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的一个典范--日晖新村

五十年代初, 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工人修建了所谓的“二万户”住房,称之“工人新村”,于是上海的工人新村一片一片地建造起来了。

位于徐汇区下只角的斜土路到龙华路(现今的中山南二路)之间,建造了以日晖新村为主的职工住房,因为一开始真的只有工人搬进去, 因此习惯上就把这一类房子统统叫做“工人新村”了, 其实住户也包括了很多其他市民,甚至四类分子。 

最早建造的是日晖一村, 因附近有条小河沟通到黄浦江的叫“日晖港”, 所以取名“日晖一村”,大约是1952年建成的,占了整整一个block, 有多少栋房子, 我不记得了, 但有多少个“号”记得很清楚, 100号, 也就说有一百个“门洞”,两层楼的房子, 每个门洞住十家人,一楼有个厨房,里面一个水槽外面也有个自来水管, 一个厕所有二个还是三个“坐便”位但不是抽水马桶,房间大的有个隔墙板所以称为套间, 大约20平方米出头, 小的就是单间了只有16平方米。

这个日晖一村的100个“号头”-上海话的说法- 其中一半, 也就是1号到50号, 分给了江南造船厂,当然当年能分到这个房子的, 都是些高年资的技术工人,至少也是七级工, 也就是说五百个工资超过每月100元的工人家庭居住在这里,我的中小学同学里, 咋的也有二十来个住这儿, 所以比较熟悉。比较特殊的一件事, 这五百户人家中, 广东人比例奇高, 远超过广东人在上海的比例,我想大概是这些老广, 原先也许住虹口的较多, 那儿是上海广东人的“租界”, 从虹口到高昌庙的江南厂实在太远,厂里在分配房子时也就比较照顾到这一点,而广东人呢, 习惯在家讲广东话,广东话就成了这里的“半官方语言”了,大人之间讲广东话,与孩子无论自家还是别家的孩子, 也讲广东话, 大孩子之间也有讲广东话的。

两万户在建设的时候, 官方许的愿是过几年会建更好的房子给你们住!但是, 住户控制不了形势的变化,很多人家一直住到2000年“两万户”的改造。这张照片就是在原日晖一村旧址建造的”日晖新城“。

里面依旧还有用日晖一村作门牌号码的房子, 这些都是些两万户之后在新村里见缝插针找空地建的房子。

随着新村房子, 又被称为”新工房“的大批建造, 日晖新村迎来了第二个成员, 日晖二村,也占了一个block,这儿的住户, 就不全是工人了, 虽然习惯上还是被称为工人新村, 这个日晖二村, 建好后分给了不同单位, 由单位自己分给自家的职工(现在改称员工), 比如有两(还是几?)给了电影局,所以住了些演员,比如康泰李保罗杨铁牛,编导钱千里,就是马路天使里那个剃头匠, 据说郑君里也住过一阵,还有银行啊公交公司教育局等等都有, 实际上说是”市民新村“更合适些。

位于茶陵路上, 紧接着日晖三四五村也建造起来了, 那儿虽说也有同学住着, 但因为这三个新村比较小, 就不是太清楚了, 好像也是江南造船厂的职工居住,但很多就不是技术工人而是辅助工了, 技术工和辅助工的工资和厂里”地位“有多大差别, 不是工厂的恐怕还不知道。

真搞不清楚这是日晖四村还是五村,正准备翻新加盖拓展。

 

建得更晚的日晖六村, 可能是日晖新村系列中最大的, 占的block最大, 东从大木桥路西至小木桥路, 南到零陵路北抵斜土路,这儿也不是工人新村,哪个单位的都有,比如我有个同学住里面, 其父原是中学教师, 后戴了”历史反革命“帽子在新村里扫街,有收入的, 每月大概二十来块, 要知道戴帽前可以中教二级教师啊, 月薪过百的。

这是日晖新村系列的小兄弟, 最小的日晖七村, 一般人都不记得或者不去注意的, 在斜土路的路北, 大约就六栋房子而已。

整个日晖新村区域, 大致构成了徐汇区斜土街道的主体, 那就不能不提到这个街道的几个关键标志单位了。

首先是”学校“中心, 日晖新村小学, 是区重点小学, 占地面积在上海的小学里算是不小的, 你看还有个足球场呢, 可不是这些年才有的, 五十年代就有了。

日晖新村区域的”商业中心“,这幢房子, 我们从小习惯称之”合作社“,不知为什么五十年代不叫”商店“,就这一栋二层楼房, 饮食店照相馆百货五交店粮店土产, 啥都包括了,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个新的房子, 名字就是”日晖商店“了。

这个地方则是”医疗中心“,日晖医院, 又叫”斜土街道地段医院“,因为我家长的劳保医院不在这, 所以来看病的不多(除了急诊), 但配了药到这儿打针就是常事了。

 

这儿就是”娱乐中心“了, 国家统一规划, 工人居住区也得有电影院,当时是叫做”日晖影剧场“,三轮电影院的,新片子要等那些首轮二轮放映后才会让此地的工人阶级看,最可恨当时的市政府主管部门, 明显地瞧不起工人阶级,上海市区的电影院或剧场, 都是软垫座位,偏偏到了工人区, 却装配的全是木头硬板板的座位!不过, 俺也好歹在这里看过不少电影, 以及轮流来为工人演出的滑稽戏越剧杂技等等, 怎么说也是就在家门口啊。

 

这是我的家, 我成长的地方, 小学中学文化大革命, 直到奔向广阔天地想大有作为的时候, 一直在这儿过日子。

回忆真好。

 

 






一弘 (2019-02-26 04:22:42)
回忆真好,这是每个人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