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里养一个有机的孩子 -- 心理老师笔记

 

家园里养一个有机的孩子

 

--心理老师笔记

 

在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心理服务包括为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提供每三年一次的学习能力测评,因此这13年间我有机会多次重测同一位孩子。每次对比测评结果,不得不感叹基因的威力:推理,记忆,理解等能力太一致了,标准分数十之八九在3到12年间的差别低于10%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春季资优班(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GATE)考试之前,总有大大小小的智商备考班,吸引大量望子成龙的亚裔父母。每次看到这种广告我都觉得主办人太不道德,误导大众。智力测试是为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所设计的,不是后天可以记住或学来的。天资属于顶尖2%的孩子,不做任何准备依旧会显示自己的超常;其它的孩子,就算做再多例题,也不会在正式测评中胜出,不然这个智力测试就设计失败了。(当然,智商和将来成功相关也没有那些父母想象的那样强,这个主题会在<<情商,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一篇中有详细报导。)

 

到超市买菜,只要能负担得起,人们都喜欢挑有机的蔬菜瓜果,自然健康。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充分尊重孩子内在的能力呢?

 

       我们传统的教育推崇“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强调外界环境的力量。这很类似John B. Watson教授,心理学行为主的创始人,在1930年提出的自信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论他们的种族或天生智力和性格,让我在特定的环境中把他们养大,我敢保证可以把随机挑出来的任何一个按我的计划培养成医生,律师,画家,商人或者乞丐甚至小偷。”

 

可是纵观近50年来的心理和教育界研究,Nurture(外在养育环境)重于Nature(内在基因)的结论早已不成立了。同卵双生子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因为基因基本相同,哪怕他们在出生时就被不同的家庭抱养,成长环境截然不同,成人后再做比较,其性格,智力和喜好,甚至择偶方面的相似度都远远超过同在一处长大但基因差别更大的异卵双生子。对几百名从出生时就被抱养的孩子的研究更是清楚地证明,他们长大以后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与天天朝夕相处的养父母相关接近零,和随机抽取的陌生人没有差别。常会看到酗酒的父母孩子大多也有酒瘾,或好斗的家庭代代相传,于是很容易得出关于家教力量的结论。殊不知这其中被忽略掉的是孩子对酒精和攻击性的先天基因。

 

我们亚裔的家长能接受孩子的生理特征等基因的外在显示从没听说过哪位孩子被送去“身高加强班”或“容貌提高营”。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高估外在因素的作用,很少想过孩子学习接受得快慢,兴趣特长等大多也是先天影响的。经常看到家长在周末或课后孜孜不倦地奔波于各种以为很重要的学习班间。如果孩子感兴趣还值得,如果没有热情或天赋,就算费时费力地暂时得到各种奖项,象嫁接的果实,对他们一生的道路能有多大影响呢?

 

咨询孩子年龄十岁以下的家长,他们大多会一口咬定后天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家教对孩子行为或成绩的短期作用极其明显。而请教孩子已经成人的资深家长,他们强调内在基因的长远力量。当年每周510种不同的兴趣班,每月上千的投资,更不用提大量时间的投入,到高中孩子能坚持下来并受益的不过是那些他们真正有兴趣或做的好的一两样。钢琴可以考过十级,但如果是被逼着学出来的,最终也只会增加对古典音乐的反感,得不偿失。

 

对儿童内在能力的不同理解在教育制度差异上的影响更是明显。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把学校心理学服务纳入法律,规定对在班里成绩差的学生做全面的教育及心理测评,看看各种学习能力,包括推理,记忆,理解,表达,注意力等,以及心理和精神状况有没有障碍。如果有,会根据孩子的特点提供个人化的特殊教育服务。比如阅读理解有障碍,那考试题也许要读给他听;写作障碍,考试可以口头答然后录下来等。而在国内,如果成绩不好恐怕家长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努力不够,然后是铺天盖地的补课。近几年虽然也开始有各种学习障碍的测评,但后续服务没有国家法律保证,所以形同虚设。

 

       当代著名教育家 Sir Ken Robinson 说过:“园丁知道他们不能决定花草能长成什么,花草自有自己的品种,园丁只是提供适合的环境来他们顺利出来。老师和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是工程师,更象园丁。我们的任务是给孩子提供最适合他们成长发育的条件,而不能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

 

一切并不是说家教一点作用也没有。Nature vs. Nurture象长方形的长与宽,一起决定着它的面积。杂草丛生的花园会防碍瓜果的成长,适度的扶持打枝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成长环境里得当的的引导培养可以提高智商达25%个性更有可塑性,可以高达50%。比如对天生气质(Temperament)的研究显示,幼儿时期谨小慎微的孩子,有三分之一以上会在成人时敢做敢为,原因是有父母循序渐进的引导。

 

父母教养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在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上。年来在公立学校工作中发现,学生成绩单上有一项最能反应他们的家庭生活:作业能不能按时交。我们在家完全可以控制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习惯,比如作业完成之前不能打游戏或看电视等。这些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会永久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工作习惯。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社交技能。父母乐观向上,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孩子会学到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父母和邻居同事友善互助,孩子也会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这一切对他们未来的影响比学业成绩深远很多。

 

我们要坦然接受为人父母对孩子影响力的局限。孩子的能力特长等我们左右不了。好好观察了解他们,而不是凭我们的单向意愿,可以让我们更能因材施教,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来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孩子是松树,就一定不出苹果。但我们可以让他的枝叶更丰满,树干更直,长成最雄伟的自己尊重孩子自身的特质,找到学习上的最爱,那他们一生的工作都是享受,永不疲倦。而我们如果能放下自制的不现实的负担,也会更能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

 

祝愿我们的家都是有机的花园,我们的下一代永远自然健康!

 

 

 

 

 






雨林 (2012-09-24 11:49:43)

养育自然健康的孩子。我们亚裔的父母, 尤其需要这样的提醒。

牧童歌谣 (2012-09-24 14:14:57)

“家园里种一个有机的孩子”, 好喜欢这个题目! 亚裔父母尤其需要这样的提醒。 我自己就是个拔苗助长的推妈,是该有机了! 谢谢!

天地一弘 (2012-09-24 14:57:16)

有机的家园才能培养健康的孩子,这是孩子们的幸福人生。

yqi9688 (2012-09-24 16:44:20)

专家的另一篇好文章。 读后受益匪浅!建议改名叫“心理园丁”,也许更合适。

yqi9688 (2012-09-24 17:01:52)

你的儿子多可爱(你的近作 儿子,你就这样长大了 )。 啥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林书豪也许是非有机的典型代表。不过,他一人成功, 是建立在百人失败的基础上的。坦诚地讲, 真为Jeremy Lin的运动生命担心。

只有孩子身心健康,生活快乐就好了。

海云 (2012-09-24 20:19:06)

文章的标题很有新意。

予微 (2012-09-25 04:02:00)

谢谢!真是有力的“棒喝”!

阿朵 (2012-09-25 05:39:07)

我想,养一个有机的孩子是最环保的,可惜,生活在硅谷,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不健康的竞争到处都是,要找一块净土,谈何容易!

家长要有定力,才能从容的养有机娃,不由的感叹一下!

心桥 (2012-09-25 06:20:00)

我并不是说什么特长班都不让孩子参与,只是强调我们要帮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并适合他们能力特点的。因为孩子们的自信都是在现实的成绩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课外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

暑假回山东,问过很多初/高中的孩子他们的爱好是什么,80%说不知道,因为学习太忙了,没时间探索自己的兴趣,很为他们惋惜。

感恩的心 (2012-09-25 06:21:49)

谢谢主编鼓励。

感恩的心 (2012-09-25 06:23:28)

没错。下几篇会从不同角度讲讲怎样营造有机家园。

感恩的心 (2012-09-25 06:26:26)

适度的“推”可以帮孩子达到自己的最好。看您儿子的独力自理能力,您“推”的有
方。

感恩的心 (2012-09-25 06:29:09)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它的可取之处。如果多综合些现代科学理论,可以锦上添花。

西山 (2012-10-10 14:21:54)

从专业和亚裔特色文化的角度写得真好! 美西和美东的家长竞争环境,让我觉得和国内几乎不相上下,我们孩子的童年就这样都浸泡在各种补习班里了。像阿朵说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反其道而行之的家长的定力是个巨大的考验。我们住在美国的腹地,这样的竞争离我们比较远。我个人很赞成您的观点,也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我对孩子自由和小朋友玩的时间(这是孩子天马行空的时间),和人沟通说话,生活自立上下的功夫比提醒孩子学习要重视很多。

我的目标第一是孩子能生活上自立,第二是尽可能有个健康幸福的人生(幸福这里是指他们内心幸福的感受),第三是能和大多数人愉快相处,我内心里应该也有名校情结,但觉得这多半要看孩子的造化和努力,家长给推进去的不能持久,但也有例外。

心桥 (2012-10-10 16:55:09)

谢谢您的鼓励。同意您的观察,加州的亚裔父母和孩子压力确实很大,考验我们的定力。有您这样有远见的家长是孩子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