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三十周年庆典 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与 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合办 盛大云端论坛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三十周年庆典云端论坛盛大举行

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三十周年庆典云端论坛于五月七日(周五)晚间九时(美国东部时间)盛大举行。共有Zoom 上会议375位观众及YouTube 直播460位观众约835人在线,盛况空前。

本次活动由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主办,合办单位有纽约华文作家协会、华府华文作家协会、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及世界华人周刊。来自全球各地作家、文友们,以及许多文学团体共襄盛举,见证这颇具历史意义的时刻。

论坛在播放北美洲华文作协成立卅周年回顾短片后正式开始。首先由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李秀臻介绍大会主持人张凤。张凤是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执行长、副会长,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毕业于师大,获得密西根州大硕士。作品有新华书店等畅销书:脍炙人口的哈佛系列:《 哈佛问学30年 》等,曾入选十本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及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年鉴……曾获海外华文著述散文类第一名等。持续应邀北大,台大各名校演讲数十场。学有专精、文采斐然,推动华文文学的发展不遗余力……

主持人张凤致词表示:记得30 年前的五四我们在纽约,与马克老、马妈妈刘晴伉俪,夏志清教授,陈裕清会长……还有王鼎钧老师鼎公,吴玲瑶副会长等许多位一同参与了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的成立大会。30年来,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朝气蓬勃,成为全球不可思议的作家共同体,目前已有20多处分会,两千以上会员,而回头思念荣誉会长马克任会长,居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但他深深留在我们心上,及夏老陈老等位仙去的前辈文友……都成我们永恒的纪念。我们有福缘承前辈余荫,今日能以精湛的华文文学持续与主流结缘,以文会友万里齐心,30 年来一脉相承,凝聚民族生命之醇厚情谊来共同欢庆,真是兴高采烈。

王鼎钧老师致词

接著由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吴宗锦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姚嘉为简短致开幕词后,主持人张凤邀请北美作协的元老贵宾王鼎钧先生讲话。

王鼎钧、鼎公是文坛长青树,著作等身的当代散文大家、“一代中国人的眼睛”。他是北美华文作协及纽约分会创会元老之一,长期支持和关心作协的发展。曾经荣获许多重要文艺大奖,包括2014年第18届国家文艺奖,2001年本会杰出华人会员奖等等。著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和《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琉璃》《灵感》《作文七巧》及《作文十九问》,《文学种籽》《左心房漩涡》《看不透的城市》《两岸书声》《有诗》《随缘破密》《沧海几颗珠》《千手捕蝶》《王鼎钧回忆録》四部曲……等等。今年九十六高龄,创作不辍。

王鼎钧老师在线上说:“今天是好日子,很热闹,我也凑个热闹。我现在听也听不见,看也看不清楚,实在不应该再抛头露面,可是会长一定要我来给大家问好,我来了!作协成立卅周年,我来给各位道贺!”鼎公说:当初我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在我们这一行“只有好的,没有老的!”那个时候听著这句话,没有想到自己会老,说著说著,“人就老了!”,我现在是够老不够好,各位是够好还没老,但愿各位前程远大,又好又老,也但愿各位层楼更上,越老越好!

鼎公在夫人王棣华女士的陪伴下,非常难得在云端上露面,他健朗康泰,以亲切的口音说出送给文友们勉励的话,大家深受感动倍感珍贵。

四位推手作家演讲

接著,由纽约华文作协李秀臻会长一一介绍几位作家讲话。他们都是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的重要推手作家。李会长是记者出身、也是资深编辑,曾任北美华文作协副秘书长,目前也是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永久会员及理事。

(一 )赵淑侠:著名作家,生于北平。49年随父母到台湾,60年赴欧洲,原任美术设计师、1970年代开始专业写作。以《 我们的歌 》一书成名。著长、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四十种,包括《 落第 》《塞纳河畔》《赛金花 》《 凄情纳兰 》等等。曾获中华民国中国文艺协会小说奖等大奖。赵淑侠老师1991年在巴黎成立“欧洲华文作家协会 ”,是欧洲第一个全欧性的华文文学团体。她被选为首任会长,至今是永久名誉会长。她也是“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八届会长。世界华文作家协会荣誉副会长。十几年前从瑞士移居纽约后,热心支持作协活动,有如明灯。

赵淑侠说,三十年前在筹组欧华作协的同时,美国的文友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组建“北美华文作家协会”,欧华于1991年3月16日成立,紧接著,同年5月4日,“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在纽约创会。她说,一个文学团体走了三十年,不容易。文化是跟著人群走的,随著移民的迁入,华文文字也以文学的姿态,飘洋过海,在世界各洲开彊拓土,由六十年前“留学生文学”,随著大环境的转换波动,从未停顿的走到了今天,成了目前这样的“移民文学”。

“移民文学”的表现是亮眼的,世华总计共三千余名会员,知名或未知名的,都没丢弃他们的创作之笔。譬如欧华作协的会员,几乎每人都出版了各人专著,但他们还设立了一个欧华文库,至今已出版了十四本会员作品选集。又譬如纽约华文作协,曾出版过“文荟月报”,还出版三本会员选集,不久前办过“华美族移民文学奖”,办得非常成功。纽约华文作协只是北美二十几个分会中的一个,竟做了这许多事,是很令人喜悦的。

(二 )赵俊迈:他曾于2003-2010年任纽约华文作协会长,2012-2016任北美华文作协会总会长,很难得他的现在台北上线和我们同庆。赵会长是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北美世界日报纽约总社执行副总编辑,任教于台湾东吴、文化等大学。著有:《天涯心思》《被剥了鳞的苍龙》《远飏的风华》等书。作品《曼哈顿祥子》获第二届中国中山杯华侨华人“原创佳作”文学奖。

赵俊迈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纽约作协”视讯论坛,诚惶诚恐。他是2013年离开纽约,2015年到“上海交大,传媒学院”读博士。他説:我在课堂上很认真,坐第一排。我的论文题目是:“北美洲中国时报研究”。2020年论文通过时我已69岁。赵俊迈谈“五四与作协”。“五四”代表“新文化运动”、“中国文艺复兴”。“五四”带给我们的精神,在现代小孩身上已找不到。“五四精神”(1919 )到底是什么?—— 华文写作的净土!他以四个W ,一个H 代表“新闻写作”(一)Who? 谁在写?写给谁看?(二)Where? 在哪写?北美洲!(三)What? 你要写什么? (四)Why ? 你为什么要写?(五 )How? 怎么写?如何写?“文以载道”,“道”在那裡?

(三 )周匀之:他是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创会元老之一。资深记者、主编。曾任职台北中央社、纽约世界日报、香港亚洲新闻社、《 中外双月论坛 》总编辑,香港珠海大学新闻系讲师。著有《 美国透视 》《 记者生涯杂忆 》《漫谈美国总统 》等等及译有《 水族馆内幕 》。曾获海外华文著述奖新闻写作报导类第一名。1994-1996 担任北美华文作协秘书长、2012-2018年纽约华文作协会长。对于领导作协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令人敬重。

周匀之在谈话时特别提到“世界华文作协”的推手—— 符兆祥先生,他现在身体不好,希望其夫人丘秀芷或文友们能转告他,大家非常感念他对北美作家们辛苦的付出。周会长叙述在1995年4月,应当时的符秘书长邀请与安排,由他带领几位美国杰出华裔作家访问台北,包括“花鼓歌”的作者黎锦扬、旧金山大学汤亭亭教授、威斯康辛大学林英敏教授、李宗仁的孙女李雷诗、自由作家刘爱美、和年轻的杨萱。他们曾与齐邦媛﹑王蓝﹑蔡文甫﹑龚鹏程﹑隐地﹑朱秀娟﹑曹又芳等文坛先进和年青一辈的作家举行座谈﹐还参观联合报、与联合文学的痖弦﹑初安民等交流,也造访复兴剧校、会见星云大师等等。这次访问不仅增加他们对中文的了解,开启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甚至开始以中文大量创作。周会长说,在北美作协成立三十年的历史中﹐符秘书长对我们付出大量的心血﹐邀请美国杰出华裔作家访问台北﹐尤其具有深意。

(四)魏碧洲:名作家、政论家、资深媒体工作者。现任纽约世界日报副总编辑、《一洲焦点》网路直播主讲。曾任北美华文作家协会1996- 2011年秘书长,贡献卓著。有关1991年北美作协成立大会的新闻,是由他採访执笔,可说一路见证了北美华文作协的诞生与茁壮。

魏碧洲表示:现在美国整个华人人口变化非常大,华人群很复杂,自1980年至今华人发生很大的变化。从1940年至1990年,华人多以港、台为主,这一代的华人学历高,代表中华文化精神。如:1940年代,增加70几万人,1950年代,增加110多万人,1960年代,增加230几万,1970年代,增加400多万;到了1990年代, 又增加一倍。2000至2020年,因为B1,B2, 大量的华人涌入,产生质的变化。

赵小兰部长与父亲赵锡成感性分享

论坛的压轴,是美国前劳工部长和前交通运输部长赵小兰女士,在她的父亲——福茂集团创始人兼荣誉董事长——赵锡成博士的陪伴下参加活动。赵小兰女士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被任命为总统内阁成员的亚裔女性,无论她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她都从未忘记自己的家庭传统,是众所周知的孝顺女儿。而福茂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国际航运公司,以其绿色环保,世界领先的散货海运船队而备业界垂注。

赵小兰女士首先表示很荣幸参加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30周年的庆祝会,以及父亲詹姆斯· SC 超博士的陪伴出席。因为疫情在去年三月大流行以来我们就没有再见过。长大后,我的父母会带他们的女儿到处走。随著我的事业发展,带我父母参加各种活动是我的荣幸,人生中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经验。在我的职业过程中,常置身旅途,而我又是旅途中唯一的亚裔美国人。一路上没有其他亚裔美国人,更不用说华裔美国人了。在美国,我希望可以与其他华裔美国人分享我的经历。在旅途中,我发现我的父母灌输我的中国价值观要成为一个好人并为社会做贡献,对我的职业生涯非常有帮助,他们教会女儿眼光要长远,保持自我节制和平衡。面对逆境,长远的眼光和坚持不懈的希望和鼓励。我的非常有能力的父母,教会我们遇事自己思考,尝试自己找寻解决方案。他们鼓励我们拓宽视野,进入广阔的外部世界,寻找我们的才能和潜力。他们常提醒我们记住我们的文化遗产。他们强调,我们是两种文化的产物:东方和西方。我们的亚洲传统在日益国际化的世界中是一种优势。譬如“孝道”就是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值得向西方文化推荐!

赵小兰女士说:我非常感谢父母的爱护和关怀,提供我们安全,充满爱心的家园,经由他们的照顾和指导,使我成为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人。当我们在1960年代首次来到美国时,亚裔美国人占美国人口的比例不到1%,现在,亚裔美国人占美国人口的6.7%,随著亚裔美国人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我们开始提高知名度和声音。美国,在日益国际化的全球环境中,我们可以教会美国人很多有关亚洲,亚洲文化,历史和哲学的知识,这对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是有益的。我们应该有信心分享我们的亚洲价值观,文化和哲学。我们不再只是学习,我们可以教书,以及您们所有人所做的—— 写作,分享知识!教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彼此以及周遭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世界变得更美好!祝贺“北美华文作协”成立卅週年!

赵小兰女士的父亲赵锡成博士也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他刚来美国时的经历,以及他当时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我在1958年只身来到纽约,当时在美国举目无亲,没有朋友,更没有家人的陪伴。我当时没有收入来源,因为我没有成绩单,所以大学也将我拒之门外,我只能当旁听生。因为经济拮据,所以我当时和一些中国交换生合租,我住在客厅,而室友都是热衷于社社交派对的单身年轻人,因此我常常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雪上加霜的是,我突然收到了我的父亲过世的噩耗,把我希望报答父母亲的愿望完全打破。“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时我几乎在街上晕倒。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女儿,所以我必须坚强起来。我的英文有中国口音,所以困难重重,但脑海中只要浮现出孩子们的样子,我就必须振奋起来。

被问及最近有无出书计划时,赵锡成博士表示:现在我已经半退休,但是我还是希望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很多朋友鼓励我继续写书,与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故事。所以我还在努力中,希望能为年轻人带去更多的鼓励和启发。

节目最后的交流时间由华府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王志荣主持,王会长笔名九里安西王,兼任美国世界日报华府通讯记者、华府新闻日报记者及自由撰稿人。著有《走过零下四十度》。纽约的赵淑敏教授、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网站主编蓬丹等人先后发表感言,最后圆满结束北美华文作协三十周年的大会。(秦鸿钧 李秀臻 报导 张凤 协力 )
读书 人文 社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