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愚谦、海珮春夫妇的书(1)

                                           

                        读关愚谦、海珮春夫妇的书(1)

                                                                                              

                                                                                             ——《浪》

 

                                            王蒙为关愚谦的《浪》作序

 

 

   王蒙对关愚谦下边的文字而流泪,难以自己。年逾古稀之际,我不必追悔以往所做的一切。但是,有一点我深刻体会到,受过亡国之苦的我们这一代人,对故乡和祖国的观念,比现在的年轻人强烈得多。她常常和人们形容的母亲形象联系在一起,饱受苦难而善良宽容。祖国就是我的母亲。祖国再受尽磨难,祖国再穷困,祖国再使我受委屈,我对祖国仍然充满了真挚沉沉的爱。。。。。。现在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但祖国的大好河山仍然留在人间。

    
    读关愚谦的第一本书《浪》,这是他的纪实性自传体小说,比较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文革叛逃的个人政治迫害和家庭婚姻不幸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为自己昭雪洗冤的自白书。从中看到他原是一个热爱党、积极要求进步、多才多艺的热血知识分子云端谷底的鲜活经历。在中国他是一个倒霉蛋,在德国他又是个幸运儿,语言简洁、凝练,一本让人读懂的书,一气呵成读完,全书十章,有题记、有后记是作者来德4080岁的纪念,对那个时代的国家,还是对他的命运转折生发不尽的感慨和沉思终于看完关愚谦的《浪》——一个为自由而浪迹天涯者的自述,封面一个年轻时的大照片占了整本书的全部,右下角留下他的书法“浪”字,(德)关愚谦,他是中国人拥有德国护照的德国自由公民。

 

  

 

                                             他的人生悲喜剧

 

 

 


    生于1931年的关愚谦先生,今年80岁了,来德国生活40年。他是德国汉堡大学的博士、教授、作家、时事评论员、翻译家。他先从中国北京政治逃难,假借日本护照成功出逃埃及,并在埃及蹲了一年多的监狱,引起国际事件,在监狱里学习阿拉伯语,让世界哗然的人物,美国要他他却不去,他想去与中国友好的国家,人家又不接收他,最后想回中国又回不去的情况下,他被德国暂时接收居住,那一年他38岁,他会英语、俄语,不会一个德语字母,最后成为德国汉堡大学的硕士、博士,并用德语讲授汉语,用汉语、德语、英语、意文出版二十余本著作,与德国汉学家顾彬联合翻译德文版《鲁迅选集》,《灿烂文化》、《欧风欧雨》、《到处留情》等。

 


        他,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出生书香门第,他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充满传奇色彩,但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是北京外语学院毕业,在中央担任俄文翻译,被下放青海,做个记者、农民、牧民、渔民,回到北京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负责对外联络工作。文革时期被批右派,1968年出走埃及,转到德国,1970年受聘德国汉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30年,是香港《信报》、《欧洲新报》、欧洲《华商报》专栏作家。

 


        他在书的最后一页写道:生命之旅的烟尘,裹夹着我一生的祈望和绝望、痛苦和幸福,如同即将进入终点站的列车把我这长途旅游者带入了21世纪。它虽然开始减缓了它前行的速度,但我这个经历了漫漫长途的旅人,越发对生命周遭的风景感到迷恋和眷念。

 

 “逃避现实的明智是卑怯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在反思我的一生履历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曾经是一个盲目的乐观者。我曾经以满腔热忱拥抱着新时代,并认为是勇敢者的举动,但实际上我更多的是用热情代替了思考,无论我的政治遭遇,还是我的个人生活,都无法回避这一事实。

 

 

 乐观与胆大既会造成人生的喜剧,也会形成悲剧,在我的身上这二者体现得如此和谐统一,才铸成了我这一生奇特的命运。从中不难看到关先生的人生自白和性格写照,真真实实的一个海外作家的历史、现实的慎思和考量。

 

 他敢爱敢恨,有血有肉,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不仅爱知识、爱上进,爱新生事物,他会跳舞,会拉小提琴、弹钢琴,学过武术,生长在基督教家庭里,读过圣经、信仰过上帝,也信仰过共产主义,每一次政治运动都离不开他,他先后爱上的女人都是漂亮,美丽的女人,大学同学初恋情人露西、与之结婚生子的妻子美珍,有藏族女队长安卓玛吉的异域火热风情,大学生阿德,到最后的德国媳妇女作家佩春与之相濡以沫40年,他真正地爱过,也恨过,这样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所以他的自传很有价值,读起来有滋有味,是一部融历史和政治的中国政治运动的现实版小说。

 

 

 他在扉页题记:我已经老了,我还年轻。我是一个东方的老人,在古老的欧洲,整整度过四十年的岁月;我这个中国的孩子,站在遥远的欧巴罗,回望祖国,我生命的发源地。经历了奇异大灾大难九死一生的我,依然执着地热爱生命。鲜花、阳光、友谊和爱情永远让我心动。阿尔斯特湖为我作证。

 

 他的语言表达质朴、真挚、感人,带着回顾和思考一路读下去,爱不释手没有大陆作家的故作学问高深、莫测、玄奥、华丽辞藻的堆砌,关先生虽然80岁的高龄,但是没有老人回忆录的痕迹,仍然看到满腔热血,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人的写作和感慨。

 

   以前翻开海外的华文报纸,几乎都有他的名字和专栏文章,对他既熟悉又陌生,读了他的《浪》后,才对他有血有肉地认识了,刚发现他的了不起和令人敬仰,他命运多桀,多姿多彩地活着,因为他对鲜花、阳光、友谊、爱情的始终心动不已,在此衷心地祝福关先生!

 

  一气呵成读完,也做了如下的心得记录和摘抄,以表我对关愚谦先生的钦佩和敬仰。

 

 呢喃文/图

 

 

 

 

 

 

 

 

 






融融 (2012-09-03 21:08:51)

他心中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他爱的,另一个他不爱。他把对两个中国的爱与恨都写在书里了。随着岁月的流淌,我们在海外的都对中国的感情越来越深,那是对文化的中国,而不是对现实的中国。

天地一弘 (2012-09-04 00:32:48)

谢谢呢喃的好书推荐!文字寄托了一份对中国的情感,这份情感伴着一份甜蜜和苦涩,中国走过岁月的起起伏伏,希望多一点理性,少一点血腥。

雨林 (2012-09-04 01:48:23)

谢呢喃的介绍。融融的评语也深刻。

呢喃 (2012-09-04 06:46:00)

母语文化是我们的根,一直植入我们的深处,外来文化对我们影响并不太大。看明白的正是多年海外生活的人。

呢喃 (2012-09-04 06:49:43)

母语文化打下的深深烙印,异域文化无法做到。

呢喃 (2012-09-04 06:53:05)

一本让人反思,给自己平反昭雪的自白书。

海云 (2012-09-05 11:43:32)

找机会会读。谢谢呢喃介绍。

呢喃 (2012-09-05 20:27:39)

问好海云!

杏子花开 (2013-04-20 11:29:40)

读过关愚谦妻子海珮春的书《德国媳妇中国家》。很感动!他的妻子是一个贤淑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