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欧洲行之十一:德国慕尼黑(2)

文/贝楠 2019年1月9日

在慕尼黑的第二天,天气非常冷,又飘起了雪花。

旅行社安排的导游一早就到旅馆来接我们,带我们步行游。

导游先带我们乘地铁来到了森德灵门。这是慕尼黑老城最古老的城门之一。

导游告诉我们,从1285年到1337年间,路易四世扩建慕尼黑,修建了第二道城墙,有四个门。森德灵门就是其中之一。此门是通往意大利商路的起点。

幸运的是,这个大门在二战中没有被炸毁。说来也有730多岁了。

离森德灵门不远,就是阿萨姆教堂。

这个教堂是阿萨姆兄弟在1733年到1746年建筑的。这哥俩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画家,这个教堂又是他们的私人教堂,可以随心所欲,尽情发挥。一不小心,就将教堂建成了德国最出类拔萃的洛可可风格建筑。

教堂内部各种各样的雕塑栩栩如生,壁画精美绝伦,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墙壁,每一根廊柱,都渗透着艺术的结晶。

后来,由于市民反对,这哥俩不得不将教堂公开,成了一个公众教堂。而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也得以成为慕尼黑人的骄傲。

 

我们又来到了玛丽亚广场。导游指给我们看我们没有注意的东西。

这是Siegfried Sommer的雕像。他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和新闻工作者。

Sommer在1996年去世,时年81岁。这座塑像就像一个真实的老人,手里拿着份报纸,在广场上散步。使人禁不住要跟他说,嗨,早上好!

得知我们头一天已经看过新市政厅了,导游说,你们看到市政厅墙上的雕塑吗?那是历代当权者的塑像。

没有高人指点,我们真还看不到这些。

慕尼黑王宫是德国最大的市内宫殿,是巴伐利亚君主的住宅。

王宫在二战期间被战火摧毁,战后重建。现在这里是博物馆。

在这里,导游给我们讲了希特勒啤酒馆暴动的故事。

那是在1923年11月。当时,纳粹党已拥有3万党员。正值德国面临严重经济危机。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时机已到,在一个啤酒馆发起了这场政变。

3千多名纳粹分子从啤酒馆出发,向慕尼黑市中心挺进。在前面提到过的统帅堂和王宫前的这条大街上和警察发生冲突。16名纳粹分子和3名警察被打死。

据说希特勒见事不妙,最先逃跑。但还是在两天后被捕入狱。

后来希特勒当政后,为那16名在这次暴动中死去的纳粹分子立了纪念碑。并规定所有路过这里的人都要举起右臂行纳粹礼。

许多人不愿行礼,就绕道而行。于是就有了这条著名小道Viscardigasse。

慕尼黑犹太博物馆和犹太会堂。在希特勒当政初期,大约有11,000犹太人在慕尼黑居住。到1944年就只剩下7个犹太人了。博物馆在2007年建成开放,使人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德累斯顿市立博物馆。

导游领我们来,就是为了让我们看这个慕尼黑市区模型。模型很大,相机无法照下。模型制作很精细,整个慕尼黑一目了然。

慕尼黑最高级的五星级酒店拜恩林谢霍夫酒店Bayerischer Hof。很有意思的雕塑。

别看这个酒店外观不起眼,它是慕尼黑安全会议会址。自1963年以来,每年2月,都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350位高层人士在这里下榻。

而我们的导游带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世界上的一位非政治人物,著名歌手麦克·杰克逊。

麦克·杰克逊也曾在这个酒店住过。这个雕像是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Orlande de Lassus而建。

杰克逊逝世后,粉丝们自发地将这里变成了祭奠歌王的地方。慕尼黑的法律是不允许不经许可私自建立纪念处的。可是对此却不闻不问,给以默认。也许执法人也是杰克逊的粉丝吧。

最受益的当然是这位站在上边的作曲家啦。

 

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慕尼黑最贵的商业街。值得一看的是屋顶上的绿色植物都是真的,是在屋顶上的暖房中生长的。这倒给这个金银商道增添了几分大自然的生气。

 

这就是著名的慕尼黑皇家啤酒屋。前面讲的希特勒1923年啤酒屋暴动就是在这里。

啤酒屋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几百年来,这里是名人政客聚会的场所。茜茜公主,歌德,莫扎特都曾在这里喝过啤酒。

还有革命导师列宁也常来这里--这当然不是我家的列宁同志啦,他还没有那么老,也是第一次来。他的到来也不会在历史上留名的。

啤酒屋的复古装饰很有味道。

据说这个啤酒屋是世界上最大的的啤酒屋,可以同时容纳3500个食客。

导游特地领我们到啤酒屋的内侧,去看这个。您能猜到这是什么吗?

这是给顾客储藏啤酒杯的柜子!您别小看了这个柜子,一般人还租不到呢。

啤酒屋有很多常客,几乎每天或每个星期都会造访。在他们喝到一定的啤酒量时,也就是说,他们花够了钱,就可以有资格租一个小格子,将啤酒杯锁在里面,下次来再用。

这就是喝啤酒的荣誉!

据说每个小格子每年的租金是200欧元。但是只有424个小格子。有的还是家族一代代传下来的。想要租到一个小格子,要等很多年。

我想,等租到了一个小格子,人也就成酒鬼了。

午餐时间,我们又来到这里,想弄杯啤酒喝喝。没想到,上午还冷清的大厅,突然挤满了人,座无虚席。

乐队也开始了助兴。

最终,列宁同志没能在真正的列宁同志喝过啤酒的啤酒屋里喝上一杯啤酒。

 

下午,冒着风雪来到了国王广场。这是广场上的凯旋门。1852年建成,为了纪念巴伐利亚军队的光荣。

广场两侧各有一座博物馆。

国王广场在二战中是纳粹阅兵场和集会场。

网上介绍,国王广场附近有两座纳粹党的建筑。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就是在其中的一座建筑元首行馆里签订的。

慕尼黑协定是法国和英国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而向意大利和纳粹德国妥协的条约。

慕尼黑这个词从此被载入史册,成了贬义词—绥靖的代名词。

慕尼黑这个词比慕尼黑这个城市更有名,列宁同志说。

列宁同志执意要找到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地点。在广场对面也看到了两栋楼。进了一栋楼,里面却是一个艺术馆。很大,有几层楼,但是里面的雕塑好像摆放的很随意。

列宁同志不死心,又踏着白雪走到了另一栋楼。门口有警卫,问人家这里是不是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地方,小伙说不知道。但是他很热心,特意跑到里面问别人,都说不知道。这里现在是个学校。

我们又到外边寻找标记 – 如果这里是重要的的历史地点,怎么也应该有个说明什么的吧。

结果什么都没找到。看来慕尼黑协定是德国人的耻辱啊,为什么还要保存呢。

这可能是列宁同志在慕尼黑最大的遗憾啦。

 

<< 早春二月欧洲行之十一:德国慕尼黑(1)  
早春二月欧洲行之十二:林德霍夫宫和新天鹅堡 >>
<< 所有游记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