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楠 2023年2月22日
直布罗陀(Gibraltar) 是英国海外领土和城市,位于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南端,北部与西班牙接壤。
您可能会问,你不是去西班牙旅游吗?怎么又到英国去了?
其实直布罗陀原本就是西班牙的地盘,只不过在1704年被英国无敌舰队登陆,后又逼迫西班牙政府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
直布罗陀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它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咽喉。占有这块领地,就可以形成对整个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和封锁。而直布罗陀海峡是西欧连接地中海、南欧、西亚、北非甚至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海上生命线。
因此,尽管数百年来,西班牙从未放弃过对直布罗陀的主权之争,可是英国就是赖着不给。
看看下面这张地图,就知道直布罗陀这个地方有多重要了。
马拉加(Málaga)距离直布罗陀约135公里,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我们这次到马拉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参加一个一日游,去直布罗陀看看。
早上不到7点,天还没亮,我们就赶到了集合地点。
因为直布罗陀是英国领地,游客进入需要护照。旅行社的通知上也讲的很清楚,必须带护照原件。上车前,导游逐一检查护照。还真有一对小年轻没有带护照,结果放弃了这次旅行。
我以为只有我们这些过/奔七的老头老太会出这样的事情,没想到小年轻也这么糊涂。看着他们沮丧地离去,真为他们惋惜。已经交付的一日游的钱打水漂了。
路上,导游告诉我们,直布罗陀的面积大约6平方公里,就是一块大岩石,地地道道的弹丸之地。在网上找到一张全景。您看看,就这么大。
直布罗陀有人口3.5万,主要是直布罗陀人和英国人。导游说,每天有8千左右西班牙人过境到直布罗陀工作,因为那里的钱好挣,而西班牙这边住房便宜。
直布罗陀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西班牙人到那里什么语都说,怎么方便怎么说,没有什么语法。导游说,你们到那里就知道了。
从车窗里,远远地看到了这块大岩石。这是直布罗陀岩(Rock of Gibraltar),也可以说它是个小山吧。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大岩石里面几乎让英国人掏空了。这里有英国人的海军和空军基地。为防止被袭,好多重要设施都建在山洞里。山洞里的公路比外边的都复杂,导游说。
我们的大巴越过边境,进入直布罗陀。当导游告诉我们,我们正穿过直布罗陀机场的飞机跑道时,我们都惊呆了。
导游说,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跑道和最危险的公路。这条四车道的公路是直布罗陀的主要公路。这条公路横穿机场跑道,通往直布罗陀城区。每次飞机起飞和降落,道路都必须关闭。
我在下面这张直布罗陀地图上标明了机场跑道和横跨跑道的公路。
您可以看到,机场跑道和边境线是平行的。进入直布罗陀必须穿过机场跑道。
随着班机的增多和从西班牙陆地入境的游客增多,这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导游说,我们是很幸运的,没有等太长时间。有时候游客车要等5、6个小时才能通过。
直布罗陀政府早已开启了一项地下通道工程。由于资金不足,至今还未完工。不过,您要是再晚几年到直布罗陀旅游,可能就会走地下通道,再也看不到这个奇观啦。
边境检查分两个通道,一个是持欧盟国家护照的,包括西班牙护照,亮一下护照或ID,直接通过。持别的国家护照,要边检官盖章。出境时也是这样。
其实直布罗陀和英国在2020年1月就脱离了欧盟。说是改变程序需要时间,可能这就是仍对欧盟国家护照持有者区别对待的原因吧。不过从网上的评论看,欧盟国家的游客对此并不领情。很多人反而不嫌麻烦,偏要盖上直布罗陀边境的章。
我们一车近50个游客到达直布罗陀后,根据每人预定的游览项目不同,分别上了几辆只能坐十几个人的旅游车。
游览的项目有,上山看猴子,下海看海豚,乘缆车登岩顶,市中心购物。王大明白又感叹啦,看看人家,这么小的地方,还什么都有。
老太已忘记了花钱订的什么项目。多亏导游提醒,我们是上山看猴子组的。
上了看猴组游览车。导游兼司机是个英国人,一口纯正的“伦敦音儿”。
游览车开上了大岩石上的山路。这时俺才理解为什么要换小车 -- 这山路也太窄啦!
经过一个山洞时,车上所有的人都惊呼起来,而我则闭上眼睛不敢看,因为那山洞小的好像车子都开不进去,要撞山啦。导游反而笑了,我天天过这个山洞啦,没关系的。果然,车子安然无恙地穿过了看上去就要碰壁的山洞。
陡峭的岩石上居然还有泉水流出,也不知道泉源在哪里。
来到直布罗陀最南端的欧罗巴角(Europa Point),最先看到的是这座清真寺。它南临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公里外的摩洛哥。这座清真寺是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赠予的礼物,于1997年8月8日正式落成。
这座建筑是欧洲大陆最南端的清真寺,也是非穆斯林国家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这座清真寺是为直布罗陀1千多穆斯林建造的唯一的清真寺,也向大众和游客开放。
欧罗巴角灯塔(Europa Point Lighthouse)在直布罗陀最南端,地中海入口处。
灯塔建于1841年。它高49米,射程约37公里。经过多年维修升级,现在的灯塔已经完全自动化了。
在飘扬的英国国旗下和展览的大炮旁,留下一张大爷照,那是必须滴。
从这里向西可以看到大西洋,向东可以看到地中海,还可以看到远处的非洲海岸。
这里和非洲的摩洛哥(Morocco)隔海相望。欧洲和非洲两个大陆之间的海峡最窄处只有13公里,渡轮每天只需35分钟即可穿梭于两大洲之间。
最初做旅行策划时,看到摩洛哥这么近,也想去看看。但一细查,发现自由行很麻烦,时间又不够,就放弃了。只在电脑上留下了一个“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的文件夹。
圣迈克尔洞穴(St Michael’s Cave)是直布罗陀岩石内发现的150多个洞穴中访问量最大的一个。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惊喜,因为没有想到在这块弹丸之地,还会有这么大、这么漂亮的溶洞。
这个洞穴是由雨水慢慢渗入石灰岩形成的。地质断层中的微小裂缝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长长的通道和巨大的洞穴。洞内众多的钟乳石和石笋,是地面上滴落的水滴沉积下来的溶岩痕迹堆积而成。
关于这个洞穴有很多历史和传说。考古专家发现,公元前4万年左右,可能就有人在这里居住。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无底洞。还有人认为这个洞穴是一条长度超过24公里的地下隧道的一端,这条隧道穿过直布罗陀海峡。。。
不过,1840年之前,一位上校和一位副官在洞穴中迷路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没有人发现他们的遗骸。这个有记载的事实,更为这个溶洞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圣迈克尔洞穴里还有一个洞穴礼堂。礼堂里建了一个混凝土舞台,有100多个座位。这里经常举办演出。我们也在此看了一场灯光秀。
王大明白又感叹啦,真高级!没想到这个大岩石里有这么大的溶洞!
从溶洞出来,我们这个看猴组的人终于看到了猴子。
这是直布罗陀特有的巴巴利猕猴(Barbary monkeys),是欧洲大陆上唯一的野生猴种群。它们是直布罗陀的真正主人。早在英国人占领直布罗陀以前,它们就在这里居住了。
有传言说,只要巴巴利猕猴存在于直布罗陀,该领土就会继续处于英国统治之下。所以在二战期间,当猴子数量减少到仅剩 7 只后,英国首相丘吉尔立即下令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森林中补充它们的数量。
现在直布罗陀有大约300只巴巴利猕猴,分属5个大家族。
直布罗陀的巴巴利猕猴自1988年起就出现在直布罗陀钱币上。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牛的猴子了。
在直布罗陀有记载的2千9百多年的历史上,先后被摩尔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占据。这是一个战略要地,不管什么人占领后,都要修筑军事防御设施。这里至今还可以看到好多破旧的城墙、城堡等遗迹。
大炮台大门(Grand Casemates Gates),前身为水港大门(Waterport Gate),始建于1770年。
小小的直布罗陀也有很多古老的教堂。这是罗马天主教的圣心教堂 (Sacred Heart Church) 。建于于1874到1888年。
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设计”的红色电话亭依然矗立在街边,彰显英国最典型文化标志。
海边停靠的帆船上飘扬着英国国旗。
直布罗陀是购物者的天堂,这里的商品全部免增值税。听说这里的精品店的商品,都比英国国内便宜。这就是为什么有购物一日游的旅游项目。只是我们对购物毫无兴趣。在商业街上一晃而过。
导游建议在这里一定要尝尝炸鱼和薯条(Fish and Chips)。我们就找了一家餐馆,两人吃了一整条大鱼,果然新鲜!吃的连张照片都没留下。哈哈!
别看直布罗陀小,可看、能玩的地方还真挺多。短短一天时间,我们还真挺遗憾许多地方没有时间去。
回程的路上,车子沿着太阳海岸(Costa del Sol)行驶。一边是美丽的大海,一边是山坡上的白色村庄。
导游告诉我们,太阳海岸这一带,过去都是渔村。自上世纪60年代起,很多游客发现这里特别适宜生活或度假,他们在这里买房买地,促进了这里的旅游业发展。现在,太阳海岸地区已经成为国际旅游中心。
连王大明白都异常兴奋,直说以后要到这里常住。
我们去过的国家也不少,西班牙应该是第一个他还想再回来的国家。景色优美,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物价低廉。。。这里真的是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