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去希腊-克里特岛(2)

    克诺索斯: 是克里特岛上的一座米诺斯文明遗迹,被认为是传说中米诺斯王的王宫。位于首府市区伊拉克利翁向南五公里凯夫拉山的缓坡上,周围古木参天。它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多层平顶式建筑,有大小宫室1500多间。1400多平方米的长方形中央庭院把东宫和西宫联结成一个整体,总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

 

    乘公交车二号线半个小时即到。荷马记录说克里特岛有90个城市,米诺斯原址是最重要的一个,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和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 国王米诺斯统治著这片土地,起初米诺斯为了取得王位,乞求海神波塞冬给他一头公牛活祭作为继承王位的证明。 波塞冬给了他一头公牛。但这头牛长得太好看了,米诺斯舍不得杀了它献祭给波塞冬,于是用了别的牛代替。波塞冬恼羞成怒,对米诺斯的妻子帕西菲施了咒语,使帕西菲疯狂的爱上了公牛,帕西菲怀孕生下半牛半人的怪物,名为米诺陶洛斯(Minotaur)。为了遮丑,米诺斯将他关在一座迷宫中。米诺斯的儿子安德洛吉亚斯到雅典参加体育竞赛,遭到雅典国王埃勾斯(Aegeus)的嫉妒,让安德洛吉亚斯去猎杀公牛,结果反被杀害。盛怒之下,米诺斯率领舰队一举攻下雅典,命令雅典人每九年选送7对童男童女供凶残的米诺陶洛斯享用。 第三次进贡时,雅典国王埃勾斯之子特修斯(Theseus)自告奋勇前去杀死牛怪。米诺斯之女克里特公主阿里亚特(阿丽阿德涅)爱上了英俊勇敢的忒修斯,悄悄送给他一把锋利的神剑和一个线团。经过一番恶战,忒修斯终于杀死米诺陶洛斯,依靠线团的指引顺利走出迷宫,带着公主启程回国。

    先放下神话不讲, 若谷乘二号公车去克诺索斯,天气不错,有个从西班牙来的一对夫妇一起下车,前行左拐是停车场,高耸飘摇的花树摇曳着紫色的簇簇繁花向游客们致敬。西班牙夫妇去喝咖啡吃早点,若谷去礼品殿买了本带地图的书,边走边翻看。

    

    年代:公元前1700-1450, 是欧洲最古老文明的王宫, 游客不多,从西边入门,照着地图一个个看个究竟。 走进门口的绿色长廊,不免回想起几年前在墨西哥度假时女儿和儿子并肩从花径下走过,那是他们两个第一次独自玩一个小时以上,不需要爸妈在身边。近几年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时光如电,孤单一人慢慢地在古今虚实中徜徉。    

    公园入口处是亚瑟·伊文思的半身雕像,Sir Arthur John Evans,1851~1941,英国考古学家,古希腊米诺斯文明的发现者。直到他在1900年发现米诺斯王的王宫, 荷马史诗的记载一直被认为是神话传说。 克诺索斯王宫宏大而奇特,经过屡次破坏和重修,内部空间奥妙非凡,中间是个长方形庭院,四周建有国王宝殿。王后寝宫、王族屋室以及包括祭祀室、贮藏库等。一条条长廊、复道和一扇扇重门,将整座建筑物连接在一起。房屋和院落之间曲折多变,多级石造楼梯又使楼上楼下变得高低畅通、错落有致,为多层平顶式建筑,宏伟壮观,被认为是米诺斯灿烂文化的代表之作。宫内建筑装饰精彩多样,其中那形式奇特,上大下小的倒柱很有艺术价值,各个宫室和长廊上装饰的壁画也更是瑰丽多姿、富有情趣。内容有欢庆舞蹈、向神献礼、奔牛比赛的场面和一些动物、风景画,尤以中央庭院南侧一宫室内一幅题为《戴百合花的国王》最为著名。画面上,国王头戴饰以百合花的孔雀羽的王冠,身穿短裙,腰束皮带,神采栩栩如生,正是当年米诺斯王的写照。由于采用的是从植物和矿物中提炼出来的颜料,至今丹青依旧,鲜艳如初。这在公元前两千年前,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原画在伊拉克利翁的博物馆里,而王宫断壁上的画是复制品,尽管如此,游客门不厌其烦地排队从不同角度给这幅画拍照,近乎顶礼膜拜。

    

    迷宫主要有四个入口,命名为东西南北进口。南入口的大迥廊中有两幅行进者壁画,附近还有神圣的犄角阔嘴水罐。

    

    西入口附近的储藏室有几十米长,排列着一列与人等高的重饰的陶罐。“觐见室”位于西宫的底层,这是修复得比较完整的宫室之一,为了解决一座错综复杂、楼屋众多的建筑的空气调节和采光问题,古代克里特建筑师运用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紧密相连的各幢楼室间建有一个个天井,让光线和空气通过靠着天井的窗户和通风口进入室内。由于底层光线较暗,在天井的一角装有一块磨光的大理石。光线通过大理石的反射投入房间,使位于底层的屋室照样光线明亮,冬暖夏凉。觐见室的壁画是三只卧伏在芦苇丛中的鹰头狮身、带有翅膀和蛇尾的怪兽。据说这种怪物的头、身和尾分别代表天上、地面和地下的神灵。壁画画面款式奇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西宫北侧壁画间里一幅描写克诺索斯王的宗教活动中的竞技活动,三名青年男女“斗牛”的巨幅壁画。画中一头同今天所见的不尽相同的黄牛占去绝大部分的画面, 这头牛正向前猛冲,一个少年在牛前全力按住牛角。牛身后的少年则脚跟离地,双手扬起,把一名体态轻盈、身着红装的少女抛向空中,少女在空中做完空翻动作后,稳稳是倒立在牛背上。

    

    从东入口进来不远即是“正面大楼梯”,结构恢复得较完整,柱廊和墙壁一律漆成黄色,圆柱形廊柱上宽下窄,除了图案略有古意而已,这些显然是后人的臆造。离大楼梯不远是皇后客厅,壁画上是五条兰色的鲸鱼。 从迷宫的北入口进入,登上几十级石阶,右手的柱廊被漆成大红色,壁画是牡牛。这儿是遗址的高高点。环顾四方,天已转晴。

    

    从北入口往西是约一百多米长松柏夹翠的巨石铺成的大道,也是迷宫几千年来既未被时光消蚀也未被考古学家触动的那仅有的部分。大道旁边是个规模不小的看台。 王宫还铺设有至今看来依然比较科学、完备的供水、汇雨和排水系统。在东宫王后寝宫旁边的盥洗室看到的部分排水管道相当别致,它是由一节节两头小、 中间大的橄榄状陶土烧制的圆筒衔接起来的。

    

    当污水通过管道排到外面时,根据水力学原理,水流随着管道口径的变化产生冲力,达到避免堵塞排水系统的目的。 这里确实存在过一种辉煌的文明,但是那时人们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情感仍然处于一片迷茫之中。在迷宫中发现了线形文字,线文B已被译读成功,而线文A也许永远不能被破译出来而成为千古之谜。

    

    从西往南逆时针转,痴痴地遥望着南头的牛角雕塑发了会儿呆。耳闻有说国语的人对话:那雕塑是什么? 答曰:不清楚,这个王宫应该有个故事,我们光想着今天紧锣密鼓的行程,功课没做好。见若谷拿着书,那两个人不免朝着若谷连书带人多看了两眼,若谷便悠悠地简单介绍了一下神话版的迷宫由来。带若谷从西厅转回来,听到刚才那两个游客向另外两个游伴介绍牛角雕塑和迷宫。而另外两个人分别是司机和掐点儿的,一个小时到了,他们催着同伴们离开,赶往下一个景点。

    

    若谷在蓝天骄阳下向分针一样绕着向心圆转了两圈。壁画,王座都依依尽数,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重新一步步量过来。仔细想象着王宫当年的盛景实况。 仰望山林苍翠,低头多见狗儿欢腾,游人见多,告别迷宫,踏过花树下满地的紫色落英,在路边的画报亭花2.5欧元买好票,等二号车回市区。恰有游客一起等车,无不赞叹王宫建筑艺术之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