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个海 第二十三章 我的母亲梁今永(三)饶恕

三十年前,我与内子在美国成家立业,在西海岸的南加州买了一所新房子。这所房子的后院,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凉野山坡。我们决定发扬南泥湾的革命精神,在这片坡地上开荒建立我们的御花园我们开荒时第一次种的植物,是两棵小松树。我对内子说,等这两棵小树长大了,我们就为孩子们建造一个“little tree house”,即小树屋,供他们在树下玩耍。现在这两棵松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虽然我们始终没有建造成梦想中的”tree house 小树屋”, 但这两棵松树这些年来也带给我们一家人无穷的欢乐。每天清晨,这两棵松树吸引了许多飞鸟栖息在她们的树枝上歌唱。有几只长尾巴的漂亮松鼠,经常神出鬼没地在松树杆上爬上爬下。有一次,甚至一只凶猛的山猫Bobcat也爬到松树上来凑热闹,为我们的御花园增添了不少惊险场面。

 

我之所以在开荒时首先想到种植松树,是因为想弥补儿时心里的一个缺憾。在我的家乡青岛的老宅,龙江路三十二号别墅前院的中心位置,曾经生长着一棵笔直挺立、庄重肃穆的松树。在我的心目中,松树象征坚强不屈的高洁品格。这棵高大的松树陪伴我度过了童年时光。在这棵松树下有一个防空洞,小时候我经常钻进这个防空洞玩耍。很遗憾,这棵松树沒有留下照片,但我最近看到一位友人在日本京都市旅游时拍的一棵松树照片,与我记忆中的这棵松树很相似。

 

 

文革初期家里被抄家之后,父亲常子华便无暇顾及这棵松树了,有一天我发现在树上长满了令人发悚的毛毛虫,再过不久,这棵被毛毛虫侵蚀得遍体鳞伤的松树就被人砍掉了。每当我回忆起这棵松树时,就会想起我父母。这棵松树的命运,似乎影射出我的父母在文革中的遭遇,他们如同这棵笔直挺立的松树一样饱受磨难,最终没有逃脱出树毁人亡的命运。然而,他们在患难中如同这棵松树一样,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

 

那是在文革初期,在阶级斗争思维下,亲人朋友、左右邻居之间互相揭发检举层出不尽,这类人们之间互相揭发的后果非常严重可怕,有时会直取对方的性命。当时我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心里最担心害怕的,就是我的父母被家里认识的亲朋好友出卖揭发。然而,我最担心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后我正在前院的这棵松树下独自一人徘徊,看到一个身材瘦小的女人,在夜幕中穿过前院葡萄架的小道,径直向后院走去。因为那时我们已经被街道办事处的革命群众家了,龙江路三十二号別墅的大部分房间被贴上封条,我们一家人被赶到别墅北面的一间厨房里居住。

 

当时天色已黑,我在松树下看不清楚走进院里的女人的模样,但心生纳闷,在这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很少有人敢来探望我的父母,这个女人会是谁呢?我的好奇心驱使我悄悄地在远处跟踪着这个女人,从别墅西边的一条小路绕到后院。只见她轻轻地敲了几下厨房的后门,接下来我看到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

 

来人没有完全走进厨房,她只是站在厨房半开着的后门门槛边,在厨房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母亲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一见到母亲,这个女人突然跪下长久不起,她声泪俱下,似乎是在向母亲乞求原谅。由于我站在远处,听不清她与母亲在讲什么,只看到母亲把她从地上扶起来,温柔地安抚她,使她激动的情绪得到缓解与释放。母亲大约与她谈了十几分钟话,当她步出院子时,我在松树下才看清了她的脸面,原来她是X姐姐,我的父母在三十年代建立的一个教会里的一位长老的女儿。

 

X姐姐走后,我立刻跑到后院厨房,向母亲打探发生了什么事情。母亲告诉我说,X姐姐是来通风报信的。她的丈夫在运动中被他工作单位的造反派抓起来,遭受到非人折磨。他因为实在受不了严刑拷打,为了少受皮肉之苦,立功赎罪便把我父亲常子华供出来, 说我父亲在家里偷听台湾的敌台广播。X姐姐知道后心里非常担心我父母的生命安危,赶紧跑来通知他们这个坏消息。

 

父亲常子华, 拍摄于文革前六十年代的龙江路三十二号前院

 

 

听到这儿,我吓得魂飞魄散,半天说不出话来。考虑到我父母在当年江苏路街道办事处的处境,这种涉及到现行反革命言论与行为的诬告,很可能导致像他们这类政治上的死老虎清理阶级敌人的运动中丧失生命,因为当时的中央政府把原本属於最高法院的死刑审核权下放到省一级,有些省份又将此进一步下放到市、县一级。被判处死刑的人一律立即执行。(注释1住在我家附近龙口路二十三号的王德义先生,是民国时期青岛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与银行家,义聚合钱庄的创办人之一。他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王化鼎,性格内向,因病从国棉九厂辞职后躲在家里几乎不出门,见到人躲得远远的。文革中有一天他在家中精神病发作,不晓得喊了句什么口号,被邻居告发,被判了极刑,含冤死去。王化鼎的妹妹王化屏是我二姐常路斯的同学,小时候经常看到她到我家与母亲聊天。后来尽管这个冤案被平反了,司法机关对王家给予了赔偿,但这个不幸的案件对王家所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

 

那么X姐姐为什么向你下跪呢?我好奇地问母亲。

 

她是来为他的丈夫向爸爸陪罪道歉的,並想来征求我的意见,说如果我同意,她就立刻与她的丈夫离婚。母亲回答我说。

 

妈妈是怎么答复她的呢?我明知故问,因为我在远处看到母亲把X姐姐从地上扶起来的那一霎那间,就猜到心地善良的母亲已经原谅X姐姐的丈夫了。但我还是想从母亲的嘴里证实自己的猜测。

 

我告诉她,千万不能离婚,她的孩子们还小,他们需要爸爸和一个完整的家。人都有软弱的时候,要学会饶恕别人的过错。也许是看到我满脸疑惑不解的表情,母亲继续向我解释道,又像是对她自己说:你知道吗?圣经上说过,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太福音6:14-15

 

在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不理解母亲为什么像东郭先生一样糊涂,这么轻易地就原谅了一个出卖了他们,甚至可能置父亲于死地的人。至于母亲当年引用的那一段马太福音里面的有关饶恕的经文,对于一个当时我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更是无法理喻的天书了。

 

岁月荏苒,半个世纪之后,我见到X姐姐与她的先生坐在飞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他们二老去欧洲探望在那儿从事外贸工作的一个儿子时拍的,这个儿子多年前在美国工作时曾来过我家,我们之间有过一阵子友情交往。看到这一对白发偕老,相敬如宾,子孙满堂的恩爱夫妻照片,我不禁感慨万分。母亲当年的选择,避免了一个家庭的破裂。母亲与X姐姐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母亲一九八九年荣归主怀。母亲待X姐姐如同自己的亲女儿,X姐姐待母亲如同自己的亲母亲。在母亲晚年患严重糖尿病期间,在医院担任护士工作的X姐姐经常下了班后,不辞辛苦地去龙江路三十二号照料母亲,为母亲注射胰岛素。我的四姐常多斯有一年回青岛探望母亲,看到X姐姐如此精心照料母亲,便关心地问她:您刚上完夜班,还来为妈妈打针,您不累吗?“ X姐姐回答说: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

 

这些年来患病期间,每当我在后院山坡的御花园漫步在两棵参天高大的松树下时,我都会联想到龙江路三十二号前院的那棵庄严肃穆的松树,想到那棵松树的主人。我经常在思索,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当年在可能失去父亲生命的风雨血腥中,选择了饶恕,而不是报复?又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在面对人的软弱与背叛中,选择了爱,而不是恨呢? 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母亲在生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的最后两节,向我揭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似乎是她对自己的一个人生写照:

 

你这默然自我欣赏的性格,

又好似沙漠中生长的松柏,

风、雨、雷、闪,经常拂动大地,

茫茫无际的沙漠海洋独有他色彩春华。

 

你是不乞求人们理解的人,

你是不痛惜自己损失的人,

你这俯仰无愧的人哪,

沉着地接受人生一切严峻的考验吧。

 

母亲在这首诗里把自己比作一棵在沙漠中生长的松柏她自称是一个不乞求人们理解的人,她似乎看破了红尘,不痛惜自己的损失,因为她心里清楚,做为一个基督徒,她不属于这个世界,是上帝从世界拣选了她。读母亲的这首诗,我恍然悟出,母亲所追求的色彩春华,是在天上,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尘世。这正如主耶稣在圣经里说: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约翰福音17:14)在我的一生,母亲从来没有以说教的方式向我灌输有关饶恕的观点。但半个世纪前母亲在龙江路三十二号厨房门口,把X姐姐从地上扶起来的那幅动人的画面,却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终生受益,让我学习到如何存怜悯的心,去以恩慈与爱相待他人。

 

母亲梁今永, 拍摄于文革前六十年代的龙江路三十二号前院

 

不久前,北京著名雕塑家孙新周先生(注释2在读了我写的一篇回忆录《我的母亲梁今永 (二)》之后,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在征得作者的同意下,我把这首诗分享给大家:

 

《一个母亲的故事一一读我的母亲梁今永(二)

 

作者:孙新周

 

她的圣洁

好似海空的蓝天,

她的心胸

犹如青岛的大海,

她的神奇

就像充满传说的崂山和蓬莱。

也许正是上帝的恩典,

让她把神主的大爱,

带给多难的世人的胸怀。

 

为什么

她生就了一双闪亮凝神的慧眼,

为什么

她有一付娇美动人的容颜?

婷婷玉立端庄典雅,

好像一枝玫瑰开在庭前。

我深深地知道,

正是善良造就了她的惊艳!

面对这吉人天像,

又有谁能不发出由衷的感叹!

啊!好一派大家闺秀,

你是如此的惊世不凡!

 

在生命的春天,

她来到了最靠近上帝的地方,

她和牧师与教堂结缘。

在不畏艰辛布道福音的路上,

就像背负着十字架,

走遍齐鲁大地,

跨越闽粤荒原。

教诲人们虔诚悔罪向主祷告,

学会在不幸中脱苦解难。

她和自己忠诚的伴侣,

用一生演绎了爱的绝唱,

感动了生灵何止万万千!

看吧!它至今余音未了,

这绝响仍然回荡在大地之上,

不绝绵绵......

 

雖然不愿记起,

却仍然难忘那年八月,

黑风夹着血雨。

四野一片哀鸣,

弥漫在颤抖的大地。

遍体鳞伤的母亲,

正在遭受着暴徒的袭击。

在这危难时刻,

一位勇敢的大娘一跃而起,

她用自己的身体,

保护了母亲受伤的身躯。

我相信,

是主的仁爱的力量,

让她做出了这一惊人的善举...........

 

如今,

岁月已成往昔,

太多的故事,

已装不进这廖廖数语。

但是母亲的在天之灵,

定会感到格外的欣喜。

因为她们的儿女,

正在用坚定的步履,

追寻他们的足迹。

他们知道老人的墓地里,

有两位杰出的灵魂在那里安息。

天主知道,

他们绝美感人的故事

将会永远被后人铭记和继续,

没有绝期........

 

注释:

 

11968525日,中共中央、中央文化大革命小组发出《转发毛主席关于〈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的批示的通知》。据统计,这场发生在文革中的政治运动,在全国共造成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50万,全国被揪斗人数超过3000万。

 

2)孙新周 出生于1937年,辽宁锦州人,雕塑家,画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写于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二日






常约瑟 (2020-02-25 07:18:32)
今天收到一位读者高天宾先生的留言。他是我三姐常安斯在二中的同学,是我们家在龙江路三十二号的常客。他不是海外文轩会员,无法在文轩上留言,我帮他把留言复制在这儿了。
……………………………………

约瑟弟:

每当看到你的作品,尤其是“青岛是个海”的一段段故事,一篇篇记忆,心里总是激动不已。常常把我拉回到三五十年前的回忆里。可能是在脑子里印刻的太深,这些事情如同昨天发生的,清晰而明瞭。虽然记忆里苦难多,然而却是那么不舍得把自己拉回到现实来。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最值得纪念的时段。苦难中总有无尽的甘甜。

你最近发表的两篇作品,除了最后那位詩人我没见过,其他人我都见过,石刻(我一直认为他是这个刻),王华屏及其母亲和哥哥,等我都为伯母的事情去过他们家。X姐姐我也数次见过。所以看到你写的故事,有更真实亲切的感觉。

圣经上说“不要因人而信”,因为人生而有罪且一生中常常跌倒,就如x姐姐的丈夫那样。所以圣经上说的这话一点不假。然而我却是“因人而认识的神”,尤其是认识了常伯父伯母,从他们身上我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基督徒,看到基督徒的心地,思维方式,行为与常人是那么不同,有些事情处理的让人不可思议……普通人为什么不学习呢!我开始读圣经,常伯父又把我带入到更深的认识。並且逐步指导我的思维和行动。所以工厂的同事给我戴了个“出汚泥而不染”的帽子。

我不会写詩,然而能体会出伯母给石芃写的那诗的感情。伯母和你都具有沙漠汪洋中屹立的松柏,那样挺拔的人品和不畏风暴的意志品德。那诗既是她自己心的写照,也是对我们后来者的期望。

那位北京诗人,对伯母的评价歌颂很到位。很羡慕他的才华。先写这些吧。祝弟坚强快乐地生活。

高天宾
常约瑟 (2020-02-27 20:06:08)
华夏文摘读者留言:

读常先生的文章,我常有如沐春风之感,是任何一个职业牧师的语言所不能及的。饶恕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报仇雪恨、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常先生的母亲,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极度危险中还能做到饶恕,她的胸怀是何等的包容,何等的宽广。

Gong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