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旅游

 

(此文刊登于2017年10月24日世界日报文艺版, 笔名: 依然)

 

  我的第一次旅游发生在一九八零年,那时的中国人还很少使用“旅游”这个词,虽然人们有时也会去异地参观某些地方,但大多是旅行为主,出差或探亲访友,顺便看看当地的名胜,很少有人专门为了游览某个景点而出远门的。

  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口流动量很少,大多数人不怎么远行,高铁是没有的,飞机不是普通人能坐的,普通人连坐火车和长途汽车都要考虑半天,更别提私家车和高速公路了。除了囊中羞涩和交通路线极为有限外,一周要工作六天也是主要原因,根本没有时间出远门。

  那一年我和先生正在热恋, 特别想做浪漫的事。先生有个好友,住在山东曲阜,建议我们去玩“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据他说,文革初期,“三孔”被红卫兵砸得一塌糊涂,文革结束后已经基本修复了,可以玩玩。此地离我们所在的城市不远,我们就兴奋地同意了。

  先做准备工作。水壶是最需要的,那年头出门喝不上水是常事,生水不能喝,城里虽有卖茶水的,但地处乡下的“三孔”恐怕没那么方便,所以最好自己带水。其次是干粮,那年头连城里的饭馆都不多,估计乡下更没有,粮食还是计划供应,每人每月都有定量,我们不能吃好友家的定量粮食,所以自己准备了馒头烧饼和咸菜。最困难的是借照相机了,那时的人没有几个自己有照相机的,即使有也不舍得借人,后来总算向一个物理老师借到了。

  那年的五一节加上调休,我们买了最便宜的火车慢车票,兴致勃勃地出发了。上车时没有座位,但不久就有了,因为这种慢车都是短途乘客,火车沿途站站停,乘客上下车也很频繁,因此火车行进得相当慢。从我们的城市到曲阜,没有直达火车,得在兖州下车,再换长途汽车,所以等折腾到曲阜,好友把我们接到他家的时侯,已经是傍晚了。

  我们在好友家住了一宿,次日天明,好友把他的一辆自行车借给我们,又塞给我们一些黄瓜,告诉了我们大致的方向,我们就上路旅游了。计划先去孔府,次去孔庙,再去孔林。

  孔府和孔庙离得不远,虽是节日,又是明媚的春天,参观的人仍少得可怜,冷冷清清的,多数时候感觉好像只有我们俩。文物古迹几乎没什么说明,也没有讲解和导游,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

  孔林离得较远,他骑车子带着我前往,一路上坑坑洼洼,快到孔林时才有一段较为平坦的大路,路两旁的参天古树算是给了我们些震撼。据说文革期间的电影“青松岭”惊马一段,就是在此拍摄的。孔林更没什么人参观,面积很大,古木参天,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树林里都是千年古墓,残碑断石,处处遗留着红卫兵破四旧的痕迹。中午时分,我们就在一堆破石头边吃起了午饭,有水有馍有黄瓜,真的有了些浪漫的感觉。

  我们于晚饭前回到朋友家,马上赶往汽车站,到兖州转火车,原路返回。夜晚的火车车厢里灯光昏暗,乘客不算多,我们又累又饿又渴,昏昏欲睡,到家已经十点多了。不过,那一次的旅游唤起了我们的兴趣,之后,我们又去游了宜兴三洞,南京和杭州。

  旧日的旅游,想要查询相关的景点资料,根本无处可寻,只能从别人口中打听。至于景点周边的吃住交通等,也是不得而知的,常需边走边问,往往走冤枉路。总的说来,那个年代出门旅游,还真得有朋友熟人介绍,否则一片茫然。

  看看今天吧,旅游业飞速发展,交通工具随便选,旅游信息快捷方便,旅游社遍地开花,旅游线路遍布全球,旅游服务一条龙。人们也越来越会旅游,越来越享受旅游,国内游,国外游,组团游,自驾游,深度游,休闲游,购物游,健康游等等,数不胜数,与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当然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阅历,我们俩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停留在观景拍照,处处游到,而是更注重文化理解和精神享受。旅游已成了我们终身的爱好。

 

    我的第一次旅遊 (世界日报文艺版)








一叶 (2017-12-30 21:30:22)

真巧,我在1980年8月带着妹妹们也去曲阜旅游,读此文深有同感。

漂流的船 (2017-12-31 15:13:42)

真巧啊!谢谢阅读和回忆。