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之祸

      公元前99年,也就是汉武帝的天汉二年,在这一年汉匈二国的和平局面再次被打破,战端重新开启。当然,以现汉匈两国的实力来说,已完全不同以往,通过汉武帝亲政以来,对匈奴帝国持续地打击,匈奴铁骑不败的神话早已被汉军打破,现在的汉军打匈奴已不是找死而是找功了,汉军从人人惧怕演变成了人人争往。
  
  打匈奴成了猎功,汉武帝刘彻也很无可奈何,这样的功劳要给谁往往不是服从于军事而是政治。在当时卫青、霍去病都已逝世,而李夫人又深受刘彻的宠爱,因此她的亲哥哥一直受军中诟病的李广利就成了远征军的主帅,而刘彻为了确保次此战斗的胜利,还指配李广的孙子李陵负责远征军的后勤保障。但李陵是将门虎子出身,却不愿跟随李广利这样的自私人物出征,在朝堂上公开表示了反对,执意表态如李广利为军中主帅,他宁愿带所部五千步兵单独出征,也就是说他不愿受李广利的指挥而宁愿以自己微弱兵力去吸引敌军主力,自由杀敌也不愿受小人驱使。汉武帝在功成名就后见还有人敢当面顶撞与他,内心十分不悦,但又不好明说什么,于是也较劲地对李陵说道:“你要违背计划也由你,但我没有骑兵支援你。”其意就是逼李陵服从他的计划,可李陵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际,想都不想,就一口立下了军令状。
  
  单独出征的李陵率军转征万里,多次消灭匈奴主力后,终被匈奴单于王庭的三万大军所截,但就是面对六倍与己的敌军,李陵也毫无俱色,多次主动进攻,斩杀匈奴王庭主力几千人,让大单于丢尽了面子。大单于终于无可奈何,把原本已死死困住李广利大军的左右贤王部调来了八万大军,决心不顾一切,要报被李陵兵败之辱。李广利所率的大军借此突围,然损失也十分巨大,无心为战,退出战场。但李陵的五千步兵却被困住了,李陵面对强敌仍且战且退,越战越勇,打的匈奴大军毫无脾气也毫无想法,正想要退兵之际。不料李陵部一个叫管敢的军候因不堪容忍上级主官的侮辱,投降了匈奴,出卖了李陵,使大单于得知李陵部是没有援军没有后勤保障的队伍,终使匈奴全军下定决心,誓破李陵部,结果也导致李陵部只有四百人突围而出,而李陵被俘投降。
  
  李陵被俘投降的消息传到汉朝,汉武帝十分震怒,非常生气,群臣们看到皇帝发火了,原本帮李陵说话的人也纷纷改口,舆论一边倒,都要要求严惩李陵。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主动站了出来,并讲了三点:其一,李陵是个国士;其二,李陵部以少击多,功大于过;其三,李陵只是暂时投降,是求突身之策,总有一天他还会回来的。
  
  不管司马迁讲这几句话的目的是不是有私情,但实是这几句话也讲的十分公道,但刘彻听后却龙颜大怒,不但立即把司马迁下到牢狱之中,还以诬上的罪名处理了司马迁,判了一个宫刑。
  
  什么叫诬上,就是诬陷皇上,那么这罪名到底成不成立,实情是没有,理论上却很难说。哪怕司马迁一点都没有把罪过往汉武帝身上搬的意思,但因刘彻自身心中有鬼,所有的军事计划是他亲定的,人员也是他派遣的,很明显刘彻是轻敌了,首先李广利作为军中主帅本不是合适的人选,其次他任凭李陵部的五千步兵纵横匈奴万里之地,而缺乏应有的保障与补卫,这都是军事史上最低级的错误。因此刘彻心中是有鬼的,而此时此刻的司马迁为李陵说话,让刘彻恼羞成怒,把一个已经四十七岁的司马迁判了宫刑之外,还把李陵一家老老少少全给灭族了,不但彻底断绝了李陵回归之路,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司马迁。
  
  导致司马迁不但终生活在羞辱中,也让以后的司马迁一回想此事,就全身冒冷汗,把衣服全部给浸透了。但好处不是也没有,以前还一直保持天真、纯真的司马迁一下子让刘彻给教育清醒了,思想境界突飞猛进了,李陵事件使司马迁清楚了什么是皇帝,更深刻认识了皇帝的专制性和残忍性,同时也使司马迁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和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
  
  但不可否认的是李陵之祸也是惊人的,在此事件中,受伤害的不仅仅只是李陵和司马迁,随后一系列的事件进程导致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自杀,而李广利为逃避刘彻的严惩,把汉军主力当作自己的进身抬阶,进一步把原本经过刘彻多年努力、苦心经营后稍有起色的大汉皇朝拉下了水,强大的大汉皇朝从此开始衰败,虽苟延残喘了几百年,但倾覆已是迟早的事。
  
  取代大汉皇朝的是哪个朝代?接替大汉皇朝的是哪家姓氏?在李陵之祸中受到重创的司马迁以及高高在上的刘彻恐怎么也没想到,取代大汉皇朝,开创晋帝国的竟会也是司马氏,这是人性善恶的因果报应还是人类历史的命运循环,想起来,是不是很让人感到恐惧!
  






雨林 (2012-12-04 13:15:41)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