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游之感想(下)

上接:印度游之感想(上)

印度的“脏乱”


在旅游印度其他城市时,都会看到印度的肮脏和混乱:那些杂乱无章的建筑,路旁成堆的垃圾,牛和狗在垃圾堆上寻觅食物,在大街上闲逛的动物中。有牛,狗和羊,甚至还有猴子在树枝和屋檐下攀爬!瓦拉纳西的达萨瓦梅朵河坛只是印度脏乱的一个极端。

 
瓦拉纳西街景

其实,印度的“脏乱”现象源头,一是来自于它的小政府,二是来自印度老百姓对脏乱的容忍。

印度政府的规模很小,是个小政府。公务员与纳税人的比例是1:92。政府的管理成本在世界大国里面是最低的。政府没有自己的报纸,没有会议室,没有文山会海。某些部门的公务员人员很少、任务重却成效大。所以印度总体上仍是杂而不乱,运转有序。

在印度旅游时,可以感受到印度的小政府。瓦拉纳西观光时,整个城市,没有看到一个交通警察,就连交通灯也没有。所有的车都开得很慢,各种车辆互相礼让,各自找道行驶,倒也相安无事。

 
欧恰城里的街景

城市的脏乱需要政府来整治,需要政府建立必要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然而印度政府就连交通警都很少,更何况建立专门的机构来整治市容。

其实,印度人并不是不懂得整洁,我们在印度旅游时住的旅馆,都是干净明亮,一尘不染,其干净的程度甚至超过欧美国家。但是旅馆周围的街上则是垃圾成堆,杂乱无章。真是:旅馆内外两重天。理由很简单:旅馆不整洁,就不能招揽客人,就没有钱财进账来维持旅馆业务了。

 
我们居住的旅馆,整洁光亮

政府整治城市的脏乱需要钱财,最终还是要老百姓买单。在印度,大额的公共支出必须经议会多番的公开辩论,才能批准。印度的民选政府总得讨好民众,印度老百姓的福利很好,全民医保,全民教育,如果印度老百姓对脏乱现象习以为常,没有要改变的强烈要求,政府自然也不会拨款来整治脏乱。

印度老百姓对脏乱的容忍度很高。这可能与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印度教有关。

现在印度大多数人仍奉行素食主义,还不断有人加入到苦行僧的行列中。印度教的转世轮回信念强调尊重一切生命,尤其尊敬牛,所以任由牛在街上闲逛。印度教倡导苦感文化,认为人越受苦,精神越升华,来世也就越幸福。所以对现世的肮脏和混乱毫不在乎。

印度的小政府遇到了顽强的印度教,自然是无可奈何。若要改变印度的脏乱,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然而,可别因为脏乱而看不起印度,在某些地方,印度比中国好多了。

印度对国粹的恪守毫不松懈。印度人穷而不苦,幸福指数非常高。印度人穿纱丽几千年不变,至今引以为傲。印度当年栽种鸦片卖到中国,鸦片在中国一度泛滥成灾,但鸦片当年在印度没有泛滥,今天,印度吸毒人员仍远不如中国多。

印度社会的贫富差异显著,两极分化强烈。生活在这样环境的人,心智必然强大。即使是出身显贵的富家子弟,在印度还是要面对肮脏的市容,破烂的贫民区。他们必须得接受和包容这些强烈的两极分化,心智也就磨练得顽强。

凡是在美国留学或工作的华人,都有与印度人打交道的经历。我在好多家微电子公司里与印度人共事,他们大都聪明能干,普遍地对环境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往往随不同的公司文化而不同。

在重视技术开发的环境里,他们是优秀的工程师。在人事争斗复杂的环境里,他们是会折腾的精英。在管理层次重叠的公司里,他们往往能跻身到管理阶层之中。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那种坚韧的折腾劲和战斗性,是其他族裔尤其是华裔所不及的。

在IC领域里,华人与印度人居多,戏称IC就是India和China。华裔往往在技术上胜过印度裔,然而在权力斗争中,华裔只能甘拜下风。

据截止2017年的统计,在美国硅谷的总人口中,华裔总人口占到28%,而印度裔仅占6.8%。然而,印度裔领导的公司占到了37.2%,高级管理人员中印度裔占的比例远超华裔,而且印度裔创办的公司占到了硅谷所有公司的23%。

印度的“穷”

对于印度,人们往往有“穷印度”的印象。到了印度才知道,印度的“穷”,只是指老百姓的穷。印度的38%老百姓生活在贫穷线以下。2017年,印度的贫穷线标准约是170美元/年,比中国的贫穷线标准(462美元/年)要低很多。

然而,在自然资源方面,印度非但不穷,而且非常富饶,它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比中国好得多。

印度次大陆有世界上最大块的可耕地,印度的可耕地总面积(1.6亿公顷)仅次于美国(1.97亿公顷),远超过中国(1.282亿公顷)。它的人均可耕地面积(0.122公顷)更是超过中国(0.101公顷)。

而且这些可耕地都在温带和热带,而不是高纬度的苦寒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耕作。所以,印度耕地的单位产能比地处温带的中国强很多。印度的农业比中国更有优势。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而中国的粮食刚刚够吃。

富饶的印度次大陆,即使是在冬天,地里庄稼依然茂盛。

我们在2018年1月在印度旅游,即使是在冬天,地里庄稼依然茂盛。大片的油菜田正值开花季节。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次大陆,一马平川,沃土千里。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等大河,滋养着上亿的印度老百姓,恒河流域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中国与印度地貌的图示。高高隆起的喜马拉雅山的南面,是一马平川的印度次大陆。

而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中国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居住在那里的藏族,笃信佛教。他们既不具备穆斯林的彪悍,也无法与顽强的印度教抗衡,所以,他们没有象穆斯林的游牧民族那样,越过喜马拉雅山,南下向温暖富饶的印度次大陆迁移。历史上,吐蕃总是频频向东方的中原地区进犯,中国皇帝送出了不少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除了农业,印度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英女王的王冠上的“光之山”大钻石,就是产于印度的可拉矿山,一位英国殖民者曾经说:“印度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宝物。凡是世界上能有的宝物,在印度都能找到,如果有什么宝物印度没有的,那么其他地方也就不会有。”

“龙象之争”

中国与印度,曾经是两个极为相似的国家:都是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几千年来,都屡屡遭受来自苦寒地区的游牧民族的侵略。近几百年中,都受到欧洲强权的殖民掠夺。

中国比印度稍稍幸运的是: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后,没有被彻底种族灭绝,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没有被彻底殖民亡国。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是和印度还是不相上下的难兄难弟,那时,“象”与“龙”还可以争一争。如今,印度与中国相比,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别的差别,无论从个人生活水平还是国家总体实力的角度,中国都远胜印度。

中国的崛起,既没有对外掠夺和殖民,也没有对外转嫁矛盾和危机,完全是通过自我积累发展起来。在短短的四十年中,中国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头号制造业大国,

1980年-2013年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比较。(资料来源: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MKTP.CD?page3)

当然,探究中国崛起的原因,已超出这篇游后感短文的范围。只是这短短的印度游,令我们看到了一些中国与印度的不同之处:中国是大政府,印度是小政府。中国的文化是历史文化,印度的文化是宗教文化。

印度老百姓普遍信奉着印度教,它的核心:种姓制度将印度人划分了四个种姓和「贱民」,决定了人的高低贵贱。种姓制度导致社会僵化,妨碍社会进步。在1947年之后,种姓制度虽然在印度法律上被废除,但是依然广泛存在于老百姓的观念之中。

中国虽然也有划分等级的历史,在十年浩劫期间知识分子还荣列“老九”。然而改革开放一开始,整个中国社会动了起来,人人都在寻找机会,力图脱贫致富。

所以中国的崛起,不仅得益于政府的正确运作,而且源于聪明勤劳务实的中国人,终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的奇迹。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印度作比较,深深感受到中国崛起的不易和伟大!

结束语

短短的十天印度之游,行驶在富饶的印度次大陆上,看到已消亡的佛教的古迹,参观莫卧儿帝国的绚丽艺术,感受到顽强的印度教,了解到英国的殖民掠夺。

这次印度之行,在我近年来多次旅游中,是最令我震撼和深思的一次旅行。回来后收集了一些印度信息,在一年之后,终于把印度旅游的感受和联想写了出来,凑成了这篇小文。

参考文献:

1. 朱琦:印度歷史圖表

2. 中国前驻孟买总领事袁南生谈印度

3. 印度与中国GDP数据

4. 中印的发展让西方经济学难堪

 

2019年2月

于纽约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