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賀 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艾明如教授專書《華人問題》榮獲美國史學界最高獎

 
 
 

 

中新網電 美國僑報網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華裔教授艾明如

 

Mae Ngai—她為曾任外交部長中國法學界前輩王世杰的外孫女憑借新作

 

《華人問題——淘金熱與國際政治》(The Chinese

 

Question:The Gold Rushes and Global Politics)獲得美國史學界最高獎項

 

—班克羅夫特獎(Bancroft Prize)。

 

  據《紐約時報》報道,艾明如的作品由諾頓出版社(W.W.Norton)出版,

 

被評論界稱為「一本非凡的書」,「精彩地展示了英美白人世界在多大程度上

 

將華人視為種族上不可同化且威脅到自身的人」。

 

 

 

  另外一名華裔作家、加州大學教授黃運特(Yunte Huang)在《紐約時報

 

書評》上撰文談到這部作品,稱贊艾明如的作品將生動的個人形象與更廣泛

 

的分析相結合,這些分析探討了由移民引發的反華情緒是「西方國家和帝國

 

認同的基礎」,以及「華人社區本身在很多方面都是變革的推動者」,而不僅僅

 

是被動的受害者。

 

  班克羅夫特獎成立於與1948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受托人在歷史學家

 

弗雷德裏克·班克羅夫特(Frederic Bancroft)的遺贈下設立,獎品還包括

 

1萬美元獎金。該獎對的書籍的評價標準是「研究的範圍、意義、深度以及

 

解釋的豐富性」。與艾明如一同獲獎的還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米婭·貝

 

(Mia Bay),她獲獎的作品是一部關於非裔反對交通歧視的創新型研究

 

作品《Traveling Black:A Story of Race and Resistance》。

 

*** 

聖塔巴巴拉加州大學教授黃運特Yunte Huang--《Inseparable》一書作者

曾也任教哈佛大學的朋友 2021年《紐約時報書評》書評此書如下:

 

       在關於美國貧民的經典著作《另一半是如何生活的》(How the Other
Half Lives;1890年出版)中,由丹麥一位木匠轉行為記者和攝影師的
雅各布·A·裡斯(Jacob A. Riis)認為,「中國人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人口中
令人滿意的組成部分」,而且「他們在這裡沒有任何用處」。他認為自己
未能滲透到紐約華埠的內在靈魂,是因為東方人眾所周知的高深莫測,他
斷言,和歐洲移民不同,每個在美國的華人都是「我們中間無家可歸的陌生人」。
     事後看來,這位進步的社會改革家的種族主義言論可能聽來令人震驚,但
正如艾明如在她的潛心研究之作《華人問題——淘金熱與國際政治》中可以看到
的,裡斯這樣的觀點實際上代表了19世紀對華人的普遍情緒,不僅是在美國,
在整個英語世界都是如此。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
艾明如追蹤了去往加利福尼亞、澳洲和南非的華人移民,在那些遙遠的黃金
產區找到了華人社區的開端,在那裡,他們面臨著邊緣化、暴力和被自詡為
「白人國家」的排擠。
     所謂「華人問題」(在當時,棘手的社會問題被稱為問題[question]——
黑人問題、猶太人問題、女性問題等等)歸結起來就是:華人對白人和
英美國家構成種族威脅嗎?華人應該被禁止進入這些國家嗎?
    在挖掘歷史的豐富礦藏時,艾明如確實有了驚人的發現。她將華人問題與
    19世紀的一個關鍵時期聯繫在一起。那個時期,黃金生產、殖民剝奪和資本
主義剝削推動了英美金融實力的崛起。艾明如有力地論證了,西方華人社區
在種族與金錢的鍊金術中誕生,其歷史並非與新興的全球資本主義經濟無關,
而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
     然而,將華人問題置於全球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地位,並不是艾明如這本重要
著作中最值得注意的成就。從約翰·比格勒(John Bigler) 在1852年利用排華問題
成功當選加州第一任州長,再到華人問題在1906年英國自由黨里程碑式的勝利中
所起的作用,更不用說現代政治人士經常用抨擊中國來拉票,艾明如的敘述在
今天聽起來太熟悉了。中國人只是一場冷血政治遊戲中的卒子。
     艾明如不僅表明,反苦力主義是西方國家和帝國身份的基礎,她還通過許多
方面表明,華人社區本身就是變革的推動者,而不是奴隸苦力或虐待和歧視的
被動受害者。面對暴力、騷擾和制度化的不平等,他們在自己的社區內尋找出路
——在法庭上被剝奪正義時,他們成立了「會館」(協會)和「堂」(祕密社團)
;在被主流社會邊緣化時,他們建立了與家鄉的網路;在被剝奪公民權和投票權
時,他們尋求影響當地政治的其他途徑。在這些辛酸而又令人心潮起伏的社區
建設故事中,艾明如生動地描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人物,比如袁生(音)、
羅孔孟(音)和謝子秀(音)——這些「代表人物」出身卑微,從礦工營起家,
獲得了財富和權力。她還描述了被指控的殺人犯和輕罪犯,他們試圖用洋涇梆
英語為自己辯護,但沒有「中國佬的機會」(俚語,形容機會非常渺茫——編注)。
     可以肯定的是,故事的敘述節奏有些不平衡,艾明如並不總是能夠成功地在
枯燥的數據和故事敘述之間保持平衡。儘管如此,她的書還是對歷史進行了深入
的研究,及時地重新審視了美國和其他地方一直存在的華人問題。

 

 

***

        2011年艾明如之作《幸運之家》The Lucky Ones--2015年商務出版中文版:

無論是愛爾蘭裔美國人、非裔美國人、或東歐猶太裔美國人,皆可找到

記載著祖先移居美國的豐富歷史文獻。但是,直到現在還未有完整的文獻記載

早期華裔移民在美國生活的歷史事蹟。 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歷史教授艾明如

Mae Ngai,花了近十年時間尋找史料與研究,在此書中細述了早期華裔移民

特普Tape家族一家三代在美國生活的史蹟。 本書以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大家長

趙洽(Jeu Dip)移居美國的故事為發展主軸。為了讓七歲的女兒遠香(Mamie)

能進入社區的白人公立學校就讀,他們不惜提出法律訴訟爭取平等。引發了

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特普控告赫利」(Tape v. Hurley)案件。1904年特普家族

並積極參與「聖路易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充分展露華裔移民一手創立

中國城的實力,成功扮演中西交流的橋樑,將陌生的中國文化介紹給美國

當地人。

 

根據過往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艾明如教授專書《幸運之家》

,十九世紀中期以前,美國的華籍移民多半屬於苦力階級:建鐵路,

開礦,經營洗衣坊……本書描述華人如何為移民局擔任翻譯工作,

為鐵路及汽船公司代理華籍移民事務等,開創了華人的中等經濟

階級。

 

1864年,12歲的趙洽自廣東省最貧困的新寧縣(台山)搭船到

舊金山,他未來的妻子瑪莉幼年被賣到妓院,由基督教牧師救出

扶養,他們1817年相遇,六個月後結婚,生了三女一子,本書

記載趙洽一家三代的故事:1885年如何為女兒爭取入公立小學在

法院勝訴,1904年如何參加路易斯安娜的國際博覽會協助經營

「中國村」,1906年以後趙家成員中開始有三人任移民局翻譯官,

趙洽則兼任鐵路及汽船公司的代理商,1939年中日戰爭時,趙洽

的媳婦如何參與「中國戰時援助協會」……這本書不是小說,

也不是傳記,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

 

 

美國是十八世紀由不滿政府的英國移民形成的,後來又逐漸

增加了來自歐洲,南美洲,亞洲等的移民,所以美國可說是由移民

組成的國家。艾明如教授專業研究美國的移民史,重點是華籍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