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扼杀”的生命

  2012年4月6日,一个叫王庆根的软件工程师在美国自缢身亡。他原籍是江苏海安人,1990年,曾经代表国家队远赴法国参赛,并获得了第22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回国后还受到了江泽民和李鹏的亲切接见。
  
  这样一位“寒门出才子”的化学天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博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年仅四十岁,正是干事业的好年龄,却因工作的压力,抛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和自己的妻子,毅然离去。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让我们唏嘘不已。
  
  一个星期之后,2012年4月13日晚上七点半,中国的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位女生在自己家的五楼纵身跳下,到第二天早上,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她叫李欣玥,年仅14岁。跳楼的原因很简单,东营胜利一中规定男生必须留平头,女生必须留运动发,这条规定已经实施了21年。而这位14岁的李欣玥不舍得剪掉自己的长发,学校来短信催她的母亲,这个小女孩就选择宁可跳楼也不剪发,可谓固执而决绝。
  
  如花的生命,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里,黯然凋零。我们这里无意要遣责什么人,相信那个制定这个制度的学校领导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一幕,但是花季里的少女永远地离开了。估计学校的领导们也会很悲伤,因为领导也有自己的子女。如果能够重来的话,我相信他们宁可废除规定,也不愿意看到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除了惋惜和悲伤之外,我们是否也该进行一些反思。一条生命,从十月怀胎,到嗷嗷待脯,然后是慢慢成长,这里面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和牵挂。然而待到王庆根、李新玥这样的人自杀后,我们扪心自问:健康、自由、幸福地活着是不是会更有意义?!
  
  无数的父母亲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着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一鸣惊人”“出人头地”,有的甚至不惜“拔苗助长”。而事实上,今天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当大家都在关注他们飞得高不高时,却很少有人去过问他们飞得累不累?
  
  做父母的殷切期望,一些学校更根据分数来划分“好学生”和“差学生”,当大家都在关注分数和成绩时,无数的孩子过早地戴上了眼镜,身体成了“亚健康”,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真的笑容和成长过程的乐趣。
  
  1933年,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将近八十年后的今天,再来读这番话时,依然是十分地精辟和实用。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变,而中国的教育体制依然不愿意给学生丝毫的自由和片刻的轻松。一方面是我们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办法还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在如何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和个性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2年11月6日于TURKS & CAICOS ISLANDS
  






天地一弘 (2012-11-07 00:16:41)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应试模式,扼杀了中国许多孩子的创造力,对于目前中国的家庭来说,最缺乏的是家庭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作为中国的许多父母,有时,基本的对孩子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责任严重缺乏,于是造就一代孩子的悲剧,溺爱和放任的父母导致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缺乏,于是,许多的孩子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不得不为孩子叹息,更多的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应该接受道德的谴责。

严厉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渐渐失去了创造生活的能力,在一种僵硬的模式里生活,学习的优秀不能代替能力的优秀,越来越多的学习卓越的孩子没有生活的能力,书本和现实的脱节,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误区。

和孩子一同成长的父母,对孩子客观地引导,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生长,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自己生活的乐趣,这样的父母在中国是好父母。

我们的国家需要一种责任心的教育,更多的时候,家庭进步了,社会才能进步。

邱俊伟 (2012-11-06 23:58:03)

呵呵呵,辛苦了,天地一弘。

看来你是用心点评了,洋洋洒洒的,谢谢你。

中国教育体制需要改革,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握手,送上最好的祝福!

雨林 (2012-11-07 00:10:04)

俊伟的杂文和一弘的评论相得益彰,让人思考。

邱俊伟 (2012-11-07 00:20:42)

谢谢雨林,一弘点评得犀利、具体。

我谨愿孩子们都能健康、自由、带着笑容地活着。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07 01:00:09)

我的儿子自称“科技狂人”。在上中小学时,成绩一直优秀,我们从来不逼他,他只是会学习!但他高中二年级保送复旦后,他终于玩得高兴,没有保送研究生。几个月一努力又上去了,还找了一个上海财大的姑娘。这一切我们都管不了。他的妈妈每时每刻都是交代他注意身体!

俊伟理解深刻,有理!谢谢!

梅子 (2012-11-07 01:35:49)

做人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做心智健全的快乐人是人的权利和向往。

“成龙成风”者毕竟凤毛麟角,中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转来转去,走不出这个误区。

好奇 (2012-11-07 01:53:21)

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孩很小时就开始有点歧途了。成功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动力,而不是被逼的。父母都知道,但做起来不容易。

呢喃 (2012-11-07 07:03:22)

做人首先是品德,诚实善良、自食其力、敢于担当的自觉意识的培养,其次才是人才的培养,现行的教育很功利,本末倒置的教育、很失败的教育模式。

抱峰 (2012-11-07 08:46:26)

人类的生死观不尽相同。自杀,哪个民族都有说法。重视生命,哪个民族都有理念。这可能是困扰人类的久远的问题。

中国人对自杀的颂扬古已有之,造成很大影响。屈原就开了自杀的恶劣的先例。

中国的统治者一向轻视生命,不惜发动大规模战争,哪怕核大战,不怕倒行逆施,饿死数千万人。

所以在全民族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是必须的。

谢谢邱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问安!

邱俊伟 (2012-11-07 17:26:30)

问候圆老,你家公子属于聪慧的,所以就不用大人操心,真好。

有的孩子本来很聪明,但是做父母的把他们管得束手束脚,管得太严厉,反而失去了天生的聪颖。

邱俊伟 (2012-11-07 17:29:35)

问候梅子姐。

太多的做父母亲的,过早的设计孩子们的未来和人生。

中国教育一直注重成绩,所以孩子慢慢学会读死书,戴着厚厚的眼睛,沉重的作业渐渐压垮了他们。

一言难尽。

邱俊伟 (2012-11-07 17:31:33)

问候好奇,你的这个头像真好。

任何一个做父母的对待自己的子女,无疑都是疼爱的。

但是孩子,更需要健康、自由、开心的活着,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握手,谢谢你的点评,最好的祝福。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07 17:31:36)

我的观点从来是:“活读书 读活书 读书活”!

邱俊伟 (2012-11-07 17:34:08)

问候呢喃姐。

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大人有时都会迷失自我,更别说孩子了。

唯愿孩子们都能带着笑容成长,永远保持着清澈的童心。

邱俊伟 (2012-11-07 20:59:38)

握个手,抱峰兄。

我一直看不起自杀的人,纵然有天大的委屈,也不该轻易就拿自己的生命做代价。

自己也许确实解脱了,可是那些自己的至亲:父母的抚养的艰辛、兄弟姐妹的手足感情、亲朋好友的感受... ...这个话题太沉重!

 

林静 (2012-11-07 20:34:14)

同意,为了自己的委屈而自杀是很懦夫的表现

邱俊伟 (2012-11-07 20:58:25)

如果是“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那就更厉害了。

圆老,您说对不对?握个手,感受一下您的温暖。

邱俊伟 (2012-11-07 21:02:12)

问候林静好友,谢谢你的点评。

人死其实很容易,选择自杀是自己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同时,是往自己的亲人的心上撒盐,更像是往自己亲人的胸膛捅刀子。

我这样胡乱说,也不知道对不对?呵呵,请您多指教。

林静 (2012-11-07 21:28:13)

没错,尊重生命,包括你自己的。我看过一个电视记实,一对年轻人去南美的亚马逊探险,中途迷了路,在热带雨林里和毒蛇,蜘蛛做伴。两个人扛不住了,决定如果第二天再找不到出路,双双割腕自杀。结果第二天找到路了。真是懦夫!这个时侯所有的精力都应该用来fight your way out, 还有时间商量怎么个死法,谁先死,等等。说明他们意志薄弱。

邱俊伟 (2012-11-07 23:07:32)

呵呵呵,我也一直认为,轻易就想到去死的,就是懦夫。

我对你越来越佩服了,佩服的是个性、意志和坚强。

问候林静好友。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2-11-08 00:11:02)

你这话值得商榷!(因为难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