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 潘耀明先生香港名作家新作《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作家出版社 北大严家炎教授长序:独一无二

 

恭贺 潘耀明先生香港名作家新作《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作家出版社 北大严家炎教授长序:独一无二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嚴家炎撰長篇序文,給予郑重推介,并指出:

「这部丰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   ***   ***

嚴家炎教授序:用生命写作的人

──名家岁月留痕

嚴家炎

我与潘耀明先生相识于 1992 年秋天。我到香港中文大学访学,

金庸先生得知后,委派潘耀明来接我去他位于香港太平山麓的家。

我们相谈甚欢,潘耀明则谦逊有礼地坐在一旁,始终面带微笑。

那时的潘耀明,刚接手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月刊》总经理兼

总编辑一职,至今已近三十载。其间我们曾在多个金庸小说国际

研讨会上相遇,多次一起陪伴金庸先生游览内地的名胜古迹,也

曾多次出席他主持的文学与文化交流会议,拙作则有幸多次在

《明报月刊》发表。

如今的潘耀明,已被誉为香港著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文学

活动家。除继续主持《明报月刊》外,还兼任香港作家联会会长、

世界华文文学联会执行会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会长、香港

世 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等职务。2019 年春,韩国、中国

内地及香 港的一些有识之士,有鉴于潘耀明以香港为基地,在

四十多年的历 史中,于文学创作、编辑出版、文学社团、国际

文化与文学交流等 方面付出的巨大辛劳,创下的不朽业绩,理应

得到世界华文文学界 高度认可的初衷,在韩国首尔举行了“潘耀明

(彦火)文学事业国 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州举办了“潘耀明与世界

华文文学研讨会”。 我因事先承诺了另一个会议,错过了韩国

之约。稍后在北京相聚, 潘耀明只字未提韩国的事,仍如当年

一样的谦逊有礼。

最近,我收到作家出版社寄来托我写序的潘耀明新著《这情感

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以下简称本书),方知这些年潘耀明在万忙

之中,还抽时间收集整理了四十多年来,他与大陆和海外文学家

来 往交流的大量书信、照片和字画,并从中挑选出精华部分,

汇集写 就了这部四百多页的大著。捧读这部书稿,不禁令我百感

交集,单 单看他拜访过的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曹禺、丁玲、

艾青、端 木蕻良、萧乾、钱锺书、沈从文、俞平伯、汪曾祺、

吴祖光、新凤 霞、柯灵 ...... 无一不是新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文学

大家,就非常 之难得,而且每位人士他都不止拜访过一两次,交往

时间一般都 长达数年,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包括书信往来,比如

他和萧乾 通信就长达二十年,外加在香港难以计数和热情周到的接待

。新时 期的著名新老作家如茹志鹃、秦牧、张贤亮、蔡其矫、郭风、

何 为 ...... 他也都有交往。这部书中收录了他与这些人士的部分书信

和受赠书画。这些通信和书画登陆内地还是首次,而本书中的众多

采访笔记,更是首次公之于世。我相信,对上述文艺家进行的如此

大量、多次、有实录的采访,迄今为止,海内外包括大陆在内,只

有潘耀明先生一人做到了,由此可知这部作品弥足珍贵。

更令人无比感慨的是,潘耀明独自开始这项重大工程的时间点,是

四十多年前内地“文革”刚结束不久,几乎被摧残殆尽的文 学界和

文化界,都是一片荒芜的时候。许多冤假错案还远未澄清昭 雪,我和

我的同道们也正忙于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拨乱反正书归 正传,而

无暇顾及其他。潘耀明当时先是担任《海洋文艺》杂志执 行编辑,

继后在香港三联书店工作。少年时代就萌发的对中国文学 的热爱与

痴迷,使他对创作了这些作品的文学家们充满了崇敬和向 往。1978

年夏天,侨办主任廖承志邀请了一批香港出版界代表团访 问内地,潘

耀明有幸成为代表团的成员。他立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 会,踏上了

拜访和结识那些早已铭刻在心的文艺家之路,目标远远 不只是“约稿”而已。

又发现了巴金一封新的信。这封信是笔者负笈美国,在纽约大学攻读

出版管理和杂志学期间,巴金从上海寄给他的,袒露了心迹,弥足珍贵

。潘耀明把这封信收进了本书,令我们也有幸分享。

潘耀明得知巴金逝世的噩耗时,悲痛之余告诉了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

博士学位的金庸先生,请他为自己主编的新一期杂志“巴金 特辑”写篇

文章。金庸得知后连夜赶写了一篇悼念文章《正直醇雅, 永为激励》

。文中提到他早年读《家》《春》《秋》,觉得没有读武侠 小说过瘾

,“直到自己也写了小说,才明白巴金先生功力之深,才把 他和鲁迅、

沈从文三位先生列为我近代最佩服的文人。”“如果我遇 到巴金那样重大

的压力,也难免写些违心之论,但后来却决不能像 他那样慷慨正直地

自我检讨,痛自谴责。”他还说,巴金在“文革” 时饱受磨难,但意志

坚毅,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写出了“这部掷地 作金声、惊天动地的

《随想录》”“实在是中国文化界的大幸事”。 相信这也是潘耀明和我们

共同的心声。

潘耀明对文学的钟情与执着,使他能从作家们的作品中读出别样的韵味

和价值。例如一般评论者往往将沈从文归于乡土文学,擅 长写乡间的

小人物。潘耀明却认为,“贯穿沈从文作品的创作思想, 是在城市与

乡村两个世界的对立中建构的。人神的统一与分裂、人 与自然的契合与

人性的扭曲、原始生命力量等等,所有这些对人 生的观察,已使沈从文

进入哲学的领域。”沈从文笔下的这些小人 物,“都是有血有肉、可亲

可爱的,他们有勇敢、正直的人性的光辉 的一面,也有愚昧无知和粗鲁

的一面,沈从文与其他作家迥然不同 的,是他连这些小人物的负面也

不忍苛责,而是以宽容谅解的态度 视之,显现他博爱的精神。”他对

沈从文的钦佩不止于此,还不吝 笔墨详细介绍了沈从文因回避政治

干扰,转行研究古代服饰及相关 文物的杰出成就以及为此所付出的

超乎寻常的艰辛代价。他认为综观沈从文毕生事业,他的服饰研究

成就不可能不提,值得大书 特书。”

潘耀明痴迷这些作家学者的作品才华,同时也崇敬他们高尚的人格

人品。俞平伯先生上世纪 50 年代初就因《红楼梦》批判犯上被

打入冷宫,沉寂数十年,潘耀明认为他的道德文章如高山流水,仰之

弥高,照样多次上门拜望,而且用了四节的篇幅介绍了这位一身傲骨

的学者,如何在长期寂寥冷漠中坚持学术研究,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从中我们也得知,俞平伯的处女作《红楼梦辨》原稿失 而复得的奇特

故事。潘耀明推想:“假如俞平伯失去了稿件,假如 他没有出版

《红楼梦辨》,就不会发生 1954 年批判他的红学研究,

‘文革’也不会被当‘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来揪斗 ...... ”俞平伯也 把

《红楼梦辨》稿的失而复得比喻为“塞翁失马”,不胜感慨。他将潘耀明

这位热情真挚的后辈视为知音,俞平伯的外孙韦柰在《旧时月色 ——

俞平伯身边的人和事》一书中写道:“外祖父喜他的为 人,也喜他的才气

,常夸奖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青年。在潘耀明迁 居太古城时,外祖父

曾书‘既醉情拈杯酒绿,迟归喜遇碗灯红’联 赠他。”

本书名曰《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正是这充满人性充满愛的"为人”

,支撑着潘耀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成就了与

老一辈学者作家们难能可贵的隔代情谊。但是,能 够使这些文坛大师

们接纳他并长期保持联系,当然不能仅仅靠情 谊。既然是知音,就要

有共同语言,就要有令大师们觉得有话可 说、有信可写的丰厚的知识

和学养。正是俞平伯所感受到的潘耀明 的“才气”,使他得到了大师们

心悦诚服的认可。

在学术界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钱锺书先生为了做学问,常常是闭门

谢客的。在潘耀明心中,“钱先生的学问如浩瀚大海,他学识

渊博,精通五国文字。我看中国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相比, 单是

《谈艺录》与《管锥编》的学术成就,已足以震古烁今了。”然而,钱

先生不仅向潘耀明敞开了家门,多次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 如有关

《谈艺录》先后修改出版的经过等;还有不少书信往来,信中尊称潘

耀明为“兄”;不止一次赠送潘耀明墨宝;更让他拍摄了 好几张生动

难求的照片,有一张照片上还有极少与外人合影的杨绛先生。

潘耀明的才气,来自他多年对文学、对出版事业孜孜不倦的 追求和

勤奋努力。在数十年的生涯中,身兼多项国际国内文化交流 重任的

潘耀明,还出版了近三十部书,每一部都有独特的视角和思 考,每一

部都是妙笔生花、美文迭出。早在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他 就出版了

《当代中国作家风貌》,后来又出过《当代中国作家风貌》 续编,堪称

首屈一指。单是主编《明报月刊》近三十年,他为之所 写的卷首语就

将近三百篇,如汇编成集也有好几部。《明报月刊》是 深受海内外广大

知识分子首肯和喜爱的杂志,每一期的内容都涉及 时事、政论、科技、

文学、艺术、美食等等,而且作者不乏名家大 腕。要写好这样一本杂志

的卷首语,所需要的有关知识涵养以及笔 头功力,可想而知。潘耀明

不虚此职,信手拈来便是一篇篇包含历 史、文化、文学、哲思的泛散文

,有学者称他是“破茧而出的散文 文体家”,实不为过。

本书也处处闪现这位散文文体家的过人才华,比如他写端木蕻良送他的

两帧画:“一张是罗汉松,一张是风荷,都是水墨国画,不 设色,更显

其功夫。罗汉松莽莽苍苍,粗壮的枝干和如戈戟的针叶,颇见精神;风荷

墨色厚重,迎风右摆,柔中见刚,别有韵致。” 他写汪曾祺的家书:

“文字精练、幽默、风趣,可读性极高。他写他 在美国所遇到的人和事

及所见所闻所感,笔下如一条涓涓清流,澄

澈中不含沙石,果然与一般家书迥异,后者往往失之琐碎。”他写秦牧

的散文:“作者文笔清新隽永,既有‘怒潮奔马’那样的豪放, 也有‘吹箫

踏月’那样的清幽;既有司空图《廿四诗品》中指出‘荒 荒油云,寥寥

长风’的雄浑,也有‘娟娟群松,下有漪流’的清奇。” 他写福建诗人

郭风:“果尔蒙的大胆想象和奇异的联想,凡尔哈伦的 充满了对于生之

礼赞的力量和乐观,阿左林的精炼简洁的文句、对 于西班牙乡间和小镇

上的劳动者和景物的尊崇的感情,都对少年的 郭风发生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这些作家的象征手法和对家乡深沉的 感情,对于郭风创作的

影响,更是刻骨难忘的。”

潘耀明以他的为人和才气得到了大师们的信任和倚重,他们不但将自己

的文章交给他主办的《海洋文艺》和《明报月刊》发表, 自己的书稿

也请他帮忙出版。卞之琳先生与潘耀明有二十多封书信 往来,其中不乏

逾千字的长信。1979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卞之 琳的《雕虫纪历

—— 1930 — 1958》,但因为“私生活中一个隐秘 因素”,他把 1939

年前写的诗删去了不少,而潘耀明认为这些诗的 可读性相对地高,所以

利用在香港三联书店任职的机会,为他出版了繁体字版《雕虫纪历

—— 1930 — 1958》(增订版),增加了三十 首诗,让读者一睹为快。

巴金先生的《随想录》繁体字版,也是在 上世纪 80 年代初请潘耀明

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

潘耀明 1978 年与萧乾相识,一直到他 1999 年去世,往来与书信从未

间断。1982 年潘耀明第一次赴美,萧乾怕他人生路不熟,给他写了六七

封推荐信,以便沿途有人照应,令潘耀明很感动。萧乾和夫人文洁若

晚年“搬动大山”翻译《尤利西斯》,也令潘耀明深 感钦佩。沈从文曾经

是萧乾的恩师,后来两人之间有了怨气,外人 讳莫如深。萧乾生前写了

《我与沈老关系的澄清 —— 吾师沈从文》 的文章,叮嘱文洁若待他身后

再发表。萧乾逝世后,文洁若把文章

交给了潘耀明,特地嘱咐他在《明报月刊》发表。潘耀明遵嘱发表 于

2001 年 12 月号《明报月刊》,两人结怨的前因后果才为外人所知。

萧乾生前还写有一篇三十多页的长文,这是一本记录了他初恋的私人笔记

,也是请潘耀明在《明报月刊》发表的。

类似潘耀明与大师们亲密互动的故事,本书中比比皆是。1983 年秋,

潘耀明与吴祖光、茹志鹃、王安忆、陈映真、七等生为同一 届的美国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华人作家。他与吴祖光同住一 套房间,彼此

分工合作,吴祖光负责去超市买菜,潘耀明则不辞辛劳负责烹饪每日两餐

,两人相处三个月,关系十分融洽。临别时吴祖光题赠报恩诗一首:“不屈

为至贵,最富是清贫”。潘耀明深谙, 典出隋朝王通的名句,“不辱于人

谓之贵,不取于人谓之富”,很能启迪人心。这次相聚也开启了潘耀明与

吴祖光、新凤霞夫妇的交往之旅。在潘耀明的笔下,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坛

上这对现实版牛郎织女的恋爱经过,看到了他们在各自的舞台所展现的

精彩绝活,也看 到了双双戴上右派帽子以及“文革”所经历的严酷磨难,还

看到了新凤霞在被迫害致残后,从文盲到笔耕不辍写出三十部作品、逾

四百万字的著述。20 世纪 80 年代,潘耀明负责香港三联书店的编辑部,

曾参与筹划了一套《回忆与随想录》,主要是老作家的回忆文 集,其中有

一部就是新凤霞执笔的。

本书既展现了大师们的精神风貌、创作才华,也没有忽视常被 大师的光华

遮蔽的女中豪杰的业绩。赵清阁在文学史上往往是在谈 到老舍时,作为他

的红颜知己被人们提及。但潘耀明用了将近一万 字的篇幅,历数她多才

多艺的非凡生涯。既披露了她与老舍相识相 知难以割舍的情感,也记述

了她后来为此而付出的数十年的隐忍与 孤苦。而潘耀明笔下的老舍夫人

胡絜青也深明大义,晚年“竭力亲 自为老舍整理了不少文集,还亲自写序。

如《老舍文集》《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文牛》等,还把早年老舍创作

、因政治原因未能 出版的《正红旗下》,也重新校订整理出版”。同时

潘耀明还让我 们知道了胡絜青本人也是师从齐白石的一级画师,有幸见到

胡絜青 1981 年在香港举办画展时,赠给潘耀明暗含寓意、相当生动的

小鸡包围蟋蟀的中轴水墨画。

可见,这部丰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应该是独一 无二的。

 

 

*********

 前言:心中宛有当时在 潘耀明

时代已进入网络化,文人写稿不用再像以往一样,一笔一画地爬格子,

而是清一色用计算机写稿;通信也不用书写了,用“伊妹儿”(E-mail)或

微信,既简便又快捷。

   书写的年代已逐渐远去。文人的信札、手迹已成为历史陈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做过现代中国作家研究,编过文学书和 文化杂志

,与文化人接触和交往特别多,也收集了一些文人墨宝、 手迹。

香港两家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先后举办了 我的

“现代文人书画手札特展”和“现当代名作家手稿书画展”。 过去对这些

墨宝、手迹都没有好好整理过,因这两次展览,我花了 死功夫,翻箱倒箧

,竟然捡出逾百件的作品,只是藏品三分之一, 大都是有代表性的作品。

巴金的信札有十三封之多,他都是用钢笔书写的。他晚年身 体不大好,

字体很小,却很清晰。内容大都是谈他的创作经验和近 况,其中不少

内容涉及他写《随想录》的点点滴滴。他的繁体字版

《随想录》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我当时负责

三联书店编辑部,所以就出版繁体版的《随想录》事宜与他有过较多

的书信来往。

我手上还有巴金《随想录·总序》及《随想录》繁体版的序言原稿。

巴金一再彰显“说真话”的精神,在假话满天飞的今天,重温

这些信札,令人对他崇高的人格,肃然起敬。 艾青是我最早认识

的内地诗人,那已是四十多年前的 1978 年

了。他刚摘了右派帽子,从新疆石河子回到北京,也可以说他是

我最早的忘年交,最早有书信往来。

信大都是他亲自写和复的,后来,他身体欠安,才由夫人高瑛代笔。

他的许多诗篇都是我早年所熟读的。他那一首《我爱这土地》 很感人,

我每次朗读,都不禁热泪盈眶。我从没读到一首同样的诗篇可以对祖国

爱得那么深沉! 所以我特地请他誊抄一遍给我。

在作家的信札中,我收有萧乾信件共有七八十封。信札牵涉的内容

十分广泛,包括他的书稿、生活、近况等等。他是一个热心 人,他

还向我推介不少海外文化界朋友。他的字比较潦草,但仔细 辨认,

还是可以明了的。

俞平伯先生的信札特别珍贵,都是在八十岁以后亲笔写的信, 共有

二十七封,也是十分珍贵。

钱锺书的信札都是用毛笔写的,如他的文章,挥斥方遒,龙飞 凤舞,

苍劲而逸致,很有收藏价值。

关于墨宝方面,沈从文、俞平伯、茅盾、叶圣陶、萧军、端本 蕻良、

汪曾祺、赵清阁、张充和等都是文人、作家兼书法家。

萧红的三个男人──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我与他们都有较多

交往,也有他们三个人的墨宝,并略窥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俞平伯的书法十分清秀,别有风骨。某次,他知道我要搬新居,特别

写了一对联来志贺:

  

既醉情拈杯酒绿

迟归喜遇碗灯红

 

我搬了几次家,这对联一直悬挂在我的客厅中。每次归家读到这对联,

都会令我感到难言的温煦和亲切感。

作家中,擅画画的,就我所交往的,端木蕻良和汪曾祺是特别出众的。

前者是芸芸东北作家中最是才气横溢不过的;后者的小说、 散文都很空灵而

慧黠,他的书法、画也很讲意境,备受称许。

金庸曾说过,他没有真正学过书法,但他的书法自成一体,别饶兴味。

他为我 2000 年两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随笔《鱼化石的印记》

《永恒流动的情感》题的字,言简意赅,很有情味。值得 一录──

鱼非当年鱼,石非当年石, 鱼化石中,宛有当年在。 你非当时你,

我非当时我, 我心中有支歌:“记得当时年纪小”。 心中宛有当时在 ——

有你,有我,有当时。      为耀明兄《鱼化石的印记》作

       ──金庸

许多天、许多年之前,情感曾在你心中流过,

    今天、明天,明年、后年,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却永远流不尽,

    因为有些情感──是永恒的,那是深情。

             为耀明兄《永恒流动的情感》书

                         ──金庸

 

此外,我还拥有金庸一帧较罕有条幅。是我请金庸为我题郑燮的

《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结果金庸根据后两句诗的意思改写题赠給我。

 

千磨万击强身术

东西南北过耳风

写这对联的时候,我刚给金庸挡了一位文人的暗箭(以後有机会我会专文

解释),从这对联用意可想而知。后来我一直把金庸的墨宝悬挂在厅中,

以为自勉。

以上这些手迹以及书写的文字,都是深情的,曾在文化人心间中流过,

以笔记下,也将是恒久的。

知名学者、文学评论家严家炎教授百忙中慨然赐序,严夫人卢晓蓉女士

从旁协助纠正文稿资料,不胜荣幸,深受鼓舞,铭然

于怀! 此书能够成功出版,特别要感谢吴义勤兄。在一次文友饭局中,

谈起我与作家的交往和作家手迹收藏,他主动过表示作家出版社乐意

出版此书。本书大量后勤繁杂的编辑工作,得力于丁文梅女士及

彭洁明女士辛勤的付出,谨此一并感谢。

                                                    2020年11月13日

 

-- 此文章特別經授權刊發

 

 

恭賀 潘耀明先生香港著名作家巨作《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

—作家出版社 北大嚴家炎教授長序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嚴家炎撰長篇序文,給予郑重推介,并指出:

「这部丰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   ***   ***

嚴家炎教授序:用生命写作的人

──名家岁月留痕

嚴家炎

我与潘耀明先生相识于 1992 年秋天。我到香港中文大学访学,

金庸先生得知后,委派潘耀明来接我去他位于香港太平山麓的家。

我们相谈甚欢,潘耀明则谦逊有礼地坐在一旁,始终面带微笑。

那时的潘耀明,刚接手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月刊》总经理兼

总编辑一职,至今已近三十载。其间我们曾在多个金庸小说国际

研讨会上相遇,多次一起陪伴金庸先生游览内地的名胜古迹,也

曾多次出席他主持的文学与文化交流会议,拙作则有幸多次在

《明报月刊》发表。

如今的潘耀明,已被誉为香港著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文学

活动家。除继续主持《明报月刊》外,还兼任香港作家联会会长、

世界华文文学联会执行会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会长、香港

世 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等职务。2019 年春,韩国、中国

内地及香 港的一些有识之士,有鉴于潘耀明以香港为基地,在

四十多年的历 史中,于文学创作、编辑出版、文学社团、国际

文化与文学交流等 方面付出的巨大辛劳,创下的不朽业绩,理应

得到世界华文文学界 高度认可的初衷,在韩国首尔举行了“潘耀明

(彦火)文学事业国 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州举办了“潘耀明与世界

华文文学研讨会”。 我因事先承诺了另一个会议,错过了韩国

之约。稍后在北京相聚, 潘耀明只字未提韩国的事,仍如当年

一样的谦逊有礼。

最近,我收到作家出版社寄来托我写序的潘耀明新著《这情感

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以下简称本书),方知这些年潘耀明在万忙

之中,还抽时间收集整理了四十多年来,他与大陆和海外文学家

来 往交流的大量书信、照片和字画,并从中挑选出精华部分,

汇集写 就了这部四百多页的大著。捧读这部书稿,不禁令我百感

交集,单 单看他拜访过的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曹禺、丁玲、

艾青、端 木蕻良、萧乾、钱锺书、沈从文、俞平伯、汪曾祺、

吴祖光、新凤 霞、柯灵 ...... 无一不是新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文学

大家,就非常 之难得,而且每位人士他都不止拜访过一两次,交往

时间一般都 长达数年,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包括书信往来,比如

他和萧乾 通信就长达二十年,外加在香港难以计数和热情周到的接待

。新时 期的著名新老作家如茹志鹃、秦牧、张贤亮、蔡其矫、郭风、

何 为 ...... 他也都有交往。这部书中收录了他与这些人士的部分书信

和受赠书画。这些通信和书画登陆内地还是首次,而本书中的众多

采访笔记,更是首次公之于世。我相信,对上述文艺家进行的如此

大量、多次、有实录的采访,迄今为止,海内外包括大陆在内,只

有潘耀明先生一人做到了,由此可知这部作品弥足珍贵。

更令人无比感慨的是,潘耀明独自开始这项重大工程的时间点,是

四十多年前内地“文革”刚结束不久,几乎被摧残殆尽的文 学界和

文化界,都是一片荒芜的时候。许多冤假错案还远未澄清昭 雪,我和

我的同道们也正忙于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拨乱反正书归 正传,而

无暇顾及其他。潘耀明当时先是担任《海洋文艺》杂志执 行编辑,

继后在香港三联书店工作。少年时代就萌发的对中国文学 的热爱与

痴迷,使他对创作了这些作品的文学家们充满了崇敬和向 往。1978

年夏天,侨办主任廖承志邀请了一批香港出版界代表团访 问内地,潘

耀明有幸成为代表团的成员。他立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 会,踏上了

拜访和结识那些早已铭刻在心的文艺家之路,目标远远 不只是“约稿”而已。

又发现了巴金一封新的信。这封信是笔者负笈美国,在纽约大学攻读

出版管理和杂志学期间,巴金从上海寄给他的,袒露了心迹,弥足珍贵

。潘耀明把这封信收进了本书,令我们也有幸分享。

潘耀明得知巴金逝世的噩耗时,悲痛之余告诉了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

博士学位的金庸先生,请他为自己主编的新一期杂志“巴金 特辑”写篇

文章。金庸得知后连夜赶写了一篇悼念文章《正直醇雅, 永为激励》

。文中提到他早年读《家》《春》《秋》,觉得没有读武侠 小说过瘾

,“直到自己也写了小说,才明白巴金先生功力之深,才把 他和鲁迅、

沈从文三位先生列为我近代最佩服的文人。”“如果我遇 到巴金那样重大

的压力,也难免写些违心之论,但后来却决不能像 他那样慷慨正直地

自我检讨,痛自谴责。”他还说,巴金在“文革” 时饱受磨难,但意志

坚毅,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写出了“这部掷地 作金声、惊天动地的

《随想录》”“实在是中国文化界的大幸事”。 相信这也是潘耀明和我们

共同的心声。

潘耀明对文学的钟情与执着,使他能从作家们的作品中读出别样的韵味

和价值。例如一般评论者往往将沈从文归于乡土文学,擅 长写乡间的

小人物。潘耀明却认为,“贯穿沈从文作品的创作思想, 是在城市与

乡村两个世界的对立中建构的。人神的统一与分裂、人 与自然的契合与

人性的扭曲、原始生命力量等等,所有这些对人 生的观察,已使沈从文

进入哲学的领域。”沈从文笔下的这些小人 物,“都是有血有肉、可亲

可爱的,他们有勇敢、正直的人性的光辉 的一面,也有愚昧无知和粗鲁

的一面,沈从文与其他作家迥然不同 的,是他连这些小人物的负面也

不忍苛责,而是以宽容谅解的态度 视之,显现他博爱的精神。”他对

沈从文的钦佩不止于此,还不吝 笔墨详细介绍了沈从文因回避政治

干扰,转行研究古代服饰及相关 文物的杰出成就以及为此所付出的

超乎寻常的艰辛代价。他认为综观沈从文毕生事业,他的服饰研究

成就不可能不提,值得大书 特书。”

潘耀明痴迷这些作家学者的作品才华,同时也崇敬他们高尚的人格

人品。俞平伯先生上世纪 50 年代初就因《红楼梦》批判犯上被

打入冷宫,沉寂数十年,潘耀明认为他的道德文章如高山流水,仰之

弥高,照样多次上门拜望,而且用了四节的篇幅介绍了这位一身傲骨

的学者,如何在长期寂寥冷漠中坚持学术研究,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从中我们也得知,俞平伯的处女作《红楼梦辨》原稿失 而复得的奇特

故事。潘耀明推想:“假如俞平伯失去了稿件,假如 他没有出版

《红楼梦辨》,就不会发生 1954 年批判他的红学研究,

‘文革’也不会被当‘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来揪斗 ...... ”俞平伯也 把

《红楼梦辨》稿的失而复得比喻为“塞翁失马”,不胜感慨。他将潘耀明

这位热情真挚的后辈视为知音,俞平伯的外孙韦柰在《旧时月色 ——

俞平伯身边的人和事》一书中写道:“外祖父喜他的为 人,也喜他的才气

,常夸奖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青年。在潘耀明迁 居太古城时,外祖父

曾书‘既醉情拈杯酒绿,迟归喜遇碗灯红’联 赠他。”

本书名曰《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正是这充满人性充满愛的"为人”

,支撑着潘耀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成就了与

老一辈学者作家们难能可贵的隔代情谊。但是,能 够使这些文坛大师

们接纳他并长期保持联系,当然不能仅仅靠情 谊。既然是知音,就要

有共同语言,就要有令大师们觉得有话可 说、有信可写的丰厚的知识

和学养。正是俞平伯所感受到的潘耀明 的“才气”,使他得到了大师们

心悦诚服的认可。

在学术界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钱锺书先生为了做学问,常常是闭门

谢客的。在潘耀明心中,“钱先生的学问如浩瀚大海,他学识

渊博,精通五国文字。我看中国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相比, 单是

《谈艺录》与《管锥编》的学术成就,已足以震古烁今了。”然而,钱

先生不仅向潘耀明敞开了家门,多次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 如有关

《谈艺录》先后修改出版的经过等;还有不少书信往来,信中尊称潘

耀明为“兄”;不止一次赠送潘耀明墨宝;更让他拍摄了 好几张生动

难求的照片,有一张照片上还有极少与外人合影的杨绛先生。

潘耀明的才气,来自他多年对文学、对出版事业孜孜不倦的 追求和

勤奋努力。在数十年的生涯中,身兼多项国际国内文化交流 重任的

潘耀明,还出版了近三十部书,每一部都有独特的视角和思 考,每一

部都是妙笔生花、美文迭出。早在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他 就出版了

《当代中国作家风貌》,后来又出过《当代中国作家风貌》 续编,堪称

首屈一指。单是主编《明报月刊》近三十年,他为之所 写的卷首语就

将近三百篇,如汇编成集也有好几部。《明报月刊》是 深受海内外广大

知识分子首肯和喜爱的杂志,每一期的内容都涉及 时事、政论、科技、

文学、艺术、美食等等,而且作者不乏名家大 腕。要写好这样一本杂志

的卷首语,所需要的有关知识涵养以及笔 头功力,可想而知。潘耀明

不虚此职,信手拈来便是一篇篇包含历 史、文化、文学、哲思的泛散文

,有学者称他是“破茧而出的散文 文体家”,实不为过。

本书也处处闪现这位散文文体家的过人才华,比如他写端木蕻良送他的

两帧画:“一张是罗汉松,一张是风荷,都是水墨国画,不 设色,更显

其功夫。罗汉松莽莽苍苍,粗壮的枝干和如戈戟的针叶,颇见精神;风荷

墨色厚重,迎风右摆,柔中见刚,别有韵致。” 他写汪曾祺的家书:

“文字精练、幽默、风趣,可读性极高。他写他 在美国所遇到的人和事

及所见所闻所感,笔下如一条涓涓清流,澄

澈中不含沙石,果然与一般家书迥异,后者往往失之琐碎。”他写秦牧

的散文:“作者文笔清新隽永,既有‘怒潮奔马’那样的豪放, 也有‘吹箫

踏月’那样的清幽;既有司空图《廿四诗品》中指出‘荒 荒油云,寥寥

长风’的雄浑,也有‘娟娟群松,下有漪流’的清奇。” 他写福建诗人

郭风:“果尔蒙的大胆想象和奇异的联想,凡尔哈伦的 充满了对于生之

礼赞的力量和乐观,阿左林的精炼简洁的文句、对 于西班牙乡间和小镇

上的劳动者和景物的尊崇的感情,都对少年的 郭风发生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这些作家的象征手法和对家乡深沉的 感情,对于郭风创作的

影响,更是刻骨难忘的。”

潘耀明以他的为人和才气得到了大师们的信任和倚重,他们不但将自己

的文章交给他主办的《海洋文艺》和《明报月刊》发表, 自己的书稿

也请他帮忙出版。卞之琳先生与潘耀明有二十多封书信 往来,其中不乏

逾千字的长信。1979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卞之 琳的《雕虫纪历

—— 1930 — 1958》,但因为“私生活中一个隐秘 因素”,他把 1939

年前写的诗删去了不少,而潘耀明认为这些诗的 可读性相对地高,所以

利用在香港三联书店任职的机会,为他出版了繁体字版《雕虫纪历

—— 1930 — 1958》(增订版),增加了三十 首诗,让读者一睹为快。

巴金先生的《随想录》繁体字版,也是在 上世纪 80 年代初请潘耀明

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

潘耀明 1978 年与萧乾相识,一直到他 1999 年去世,往来与书信从未

间断。1982 年潘耀明第一次赴美,萧乾怕他人生路不熟,给他写了六七

封推荐信,以便沿途有人照应,令潘耀明很感动。萧乾和夫人文洁若

晚年“搬动大山”翻译《尤利西斯》,也令潘耀明深 感钦佩。沈从文曾经

是萧乾的恩师,后来两人之间有了怨气,外人 讳莫如深。萧乾生前写了

《我与沈老关系的澄清 —— 吾师沈从文》 的文章,叮嘱文洁若待他身后

再发表。萧乾逝世后,文洁若把文章

交给了潘耀明,特地嘱咐他在《明报月刊》发表。潘耀明遵嘱发表 于

2001 年 12 月号《明报月刊》,两人结怨的前因后果才为外人所知。

萧乾生前还写有一篇三十多页的长文,这是一本记录了他初恋的私人笔记

,也是请潘耀明在《明报月刊》发表的。

类似潘耀明与大师们亲密互动的故事,本书中比比皆是。1983 年秋,

潘耀明与吴祖光、茹志鹃、王安忆、陈映真、七等生为同一 届的美国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华人作家。他与吴祖光同住一 套房间,彼此

分工合作,吴祖光负责去超市买菜,潘耀明则不辞辛劳负责烹饪每日两餐

,两人相处三个月,关系十分融洽。临别时吴祖光题赠报恩诗一首:“不屈

为至贵,最富是清贫”。潘耀明深谙, 典出隋朝王通的名句,“不辱于人

谓之贵,不取于人谓之富”,很能启迪人心。这次相聚也开启了潘耀明与

吴祖光、新凤霞夫妇的交往之旅。在潘耀明的笔下,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坛

上这对现实版牛郎织女的恋爱经过,看到了他们在各自的舞台所展现的

精彩绝活,也看 到了双双戴上右派帽子以及“文革”所经历的严酷磨难,还

看到了新凤霞在被迫害致残后,从文盲到笔耕不辍写出三十部作品、逾

四百万字的著述。20 世纪 80 年代,潘耀明负责香港三联书店的编辑部,

曾参与筹划了一套《回忆与随想录》,主要是老作家的回忆文 集,其中有

一部就是新凤霞执笔的。

本书既展现了大师们的精神风貌、创作才华,也没有忽视常被 大师的光华

遮蔽的女中豪杰的业绩。赵清阁在文学史上往往是在谈 到老舍时,作为他

的红颜知己被人们提及。但潘耀明用了将近一万 字的篇幅,历数她多才

多艺的非凡生涯。既披露了她与老舍相识相 知难以割舍的情感,也记述

了她后来为此而付出的数十年的隐忍与 孤苦。而潘耀明笔下的老舍夫人

胡絜青也深明大义,晚年“竭力亲 自为老舍整理了不少文集,还亲自写序。

如《老舍文集》《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文牛》等,还把早年老舍创作

、因政治原因未能 出版的《正红旗下》,也重新校订整理出版”。同时

潘耀明还让我 们知道了胡絜青本人也是师从齐白石的一级画师,有幸见到

胡絜青 1981 年在香港举办画展时,赠给潘耀明暗含寓意、相当生动的

小鸡包围蟋蟀的中轴水墨画。

可见,这部丰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应该是独一 无二的。

 

 

*********

 前言:心中宛有当时在 潘耀明

时代已进入网络化,文人写稿不用再像以往一样,一笔一画地爬格子,

而是清一色用计算机写稿;通信也不用书写了,用“伊妹儿”(E-mail)或

微信,既简便又快捷。

   书写的年代已逐渐远去。文人的信札、手迹已成为历史陈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做过现代中国作家研究,编过文学书和 文化杂志

,与文化人接触和交往特别多,也收集了一些文人墨宝、 手迹。

香港两家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先后举办了 我的

“现代文人书画手札特展”和“现当代名作家手稿书画展”。 过去对这些

墨宝、手迹都没有好好整理过,因这两次展览,我花了 死功夫,翻箱倒箧

,竟然捡出逾百件的作品,只是藏品三分之一, 大都是有代表性的作品。

巴金的信札有十三封之多,他都是用钢笔书写的。他晚年身 体不大好,

字体很小,却很清晰。内容大都是谈他的创作经验和近 况,其中不少

内容涉及他写《随想录》的点点滴滴。他的繁体字版

《随想录》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我当时负责

三联书店编辑部,所以就出版繁体版的《随想录》事宜与他有过较多

的书信来往。

我手上还有巴金《随想录·总序》及《随想录》繁体版的序言原稿。

巴金一再彰显“说真话”的精神,在假话满天飞的今天,重温

这些信札,令人对他崇高的人格,肃然起敬。 艾青是我最早认识

的内地诗人,那已是四十多年前的 1978 年

了。他刚摘了右派帽子,从新疆石河子回到北京,也可以说他是

我最早的忘年交,最早有书信往来。

信大都是他亲自写和复的,后来,他身体欠安,才由夫人高瑛代笔。

他的许多诗篇都是我早年所熟读的。他那一首《我爱这土地》 很感人,

我每次朗读,都不禁热泪盈眶。我从没读到一首同样的诗篇可以对祖国

爱得那么深沉! 所以我特地请他誊抄一遍给我。

在作家的信札中,我收有萧乾信件共有七八十封。信札牵涉的内容

十分广泛,包括他的书稿、生活、近况等等。他是一个热心 人,他

还向我推介不少海外文化界朋友。他的字比较潦草,但仔细 辨认,

还是可以明了的。

俞平伯先生的信札特别珍贵,都是在八十岁以后亲笔写的信, 共有

二十七封,也是十分珍贵。

钱锺书的信札都是用毛笔写的,如他的文章,挥斥方遒,龙飞 凤舞,

苍劲而逸致,很有收藏价值。

关于墨宝方面,沈从文、俞平伯、茅盾、叶圣陶、萧军、端本 蕻良、

汪曾祺、赵清阁、张充和等都是文人、作家兼书法家。

萧红的三个男人──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我与他们都有较多

交往,也有他们三个人的墨宝,并略窥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俞平伯的书法十分清秀,别有风骨。某次,他知道我要搬新居,特别

写了一对联来志贺:

  

既醉情拈杯酒绿

迟归喜遇碗灯红

 

我搬了几次家,这对联一直悬挂在我的客厅中。每次归家读到这对联,

都会令我感到难言的温煦和亲切感。

作家中,擅画画的,就我所交往的,端木蕻良和汪曾祺是特别出众的。

前者是芸芸东北作家中最是才气横溢不过的;后者的小说、 散文都很空灵而

慧黠,他的书法、画也很讲意境,备受称许。

金庸曾说过,他没有真正学过书法,但他的书法自成一体,别饶兴味。

他为我 2000 年两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随笔《鱼化石的印记》

《永恒流动的情感》题的字,言简意赅,很有情味。值得 一录──

鱼非当年鱼,石非当年石, 鱼化石中,宛有当年在。 你非当时你,

我非当时我, 我心中有支歌:“记得当时年纪小”。 心中宛有当时在 ——

有你,有我,有当时。      为耀明兄《鱼化石的印记》作

       ──金庸

许多天、许多年之前,情感曾在你心中流过,

    今天、明天,明年、后年,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却永远流不尽,

    因为有些情感──是永恒的,那是深情。

             为耀明兄《永恒流动的情感》书

                         ──金庸

 

此外,我还拥有金庸一帧较罕有条幅。是我请金庸为我题郑燮的

《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结果金庸根据后两句诗的意思改写题赠給我。

 

千磨万击强身术

东西南北过耳风

写这对联的时候,我刚给金庸挡了一位文人的暗箭(以後有机会我会专文

解释),从这对联用意可想而知。后来我一直把金庸的墨宝悬挂在厅中,

以为自勉。

以上这些手迹以及书写的文字,都是深情的,曾在文化人心间中流过,

以笔记下,也将是恒久的。

知名学者、文学评论家严家炎教授百忙中慨然赐序,严夫人卢晓蓉女士

从旁协助纠正文稿资料,不胜荣幸,深受鼓舞,铭然

于怀! 此书能够成功出版,特别要感谢吴义勤兄。在一次文友饭局中,

谈起我与作家的交往和作家手迹收藏,他主动过表示作家出版社乐意

出版此书。本书大量后勤繁杂的编辑工作,得力于丁文梅女士及

彭洁明女士辛勤的付出,谨此一并感谢。

                                                    2020年11月13日

 

-- 此文章特別經授權刊發

 

延伸閱讀
http://www.overseaswindow.com/home/nodebody/35813/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