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道释到民家

                              从儒道释到民家

    儒道释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民家是什么呢?这是我为了方便陈述也为了大家容易理解而总结出来的,本意就是平民思想。

    简要地分析一下,儒家思想的立足点是通儒,也就是读书,读书干什么呢?主要是治理国家。这在古时候是有很大实用性的,因为读书人稀少,而且读书可以明智据理,这样的群体不能协助治理国家实在可惜了。所以儒家思想的要点就是进取,虽然孔子也婉转地表达自己最欣赏的还是逍遥,但只是内心的梦想罢了,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是难以实现的。

    道家思想的形成其实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基本是同期的,道家提倡遵循自然,顺势而为,多看少干……这在儒家看来未免消极了些。后来道教的出现提升了道家思想的境界,这实际已经超出了世人的范畴,但所产生的影响实在不小。

    释家呢?以出世修炼为主,兼度化世俗。

    几千年的岁月基本都在这三家的范畴内辗转,民众难明所以,一头迷雾,不知何去何从。

    彼时民众是读不了什么书的,即使读了一点点也基本是为了谋一份官差……出了一点贤名的就那么几位而已,大部分就是乐得安置一家生活富贵罢了。所以儒家与芸芸众生就没多大联系了。道家的自然超脱绝不是凡夫俗子能够领悟的,到最后也只是拜一拜,流传点故事以为乐也。释家的经文几人能懂?只晓得两句口头禅,阿弥陀佛,南无……菩萨。

    由此可见,普通的民众在很多圈子之外溜达着,既不逍遥也不严谨,东边寻粮西边喝水。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民间如此萧条不堪……时至今日,历经千难万苦,终于大部分转化了无产者,摇身一变成了轻产平民。于是乎大家喜不自胜,大呼小叫,以为上可入天下能钻地,天地间是无所不能也,也就没有了禁忌与约束,只要口袋里有点钱就忘了自己姓什么。

    这肯定是不行的,天地间没有点规矩还得了?难不成都成那猴子了?

    那么,我们该遵循什么规则呢?遵循这个规则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

    对比进取、超脱、出世的民众难以接受的观念,我们提倡现代社会的民家观念——平实。平实就是平和务实,这是民家思想的总体特征。核心是“善”,实施要“轻”。通俗地说就是要心怀善意,言语轻和,处事平稳。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就清晰地明了读书并不就是为了谋生活,而是提升素养品味生活;超脱不了干脆一起放松快乐;出世不了就安心看风景,只要心平气和就好。

    时代在进步,进步就进步在大家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指导自己的人生,一向被忽略误导的民众总算也有了切实的指导方向,不至于总是被代表,或者是被含糊地忽悠过去。

    大家都要直起腰来,同为天地间的至灵,为何要低三下四?

 

 

 

                                                 二0一九年三月二十日十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