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筆名情結

 

筆名是筆者發表作品的代言人。 

作家應用筆名,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捨棄本名不彰,而用筆名,有各種不同的原因。有的作家用筆名是 為了隔離創作與現實,轉換生活成文學,蛻變夢幻成事實;或為了瞻望又自勉,期盼在天地宇宙中找到安身立命之真理;或是客觀地認證自然、讚頌生命。 有時隱藏原名為了轉變筆鋒、時間地域移位,或更新 筆者的性別、性格、意願,用不同的感性、知性經驗、語氣,在不同的園地中耕耘。或為清理過去、瞻望將來,要求自己的思維情懷意念,在文字的千層空間中,尋求新的定位與傳達和溝通...... 

筆名與本名相異,人格與展望定然不同,理想和遠見刻意與原名分離。筆名的創作策劃也是獨立、自治, 自由的。作家甚至有更重要的目的,去選擇筆名。那是為了尋求自己靈魂的真身, 從寫作意識或潛意識中沉澱、過濾,提煉、驗證,再昇華自己的謎樣生命與命運。 

作家陳平選擇了‘三毛’做她的筆名,就是最後的這一種。 

在1977年6月1日有一則新聞是作家陳平親自刊登在世界日報上的尋人消息:“讀者陳平(筆名三毛)尋訪濮青女士...... 

陳平,她很謙虛,自稱‘讀者陳平 ’,而不自稱作家陳平。但是又用括弧寫(筆名三毛),這是她另類的聰明——她料到我如大家一樣,不知道陳平是誰,那麽她就白費了力氣,還是尋找不到人。而這一則 ‘尋人啟事’也就等於白上了報。 

陳平用了這一石二鳥的方法,是非常婉轉,但清楚地告訴我和大家——這位要找濮青‘做朋友’的人是真實人物陳平,而不是書中人物三毛!但是因為三毛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就暫時借用一下三毛的名聲,請大家幫幫忙,找一找濮青! 

在 陳平的生活意識中,‘ 三毛’僅是她發表文章用的筆名,也是創作書中人物的名字,顯然不是作家的本人陳平。 

三毛並不是陳平更生了、蠶蜕了,而改換的一個別名。三毛只是陳平的一個有靈魂的筆名,以及紙上的精神體!三毛並不是陳平的別號或外號或‘字’。也不是陳平的諧名或膩名、綽號。更不是等號! 

三毛並不是有血、有肉的人類生命。三毛是的陳平的筆名,也是她的文學寫作中的主人物。三毛雖是抽象人物,但她並不虛幻,她有靈魂。三毛是陳平的 ‘腦孩 ’ (Brain Child)。 

天衣無縫 

作家陳平用“三毛”之筆名,來寫三毛的故事。讀者在讀書時以為自己是在讀一部“自傳”。實際上,大家讀到的是“筆者”三毛的自傳,而不是陳平的自傳。三毛只是陳平“金蟬脫殼”中的金殼。這正是天才作家最精彩的創作! 

然而,當年要找我做朋友的人,是作家陳平,不是作家三毛,當然更不是書中的主角三毛。但是因為三毛的名氣太大,連始作俑者的陳平都要借她的名字,尋找她要找的人,和處理一些點世事。可惜!當時我全看不透,也聽不懂! 

我還是把陳平當三毛來看待。後來,我們聯絡上以後,她寫信給我,白紙黑字地說:“不要被我的小說騙了,我是百分之七十正常,其他的百分之三十......”——三毛1977年8月7日來信。 

可悲!我始終還是聽不懂。當時我回信說:妳願意將自己最感動的經驗與讀者分享,是很慷慨,又很勇敢的! 她謙虛地說,陳平寫的是三毛小說,而不是陳平自傳。 

我自始至終認為,只有天才如她,才能夠將她的生活現實昇華了,寫成千萬人喜愛的不朽文學作品。 

一直到現在,二十年後了,我再讀陳平的舊函,我才開始暸解陳平和三毛的分別,及她們的生活和生命的差異。 

青鳥探看 

如今我寫下這篇本文字,與與讀者共同分擔,一起探看,一同分析我們所愛的三毛 / 陳平 / Echo 仨人的感性、理性、及靈性 的生命。 

仔細地分析,三毛是代表著兩個不同的角色:作家三毛,與作品人物的三毛。一位是作家的筆名三毛,另一位是書中的主人翁三毛。 

陳平、 作家三毛、 作品人物三毛,就可分離分析出為三個角色,再加上ECHO她的外語名字,我們認識的‘三毛’——虛虛、實實的代表了一共四個性格。 

作家三毛用極理性的智慧,來選擇、描述、記載、理想化她的作品中的感性三毛。 

三色彩虹

 三毛是有三個重疊身影的。如同陽光中隱藏的多色彩虹! 

我們還得暫時撇開另一道虹外之虹,‘霓’,她的西語名字—— Echo ,這要待以後再談了。這樣的分析或許可以為三毛的讀者分解一些有關三毛的疑問和團謎。這的確是夠複雜,微妙,又深奧!簡直是玄之又玄!可能當年她就認定了,我們有了解彼此的能力,誰叫她告訴我:“妳我都是複雜的人......”呢? 

二十年都已過去了。現存在世的,只剩下書中的三毛和我,和她永垂不朽的三毛精神了。如果陳平她在地下有靈,看見我們開始真正了解她,也會衷心微笑了。 而為了她的安靈,正是我為她寫書的第一個目標。 

始作俑者 

最初人家問她:“您為何要用三毛作筆名?” 陳平當時的回答是含糊的敷衍。——“因為我口袋裡只有三毛錢!”——這是三毛的幽默!瀟灑! 

人人明知陳平有哲學的深度,與文學的情才,豈可能滿足如此淺近的回答。

後來她誠懇地表白過——‘三毛’之名,是源自畫家張樂平先生的創作 “三毛流浪記 ”中的一個“抗戰孤兒”。漫畫中的人物是在抗日戰爭烽火中,流浪街頭的小男孩,他頭上只有三根頭髮。大家都叫他三毛。

這個淒涼的人海遺孤,以他的純良、機智、幽默、勇敢地搏鬥現實中的災難,以求生存。這漫畫集在 半個世紀前,曾轟動全國,感動、鼓舞千萬人心。  

這兩位“三毛”出生年紀相隔五十歲。兩人憑著他們的勇氣、智慧和純良、和幽默感,在不同時空的大災難中求生存。他們在淒苦的人生中伶仃流浪,與命運搏鬥,先後五十年。

兩位創作者——張樂平先生與陳平用創作者的智慧,發揮了人性的光輝,安慰了人心,照亮了世界。 

兩位“三毛”:一位是的藝術家的兒子,另一位是文學家的女兒。他們在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各別的創作了心靈產物。兩位三毛也是分別的兩位父、母的智慧的及感情的,從親身經驗或目擊經驗的再創造出的人物。

兩位不同性別、年齡,文化背景的三毛,卻有著同樣堅強、仁愛、幽默、優美、高尚的心靈。他們先後在中國文學及藝術史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光輝腳印。 

大不同之處,是從來沒有人將張樂平先生與他的漫畫人物三毛混淆過。而陳平書中的女主角三毛在名滿天下之後,已取代了作家三毛,又遺忘了她的原作者陳平,和她的身份存在了。 

三面夏娃

 但是作家陳平——筆名三毛——書中的女主角三毛,並不是‘三位一體’的混合人。即使加上Echo,也不是“四位一體”的混合人格。她們的個性而是相冲的,也許命運還相剋。 

陳平的心歷路程在三毛叢書中,都有忠實又生動的記載描述。她成名後也曾千里迢迢,到大陸去拜見了張樂平夫婦——她的乾爸爸媽媽。 

但是,一位豐衣足食,有父有母的千金,怎會有烽火孤兒的心靈?她會有怎樣的孤獨淒涼的內心世界呢?刻骨銘心的三毛情結,只有過來人與有心人,才能體會想像得到了。 

作家陳平啟用了三毛作筆名,而她的小說書中的女主人也是三毛。這是最奇妙的也是最奇異的現象。這結合在世界文學史上並不普遍。能想起的,也就只有一些哲人、政客的回憶錄之類別,還有更多的是名人、藝人的自傳等。(為名人捉刀寫自傳的作家可能不留本名或筆名) 

而陳平起步寫作時,還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女孩子。陳平用了三毛作筆名,就為擺脫原名的真實生命,用筆名作仙橋、當跳板,登陸到了創作的神奇境界。又濃縮了陳平的生活經驗,並昇華了Echo內心的情感與情操。 

三毛叢書中陳平的影子,呼之欲出。正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有了曹雪芹的影子,那是不呼也欲出的!(另一說是納蘭性德,不過那是考據家的事了。) 

因為三毛書中女主角的名字與作者筆名一致,就自然地賜予了讀者一種讀“自傳”的聯想。 

就因為不是用作家本人陳平的名字,然而寫的都是真人、真事與真情,作者就期望了。她以為真的可以脫身自保,心安理得而不受“自傳”之牽累。也不受制於自傳、日記、手記的壓力或約束了。 

這些都是理性的遐想與推理。然而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大半都是用“心靈”和“情感”在看書,而不是跟着索引和標題走的。心靈的眼睛並不能分辨出作者三毛、與書中主角三毛的分別。而 我們都心甘情願地落入文學陷阱的溫柔之網中。 

文字的威力是可移江蹈海的。用筆名當書中主角的名字!也正是‘作家陳平’最天才的記印,這是‘作家三毛’最成功的傑作!文學的疆域是超越生死與時空的現實。但不幸地,卻是追捕擒拿陳平生命的獵手之一! 

如果讀者將小說與現實對號入座,作者又自陷於身內、身外,或是書內、書外的環境(或幻境、或部分幻境)的羈絆,後果是不能避免的混淆。混淆同時卻又產生了使人不能控制的驚喜! 

對於始作俑者,卻發生了預料不到的 終結的反彈,產生了對人、對己的誤導與痛苦、迷惘、甚至失望! 

一場即時的喜雨,使天下最聰明、最洞察的讀者和作者本身,都不能不踏入文學與現實之巧妙結構的仙境及八卦陣。 

那作家將內心的思緒、情懷及理想的濃缩,與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情加以拆解、切割、拼綴、串聯,昇華。點點滴滴,一字一句,一針一梭地美妙結合。再創作出了新生命,巧奪天工。 

這類創作是文學上的仙境奇葩。但是不幸地,也是心理學上的大陷阱! 

天才作家的天堂,也是她的地雷區。 

推想清朝文豪曹雪芹創寫‘紅樓夢’時,如果將賈寶玉名字改了,而命名為‘曹雪芹’;再想像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契爾在寫作‘飄’時,如果也捨棄女主角郝思嘉.奧哈拉之名,而啟用本名瑪格麗特。米契爾。——您能料到其間的迷思嗎?讀者經過移情、聯想、遐想、推理後的效應嗎? 

如果讀者將小說與現實對號入座,又蹈入文學與現實生活巧妙轉換的理想仙境,而作家自己也陷於身內、身外的環境及幻境,那時作家也很有可能會跌下自己創作的雲端, 落入地下的漩渦、浮沙遍地。 

除了有百煉金身的自信與自珍與自豪與自律,創作者甚至會越過雷池,踩到地雷。金蟬脫殼變成了作繭自縛的蠶蛹。甚至為保護他們的創作而殉情了。 

三毛!三毛! 也不都是這筆名惹下的禍! 

但卻是因這筆名開始的災難。

 

濮青於Morris Plains, NJ

3/13/2013






雨林 (2013-03-15 00:57:14)

“天才作家的天堂,也是她的地雷區”。其他天才的艺术家,也是这样吧。

海云 (2013-03-14 13:47:36)

看到三毛和濮青姐的那段缘份,很是感慨。

天才作家的天堂,也是她的地雷區。 真的是这样!

panda13 (2013-03-14 14:44:57)

评解得很透彻--不要说读者分不清这三、四位一体的陈平、两个三毛和echo,估计有很多时候,陈平自己也分不清吧?

安琪 (2013-03-14 17:05:14)

看了这个题目就跳进来。。。谢谢您分享这段故事。从来不知道那些并不是她真实的生活。我一直当作是事实发生过的故事呢

她是影响我初中高中最大的人。那个时候每天中午放学回家路上到书店里蹭书读完了她全部的作品。一直想要像她一样走到很远的地方。到上大学时传来她的悲伤消息我父亲专程从家乡赶到学校去看我,和我谈话,怕被她的事情影响做些傻事。一直觉得心里很明了她,她的人前热闹和人后的冷清,自由的心和放肆的想法,青春的骄傲和被低落吞食的压抑(雨季不再来那个特别的时期)。她只是需要那一丁点温暖,一个爱的小火苗,可是却经历了人世里遍寻不见的孤苦。

若敏 (2013-03-14 17:32:01)

谢谢分享!记得在大学的时候,读三毛,幻想着去撒哈拉沙漠的日子。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年轻时,曾以为她的小说就是自传。

百草园 (2013-03-14 23:30:22)

我也是一直以为三毛写的东西应该是百分之七十是真的,百分之三十是文学创作,不知道是反过来的。不管怎样喜欢她的文风。。

梅子 (2013-03-15 00:03:13)

曾经读过许多三毛的书,也知道三毛的真名是陈平,一直以为书中的三毛就是生活中的陈平,原来此三毛并非彼三毛,更何况陈平?

天才作家的天堂,也是她的地雷區”,她愉悦了那么多的读者,却。。。

谢谢濮青

Amoy (2013-03-15 03:02:41)

当年读三毛的书不知影响了多少人,87年我花1元2角买的《撒哈拉沙漠》、《梦里花落知多少》至今还保留着。得知她去世的消息的那天情形现在也记得。。。。。谢谢您的文章。

林静 (2013-03-15 04:58:43)

妄想狂,真可怕。

海云 (2013-03-15 14:21:25)

濮青姐请我转告大家:

陳平是三毛;
 
但三毛不是陳平。
 
三毛只是陳平的一部分。
濮青 (2013-03-16 03:06:46)

您以前並沒誤讀,因為她的故事是真實的。她的生花妙筆和切入事實的角度和態度,感動了我們,也影響我的生命至巨。以後我會發表我倆的信函,與您分享

濮青 (2013-03-16 03:21:14)

謝謝您閱讀。三毛故事,是作家三毛的自傳。並不是 陳平的全部自傳。不是嗎?

濮青 (2013-03-16 03:50:00)

 三毛的故事是陳平的親身經驗——真人,真事,真情。。。但不是陳平的全部生活。

她也是影響我生命最大的人。我那時候是三十五歲。以後再慢慢細述。

濮青 (2013-03-16 04:02:21)

也謝謝您!都是有心人,同心人。

濮青 (2013-03-20 01:49:51)

你是對的,沒錯。  連 Echo(陳平) 也對我說:我是百分之七十的時間正常。。。

謝謝您了解 !

濮青 (2013-03-20 02:15:53)

謝謝你的了解。 在早期,她心中是很清楚的。到後期,她也分不清了。成了春蠶。。。

濮青 (2013-03-20 02:41:16)

謝寫您!梅子,你的關心,安慰了我心中的痛。我在寫::《三毛啟示錄》一書。這是為給我自己和讀者們療傷。也給陳平/三毛一個溫馨的分析與詮釋。她會欣慰的。

濮青 (2013-03-20 02:59:40)

作家三毛往生後,二十年過去了,我才悟出了這句話。

您一下子就悟出了超大的連想!太棒了,我真太敬佩你了!

anna (2013-05-06 06:16:52)

濮青先生您好!

     拜读此文,无限感概,并且豁然开朗,真心感谢您的至情至性的分析、解读与点拨,读了第一部分,我就想若陈平地下有知,当欣慰于被深刻理解与同情同心至此,而若她想人写传,则非濮青莫属了!当然,您也许并非想为她立传,而只是把您与她的前世今生的缘起缘落做个梳理与交待,不愿她被人误读,哪怕这种误读是美好纯粹的,也不愿读者入戏太深,忘记了作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角色身上代入自己的影子,更何况三毛的故事并非纯然虚构。当然,即使虚构,也藏不住作者的特质,仍旧是有迹可循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也可侧面向文轩解释我为何不肯动笔的原因。

     再次衷心感谢濮青先生!期待《三毛启示录》顺利问世!

                                                                                                           安娜

anna (2013-05-06 06:21:58)

一个小小的提醒:郝思嘉是斯嘉丽.奥哈拉的另一种译法。

天地一弘 (2014-04-23 14:04:45)

此岸与彼岸的距离,在陈平和三毛之间。

杏子花开 (2014-04-26 14:13:22)

“文字的威力是可移江蹈海的。”

果然!


难道,曾经所读的作家三毛写的那些故事并非是陈平亲身经历的?

那,我也落入过她天才创作的“温柔之网”中。


谢谢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