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里的絮语

  

                                     母亲节里的絮语

 

                                                         

 

        5月13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是母亲节。而现在的母亲马上快到70岁了,虽然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健康,在我的记忆里她几乎没有因病住过医院,可是现在我刚注意到,从今年开始经常在电话里听她说,又去医院求诊了、理疗了,大病没有、小毛病不断,她说她想学开车、学电脑、学德语,还有那么多的人生计划安排,还没有一一兑现,却开始频繁跑医院了,让我在电话的这一头儿心生担忧,难道我的母亲真的也老了吗?!

        母亲是教师出身,她很小的时候母亲病逝失去了母爱,远离老父,寄养在哥嫂的严威之下艰难度日,为了早日独立,与父亲结婚时还是个不懂得料理家务、不会烧饭洗衣、满脑子充满梦想、喜欢音乐、爱跳舞、爱浪漫的文学青年。婚后先后生下了我们4个女儿,她的梦想从此与锅碗瓢盆连在一起。爸爸从小是个孤儿,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帮衬和依靠,我们4个都是他们一手拉扯成人,她白天上班忙她学校里的一大群的孩子,晚上下班以后全身心地投入照顾自己的孩子和6口之家。

        60年代中国人的日子过得实在艰难,靠天吃饭、自给自足,每天的吃喝住行都要靠体力去拼搏。最早我的家住在一个小城市里,自家有个菜园子,饲养鸡、鸭、鹅、兔,除了花钱买米、面、油、肥皂等很少的日用品外,几乎都是自家产的;用很重的铁水桶远道挑水喝;大斧子劈柴、砸煤;用煤、柈子生炉子做饭,火炕、火墙取暖;蹲在地上使搓衣板在大洗衣盆里洗衣服;蒸发糕、馒头要捂上棉被发酵;在大炉灶、大铁锅里煮大馇粥;买粮、买菜都是肩扛手提;棉衣、棉裤手工自己缝制;毛衣、手套、袜子自己动手针织。出行无论多远的路几乎都是长征似的步行,一天的时间在路上也是正常的,后来家里有了自行车,爸爸的自行车上坐满我们姐四个,那可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光,好像比现在的出国度假都让人期待。

        我是家里的长女,记得小的时候,爸妈永远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儿。通常都是大的照顾小的,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成为坚不可摧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俨然一个地道的“小大人”。就连出门与小朋友玩耍都要后背背着妹妹,跳皮筋的时候,为了让妹妹别跑远了,我要把妹妹放在头顶上。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去托儿所接妹妹回家,学生放学后妈妈还要给学生批作业、备课,开那时没完没了的大小会,一周6天工作,经常星期天也要去参加大小运动。

        我不仅能帮父母看家、接送、照顾妹妹,而且还会生炉子、挑水、做大馇粥,等爸妈回来吃饭。经常我们已经睡着了,他们才回到家。有的时候我半夜起来撒尿,睁不开眼睛,眯着一个小缝:母亲还在洗永远洗不完的衣服、干缝纫机上干不完的针线活。那时家里除了父亲的一台自行车,就是母亲的这台缝纫机,成了我们家的两个宝贝,谁也不能随便动。母亲贪黑起早为我们缝衣做被的,她做事认真对付不得,也绝不马虎,经常拆了缝,缝了又拆的,为了赶制一条棉裤通宵达旦,在昏暗的黄色灯光下,母亲的神情至今依然在我的眼前晃动。

       以前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我们是母亲眼里的眼珠子和命根子,母亲事事以孩子为中心。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时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来没有离开母亲的手心、母亲的视线。如今我们陆续地长大成人离开家,越走越远,但是重来没有离开过她心的磁场和母爱的担忧和牵挂,她依然如故不远万里地捎来她眼里好看的衣服和鞋,她爱吃的中国食品,因为她爱吃,所以我们也一定爱吃,那是她的母爱逻辑,我们永远都是她心中的骄傲,她一生留下的最伟大的杰作被她欣赏不够。

       自从自己有了家也成了母亲以后,繁忙地工作和紧张地学习,电话代替了我们的相聚,伊妹儿浓缩了我们要说的话,慢慢地很少静下心来倾听母亲的唠叨,也忽略了对母亲的关爱。总以为母亲她还好棒,不需要我们的照顾和担忧;总以为母亲一直年轻、健康,会一直与我们在一起;总以为母亲那么乐观、开朗不会有什么难处,倒是我们有什么事情都要对她倾述,喜怒哀怨没有她不知道的。

        直到这个母亲节,已成人的儿子第一次邀请我去饭店过母亲节,令我激动不已,期待着那份幸福的到来,也直抵我的心灵深处,我才懂了做母亲的心思:每当我们对母亲说工作忙、学习忙、孩子忙,家庭忙,忙于那永远忙不完的事情,妈妈总是说:“忙去吧,哪个更重要?我最不爱过什么生日了”。我听了以后总是信以为真,母亲总是能够理解我们,哪一个母亲不期待与儿女们在一起呢!在过生日的时候、在过母亲节的时候、在尽可能团聚的时候,那是母亲最真实的想法和最大的期待。

        儿子长大了,他有了他的生活圈、朋友圈,我们只是吃饭的时候在一起,慢慢地也离开了我的视线,像个风筝一样,如果我一不留神、不留意地撒手,这个风筝就要飞走,远离我而去,经常我会像妈妈当年含着眼泪对我说一样的神情对现在的儿子说,这一天就要临近。

        这一天他刻意地陪我一天,我们在一起照相,在一起吃饭,坐在车里,他亲密地挨着我与我聊天,介绍他的朋友和以后的打算,我们都感到开心、欢畅!一个很温馨的母亲节,一个做为母亲的快乐感受,其实仅此而已!

 






朵朵妈 (2012-05-15 13:20:10)

,从你的描述中,猜一下,你也是东北人?

那m多情节我都很熟悉:用很重的铁水桶远道挑水喝;大斧子劈柴、砸煤;用煤、柈子生炉子做饭,火 炕、火墙取暖;蹲在地上使搓衣板在大洗衣盆里洗衣服;蒸发糕、馒头要捂上棉被发酵;在大炉灶、大铁锅里煮大馇粥;买粮、买菜都是肩扛手提;棉衣、棉裤手工 自己缝制;毛衣、手套、袜子自己动手针织。出行无论多远的路几乎都是长征似的步行。。。。。。

那样的日子,回忆起来,都是温馨!

海云 (2012-05-15 13:21:02)

我们永远都是她心中的骄傲,她一生留下的最伟大的杰作被她欣赏不够。。。。这真的是做母亲的心理写照。

天地一弘 (2012-05-15 13:58:11)

儿子有了自己的成长风景,在母亲节里陪伴母亲,让母亲感到莫大的幸福和安慰。祝母亲节快乐!

呢喃 (2012-05-15 13:59:26)

的确生在东北。

是不是遇到老乡了呢!

幸会!你好吗?

呢喃 (2012-05-15 14:01:39)

越老越找到做母亲的真实感受。

呢喃 (2012-05-15 14:03:22)

谢谢朋友,共勉!

仲夏百合 (2012-05-16 03:54:37)

一看到"大馇子粥",这几个字,就可以肯定是东北老乡了。

问老乡好!

呢喃 (2012-05-17 08:02:12)

问候老乡!

只能怀念大馇粥了,

胃比心更爱家。

呢喃 (2012-05-17 08:07:52)

母亲有她的事业和生活追求,

可是她全情专注在孩子身上,

直到孩子长大成人,

离开她的时候。。。

老随 (2012-05-18 09:47:43)

我们父母那一辈,吃了许多苦,想想他们的人生,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孩子,什么也没有留给自己。

呢喃 (2012-05-18 20:58:05)

留下回忆!他们生活在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