终南山是他自然山水中的时隐之地。一首「鹿柴」让人吟读千年不涩: 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台上。诗中之画面感跃然眼前,诗的视觉之美,空山不见人,无言可述。

     所谓好诗,是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声韵之美,色彩之美,更是精神之美,只不过中国的好诗,古来讲究内敛品格,和西方的张显之美,质同而形不同。

      诗歌不是哲学的断句,更不是金属的碎片,但好诗不论古今,一定是字里行间,闪烁着精神的光芒和思想的温度。

      曾看到有人妄评中国诗人只有生命情怀而无宗教悲悯,我想,这一定是他没细细研读过唐诗的空惑之言。

      其实,就盛唐三大诗人来说,诗圣杜甫的作品中,体现了儒教的悲世怜人的仁者精神,诗仙李白的作品中展示了道教的天地人的自然宇宙观,而诗佛王维的山水诗画作品中,则是呈现了佛教的禅学理念—静悟归依。

      王维的自然山水诗,融合了陶渊明的田园诗风和谢灵运的山水诗风,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山水禅意诗风。「渭城朝雨驿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有景有人有声有色,流传众吟,至今不衰。一杯尘酒,一份悲壮,出关便是一片没有故人的空无之地,无中再生有。人生的出发,便是从无向有的抵达之旅。

      终南山古来便是隐者的乐地,王维在山脚下有自己的柴屋。一条山路连天连海,通向归一的佛门。他的「终南山」如此诗言:「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台,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世相如山相,变化万千,而投向庄严的佛法世界是万变中的不变向往之地,彼岸樵夫是此岸的心往之影。从山到水到彼岸,生命的轮回无声无息却永无止境。

      我读王维,读其诗意的禅境,禅境中的自然山水美,读其一份千古不变的悠悠人世情怀及情怀中的无常自然观。

      我读王维爱王维,在其山水诗歌中,感悟春夏秋冬的人生四季。活着且慢慢走着自己的尘路,对此刻此时的半窗阳光,心生温暖和感恩之情。

      尘世安稳,人心安宁,如此,再冷的冬天,也是好天。

 






霜雕红叶 (2013-04-06 18:28:13)

郁乃的这篇<<我读王维>>,就好似那清幽的明前绿,饱蘸了人生的旷达与清静。 让我们有幸品茗的读者可以享有那淡淡的清香。希望能拜读到你更多的文章。

雨林 (2013-04-06 19:13:53)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已经是现代人难求的意境。在这里随着郁乃的文字读王维,心宁神宁。

天地一弘 (2013-04-07 06:01:59)

读王维诗,心生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